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1977-第5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夸张的说,如今突然听闻这洪家数代人精粹的智慧与知识,洪衍武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产生了一种厚积薄发的进化。

    自己都能明确的感到自己,和过去彻底不同了。

    他惊讶的发现,其实只需用父亲说的观点来观察,无论任何买卖,他几乎一下就能找到最关键的核心部分。

    有了“渠道”这条经线,和“依赖”这条纬线,他就能轻易的测量出一个行业利润的来源,和经营模式上存在的不足。

    也能很快发现改善的办法,并判断其是否存在更多的商业潜力可挖。

    说白了,他似乎突然间拥有了一双可以看到商业本质的“透视眼”,那自然是要多兴奋有多兴奋啊。

    所以这样一来,在洪禄承离京的这段时间里,洪衍武几乎一有空就在琢磨其中的道道。

    他痴迷地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想过去、想今天、想未来,从大清盐商、洋行买办,到官倒儿、煤老板、地产商,再到金融巨子,互联网的风云人物,通通在他心里过了一遍。

    甚至因为太过沉醉于其中,他呈现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不在焉,恍恍惚惚的状态。

    弄得身边的熟人不免都担心起来,还以为他有了什么心事、遇到什么难事呢。

    谁能想到,他是心中默默“进化”呢

    当然,任何知识都必须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有价值,光说不练可是假把式。

    哪怕让洪衍武如获至宝的理论再好,可想终归是想,没经过实践考验,终归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不过要说偏偏也巧了,就在骤然“得道”之后,洪衍武正按捺不住内心“寂寞”,难以克制跃跃欲试的冲动之时,还真就有了这么一个迫在眉睫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放在了洪衍武的面前。

    怎么回事啊

    嗨,敢情麻烦竟出在服装夜市上。

    如今哪,经历过夏季热销,服装夜市的情形本可以说是一片大好。

    洪衍武不但稳稳当当享受着三万五的租金纯利,服装批发买卖也滚雪球一样的壮大,收益惊人。

    那么自然而然,八月份服装夜市的营业额也一举突破了八十五万,创造了新的高度。

    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捞足了银子,成功实现了共赢。

    但可惜的是,区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却并没有太高兴。

    领导随后的表扬很平淡,反倒是刻意针对不足,在电话里说了足足有十分钟。

    而当宋国甫着急忙慌把区里的意见反馈回来,洪衍武才知道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

    原来自从摊位高价出租给外人开始,区服装公司的积压货物就渐渐没人愿意代销了。

    因为从利润出发,这些新来的个体户们肯定乐意售卖利大畅销“广货”啊。

    结果八月当月,恐怕是区服装公司对服装夜市个体户批货最惨淡的一个月,整体数据显示,个体户们从区里进货量居然不足一万元。

    想想看吧,那上头要有好脸色才怪呢

    千万别忘了,区里办这个服装夜市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区服装公司的积压货物问题的。

    让你们个体户挣钱不过是捎带的事儿。

    真要是弄得本末倒置了,反倒冲击本地服装制衣业了,哪谁还愿意带你们玩儿啊

    弄不好,服装夜市因此取消也就是屈指可数的事儿了。

    这当然绝不该出、也绝不能出的疏漏,洪衍武不敢怠慢,赶紧想辙补漏儿。

    可他也知道,租摊位的个体户既然承担那么高的租费,再强迫人家卖不好销的货色,就有点不讲理了。

    这样他就只能先让泡在秀水街的那帮个体户去区里进货。

    但这样做仍然存在问题,因为秀水街的客户群是外国人,眼界颇高。

    他们对国营厂的死板款式哪儿看得上啊

    亏本卖都没人要。洪衍武的人听命进了货卖不出去,却还不得不继续进,这样越来压的货就越多。

    要说还真是多亏老爷子临走时候跟洪衍武聊了这么一次。

    因为经底下上报最新的糟糕情况,洪衍武不得不重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最后,还就是因为他爸爸留下的话,他才能悟出了一个新的高招儿,妥妥当当就把事儿给解决了。

    否则的话,弄不好这事儿就得成个坎儿。

    多少都会破坏他在手下人心中,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英明神武、全知全能的形象。

    要是问什么高招啊

    简单,还是在那两个字上渠道。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t21902181t21902181



    第764章 学以致用

    

1982年8月底,就在共和国一边抗议日本文部省歪曲侵华史,要求日方尊重历史事实,在中小学教科书中恢复历史真面目。

    就在遥远的台北,有一个名叫罗大佑的放射科医生,心怀忐忑,带着一把吉他走上舞台,举行他的第一次个人演唱会的这一天。

    这一天下午17点钟,在京城前门楼子底下的三岔路口处,也开来了一辆解放牌的大货车,慢悠悠地停在了马路边。

    而超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这辆货车可并非只是简单的停泊。

    因为随后下来了两个人拉开了后车厢,然后在放下的挡板上和汽车车头上,都分别挂上了一块标有“厂家清仓,减价处理”字样的大红布。

    再后来,居然一个人坐在车厢里,一个人站在车下头,就这么吆喝上了。

    “瞧一瞧了,看一看,清仓大甩卖啊”

    “走过,路过,别错过,优惠处理,时间有限”

    众多的路人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辆汽车居然是厂家自己来销货的。

    要说这种情况可是真新鲜,这个年头谁也没见过这么卖货的呀

    这忒能对付了,真是不论场合,挂个幌子他就能开张啊

    何况工厂的产品向来不都是商店卖吗这怎么变成他们自己来了那今后商店不得喝西北风去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蹊跷,吆喝声让解放货车一下成为了行人们眼中的焦点。

    这又赶上了下班时间,再加上“优惠”和“有限”这两个字眼儿也充满了诱惑。

    那么不自觉的,许多人驻足停车,围拢过去看究竟也就成了必然。

    事实上,没过五分钟呢,解放车车厢后面就有了好几十口子了,簇拥在一起,往车厢里观望。

    还别看车里商品的种类实在单调。除了衬衣就是短裤,还有男女凉鞋而已。

    样式也挺普通,几种商品就摆在后车厢的最外沿,都是商店里的常见款。

    可问题的关键,是那阵势着实惊人啊

    且不说帆布笼罩的车厢里面,那摞着的货物跟山一样,严丝合缝塞满了车厢。

    就那两个卖货的,一人拿着一个茶缸子,全都是一副横眼瞅人的大爷样,比商店里的服务员看着还不好打交道。

    嘿,这就是标准的国营的派儿,没跑儿。

    于是这么一来,这一切反倒形成了一种暗示,登时就勾起了人们的购物欲。

    让大家克制不住地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开始询问起货价来了。

    要说这种现象可不奇怪。

    因为这个年头,大家都有个思维惯式。觉得公家的东西再怎么样,质量确实有保障啊。

    而且价格是国家定死的,很少有优惠的时候。一旦能碰上减价处理,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

    用不了也大可以先买回去,或攒着自己日后用,或转给没赶上的的亲戚朋友。

    哪怕就是服装也一样。

    因为尽管服装有流行不流行的区别,可除了年轻人之外,大多数人是不追时髦的。

    要的就是个禁穿,划算即可。

    甚至有时候颜色,款式即使不合适都能对付。

    总之,就是出于对公家的信任和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习惯,才让大家这么痛快打开腰包的。

    这不,有一个从后面挤过来的的干瘦小子还不放心呢。

    他掏钱之前,在乱中扯着嗓门,还特意询问了一句。

    “你们这是公家的吗哪个厂子的怎么这几样东西的商标,都不一样啊”

    结果一个卖主儿马上就硬邦邦顶回来了。

    “废话怎么能不是公家呢你们家有汽车啊没错,商标不一样,可那又怎么了我们是服装公司的人,那底下管的厂子多了。有什么稀奇”

    另一个则更不客气。

    “我说,你要买就买,不买甭瞎打听,还跟这儿充领导,没看忙着呢吗我们没义务跟你汇报”

    好,这叫一个牛啊。

    可人就是这么贱,越这样,大伙儿还就越觉得像那么回事。

    连那干瘦个儿自己也不以为意,反陪着笑,指着一双黑色的男凉鞋,越发客气了。

    “我买我买,您甭生气。这鞋多少钱,有二五和二六的没有”

    对方的口气缓和了点。

    “这个啊,六块五。你是一个号要一双吗”

    干瘦个儿想了一下,却又提了个要求。

    “要那样的话,能不能再便宜点”

    可没想到这一来又遭到带着气儿的呵斥。

    “我们是公家,不兴讲价,这已经够便宜的了,知不知道这鞋比商店便宜两块呢你这人,找便宜没够啊”

    干瘦个儿一听便再次堆笑,点头哈腰的说,“既然这么划算,那那一个号给我两双吧。我买四双。”

    可谁都没想到,这次他依然迎头碰了个钉子。

    卖货的居然声称,因为商品有限,上级为了惠顾广大人们群众,下令每人每样商品限购三件,多了不卖。

    好,干瘦个儿这下也急了。

    声音立刻提高了八度,非说这事儿没道理,花钱买东西,凭什么不卖自己家里哥儿仨,加上一个老父亲,差了谁也不合适。

    可卖货的也有自己的道理,说经理的死命令,他也没辙。要买顶多三双,否则就拉到。

    就这样,接下来也就开始了反反复复的扯皮。

    要说这俩卖东西的倒真有点能耐,嘴和手一点不耽搁,一边跟干瘦个儿掰扯,另一边竟一点没耽误正事儿。

    报价、拿货、收钱、找钱,有条不紊,不带错的。也算一绝了。

    可更蹊跷的却是,他们越扯皮声音越大吧,招呼来的人也就越多,货卖的就越快。

    甚至许多人都因为听见干瘦个儿的遭遇,觉得少买就是吃亏,多买就是多赚。

    这样身上只要带的钱够,那很少有人不可着三件买的。

    好在耗了半小时之后,卖货的似乎因为顾客越聚越多,对眼前无数只拿着钞票的手,也有点应付不暇了。

    于是这场口舌之争终于休止,干瘦个儿取得了最终胜利,如愿以偿的买到了四双鞋。

    但是更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小子以一副欢天喜的姿态从人群里挤出来后,却没急着回家,而是拿着四双鞋溜达到了二十多米外的一处冷饮摊儿前。

    再然后就不是他刚才的模样了。

    四双鞋一撂手,满不在乎的扔在了地上,这小子却侧身凑头过去,很认真的跟摊子上两个正拿汽水瓶子抽着烟的人低声细语起来。

    当头汇报的第一句就是,“洪爷、陈爷,货已经卖了三分之一了,我戏演得还行吧”

    所以这俩人是谁也就不用说了吧可不正是洪衍武和陈力泉嘛。

    说白了,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就是洪衍武悟出的主意冒充公家闹市促销。

    这不,洪衍武一听完了汇报相当的得意,挥挥手让那小子一边歇着去,这就跟陈力泉臭显摆上了。

    “怎么样,咱哥儿们这主意高明吧看看,才半个小时,就卖了这么多。照这样一个礼拜来这么一趟。一切问题全解决。”

    陈力泉可还有点想不明白呢。

    “你说真够怪的,同样的货,难道上了大解放就香些当初在服装夜市咱们以更低的价钱卖,也没见这么热销啊跟抢都差不多了”

    洪衍武便给他做详细解释。

    “为什么我要用汽车来拉货啊一个是能显出实力来,更让咱们像公家单位。二来解放车停在这儿本身就招眼,容易把人引过来。三来,在一个车上卖,又限时限购,自然比服装夜市几十个摊儿散着铺货,长期供应,更容易营造出机会难得的氛围来。四来,这块地界儿位置也特殊。正好位于天安门、大栅栏、和京城火车站居中的地方,外地旅客那是最多不过的。即使本地人不上当,那不还有这些人呢吗咱们的老百姓,你还不知道干什么都容易追风,你买我也买,这不就成了抢购了。”

    “对了,最后还有一条额外的好处呢,有了汽车还安全呢。咱都不怕工商来查,我在这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