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抬头往上看去,黑气笼罩的昏暗上空,乌云盘旋形成巨大的一圈一圈漩涡状,闪烁着幽黑流动的光,诡异得像一只深邃独眼俯瞰人间,阴森恐怖,刚才就是那玩意使得它心悸不安。
踏了踏地面,引起边上丈许外的云秋禾注意,示意往上看。
云秋禾看了一眼天象,不知其解,传音岑三林。
岑三林抬头分辨半响,有些拿不准,传音道:“很像是冥域的‘往生台’,据古籍记载,?也是这般一圈一圈的像一只很吓人的巨眼形状,?周遭幽光流转,?据说是漂浮在人界与冥域的入口位置,?怎么投影到天上去了?”
云秋禾忙把这些情况,传音告知念经做法的张观主。
张闻风抽空瞥了一眼,微微点头,示意两人不用担心,应该是“往生台”的投影,结合他掌握的各种消息,他猜测鬼崽岭连通的便是往生台,只不知是通往第几殿的通道?
肯定不是第五的森罗殿出状况,否则白无常用不着那般隐晦提醒他,这地方是与冥域的通道。
他左手往外划动再下切,比划一个提前约定的手势。
两人一驴会意,将注意力放到周遭,各负责一个方位,戒备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从四处山头涌来的黑气变得浓郁,不过片刻,便将附近百丈遮掩得如同不见五指的黑夜,天空的异象,自是不可见了。
驴子眼睛深处有银色雷光隐约迸放,在鬼气遍地环境下,比修为更高的云秋禾两人好使,它环视着突然发现二十丈外的一颗岩石动了。
它眼珠子一下瞪得溜圆,浑身毛发猛地竖起。
那块石头摇晃着从地下拔出来,缓缓变化着大致呈现一个人的形状,手脚稍具雏形,连在身体一起看着就像一个圆俑,面孔位置有些许凹陷起伏,代表着是五官,比最粗劣的石雕还粗糙,看着怪怪的。
石形人俑摇摇晃晃,往法坛这边移动,非常之诡异。
“观……观主,真有奇石人俑爬出来……我们该怎么对付它?”
驴子对未知的东西胆子不大,吓得话都讲不利索了。
云秋禾和岑三林也注意到那个突然活过来的石人,拔剑戒备紧紧盯着。
他们听张观主前些天提前打过招呼,鬼崽岭有阴兵石人俑,只是不知藏在众多山头的哪里?也不知如何唤醒来。
随着那个石俑出现,附近山头上稀稀落落出现了几个形状不同的石人俑。
最大者高不过三尺,小的只一巴掌高,往法坛方向而来。注①
它们不是用走,而是左右摇晃着前行。
原本围着香雾安静环绕接受经文洗礼的众多鬼物,似乎受到极大惊吓,发出阵阵惊恐嚎叫。
鬼叫声很快成片,盘旋的黑气陷入混乱,点点幽光往上空乱窜,就像是盗贼见到官兵捕快,唯恐躲之不及,不敢与之朝面。
冥域阴兵不同孤魂野鬼,无故杀之有损阴德。
况且激怒阴兵,谁杀谁还不一定!
阴兵从来不是单独一个出现,而是成群结队,能组成诡谲的阴兵阵势。
张闻风也没料到自己做法,能引出鬼崽岭多年不显的阴兵。
这些阴兵不同世俗的古战场阴魂,生前都是了不得的修士或妖修,陨落之后,在此片极阴之地,得以用残魂执念沉睡保存下来。
存在不知多少年了。
或许,往生台的通道,便是为它们而设置,引导它们醒来后去往冥域的途经。
然而因为人世间朝代更迭,边界频频变动,这地方成了鬼聚之地。
更加滋养了阴兵的鼎盛。
张闻风摆手示意两人不要乱动,他继续念经,重新烧了三炷香,众多鬼魂黑气飘在极高处留念不去,不敢接近地面十丈,他现在心神几乎都在新出现的阴兵石人身上。
第一个石人抵达法坛边缘,仰头用粗糙的五官注视着法坛上的做法道士。
萧杀之气即使只余极弱一丝,亦非同小可。
张闻风感觉面上皮肤微微冰凉刺痛,那视线竟然有若实质,他面对的似乎不是一个石俑,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种被高手盯着审视的感受。
紧着第二个、第三个……更多石俑赶到,在第一个石俑后面列队。
每个石俑之间距离约八尺,虽然石俑大小形状不一,看着滑稽,队形却很严整。
萧杀之气随之浓郁汇聚。
张闻风浑身皮肤冰凉刺痛,像是有千万毫针加身。
他硬着头皮持香火行了一个拜鬼古礼,口中念诵经文不停。
无形的怜悯、祥和、慈悲等汇合的神秘玄奥气息,通过念力,从他身上往四处微弱发散。
石俑观察片刻,手脚连同身体一起,微微低头行了一礼,不再盯着念经做法的道士看,后面排列的石俑全部行礼,有阵阵波动,从为首石俑身上散发。
“……行‘阴兵借道’法事?”
张闻风听懂了对方的诉求,那是一种很奇特的精神波动交流方式。
倾听片刻,他思索着微微点头答应下来。
果然,鬼崽岭因为这些年代悠久的阴兵而存在,不管是巫修、妖修还是道修当年的几次征伐进剿,都因损耗太大而半途而废,有些事情讳莫如深,大部分真相湮灭在时光尘埃之中。
他现在要做的是将所有阴兵唤醒,帮它们借道去往第五殿冥域,结束以前遗留的历史问题。
它们是一群被遗忘的英魂不散的阴兵,禁囿此地界不知多少年了。
久必生祸患,连冥域的冥差,都不愿轻易踏足此地。
真要是激怒整个鬼崽岭的阴兵,付出的代价之大,只怕哪方势力都难以承受。
张闻风回首用手势和眼神让云、岑两人和驴子在此地等待,切莫走出他布置的法阵范围,他走下法坛,从驴子挎篓里取一捆引魂香缚到背上,脚下踏着摇曳步法,自北往南行去。
身后跟着十余大小不等石俑,摇摇晃晃,亦步亦趋。
他不答应不成,自己和同伴没有办法脱身,这些阴兵显然是认定他能行。
走到哪里,天空黑气如影随形跟到哪里。
越来越多的鬼物被他的念经声和香雾召集过来,不时有鬼物受感化进入虚空冥域,到底还是赶不上聚拢的势头。
浩浩荡荡,形成了奇怪的磅礴景象。
天上黑气如稠、如潮,地面道士捧香踏山而行,吟经声如歌。
越发壮观的石俑阴兵队列,逶迤跟随道士上山下岭,无视前方激烈的战事。
注①:鬼崽岭故事取材借鉴于湖南永州道县田广洞村“鬼崽岭千年石像之谜”,有感兴趣的道友,可以搜索一观。
另:前面几个故事都有出处。
第241章 替死鬼
高轶、易为书、莫轻玉三位自在境高手,约束众多天上地面修士给做法超度的年轻道士提前让路,千叮咛万嘱咐,切莫招惹那些唤醒来的古怪石俑,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前些天,张闻风将他的发现,如实禀报告知了镇守据地三位大人。
三位也提前做了些准备,?他们特意请符箓师绘制了一批“金鸡报晓符”,防着出现最坏的情况。
典籍中有这方面的记载:鬼崽岭有奇石人俑,能化阴兵,遇之莫阻,若生祸患,用金鸡鸣叫可令石俑重陷沉睡,?等等。
今日一战,?暗地里特意请来了几位自在境修士,隐匿不出,为的是一举荡平鬼崽岭众多威胁到大安朝边界安全的鬼物,也防着妖族那边在关键时候捣乱而功亏一篑。
目前一切顺利,令三位意外的是,张闻风竟然连鬼崽岭潜藏不出的阴兵石俑都唤醒了,领着数列石俑漫山遍野的转悠,秩序井然,看样子是要行“阴兵借道”法事。
他们猜测或许是白无常的授意,张闻风才能轻易唤醒并号令石俑跟随。
若是送走了阴兵石俑,更是皆大欢喜,善莫大焉。
鬼崽岭从此再无鬼患之忧。
为了不惊扰张观主做法,三位下令暂缓进攻,退出十里外做壁上观,保持着队形,由善念经文的道修加持愿力。
随着他们退走,鬼崽岭组阵的悍鬼嚎叫着耀武扬威,黑气涌涌,?显得不可一世。
张闻风踏山吟诵经文不停,一路唤醒收纳石俑加入。
天空更是声势赫赫,?黑气盘旋席卷数里,他面色如常,心境渐渐地变得空灵如无物,不闻远处喧嚣,不见生死困苦,以心观,以意存,若即若离。
他身后五列石俑队伍随着前行,倾听经文,形态慢慢在发生变化。
头颅清晰渐渐趋于明显,手脚身躯分开,身上出现古朴衣甲纹饰,开始用脚行走。
五官出现,越发像一尊尊石偶,沉默跟随爬山越岭。
前方有鬼阵挡道,张闻风吟唱着视若不见,他此时的行动几乎是出于身体本能,根本不会在意有谁在前面。
有数团黑影从鬼阵中飘出,化作兽影、或人形,?是几个二阶地鬼,它们冲缓缓行近的队列施礼。
二阶地鬼用鬼语大声询问阴兵石偶,是否能帮忙抵挡人族修士进攻?
这么多年,阴兵的存在不是秘密,它们自持修为能够在阴兵面前站稳,不至于望风而逃,想问一个究竟。
石偶沉默如林,不理不睬,只跟着念经人踏步前行。
待张闻风的经文声能够影响前方挡道的鬼阵,上空的黑气已经与鬼阵发生了碰撞,引起一片混乱。
石偶似乎讨厌被打扰,前面五列二十多只手臂同时挥了挥。
挡路还在等待回话的几个二阶地鬼,突兀消失在一片蒙蒙交错的灰色光芒之下,鬼阵崩溃,削去小半,鬼哭嚎叫随黑气席卷渐渐不闻,上空黑气盘旋越发声势浩大。
各处几座鬼阵迅速往地上遁走,销声匿迹,哪还敢前来阻挡。
阴兵过境,避之大吉。
张闻风领着阴兵脚步没有停顿,径直往最中间的山头走去,那是鬼崽岭的核心地带,鬼气森森,常年不见天日。
远处的高轶目睹这一幕,下意识抹了一把额头上的虚汗。
存在此地不知多少年的阴兵,凶名赫赫,比典籍记载尤为厉害,幸亏没有触犯。
整个鬼崽岭变得寂寂无声。
没有鬼叫,没有幽火乱窜,像是一片死地。
约半个时辰后,年轻的道士青袍飘飘,手捧香火,自黑气中走出,念经声依旧,脸色如常来去似通途大道。
身后阴兵队列形貌大变,全身黑色盔甲,雾气缭绕不见面容,脖颈后系黑色披风,骑着高大虚幻鬼兽,手持幽火长枪,萧杀严整,自黑暗鬼气中走出,无声无息只是跟随。
高轶脸色顿变,传音喝道:“快退,保持肃静!不要盯着看!”
这样一支阴兵队伍,太吓人了。
离得即使有十数里仍然不安全,鬼知道为甚会在这地方,藏着这么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阴兵鬼骑。
另外两个方向的易为书、莫轻玉同时勒令修士队伍退避三舍。
五队阴兵鬼骑沉默着跟随念经人,来到北边一座漆黑峭壁前,直到没有去路,张闻风恍然醒神,他背着的一捆引魂香只剩数支,打量着山壁上残破似蝌蚪古文,他认不出几个字,心道这就是那面记载铭文的石碑了。
冥冥中似乎自有指引,他此时也没空多想其中的缘由。
纵身在空中接近石壁处,用左手食指,画了一个大大的幽深模糊鬼门。
退开到一边,伸手为礼做请,口中吟诵不绝。
他也惊叹跟了一路收拢的阴兵变化之大,与先前见到的石俑,简直是脱胎换骨,心中倒是没有畏惧,只是好奇这样一支雄壮阴兵,怎么会流落人间这么多年?
“刷!”
所有阴兵竖起长枪,整齐划一行了一个举枪礼。
再放平长枪以冲锋的姿势,一个接一个飞跃进鬼门遁入冥域,卷起阴风呼啸,天空那座极为庞大盘旋的“往生台”投影,在渐渐淡去,乌云往四处慢慢散开。
默默一数,冲进鬼门中去的阴兵鬼骑共有四百五十二个。
耗时极短,全程没有多余的声响。
除了第一次有石俑与他有过交流,后面自始至终,阴兵再没有任何对话。
看着空荡荡闪烁幽光的鬼门,张闻风停下念经,将没有烧完的引魂香平插石壁前面的地上,从黑布袋摸出三叠纸钱,扔向四周,火焰团团飘飞。
他不记得后面发生的事情,念经吸引的众多鬼魂也不知去了哪里?
巨大黝黑石壁发出“噼啪”声响,那些铭文似风化一样,往下大片脱落岩石,“啪嘭”,岩石掉落地面砸得粉碎,石粉灰尘纷飞扬起。
张闻风往后退却,挥了挥手,鬼门陡然消失不见。
十数息后,他脚下一顿,识海《道经》古卷终于起了变化,最后一句经文伴随隐约经文声,在黑暗中流光溢彩显现出来:
“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八个文字光晕流转,道韵无穷,似蕴藏着无限可能。
张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