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人自此路过,便不由多看这道人几眼。
    但每当人们看清楚这道人所支起的摊子时,原本心中升起的敬畏便顿时散去,皱眉摇头离去。
    只见这摊子前,一面旗子竖起。其上「散施符水,治病救人」,八个大字极为显眼。只是这么打量一眼,便有一种神棍骗子的感觉。
    张宝看着自家大哥,有些沉不住气,闷声问道:
    「大哥,咱们已经在中庆城摆摊三天了,可是一个前来医治的都没有啊!」
    张梁也咂了咂舌,狐疑道:
    「莫不是这中庆城,已经富裕到没有穷苦百姓的地步了?」
    眼前这摊子,自然就是张角支起的。
    穷苦百姓,往往只能艰难维持生机,是没有银钱去医治疾病的。得了病,惟有熬着。熬过去就无事,熬不过去,就是死。。。。。。
    而张角,能够免费替穷苦百姓治病,还是用符水这种看起来极为神异的法子,自然而然地就能够收拢一批虔诚信众,聚拢在身边。
    可这此前颇为有效的法子,在如今这中庆城,竟然没有一个人买帐。
    张角领着两个弟弟等了三天,始终一个人上前尝试。
    过往的百姓,哪怕是那些身着破旧,看得出来极为穷困的百姓,看到他们兄弟三人,也皆是摇头离去。
    听到两个弟弟的话,张角却是并不是很在意,反而露出一脸笑意,道:
    「若真是如此,中庆城百姓安居乐业,不愁生计患病,倒也并非不是一件好事!」
    张宝皱着眉,忍不住起身,绕着自家摊子转了几圈,然后皱眉道:
    「不对啊,就算中庆城百姓都有钱,也不至于不生病啊。。。。。。」
    说到这里,张宝忽然眉头一动,道:
    「哎,听说这云国百姓,多尊崇佛门。时不时看到大哥这一身道袍,心中有些不信任?」
    张梁闻言,眼睛一睁,颇为认同地道:
    「嗯,很有可能啊。还有这符水救人,多被些骗钱的神棍们弄坏了名声。中庆城百姓不信,也是常理之中啊!「
    「要不、大哥您换身打扮。。。。。。额,要不换个旗幡,反正大哥您医术也不差,好歹先开个张啊!」
    张角听着两个弟弟你一言我一语地越说越不像话,嘴角笑意却是更甚,摇头笑骂道:
    「什么开张,咱们为了穷苦百姓不再遭受病患折磨,这才支了这个摊子,又不是什么生意。。。。。。非要说的话,我倒还真希望,我这一身医术得不到施展、一张驱病符都派不出去才好呢!」
    被张角这般说,张宝张梁二人顿时无话可说,怏怏地闭嘴不言。
    又等了一会儿,年轻最轻的张梁,却是坐不住了,猛地站起身来,道:
    「我倒不信了,这中庆城虽是天子脚下,但也不可能没穷人、没患病之人吧!大哥,我去看看,就是大街上拉,也给你拉一个回来!」
    张宝闻言,也是一同起身,道:
    「大哥,我也去!」
    话音刚落,两人还不待张角反对,便急匆匆地跑开。
    张角张了张嘴,然后温和一笑,随手从摊子上拿起一本古朴深奥的经文翻看起来。
    兴冲冲跑出去的张宝、张梁二人,其实倒也并不是真打算绑个病人回去。
    而是兄弟几人,此前从未曾见识过像中庆城这般繁华的地方,心中自然有见识一番的打算。
    在陪着自家大哥张角枯坐了几天之后,二人终究是没耐住心中好奇,寻了这么一个借口,出来闲逛。
    随着云国国势、威望的增长,这中庆城,俨然已经是世间一等一的,不输于金陵城的繁华之地。
    而这几天,又恰逢今年的科举开考,天下各国之中,那些心怀抱负,不拘于国别、有心效命云国的年轻士子们,一齐涌入中庆城之中,使得中庆城更是繁华了。
    张宝张梁两兄弟,都是从未见识过这般景象的土包子,此时在街上闲逛之时,便觉得这个也有意思,
    那个也没见过,玩得很是尽心。
    不知不觉之间,二人却是来到一处极为繁华的街角处。
    也不知这里有什么,竟然引来了数量众多的百姓聚集于此。
    张宝好奇地垫脚朝里面看去,却见一气势超然的老道,也支起着简陋的摊子,在为人卜着卦。
    因为离得远,周遭人多,两兄弟也听不到那老道在说些什么。只看到坐在那边的算卦之人,脸上时不时露出的信服惊叹之色,很是认同老道的卜算。
    两兄弟原本还觉得,是因为云国百姓更信佛门,这才导致一身道教打扮的张角不受欢迎。
    可看着眼前这算卦的老道士如此受欢迎,显然又并非是如此!
    一时之间,两兄弟面面相觑。
    张梁微微皱眉,便对着身边站着的那人,开口打听道:
    「敢问,这位老道是在干什么,怎么聚集起这么多人在此?」
    被询问的那人,有些激动地道:
    「你们没听说?这姜老神仙,可是厉害了!他的卜卦之术,灵验无比。就连稷下学宫里面的那些百家贤人,都是比不过的。这些排队的人,有做官经商的,有求学科举的士子,也有江湖出身的侠客。。。。。。都是慕名而来,想要请老神仙卜一卦。」
    张宝张梁两兄弟,不由仔细地打量了那老道几眼。
    气势超然,仙风道骨。修为虽不高,但周身道韵之浓厚,兄弟二人也只有在自家兄长身上方才见过。这一看,便不似凡俗,绝对是有大本事在身的高人!
    张宝此时微微回过神来,然后轻咳一声,道:
    「要说这般气度的高人,咱们之前也遇到过一位!」
    这被搭话之人,不由来了兴趣,多问了一句道:
    「哦,这京城之中,何时又来了一位?」
    张梁很是有默契地接话道:
    「就是甜水井巷,摆摊免费治病的那位!」
    此时的兄弟二人,竟然无师自通了营销策略,自觉充当起了「水军」。
    听到二人一唱一和,被搭话的这位微微思索一番,便一拍手掌道:
    「啊,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位看起来气度不凡,说免费派发符水的神棍?」
    「神棍?你。。。。。。」张梁一个没忍住,眼睛圆瞪,声音高了起来。
    张宝一把拽住自家弟弟,强忍住心中不快,挤出几分笑意,道:
    「怎么是神棍呢?这位是有真本事在身的啊!一碗符水下去,一般病患立时皆除。就算重病垂危,那也是能够吊住命的!」
    张宝这般信誓旦旦的,便让被搭话的这位微微一愣,惊奇道:
    「当真有这般神奇?」
    「千真万确!若是不信,你身边总有患病之人啊,送去一试就知啊!」张梁昂着头道。
    被搭话的这位,却是轻笑一声,连连摆手道:
    「那倒不用!这中庆城啊,这每月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咱们陛下请方技家弟子开义诊,为百姓诊治疾病。若是出具官府开具的贫困证明,甚至还可以免费拿药。」
    「方技家,你们知道吧!那里面的弟子,可不少都是给咱们陛下治病的御医,医术是个个高超。甚至就连医术顶顶高超,无人能出其右的御医姬大人,也时常坐镇义诊。所以啊,就算再穷的老百姓,也不必要去喝什么符水啊。。。。。。」
    姬缓,也就是历史上的名医扁鹊,志在为天下百姓免除病患苦难。
    萧承当初,是用培养更多医家之人,方可救治天下百姓的大义,说服姬缓留下,在稷下学宫之中创立了方技家。
    当初方技家初建立之时,姬缓和秦和,为了打响方技家名号以便收授弟子,便时常在城中开启义诊。
    这个传统,也便延续了下来。
    时至如今,姬缓、秦和,已经是天下皆知的名医、神医。方技家的名头,也是极为响亮,拜入门中的弟子众多,倒是已经不需要义诊来打响方技家名声了。
    但这是义诊,既能救治百姓,免除百姓疾病之苦,还能锻炼门中弟子们的医术,是大好事,也便没有被废除。
    甚至发展至今,还得到了萧承的支持,规模越发大了起来。
    嗯,反正每月只需自内库之中,调拨出几万两银子采买一些药材,就能够收买京中百姓民心,使得他们感念当今天子的仁德。
    这样划算的买卖,萧承可不会错过!
    而此时的张宝、张梁二人,面面相觑,总算是知道了,为何自家兄弟三人摆摊了几天,明明是免费赠送的赋税,却始终没有一人上门了。。。。。。
    方技家出面组织,官家背书的义诊,可比他们这街头上免费赠送符水的「神棍」,要值得信任多了!


第五章 姜、张、刘、诸葛,预备神将集合!
    云国京师中庆城,北城永安门城门处。
    一位身上穿着唯有当朝勋贵,方才能够穿的大红色麒麟补子官袍,气质沉稳温和的男子,就这么静静地等候在城门处,似是在迎接谁的到来。
    在他的身旁,除了,永安门城门校尉,正小心翼翼地陪同着。
    能得守城将校如此谨慎对待,身上绯色麒麟服又如此显眼,这位男子显然不是普通人!
    乃是当朝诚意伯,蕴楼楼主刘伯温!
    蕴楼,是萧承集合百家贤才,研究国朝气运,凝聚、调用之法的地方,极为重要!但为了避免有心人窥探,这蕴楼楼主只是区区六品官位,并不为外人所熟知。
    不过就算如此,刘伯温身上这诚意伯的爵位,却是不假!
    而且,因为刘伯温的才学渊博,言语风趣,是以时常随侍在萧承身边,朝中哪怕是六部高官,也是不敢轻视的。
    对于他的到来,这城门守将自然是不敢怠慢,在一旁恭声道:
    “伯爷,这时节日头大,还是上车等候吧。您要等谁,告知我等一声就是了!等人来了,自会有人告知的。”
    听到城门守将的这话,刘伯温却是微微摆手,温声笑道:
    “这可不行!今日前来,乃是奉陛下之命,前来接人的,不可如此疏忽!”
    有这诚意伯的爵位在身,刘伯温的身份便是不低。再加上如今蕴楼无事,刘伯温很是清闲,所以动不动为萧承跑个腿、传个旨的,确是极为合适!
    今日恰好入宫,萧承便让他前来接个人。
    刘伯温性子温和,举止之间也没有什么伯爵的架子,所以城门守将是很愿意与他攀谈的,便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道:
    “陛下的命令?不知是朝中哪位大人,竟然值得陛下如此留心,还派伯爷您亲自前来迎接?”
    刘伯温轻笑一声,摇头道:
    “呵呵,或许你都没听说过……当朝从四品大员,江阳郡承宣布政司左参议,诸葛亮!”
    谁知这名守城将领,却是眼睛一亮,接话道:
    “诸葛参军?”
    诸葛亮当初,便是杨大眼亲自举荐,以参军之职入仕的。
    刘伯温有些意外地道:
    “你知道?”
    “末将此前,就是在镇东将军麾下效力的,如何不认识诸葛参军?当初若非参军领着咱们打赢了南盘江之战,末将也不能因这战功升迁,得以升任这永安门守将啊!”
    世人多只知南盘江之战,当时的安东将军杨大眼一战覆灭黎朝近十万水师精锐,威震天下。
    但无论是云国朝廷,还是当时身在军中的将校,都知道这一仗之中,自家主帅根本没起到啥作用。全赖诸葛亮、徐庶两位参军,才能够奠定如此大胜!
    刘伯温听到这城门守将与诸葛亮竟然有如此缘分,不由一笑,朗声道:
    “你当初是因诸葛大人而得以升迁,今日诸葛大人升迁归京,恰逢你当值迎接。果然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这般机缘巧合,也确实有几分天意在其中啊……
    此时,城门前的官道之上,有驿差打扮之人骑马赶来,然后下马快跑到刘伯温面前,禀报道:
    “伯爷,诸葛大人到了!”
    刘伯温闻言,抬头朝前方看去。
    便见远处,一辆简朴马车,在十数名差役、仆从的簇拥之下,晃晃悠悠而来。
    堂堂当朝四品大员,还是掌管大军后勤所需的承宣布政司左参议,作风却如此朴素,出行只有这么一辆简朴马车。
    只此一事,便让刘伯温对他的印象极好!
    刘伯温稍稍整理衣冠,向前迎了数步,拱手一礼,朗声笑道:
    “本伯受陛下请托,前来相迎诸葛大人!”
    简朴马车停下,同样身穿官袍的诸葛亮匆忙走出,恭敬地回了一礼,道:
    “见过诚意伯!”
    两人虽不相识,但此前早有人前去通报,所以诸葛亮自然知道刘伯温的身份。
    不待刘伯温继续客套,诸葛亮便忍不住急声问道:
    “可是陛下有要事相召?”
    刘伯温位列伯爵之位,随侍帝驾之前,妥妥的心腹之臣。
    见到他亲自在城门处等候,诸葛亮心中只觉得是萧承急招他前去觐见。
    刘伯温闻言,却是连连摆手,解释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