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诸天-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高澄收获巨大,不仅收服了周泰这个未来的大将,还得到了庐江张氏的几艘商船,上面的货物价值千万,换成粮草,足以支撑十数万流民半年的消耗。
  周泰在得到力士拔山经之后,心中对高澄十分感激,如果不出意外,过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能晋升超凡。成为高澄麾下第一个超凡大将。
  淮河之上,实力最强的水贼就是周泰,在他投靠高澄之后,其他的水贼得到消息,也试探性的派人过来,表达了想要投靠的意思。
  如今天下,能成为大汉官兵老老实实的做人,谁也不愿意背上贼寇的名号。
  高澄心中大喜,当即把这些水贼全部收拢,几日之后,他的手下就多了七千多水军,以及近百艘艨艟小船。
  这七千多水军都是水贼出身,没有经过训练,但是他们常年厮杀,都是彪悍的汉子。凭空让高澄的势力增强许多。


第四十四章 迁移基业
  十几日之后,高澄带着数百艘艨艟和十几艘大船组成的船队回到了淮安,白马湖上,微风轻拂,水波淡淡,距离水寨还有数里,就看到高泰、张琛驾船来迎。
  “公子!你终于回来了!”
  高泰一直在淮安看守家业,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高澄,心中有着担忧,目光在高澄身上打量了一下,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这才放心。
  高氏的基业系于高澄一身,要是他出现了什么意外,原本蒸蒸日上的淮安高氏,就会瞬间崩塌。所以高泰明知道公子实力强悍,也忍不住有着担忧的心思。
  “子明兄!”这时从船舱中出来一个身影,这人带着斗笠,是应该在下邳为官的糜竺,他知道高澄即将返回的消息,悄悄的来到了淮安。
  高澄看到他们前来迎接,连忙带着戏志才、吕岱和张飞来到了对面的船上,他上来之后就一把抓住糜竺的肩膀,笑道:“子仲!没想到你会亲自来到淮安!这次真是多谢你了,要不是你替我收来大量粮草,我收拢流民迁移安置的计划,根本没法实行!”
  糜竺笑了笑,说道:“这些都是小事,子明不用如此客气,对了,我还没有恭喜你成为庐江郡太守呢!”
  高澄哈哈一笑,随着他的势力不断壮大,糜竺对他越发的看重,如今两家的关系十分密切,糜氏的商队遍布东南,不仅能为高澄采购粮草,还能通过商队的渠道,将高澄这些天剿灭土匪山寨和张氏商队的战利品运到各地销赃。钱粮、渠道还有情报,这是糜氏给高澄的三个巨大帮助。
  与此同时,高澄领兵剿灭黄巾乱兵所展现的实力,也让许多觊觎糜氏财富的世家不得不收起了手段,一个势力一旦有了超凡境的强者坐镇,就会变得十分麻烦。而高澄表现出来的实力,足以震慑徐州的众多世家。
  不过随着高澄前往庐江,在淮安的基业也即将迁移,没了高澄的实力震慑,糜氏将来在徐州的日子,可能会有些不好过。
  高澄已经想到这点,心中有些愧疚。不过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即便是对糜氏有所亏欠,他也要迁移基业,将重心转移到庐江。
  随后高澄给糜竺介绍了戏志才和张飞,相互交谈了片刻,然后他让吕岱、周泰两人率领船队进入水寨,自己带着其他人骑马返回淮安。
  高氏的府邸经过几个月的修整,变得十分雅致,高莹和甘玉两个女孩看到高澄返回,顿时喜笑颜开,连忙派人准备酒宴,为高澄和其他人接风洗尘。
  大厅当中,众人各自跪坐在木案后,一个个俏丽的侍女送上瓜果酒水,张飞在看到酒水之后,眼睛一亮,立即捧起酒樽畅饮一杯。叫道:“爽快!这些天可把俺老张给憋坏了!”
  糜竺笑道:“看来翼德兄也是好酒之人,在下家中有几坛好酒,过几日我派人送来,也让翼德兄品尝一下我徐州好酒的味道!”
  “这个好!糜兄弟真是爽快,以后你要是有什么难事,尽管找我!”张飞听到有好酒,顿时开怀大笑,对糜竺的好感迅速上升。
  高澄跪坐上首,看到这种情景不由得哈哈一笑,随后他想到正事,放下酒樽对糜竺说道:“子仲,几日之后,我就要前往庐江上任,不如你也随我一起去吧!我要是离开徐州,只凭糜氏的力量,恐怕挡不住曹豹和臧霸的联手打压!”
  糜竺道:“多谢子明好意,不过现在臧霸在琅琊国的开阳县屯兵,已经离开了下邳,没有臧霸,只凭曹豹一个人还不敢和我动手!”
  戏志才暂时不清楚徐州的形势,听着两人说话,这才明白高澄在徐州的情况。
  高澄心中一叹,糜竺虽然政务不通,也无法带兵作战,但他精通商业,并且糜氏富甲天下,要是他能跟着自己前往庐江,自己能得到难以想象的好处。可惜糜竺暂时无意离开徐州。毕竟,徐州才是糜氏的根基所在。一旦根基动摇,糜氏就会遭到巨大的危险。
  戏志才这时候微微一笑,说道:“糜兄,如今天下混乱,黄巾之乱后天下豪强并起,各地世家也在不断积蓄实力,万一天下再次发生战乱,以徐州的繁华必然是有心人的首要目标!”
  “不久前的黄巾乱兵涌入彭城,已经给徐州造成重创,要是下次有流民涌入下邳,下邳也要步彭城的后尘啊,糜氏富甲天下,这点所有人都知道。到时候在战乱中,再多的钱财也无法保全!”
  戏志才说的都是事实,上次彭城国大乱,让整个徐州的世家知道,眼下的世道正逐渐的混乱,所有世家都在积攒实力,巩固坞堡。还有一些寒门百姓,担忧徐州可能继续发生战乱,不少人收拾家业,已经前往扬州避难。
  要是没有高澄出现,吕岱、徐宣、陈矫还有张昭这些人,这时候已经在扬州安身了。
  糜竺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对方说的话让他心中颤动,州郡一旦混乱,首先被冲击的就是富商。要是太平年月,以徐州沟通南北的地势,糜氏将根基落在此地,能得到很大好处,可要在战乱时候,徐州这种兵家必争之地,就成了富商的坟墓。
  戏志才注意到他的神色,继续说道:“庐江位于淮河以南,南方更是豫章郡,有了淮河和大江作为天堑,中原再怎么混乱,也无法波及。这才是安身立命的好地方,糜兄可以认真的考虑一下,提前迁移一部分基业,也能避免将来徐州混乱基业受损!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糜兄可以自己想一下再做决定。”
  戏志才在知道糜氏之后,对商队的情报十分看重,糜氏要是真正的投靠高澄,而不是这种合作的关系,高澄的势力能瞬间翻好几倍。到时候不仅是庐江,在整个扬州都属于强大的势力。
  糜竺沉吟了一下,脸上露出苦笑,说道:“戏军师说的很有道理,可是说句自夸的话,糜氏的基业实在太大,不是想要迁移就能迁移的,并且陶公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糜氏离开下邳!”
  “这样吧,等几日之后,我让二弟前来,让他前往庐江,暂时将一部分的基业转移过去!如果徐州真如军师所言发生混乱,我再去投奔子明兄!”
  高澄闻言,立即笑道:“这样也好,子仲放心,有我在庐江,子方绝对不会有任何意外!”
  糜芳年龄还小,高澄不指望他有什么能力,他看重的是糜芳的身份。只要他在庐江,自己和糜氏的联系就不会中断。


第四十五章 反复之人
  做出决定之后,糜竺紧绷的心思放松不少,他最关心的就是二弟和小妹的安全,这两个仅剩的亲人是他的软肋。要是他们留在徐州,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遇到觊觎糜氏钱财的世家算计,到时候高澄远在庐江,可没法再来帮忙。
  他已经想好,过几天他不仅让二弟前往庐江,也把小妹送过去。有高澄这位太守的照应,两人绝对不会遇到什么危险。这样一来,他自己在徐州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高澄随后想到了停在白马湖水寨的张氏商船,说道:“子仲,这次我在路上剿灭一些水贼,得到一批货物,这次还要麻烦你帮忙,把这些货物换成粮草!”
  糜竺叹了口气,脸上有些难色,说道:“这次我来淮安就是为了这件事,想必子明还不知道,陶公的亲信笮融已经被任命为下邳相,此人性格凶残,经常带着麾下兵马劫掠民财,我的商队被他盯上,已经连续抢了我三个商队,抢走价值千万钱的货物!”
  “所以我来淮安,想请子明想个办法,要不然这样下去,糜氏必然元气大伤!”
  高澄眉头一皱,和戏志才对视一眼,要想安置流民需要大量的粮草,而糜氏就是高澄获取粮草的重要渠道,要是糜氏受损,高澄到了庐江就会减少一大强援。就算糜竺不主动提出来,高澄知道这个消息后,也要主动的为糜氏解决问题。
  对于笮融此人,高澄知道不少信息,他在上个世界的史书当中找到过此人的记载,笮融凶残成性,反复无常。他和陶谦乃是同乡,在投靠陶谦之后被引为心腹,担任下邳相这样的重要职位。
  而曹操在攻打徐州的时候,他居然卷着大量钱财带领部下跑路,南下广陵投靠赵昱,时任广陵太守的赵昱接纳了他,而笮融看到广陵繁盛,反而斩杀赵昱自任广陵太守,并且消耗了广陵郡的大量钱粮人力来修建佛门庙宇。
  广陵被祸害一空后,他又南下秣陵投靠薛礼,依样画葫芦杀了薛礼,吞并了他的部众投靠刘繇,杀了刘繇麾下的豫章太守朱皓……
  都说吕布是三姓家奴,但吕布在丁原手下只能担任主簿这样掌管文书的官职,手中没有半点兵权,为了前途和野心背叛,虽说不符合这方世界的主流观念,但也勉强说得过去,背叛董卓则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刘备也曾投靠公孙瓒、陶谦、袁绍、曹操、刘表、刘璋,但他除了对不起刘璋之外,无论是公孙瓒、陶谦还是袁绍、刘表,他都尽心尽力的效力。
  其中陶谦和刘表,都是寿终正寝,刘备也是在他们死后才接手徐州和荆州。所以他投靠的人虽然多,但天下人都不会说他生性反复。
  和吕布、刘备相比,笮融这种行为堪称毫无节操。这样的人渣,就因为替佛门盖了一些庙宇,就被佛经称颂。高澄想到笮融这个人,就感到一阵厌恶。
  戏志才和糜竺说了几句,也对笮融有了一些了解,他皱眉说道:“笮融是陶恭祖的心腹,并且是下邳国相,乃是秩奉两千石的官吏,这样的人要是一心一意的找糜氏的麻烦,很难解决啊!除非,直接杀了笮融!不过这样就得罪了陶恭祖!”
  高澄脸上露出一丝冷意,直接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杀!子仲,你带人再次派出一个商队去彭城,我正要去寻访张昭,和商队一起出发,要是笮融胆敢出现,我就直接用斩杀盗匪的名义,斩了此人!”
  “笮融不过是仗着陶恭祖的名号才敢如此放肆,别人给他面子,他还以为是怕了他!对于这种人,要是得罪,就要一棍子把他打到死!”
  一旁的张飞刚刚饮了整整一坛酒,微微有些醉意,听到这话不由得眼前一亮,哈哈大笑:“使君这话说的不错,和俺老张想的一样!糜兄弟,你放心,这次我跟使君一起出发,遇到你说的那个人,一矛把他杀了!”
  “我可不是徐州人,不用给那个陶刺史面子!”
  糜竺神色微微有些紧张,没想到高澄的解决办法如此暴力,秩奉两千石的下邳相,在他的嘴里仿佛是待宰杀的鸡鸭一样。只要愿意,就能随时要了对方的性命。
  戏志才看到他的神色,不由得笑道:“子仲兄不用担心,这次不需要你出面,所有事情都交给我们,就算陶公知道是我们杀了笮融,也绝不会迁怒到你身上,并且斩杀笮融,还可以震慑其他世家,让这些人不敢对糜氏伸手!”
  糜竺心中有着莫名的担忧,想了一下说道:“那就这么办吧,希望真如军师所言,陶公不会因此迁怒糜氏!”
  ……
  在淮安呆了两天,高澄就让高泰辅助戏志才处理他在淮安的基业,将高氏在淮安的田地和商铺卖给了县令黄尊和孙氏的孙喜。
  这时候,黄尊和孙喜两人才知道高澄升任庐江太守,差点惊掉了下巴,在反应过来后,连忙送上厚礼,并且按照广陵土地和商铺的最高价格,将它们全部收购。
  当然他们也没吃亏,毕竟在寻常的时候,想要购买土地都没有机会。这次耗费大量的钱财粮草,得到的是安身立业的根本。所以他们心中十分兴奋。
  黄尊和孙喜还不知道,将来天下大乱,这些土地商铺,价值根本没有这么高,将来到处是荒地……
  回想到当初高澄刚从豫州回来,为了三百亩地就将枚氏连根拔起,这件事似乎还在昨日,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高澄就从一介白身,成了大汉最年轻的太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