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诸天-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些天有人在吕县发现了笮融的尸体……据说出手的人就是高澄!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陶公的心腹大将,就这么直接杀了,消息传出来,整个徐州都不敢相信啊!”
  “呵呵,也是笮融不知收敛,竟敢连续劫杀糜氏的商队,连续劫掠了数千万钱,徐州谁不知道糜氏和高澄关系紧密,高澄为糜氏出手,谁能说他做错了呢?笮融身为下邳相,却带人出现在彭城国埋伏糜氏商队,传出去损伤的可是陶公的颜面!”
  “不错,听说笮融是练力九层,马上就能突破超凡的高手,他一死,陶公手下就折了一个大将,而陶公还不能因为这个理由和高澄翻脸,恐怕他的心中十分憋闷啊,高澄要是留在徐州,迟早会遭到陶公的打压,现在离开了也好!这么一走,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高氏在庐江,说不定能成为顶级的世家呢?”
  大船上面,高澄的精神力注意到这些人的动静,心中微微冷笑,这些人前些天的动静,无论是糜竺还是高泰都有所察觉。只是他一直在外面没有返回淮安,不然绝对让这些世家,知道什么人不该招惹!


第四十八章 调兵遣将(上)
  “哎,也不知道以后我们还能不能回到淮安!”高泰站在不远处,看着极远处的淮安城,双目露出一丝不舍,感叹起来。
  自从跟着高澄的父亲来到淮安安身,在这里呆了足足二十多年,这么长的时间,他已经将淮安看成了自己的家乡,如今突然离开,让他心中有些怅然。
  不仅是他,高莹、甘玉这两个女孩也满心不舍,哭的梨花带雨。
  大船缓缓开动,白马湖波浪起伏,高澄环视四周,数十艘的大船不断劈波斩浪,他的身边,站着张昭、戏志才、周泰、吕岱、周仓、裴元绍、张飞、糜芳……还有一个穿着干净衣衫的青年,这人穿着寻常,双目明亮,炯炯有神,精神修为不凡。他就是接受征辟赶到淮安的陈矫。
  “内政有张昭、陈矫、徐宣,军队有吕岱、周泰、蒋钦等人,这样的家底,在一个庐江郡已经够用了!还有刘备关羽张飞三个巨大的帮手,有这样的人才辅助,即便是平庸的人,也能掌握庐江!”
  高澄看着周围的这些人,十分满意。除了这些名臣大将,他麾下还有七百精锐,整整一万人的水军。这些水军的根基是当初淮安水寨编练的兵马,再加上这些天收拢的水贼,还有糜芳带来的五百糜氏精锐。兵力不算太多。
  “一万一千的兵力,勉强够用!”
  上次高澄手中的五万大军,在下邳的时候已经交还给刺史府。而眼前的一万多人,是完全归属高澄掌握的私兵。除此之外,徐宣蒋钦和刘备等人收拢的流民已经有了十万,这十万人沿着颖水不断南下,已经快要走到淮河。
  等渡河来到庐江,高澄能挑选精壮招募兵卒,拉起数万人的兵力不成问题。加上庐江本地所有的兵马,高澄也能算得上拥兵十万。
  ……
  大汉中平二年,冬。
  高澄带着大量的战船,和流民汇合之后,终于来到了庐江治所舒县。这时候整个庐江郡都知道了新任太守即将驾到,地方豪强纷纷派人前来打探情报。
  在船上远远望去,舒县上方雾气蒙蒙,刺骨的寒风吹拂,水面都结出了一层薄冰,庐江郡的官吏,除了一些微末小吏外,大部分都来到了城外迎接。
  其中郡丞暂时空缺,由功曹张陶、主簿乔羽带着众多文武前来。
  砰!大船靠岸。船夫连忙搭上舢板,高澄身穿貂裘,腰佩美玉,身边周仓捧着昆吾剑,其他一众麾下气质异于常人,各自气息强横。让下方迎接的众人心中震动。
  “下官拜见使君!”
  张陶和乔羽约有四十余岁,乃是临湖张氏和皖县乔氏的子弟,庐江的官吏,以两人为尊,其中尤以张陶权势最重。上一任的太守在位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要和他商量,几乎变成了傀儡。
  高澄心中念头一闪,想到这些情报。
  随后他率先下船,张昭、戏志才、吕岱等人依次而下,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这时候显得有些低调,跟在众人的身后。
  “都起来吧!”高澄一挥衣袖,淡淡地说道,目光落在张陶和乔羽的身上。
  张陶连忙笑道:“下官张陶,暂为庐江功曹,使君,下官已经备好酒宴,还请使君和诸位贤达一同移步!”
  张昭眉头微皱,看着张陶心中有些不满,此人居然如此不知礼数,太守还没说话,他就主动让太守和众人跟他前往赴宴,这是想要反客为主,以庐江主人的身份自居么?
  其实张陶并不是有意如此,而是长时间掌握庐江大权,他早已将自己看成了庐江郡的代言人,下意识的就说出了这些话。
  在他看来,临湖张氏扎根庐江,属于地方世家的代表,而高澄只是一任的庐江太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去职了。根本没有想到,高澄是想将整个庐江郡完全掌握在手。
  高澄说道:“好,我也想早日认识一下庐江的俊杰,你在前面带路吧!”
  张陶连忙转身上前,他已经备好了车马。
  这时候,后面的大船陆续赶到,连续几十艘大船颇有屏天蔽日的感觉,随后从船上下来一千精锐,这些人内套棉衣,外穿重甲,手持铁盾长刀,杀气十足。
  “这么多的精兵!没想到新来的太守,家底如此丰厚!有这些士卒护身,应该能坐稳太守之为,山蛮和水贼再次来袭,也能抵挡一二!”
  “是啊,上次山蛮来袭,纵横千里,一直打到了龙舒,安丰二县。掠走数万百姓和几万石粮草,上一任太守连续派遣郡兵讨伐尽数败北,要不是张公和乔公联手,派出精锐的家兵抵挡,整个庐江都会遭到大劫啊!新任的太守有这么多兵马,应该不会再让山蛮放肆了吧?”
  “谁知道呢?不过看太守身后这些人的气势,应该都是高手!”
  跟在最后面的几个官吏低声的议论着。
  众人来到舒县的府衙,按照张陶的安排,这里已经备好了酒菜。
  大堂的两侧放着燃烧的炭火,每个木案上都用炉火温着酒水,香料在墙壁四角的香炉慢慢散发着香气。每个木案旁边,都有一个俏丽的侍女伺候。
  高澄目光一扫,直接上前跪坐上首,周仓和裴元绍两人分布两侧,充当护卫。张陶、乔羽还有张昭等人分成两列,跪坐在木案之后。
  张陶面带笑容,正准备说出一些祝贺的场面话,却见上首的高澄淡淡说道:“现在庐江府衙的人都到了,好!在酒宴之前,正好说一下正事!”
  “这是彭城张昭!以后就是庐江郡的功曹,这一位是当初击破黄巾立下大功的刘备,担任主簿!还有广陵徐宣,担任庐江郡督邮!”
  “他们三人,以后就是你们的上官!以后由他们辅佐我,治理庐江郡!”
  高澄的声音淡淡,传遍了整个大堂,张陶脸上的笑容顿时变僵,其余的府衙官吏浑身一颤,不敢相信的看着高澄。这位太守,刚来到庐江,就准备罢免张陶和乔羽两人么?
  他知不知道,张陶乃是临湖张氏的子弟,乔羽是皖县乔氏的子孙?这两人在各自的家族位高权重,这位新来的太守如此做,直接把这两个豪族得罪的死死的。
  以后庐江怕是要多事了!
  “使君,你是不是说错了?我才是庐江的功曹啊!”张陶心神恍惚一下,然后不甘心地说道。
  高澄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说道:“张陶,你是上一任太守任命的功曹不错,不过我听说你们张氏已经占据了临湖的数十万亩田地!这些土地都是在你担任功曹的时候增加的,这么多的土地,我想问一下,你们能完全耕种么?”
  “你……”张陶神色一变,他没有想到对方对张氏居然如此的了解,这是来者不善啊!


第四十九章 调兵遣将(下)
  “裴元绍,擒下此人,下牢狱!等日后将临湖张氏清理完毕,再来定罪!”高澄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直接冷声下令。
  他现在有这么多名臣猛将,还有大军镇压,足以横扫一切不服,临湖张氏算什么,根本不用关羽张飞出手,派出裴元绍,就能将他们连根拔起。
  所以高澄根本不和眼前的这些人虚与委蛇,当即下令,先把张陶擒拿。
  “你这奸贼,原来是想要谋算我临湖张氏!”张陶这才反应过来,顿时站起来,对高澄怒目而视,脸上肌肉跳动,下意识的就想叫出外面的手下。
  这时候裴元绍嘿嘿冷笑,纵身而至,一把就抓住了他的脖子,把张陶整个人提了起来。整个大厅的庐江官吏看到这一幕,全都屏住呼吸,不敢有丝毫动作。
  咔!裴元绍为了防止张陶口出污言,卸下了他的下巴。
  张昭、刘备和徐宣三人站起身来,来到大堂正中,拱手向高澄行了拜见之礼。“多谢使君,我等必当尽心竭力,辅佐使君治理庐江!”
  “诸位请起,以后庐江郡事,就托付给三位了!”高澄说道。
  在高澄说话的时候,乔羽神色淡淡,已经将代表主簿的腰牌放到了木案上。功曹、主簿和督邮都是太守自行征辟的僚属,如今新任太守上任,当然要任命自己的心腹手下,他这个前任主簿,退位让贤理所应当。
  “使君既然已经有所安排,那在下就告辞了!”乔羽心中明白,眼前这个新任的太守,既然敢擒拿张陶,接下来肯定会对临湖张氏进行雷霆打击,将庐江郡的大权全部收回。
  为了皖县乔氏的未来考虑,乔羽只能选择辞官,老老实实的将主簿的位置让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暂时避免太守的打击。
  拿下张陶之后,高澄的脸色稍稍缓和,临湖张氏掌控郡内大权,他要想坐稳太守的位置,就必须打压张氏的锋芒,双方的矛盾尖锐不可缓解,除非张氏主动的退让,并交出抢占的数十万亩良田。
  好不容易得到这么多土地,临湖张氏肯定不会主动的放弃。而皖县乔氏和张氏截然不同,诗书传家,有着真正的世家风范,其中上一代家主乔玄,曾经担任太尉一职,乔玄当初也是寒门出身,一步一个脚印的立下乔氏的基业,在大汉朝中还有这不小的声望。
  就连曹操,少年的时候也曾向乔玄请教过。这样的清流世家,高澄当然不愿意得罪太深,清理张氏已经让庐江上下震荡,要是再对乔氏出手,整个庐江肯定要翻了天!
  高澄手一扬,木案上的主簿令牌就刷的一下飞到他的手中,他直起身拱手说道:“乔公,在下初临庐江,还需要你这样的大才多多辅助,我有意举荐乔公为居巢令,不知乔公可愿屈就?”
  居巢西侧,就是乔氏所在的皖县,乔羽在居巢任职,距离家乡不远,这也是高澄有意为之,好让庐江的众多地方豪族暂且安神。
  高澄就算想要铲除豪族的威胁,也不会一棍子打翻所有人,一些名声好的世族,该团结的还是要团结,这些世族在庐江的关系千丝万缕,要是和高澄作对,即便有关张之勇,没有几年功夫难以平定。
  乔羽微微一愣,没想到高澄竟然举荐他为居巢令,这个职位虽然权利不如主簿,但它属于朝廷的正职官吏,和主簿这种太守僚属不一样。并且居巢和皖县接近,他可以随时照看自己的家族。
  “多谢使君,下官愿为使君效力!”
  想了一下,乔羽还是答应下来,他父亲乔玄已经逝去,俗话说人走茶凉,没了他父亲的庇护,乔氏在庐江也不稳固,这时候他也需要一个官职来稳定家业。
  其他的庐江官吏见到这种情况,心中稍稍的放心,看来使君针对的只是临湖张氏一家,没有顺势把他们这些官吏全部清扫的想法。
  稳定了乔羽,就等于稳定了庐江的一半人心。高澄随后目光落在高泰身上,说道:“高泰,你暂领都尉一职,统领庐江所有兵马!”
  高泰是跟随高氏二三十年的家将,忠心耿耿,当初在黄巾之乱的时候,要不是他拼死相救,高澄早就死翘翘了,高澄对他十分的信任。
  如今高泰修炼九阴锻骨功和金钟罩,有着不少修炼的药剂辅助,像是虎骨补血汤之类的没少喝,到现在已经修炼到了练力五层,只差一步就能跨入第六层钢筋铁骨。这样的实力,当然不足以担任一郡的最高武职。
  但谁让他是高澄最信任的手下,又是高氏的元老呢。高泰能力虽然不太高,但心胸开阔,一心一席的为高氏效力,无论是再桀骜的猛将,只要对高氏有着帮助,他都能容忍。这个优点就足以弥补其他不足。
  高泰闻言心神震动,连忙上前推辞道:“主公,我能力有限,如何敢窃据都尉一职,定公允文允武,能坐镇一方,这样的人才是都尉的最好人选!”
  张昭、戏志才两人听到这话,不禁对高泰另眼相看,这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