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要强行干涉,那就是破坏天道法则。
可现在,事情打了个颠倒,是袁守诚在破坏规矩。
于是,泾河龙王化成一个白衣书生来到长安,向袁守诚问上一卦,请卜天上阴晴事如何?
袁守诚卜了一卦,断曰:云迷山顶,雾罩林梢。若占雨泽,准在明朝。
意思是说,明天一定会下雨。
泾河龙王不由暗自冷笑。
他是龙王,乃司雨龙神,布雨之事皆是他亲自而为。
连他都没有接到天庭的布雨令,袁守诚怎么可能知道?怕是胡说八道。
于是,又问:“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
袁守诚回道:“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泾河龙王笑了笑:“此言不可作戏。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断的时辰数目,我送课金五十两奉谢。
若无雨,或不按时辰数目,我定要打坏你的门面,即时赶出长安。”
袁守诚已经猜到了泾河龙王的身份,但对自己的卦象有自信,一口应承下来。
没曾想,泾河龙王刚刚回到龙宫,玉帝便传旨下令明日雨降长安,降雨的时辰与水量竟与袁守诚所言不差分毫。
接到布雨令,泾河龙王不由大惊失色。
他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凡人,怎么会算的如此之准?竟然还抢在他的前面获知了布雨时辰与雨量。
不行,绝不能输。
泾河龙王倒也不是为了脸面,一旦他输了,任由袁守诚这么下去,泾河水族说不定会迎来灭顶之灾。
于是,他决定照旨办事,但却悄悄改了改降雨的时辰,又略微克扣了一些雨量。
雨后,泾河龙王又化为白衣书生跑去找袁守诚,说袁守诚输了。
哪知,袁守诚却冷笑道:“我输没有输,你心里最清楚。
我认得你,你是那泾河龙王,你私改时辰,克扣雨量,犯了天条,恐怕难逃一死!”
这下,泾河龙王方才有些后怕。
思来想去,恐怕也只有大唐皇帝才能救他。
于是,当晚子时,等到唐王入梦之后,泾河龙王潜入唐王梦境,呼道:“陛下,救我!”
唐王吃了一惊,问:“你是何人,为何向朕求救?”
于是,泾河龙王便将前因后果讲了一番。
最后说道:“此举因触犯天条,当被魏征处斩,故来拜求,望陛下开恩,救臣一命。”
唐王心想,泾河龙王此举倒也没有影响,而他也是为了救一众水族的性命。
又想着既然是魏征处斩,那么他便有办法救泾河龙王。
于是便应承下来。
待到睡醒之后,唐王想起了梦中的事,决定明日将魏征留在身边一日,不放他出宫门半步,那样便可救下龙王。
于是,到了时辰便找借口说要议事,让魏征陪在身边。
聊的差不多时,又让魏征陪着下棋。
哪知,魏征下着下着竟然睡着了。
唐王巴不得他睡,睡一整天最好不过。
却不曾想,当晚迷迷糊糊刚睡着,梦境中,泾河龙王竟然拎着自己血淋淋的首级跑来找唐王,让他还命来。
唐王大吃一惊。
经泾河龙王解释,方才知道,魏征竟然在睡梦中将泾河龙王给斩首了。
泾河龙王口口声声说唐王言而无言,要带他去阎王殿评理。
之后,夜夜跑来惊扰,令得唐王神魂难安。
最终被迫无奈进入阴间对质。
不过他怎么说也是人间帝王,阎王殿当然要袒护着。
还生之后,唐王大兴水陆大会,超度阴间孤魂,并请来了长安城中有名的年轻高僧玄奘主持法事,开经说法。
这一段,算得上是西天取经明面上的源起。
在这之前,唐王几乎是不信佛的,而是信奉道家。或许也是因为道家始祖俗家姓名姓李的缘故。
但这一次水陆大会,唐王却请了不少僧人。
之后不久,观音菩萨前来长安寻找取经人,找到了玄奘,点化其去西天取经。
唐王大喜,认玄奘为御弟,赐号三藏,亲自送出长安……
当然,现在玄奘刚刚入宫讲经,观音菩萨也没有出现。
趁着这个空闲时间,周羽将长安城转了个遍,欣赏一下盛唐长安的风采。
当然,也免不了要收拾一下袁守诚。
不是他看不起袁守诚,周羽自己也曾经是凡人。
但是凡人就该有凡人的觉悟,就算窥破了天机,也不能随意讲。
更不该破坏天道法则……换用后世的话来说,就叫破坏生态平衡。
“怎么?先生认为我说的不对?还是说,你对自己卜的卦有绝对的自信?”
周羽冲着袁守诚淡淡道。
袁守诚一向看人很准,就像泾河龙王,哪怕变成一个书生,他也能看出对方的身份。
但现在,他却完全看不透周羽。
所以,脸色不由变得凝重起来……
(
第二章 不会捉妖的唐僧
“敢问阁下是何方高人?”
袁守诚试探地询问了一句。
“这个不重要,先生刚才说,此人今日必有血光之灾对否?”
周羽的眼光瞟向摊前那个呆若木鸡的中年男子。
当着面,袁守诚也不好否认,而且他一向清高自傲,也不可能否认。
于是乎,傲气一来; 回道:“没错,鄙人的卦象,从未出过差错。”
“呵呵,从未出过差错?那么前段时间长安城内的降雨时辰与雨量,又是怎么一回事?”
闻言,袁守诚不由皱了皱眉。
细究起来,那场赌约他的确输了; 不管是因为原因,事实上; 最终下雨的时辰与雨量与他的卜象有出入。
“那是因为……”
袁守诚想要分辨一番。
周羽摆了摆手:“不必找借口,你其实已经看出了对方的身份,但你依然很自负。
你认为,他不敢克扣雨量,偏偏他就克扣了,因为他咽不下那口气。
虽然他因此而吞了恶果,但事实上,你的确输了,你的卦象……不灵!”
这时候,已经围来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毕竟袁守诚名气很大,被人视为半仙之流,没想到今日里竟然有人前来砸场子?
听到周羽这番话,袁守诚有些生气了,脸面上也有些挂不住。
他绝不容有人质疑他的卜卦能力,哪怕与泾河龙王打赌输了,但他依然认为自己赢了。
他坚持认为,自己的卦象是准的; 只是泾河龙王不知死活; 私自更改了布雨时辰与雨量。
于是,冷冷道:“看来,先生是来打抱不平的。我的卦象并没有问题,是他胆大妄为,私自更改……”
“胆大妄为的是你才对吧?渔民捕鱼,自古以来都是顺应自然。
正如,人的生死轮回。
而你却破坏规则,令得泾河水族遭受灭顶之灾。
你擅自泄露天机,还真当没人能收拾你?”
袁守诚突然有些悟了,他以为周羽与泾河龙王有关系,所以前来找他的麻烦。
于是,不以为然笑了笑:“呵呵,我袁某人的命,自己心里有数。”
“很好,看来,你的确很自负。这样,我们就拿你刚才的这一卦来测试; 看看你到底是真的神卦,还是个神棍。”
“你说什么?”
袁守诚脸色一寒。
“怎么?还想听一次?我说,你就是个神棍,江湖骗子。”
“你……放肆!”袁守诚气得浑身发颤。
“呵呵,是与不是,这里有这么多人现场看着,咱们试试便知……”
说到这里,周羽侧头道:“大家伙儿作个见证,刚才,这个摊主给这位老兄卜了一卦,说他今日必有血光之灾。
不过,在我看来,这位老兄不仅没有血光之灾,反倒还有一番福缘。”
那个中年男子苦着脸,不知该怎么办了。一个说有,一个说没有,他该信谁?
“行了,这位老兄,没事了,你该回家回家,该做什么做什么,不用去想这件事。
待明日上午再到这里来,让大家看看,你是否平平安安。”
“这……好吧。”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惴惴不安离开了。
其实,袁守诚能看出来,周羽会看不出来?这中年男子眉间有血煞,的确有血光之灾。
只不过,以他的能力要化解对方的劫难太容易了,易如反掌。
而且他不像袁守诚,袁守诚自然并没有多少修为,完全是凭卦象来推演天机,想要替人化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着那中年男子远去的背影,袁守诚的心里不知为何,隐隐有些不安起来。
难道这一次,真的要栽?
等他再瞟向周羽时,却发现对方已经不见踪影。
且说那中年男子心事重重,慢腾腾向着家里走去。
走到家门口时,发现围了不少人。
上前一看,原来就在不久前,一辆马车失控了,直冲他家大门方向撞过来,还把他家的台阶给撞坏了。
中年男子不由心里一惊。
假如当时周羽没有出现,卜完卦他就回家了,算时间……说不定刚好在马车撞过来时到家门口。
回家后,对妻子说了一番之前的奇事。
妻子既是庆幸,又不免有些担忧,让他呆在房间里不要出来,也不要碰硬物。
不久后,下人来报,说是有异乡客人来访。
出去一看,竟然是十多年没见的表哥。
表哥喜气洋洋地说,他苦读了十几年书,终于出人头地,到京兆府上任,担任七品推官。
对于中年男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毕竟是表亲,有个表亲在京兆府当官,虽说只是小小七品,但对他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至少,以后做生意的时候,别人也不能说想欺负就能欺负他了。
次日上午,中年男子又一次来到袁守诚的卦摊前,并喜气洋洋讲了昨日里的事。
袁守诚的脸色,变得比猪肝还要难看。
他已经想通了是怎么一回事,也心知遇上了一个高手。
很快,周羽也出现了。
袁守诚一见周羽,便来了个先下手为强:“阁下真的是好手段,强行改变一个人的命数,你就不怕遭天遣?”
不说这句话还好,一说这话,周羽当即脸色一寒,一抬手,袁守诚的身体便飞了起来,跪在他的面前。
袁守诚当然不可能给他下跪,只是身不由己。
“狂妄,你也有脸说这句话?因为你的自私,贪婪,沽名钓誉,你坑了多少水族的生命?
就你,还敢跟我讲天遣二字?
最该遭天遣的,是你!现在,我也给你卜上一卦,不出三日,你必将人头落地。”
果然很灵验。
当天,袁守诚便被官府抓了去,关押了两日,被推出去斩首示众,罪名是妖言惑众。
按理说,他是袁天罡的叔父,而袁天罡乃是天子的宠臣,京兆府怎么敢抓他斩他?
而且袁守诚被抓到京兆府之后,袁天罡没有露过面,更没有求过情。
因为袁天罡不敢。
他要是敢求情,他的人头也得落地。
这是因为,周羽已经见过唐王……以他的神通,要见唐王再简单不过。
因为泾河龙王之事,唐王受到惊吓,心里是很不爽的。
周羽找到唐王,说一切的源起正是袁守诚。如果不是袁守诚泄露天机,也不至于引起泾王龙王被斩一事。
唐王本就同情泾河龙王的遭遇,一听竟然是袁守诚从中搞鬼,一怒之下,下了一道密旨:袁守诚,必须死!
所以,袁天罡怎么敢去触这个霉头?
他要是敢从中阻扰,唐王一怒之下,保不准连他一起给斩了。
……
这一天,云海中。
观音娘娘端坐莲台之上,旁边一个童子道:“菩萨,这南赡部洲的大唐皇帝,往阴曹地府走了一遭,知道了因果的利害。
如今,请了高僧陈玄奘在化生寺中讲法,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
观音娘娘笑了笑:“陈玄奘就是那故人。”
童子愣了愣:“菩萨与他相识?”
“虽是旧相识,他却不知。他本是如来驾前的二弟子金蝉,因犯错被罚轮转人间。引送他投胎的正是本座。”
童子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取经人。”
这一日,唐僧正在寺中与唐王谈话,突然间,外面传来了一阵叫卖声:“卖袈裟,锡杖,袈裟五千,锡杖三千……”
听到外面吵吵闹闹,唐王不由皱眉。
这时,有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