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皆被一只千年树妖控制着,转不了世,投不了胎……”
宁采臣忍不住问道:“那不知二位大侠联手能否斗得过那只树妖?”
“你说的容易,那只树妖有千年的道行,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而且黑山中并不止一只千年老妖,还有一只实力更可怕的黑山老妖。”
“啊?”
宁采臣大吃一惊,一颗心直往下沉……
有两只千年老妖坐镇,那小兰岂不是永远都没希望脱困了?
“采臣,先不要去想太多了,一饮一啄,皆有定数。你当下里最要紧的任务就是用功念书,争取考取功名。
你与小兰真要有缘,自有相见之日。”
宁采臣赶紧应声:“是,多谢先生教诲。”
“哈哈哈,还是周兄弟比较洒脱,来来来,燕某敬你一碗酒!”
“燕大侠请!”
“请!”
酒过三巡,宁采臣突然又想起一事。
于是便趁着酒兴道:“对了,听说先生刚买下来准备改建书馆的宅院里闹鬼,有二位大侠在,何不一起去探个究竟?”
一听,燕赤霞不由瞟向周羽:“哦?有这样的事?”
这件事周羽本来打算自行解决的,不过既然宁采臣提出来了,他也就顺水推舟,讲了一下缘由。
知秋一听来劲了:“什么样的鬼如此大胆?走,咱们现在便去看看。”
“先生,学生也想去见识见识。”
“走吧~”周羽抬了抬手。
有燕赤霞和知秋在,能出什么问题?
于是,一行四人当即离院,并来到了街斜对面的那幢大院内。
一进院,燕赤霞便摸出一个罗盘看了看,随之冷笑道:“这院中果然有阴魂盘距……随我来!”
随着罗盘指针的指向,一行人来到了后院。
燕赤霞停了下来,大喝了一声:“何方小鬼,还不速速现身。”
话音一落,一个身着白色长裙的女子一脸惊慌地出现在院中……
因为小兰的缘故,宁采臣对女鬼多少有些同情的念头,生怕燕赤霞与知秋不由分说灭鬼。
于是抢先一步上前喝问:“阴阳有别,你为何要执意逗留人间?”
“公子明鉴,非是小女子愿意逗留人间,实在是没有办法投胎转世。”
“哦?那……那之前这户人家的主人,是不是你把他们吓跑的?”
女鬼迟疑了一会,终于泣声回道:“没错,但小女子也有苦衷,并没有加害他们家任何一个人。”
这倒也是实话,余钱一家子只是受了些惊吓,倒未听说有人遇难。
“你有什么苦衷?”
“那个余老爷他扩建院子,正好压着了小女子的坟墓……”
听到这里,宁采臣赶紧转向燕赤霞道:“燕大侠,看来她真的有苦衷。
你想想看,一个弱女子成日里被那么多人压着肯定不好受……”
周羽:“……”
知秋听到了缘由也表示理解,冲着燕赤霞道:“燕大侠,看在她无心害人的份上,不如帮她一次。”
燕赤霞点了点头:“既然你没有害过人,那我便帮你一次,送你去阴间投胎转世。”
一听此话,女鬼惊喜不已,连连磕头谢恩:“多谢大法师,多谢各位恩公。”
对于周羽来说,这自然也是喜事一桩。
只要把这女鬼的魂送走,再将她的坟墓迁到别处,这院子自然也就清净了,省了不少事。
接下来,燕赤霞当即开始作法送魂。
以他的修为来说,送走一个阴魂完全就是小事一桩,连法坛都用不着。
女鬼自然也千恩万谢,毕竟她终于盼来了转世投胎的机会。
……
第四十章 陵阳朱尔旦
正所谓:事不宜迟。
天一亮,周羽便吩咐吴管家去觅一块坟地,并于当日下午迁走了那女鬼的尸骨。
事情传开之后,一众百姓方知此宅闹鬼的原因。
同时也交口称赞周老爷宅心仁厚,好人有好报,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一幢大院。
价格姑且不论,关键这院子的位置与布局简直太合周羽的心意了。
一是离家近,跨过街面就到。
二是院子够大,前后三进,基础设施齐备,改建也花不了多少银子以及时间。
另外,院子后面还有一块数亩大小的空地,正好圈起来作为学生强身健体的校场。
接下来,学馆便紧锣密鼓开始筹办。
学馆的名字周羽也已经拟定并亲自题字:文道学馆。
这下,登门来访的人就更多了。
不仅仅有城里的书生或是家长,也有城郊甚至是邻县的书生。
可惜,周羽并非来者不拒,而是定下了一条规矩:必须通过面试与考核方可入读。
说白了,他开设学馆并非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培育人才。
所以对于眼缘,以及学生的天赋、人品等等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这一次,周羽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但凡他看不中的学生,谁来说情都不管用。
一旦看中了,哪怕对方家里很穷,他也愿意免去所有的费用,甚至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资助。
其实,这种方式也算是一种常见的投资。
比如一些富人一旦看中了某个书生的潜力,便会资助其读书。
假如这个书生够争气,考中了举人甚至是进士,那必然会感恩回报。
这日上午,又有一个书生登门来访,想要入读学馆。
周羽刚一进厅堂,那书生便赶紧上前躬腰揖礼:“学生朱尔旦见过先生!”
朱尔旦?
这名字听起来咋就这么熟悉呢?
周羽再细细一打量,发现朱尔旦应该有二十五六岁了,在他招收的学生中算是年龄偏大的。
“嗯,不必拘礼……听口音你应该不是本县人氏?”
“回先生话,学生乃陵阳县人氏。”
陵阳县,距离郭北县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中间还隔着一个凤池县。
“嗯……那你是否成家?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回先生话,学生三年前成亲,家里尚有父亲健在,以及一个做杂活的丫鬟……”
问答了几句,周羽又让朱尔旦现场写了一篇短文。
总体来说,朱尔旦并不符合他的要求,脑瓜子稍微显得迟钝了一些。
不过周羽最终还是决定收下对方。
不为别的,就为了他的名字叫朱尔旦。
其实,朱尔旦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完全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
他的家境虽不算大富大贵,但也算小富之家,不然也不可能养得起丫鬟。
之前,他在陵阳县一间书院念书,因为替同窗打抱不平与书院的一个先生发生了争执。
那先生恼怒之下,竟然当着一众学生的面羞辱朱尔旦,说其愚笨如猪,别说考举人,这辈子连个秀才都不要指望考中。
朱尔旦在读书这方面的确愚钝了一点,记性也不太好,童生都考了好几次才勉强过关。
但他又不是傻子,如何受得这通羞辱?一怒之下便与先生扭打起来。
结果不用说,被书院给开除了。
回到家,娘子一听经过也气得直流泪,说要去书院讨个公道。
朱尔旦的父亲不想将事情闹大,正好之前无意中听人提起过周羽的名号,便让儿子去郭北县试一试。
其实,朱尔旦的父亲也知道儿子不是一块读书的料。
但家里有这个条件,不让儿子念书难不成闲赋家中混吃等死?
所以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让儿子去碰碰运气。
要说这朱尔旦也是老实巴交,聊着聊着便将之前与书院先生发生冲突的事讲了一番……
周羽倒也不在意,拍了拍朱尔旦的肩道:“无妨,只要你足够勤奋,先生不敢保证别的,但可以保证让你中个秀才的功名。”
这点自信周羽还是有的,毕竟朱尔旦能中童生,多少也有点基础。
一听周羽所言,朱尔旦大喜过望,连连拱手:“多谢先生,多谢先生吉言。”
“行了,你先回家准备一下,半个月后学馆便可以入读了。”
“请先生受学生一拜!”
朱尔旦当即跪下来行了个磕礼。
之后,周羽陆陆续续挑选了三十余名学生,年龄最小的仅六岁,最大的一个三十多岁。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以少年郎居多。
加上之前的九个学生,整个学馆便有四十余名学生了。
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也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多学习的机会,周羽另聘了两个先生协助授课。
一个是城里颇有才华的秀才,名叫林兴德,擅长诗、画、书法。
另一个是经同窗介绍来的一个外县秀才,名叫乔生。
周羽与其经过一番交谈,总体来说还算满意。
不久后,一切准备就绪,一众学生正式进入学馆入读。
这一次,周羽将所有学生分成了三个班,一个启蒙班、一个基础班、一个进阶班。
启蒙班,自然是针对那些年幼也或是不识几个字的学生。
基础班,针对的是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准备冲刺童生的学生。
进阶班,几乎都是已经考中了童生,准备考取秀才功名的学生。
林兴德与乔生交替给三个班的学生上课,周羽则视情况而定,不定时给一众学生授课,也或是单独辅助一些学生。
不管怎么样,相比以前来说,周羽的压力小了许多,时间也相对自由宽松。
学馆内还设了食堂与宿舍,方便一众学生用餐与住宿。
为此又新招了几个下人,由小白菜主要负责管理。
除了最基本的课堂、食堂、宿舍之外,学馆还设有琴棋室、书画室、图书室,以及后花园及院后的校场。
可以说,功能算是相当齐备的了。
待到周羽提交了创办学馆的任务之后,终于……升级了!
这一次,人物境界也总算与他的现实功名相持平了。
人物:周羽
学术流派:儒家
境界:举人
气运:1200
才艺:【书法:2级】【剑道:3级】【音律:2级】【丹青:2级】【棋艺:2级】
专属技能:【无中生有】【巧舌如簧】【气镇山河】
特殊道具:【紫毫笔】【砚台】【徽墨】【青莲剑】【秀才笔】【古琴】
……
第四十一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老爷,你……你……怎么……”
早上,秋香端着洗脸水进了房间,一见老爷顿跟见鬼一般瞪大双眼,结结巴巴。
好在手中的铜盆没有抖落地上。
老爷还是那个老爷,但她却感觉一夜之间老爷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周羽皱了皱眉:“你这丫头,一大早惊咋咋做甚?”
“老爷稍等……”
阿香回过神来,飞快地将脸盆放到盆架上,随之取来一面铜镜递给周羽。
“老爷,你照一照镜子,是不是感觉年轻了好多?”
周羽接过镜子一看……咦,别说,还真是这样。
虽说以前的原主只有三十岁头,但因自幼熬夜苦读,身子骨偏弱,脸上早早便有了皱纹。
故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怕是大了十来岁。
周羽接盘这具身体之后,随着境界的提升,情况有所好转。
但,这一次的变化的确很大,皱纹一丝不见,皮肤光滑而又红润,看起来就像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一般,焕发看青春的活力。
“哈哈哈,老爷这次是真的返老还童了。”
周羽开心地将铜镜递给秋香。
不难猜,一定是境界发生一次跨跃的原因,说不定寿缘也有所增长。
毕竟秀才与举人看似只相差一级,但这一级的跨度着实相当大。
按照正常的录取比例,乡试中举的机率大约为百分之一。
也就是说,平均一百个秀才只有其中一个幸运儿有机会晋升为举人。
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竞争有多残酷。
周羽的变化也引得一众下人纷纷惊叹,都说老爷这是越活越年轻了。
吃完早饭来到学馆,不出意料,一众学生也纷纷投以惊讶的目光。
周羽当然不会去解释什么,开始如常上课:“今天,给大家重点讲解一下断句之法……”
这也是周羽发现不少学生断句大有问题,所以专程抽时间讲解。
在他的前世,不少人以为古人没有标点的概念,其实是大错特错。
固然,古文有一定的断句之法,但官文正式行文都是有标点的,只是没有固定格式罢了。
比如用点、圈、横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