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御神机是我的,我的,老子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一个蓬头苟面的男子高举御神机哈哈大笑,附近,躺着几具尸首。
此人人称八臂猿,乃是丐帮的首领。
这几天,他力战唐门、昆仑、崆峒等派高手,终于夺得了御神机,自然相当得意。
没料这时,一个年轻男子走了出来,慢腾腾道:“天下第一?你问我吗?”
八臂猿愣了愣,瞟向对方喝问:“小子,你好大的胆子,敢对老夫无礼,报上名号。”
“好说,在下刀宜长。”
“刀宜长?”
八臂猿思索了一会儿……很陌生,完全没听过。
于是冷哼一声:“无辈小卒,老夫怕脏了手,滚!”
刀宜长也不生怒,缓缓摆了一个起手势:“老头,你不是号称天下第一么?那我今天便领教领教你的高招。”
这下,彻底把八臂猿给惹怒了,抬手一掌拍了过去。
“轰!”
随着一声巨大的轰响,地面出现了一个沉坑。
“哼,敢跟老子较劲,打得你渣都不剩。”
八臂猿瞟了一眼深坑,冷哼了一声。
“老头,你出了一招,现在轮到我了吧?”
没料,耳边却传来一道戏谑的声音。
“嗯?”
八臂猿脸色一惊,急急循声看去。
结果,看到的却是一个砂锅大的拳头砸过来……
“砰!”
一拳,将八臂猿砸得如断了线的风筝,连翻带滚,飞出十几米开外方才重重落地。
“噗!”
可怜八臂猿横行江湖数十年,挨了这么一拳,再这么一摔,加这羞怒攻心,竟喷出一大口血,当场嗝了。
御神机,也落到了刀宜长手中。
林中,还藏着一些江湖中人,一见御神机又换了主人,一个个又开始蠢蠢欲动。
刀宜长瞟向树林,大声道:“真是可笑,你们都中了妖人的离间之计而不自知。
这什么御神机,根本就不是什么神器,只是妖人打造出来,让尔等自相残杀。
现在,我便毁了它……”
“不要!”
有人大声惊呼。
“砰!”
结果,刀宜长却高举御神机,重重地砸在旁边一块巨石上。
巨大的力量,令得那块巨石轰然而碎。
不过御神机同时也断成了三截。
“天啊……”
“他竟然把到手的神兵给毁了……”
“什么神兵?要真是神兵岂有如此容易被毁的?”
“看来他说的是真的,咱们真的上了妖人的当……”
“死了这么多江湖同道,那些妖人简直太可恨了……”
这些个江湖中人终于幡然醒悟,上了妖人的当。
接下来,雾隐门开始全力搜寻那些妖人的行踪。
换作以前,想要追踪那些妖人颇有些难度,但是现在,雾隐门找回了甲的力量,可以通过推演、卜卦等方式找出蛛丝马迹。
没过几天,便找到了当初从地洞里遁走的那两只妖物。
经过一通大战之后,那两只妖物负伤而逃。
雾隐门人追了一阵,却没追上。
其实,这是故意追丢的。
回到秘密据点之后,一行人汇聚一堂商议下一步计划。
周羽也在现场。
他在雾隐门一众人的心中依然是个谜。
“据我估计,那些妖人多半会不顾一切前往盘古墓,它们筹备了这么多年,想来也找到了一些方法。
所以,我们不需要再去找它们,直接去盘古墓,便能将之一网打尽。
另外,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到时候恐怕不仅仅只是你们见到过的妖人,还有一些域外天魔也在暗中捣鬼……”
“啊?这么说,有两批妖人?”
周羽点了点头:“可以这么理解,不过它们现在应该已经结成了联盟,与我们对抗。”
……
(
第四章 济公世界
不久后,周羽以及雾隐门一众人来到了盘古墓。
盘古墓并不是说里面埋的是盘古,盘古开天劈地之后早就化为整个世界。
盘古墓,只是一个象征,里面封印着一些上古大妖之类。
既然封印着上古大妖,那些个妖人想要闯入盘古墓自然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周羽一行人来到盘古墓之后,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
雾隐门虽然代代传承奇门遁甲术; 但在布置的过程中,却从周羽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毕竟,周羽研究奇门遁甲多年,早已融会贯通。
等到那帮域外妖魔强闯盘古墓时,可谓是一头扎进陷阱……
有周羽从旁协助,那些妖人以及域外妖魔的阴谋终告破产,一只不漏; 全歼!
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周羽马不停蹄,又来到了《济公》世界。
这个世界的剧情主要是,降龙罗汉乱牵红线,擅改阎王生死册,又让牛郎织女天天相会,为此激怒了玉帝。
后来,观音大士出面相劝,玉帝答应降龙将功赎罪,声明只要降龙下凡托世,在不使用法力的情况下,用灵性感化注定做九世娼妓、九世乞丐及九世恶人的三名凡人脱离本行,则降龙跟众神恩怨就可一笔勾销。
于是,降龙罗汉投胎为人,取名李修缘……
这是一个关于宿命的故事。
周羽来的时候,济公还没有成为济公,正值少年之时; 家境富裕。
周羽也没打算强行改变他的宿命,毕竟李修缘乃是罗汉转世; 他要是强行改变他的宿命,恐怕会招来一些不可预测的后果。
包括那九世恶人、九世野鸡、九世乞丐,他也没去理会,等李修缘觉醒之后,让他自己去了结因果。
当然,他既然来到这个世界,肯定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这个世界也有域外妖魔入侵。虽然只有几个残兵游勇,但要是不及时消灭的话,必须会酿成后患。
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那些域外妖魔也不知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能够隐藏自身的气息。
只要它们躲起来不行动,就连周羽也很难感知到它们的藏身之所。
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周羽一直很低调,在李修缘家附近买下了一间小院子,以一个普通书生的身份混迹于市井之间。
他相信,该来的终究会来; 没有必要刻意去寻访。
也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享受一番市井的烟火生活。
所以,这一次他没有收学生; 每日里喝点小酒,勾栏听个曲,茶馆喝喝茶,听听评书什么的。
这天,周羽又来到了一间茶馆。
这间茶馆他常来,掌柜、伙计,老茶客都认识他,大家都称呼他为秀才,伙计则称呼他为先生。
“咦,今天喝茶的人这么少?”
进了茶馆,周羽眼见茶客稀稀落落,不由有些奇怪。
往日里这个时候,茶客几乎都坐满了。
这间茶馆的茶客大多都是附近的街坊,在这里喝茶也不贵,便宜的茶三文,好一点的也不过十文钱。
“秀才,你难道没听说城里闹鬼?”
“闹鬼?”
周羽愣了愣。
他还真没听说。
要说这城里出现一些孤鬼野鬼那是在所难免,他也懒的去理会。不过,既然能引起百姓的恐慌,想必是出了人命之类。
“这事说来说话长……”
有人开了头,其他人纷纷补充,于是乎,周羽听到了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
这城里有个大户人家,姓杨。
杨家有三个儿子,最小的三儿子几年前也成了亲,其妻贾氏,长得花容月貌,体态婀娜。
可惜的是,嫁过门三年,肚子竟然毫无动静,期间也吃了不少药,依然不见效果。
如此一来,便引来了不少风言风语,也引起了杨家的不满,想逼儿子休妻。
没想到就在这时候,杨家三儿子却感染了风寒,最终医治无效撒手离世。
当时,还有一些流言传出,说一定是贾氏害的。
不过这些流言倒也没有传播太广,因为杨家都没有多说什么,想来也是杨家三儿子命中一劫,并非贾氏所害。
贾氏的娘家人考虑到贾氏还年轻,便劝其改嫁,以免守寡。
结果,贾氏态度很坚决,说娘家人要是逼她,她就上吊自尽。
无奈之下,娘家人也只能听之任之。
外面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不由对贾氏的坚贞赞叹不已。
杨家家业较大,贾氏倒也不争,毕竟她又没有后代。丈夫死后不久,她便带着陪嫁丫鬟容儿独自搬到了一间小院居住。
只是两个女人生活也不容易,所以,杨家又派了一个名叫柱儿的小厮过来,帮着做一些粗重的杂活。
柱儿年仅十四,虽然长得瘦小,但毕竟是男丁,不管是院里的粗重活,或是出外采买一些东西也方便。
所以,贾氏倒也没有反对,毕竟家里的确也需要一个男丁,而且又不是她主动要求的,倒也不用担心别人说三道四。
相安无事过了两年。
进入夏季,一场大暴雨令得几间屋子有些漏雨。
雨停后,贾氏吩咐柱儿去寻一个匠人来修补屋顶,免得下雨时又漏雨。
柱儿出门不远,发现有人正在房顶上捡瓦,看样子也是屋子漏雨。
于是便问:“师傅,咱家院子有几间屋也漏雨,你能帮看看么?”
屋子上的男子名叫阿财,年少时跟着叔父在外闯过一段时间,帮人修修补补赚点钱。
后来嫌在外奔波太累,便回到家里在城里找了一些零活干。
不过,这家伙不踏实,懒惰。手里有两个钱便拿去买酒喝,三十来岁了一事无成,厚着脸皮求人帮着说亲事,结果至今还单着。
毕竟街坊们都知道这家伙又懒又好酒,谁家姑娘嫁给他,那简直就是跳火坑。
听到有人唤,阿财斜眼瞟了瞟,问:“院子在哪?”
“就前边不远……”
柱儿指向院子方向介绍了一番。
听完,阿财不由心里一动。
他早就听说过贾氏长得漂亮,跟画里的美人儿似的。可惜,贾氏深居浅出,难得出门,所以一直无缘得见。
关键是,一个漂亮寡妇……这难免让阿财想入非非。
这下子终于找到机会了。
于是,阿财也顾不上自家屋顶了,一脸热情,当即随着柱儿来到了院子里。
“哪里漏?”
一般来说,要检查漏雨,一般得先到屋子里查看,看看是否有漏光的地方,这样才好确定位置。
柱儿回道:“厨房、厅堂,还有夫人的房间都有漏雨的地方。”
“嗯,先进去看看。”
贾氏本来不想露面,更不愿让一个男人进入她的房间。
但是没有办法,她的房间有两处地方漏雨,也只能让柱儿带着阿财进了房间,并指了指漏雨之处。
一进房间,阿财的心情便激动起来,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那独有的女人香,对他来说,简直就像是仙家玉酿……
再故作不经意地打量了贾氏一眼,更是差点把控不住。
当然,他也不敢乱来。
毕竟他也知道贾氏是杨家的媳妇,并非单门独户,要是惹到了杨家,可没他好果子吃。
来日方长,不能操之过急。
于是,收敛心神,查看了几间屋子漏雨的地方,然后又到房顶看了看。
下来后故意夸张地说:“看样子是被野猫踩的,踩碎了不少瓦,如果简单拾掇一下,倒也不会漏,但管不了多久。
想要管的时间长久一些,就需要换下一批碎瓦,再将所有的瓦翻一遍。”
贾氏当然希望管的时间久一点,便道:“没事的,翻一遍就翻一遍吧,你算算看,大约需要多少新瓦?加上工钱,一共需要多少钱?”
阿财眼珠一转,开始盘算起来。
本来,他想借着这个机会敲上一笔,但又怕弄巧成拙。
报价太高了,万一贾氏不同意,另外去找人,那他岂不是就没了希望?
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套套近乎。
于是便说:“这样吧,买瓦夫人可以让柱子去,我不沾手。工钱的话,一天五十文,管两餐,不知夫人觉得如何?”
相对来说,这比外面普遍的工价便宜。
毕竟这上房捡漏也是门技术活,不比小工。
果然,这法子挺管用,贾氏大大方方道:“这样,瓦还是你去买,多少钱到时我会付给你,工钱的话,一天给你一百文,管两餐。”
“那就多谢夫人了。”
“不客气,只是麻烦师傅好好翻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