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浑道章-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首执走后,众廷执也是纷纷离去,钟道人则是下了虹霞,来至岑传身边,道:“岑道兄,钟某有几句话想与道兄言说。”
  岑传道:“不知何言?若是要问方才斗战之事,恕我无可奉告。”
  钟道人道:“既然胜负已定,钟某自不会再去多言此事,只在此先问一句,岑道兄准备何日去昌合都护府?”
  岑传道:“既然事情已定,我自也不会拖延,这几日便就动身。以后廷上之事,就要靠钟道兄你们多多照拂了。”
  钟道人颔首道:“此是理所应当。”他又道:“如今外层修士的侵攻并未停下,前几次其等出现之地,俱在落在西地旷阔内陆之中,再加上那里异神神怪也是极多,道兄到了那里,也未必没有立功之机。”
  岑传道:“这我自是知晓的,我正清一脉也是立在那里,知晓荒陆之中这些污秽数不胜数。”
  钟道人道:“道友一脉也是殊为不易。不过如今正清一脉罪责已是洗去,道友可曾考虑过将正清道友和梅道友一同请回来么?”
  岑传道:“大师兄闭关不出,我多年不见他了,况且我也不可能左右的大师兄意愿,而我那师弟,还要看顾道场,自然来不了此处。”
  钟道人道:“道兄既然诚心归回天夏,那一处地界为何还要单独留着呢?不如就此并归于天夏,那自也不用担心此事了。”
  岑传冷嗤一声,道:“那里是我正清一脉辛苦建立起来的基业,道友一句话,便要我交托出来么?”
  钟道人缓缓道:“道友可曾想过,若是首执这次执意让张守正卸脱守正之位才能担任玄首,那么张守正或许就会退出一次论法,可首执为何没有这么做呢?”
  岑传立时明白了他的意思,目光看过来,道:“钟道兄是说,就是因为我还留着这处道场,所以首执还无法完全信任我?”
  钟道人却是没有出声,该说的他已是说了。
  岑传皱了皱眉,道:“此事容我再慢慢思量。”
  而另一边,张御离了云景台,便即回到了守正宫前,他踏步迈上台阶,可就在这个时候,他心神之中微微一动,却是发现,一个新的玄异已然在觉醒之中,一如他此前所感那般。
  玄异总是伴随各种各样的缘法而出,若是修道人根底足够深厚,又能把握住机缘,那便能够获得,但他能感觉到这一次不止是如此。
  岑传乃是正清一脉之人,其人兴真灭玄之言与他欲行之事是相矛盾的,这就引发了道念与道念的碰撞,再是这位与他争夺都护府镇守之位,这同样又是一种对抗,也是因此,他的本心,他的执意,都要求他去压倒对方,故是才引发了这等变动。
  这也难怪不同道念的碰撞通常是难以妥协的。他抬目往前方看去,脚下不停,继续往前走去,直至身影消失在了那深远宏大的殿宇之中。
  而此时此刻,玄廷是向下颁宣了四大都护府立府之事宜,并且派遣出了使者向各方玄府递旨。
  东庭玄府,一名浑身笼罩在金光之中的道人颁宣过玄廷诏旨后,便将传旨一合,向前递去,道:“项玄首,接诏吧。”
  项淳上前几步,从这名道人手中接过诏旨,随后对着后者拱手一揖,后者还有一礼,并道:“项道友,自颁宣一刻起,张守正便为东庭府洲玄首了,玄府一应事职,当会由张守正到来后安排。”
  项淳拱手言谢道:“多谢使者告知。”
  那道人对他一点头,便转身回到了身后的金光帘幕之中,随即那金光一腾,便即没入天穹之中不见。
  项淳则是自玄府高台之上走了下来,范澜、许英、齐武等人正在这里等着他,许英上来一步,急切问道:“师兄,如何了?”
  项淳看向众人,道:“我东廷都护府自今日之后,便当更易为东廷府洲,礼仪规制与本土上洲一体等同,稍候都护衙署那里当会再有宣诏。”
  在场众修闻听此言,不禁露出了喜悦之色。
  范澜想了想,问道:“师兄,却不知我东廷府洲镇守为谁?”
  项淳道:“诏旨之上言说,玄廷当会派遣张守正,也即是我都护府原来的张玄首来此担任镇守。”
  范澜忍不住睁大眼睛,喜道:“师兄,当真?”
  项淳点了点头。
  周围顿时传来了一阵惊喜呼声。
  升府之事固然是好事,可他们最为担心的,就是玄廷派遣一个与都护府合不来的玄尊到来。
  要知道一洲玄首的意愿能够决定很多事,只要其人想管,那就没有管不了的地方,而玄首的想法有时候与下方是冲突的,因为双方层次相差较大,想法自然也是截然不同。
  一般来说,玄首会把一切交给下面洲府自行去治理,而自己不会去多加干涉,可也难免有一些玄首并非如此,比如伊洛上洲的郭缜就是一例。
  而由张御来做东庭府洲的玄首,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
  首先张御本身就是东庭都护府出身,后来又曾临时担任过玄首,十分了解都护府的人想要什么,也了解都护府内外矛盾为何。再则现在的大都督,也曾受过他的礼仪教导。他若来此,不但能更好的安定人心,且在外来人口迁徙补充进来时,想必也更能调和好因此产生的矛盾。
  许英想了想,道:“师兄,本土要迁人口到我东庭,那么我们东庭玄府是否也会有外来修道人补纳进来?我们是否要把送出去求学的弟子唤回?”
  项淳抚须一思,道:“此事还难判断,不过玄府一应事宜,我们先维持好原本的格局便好,余下可等镇守到来之后再谈。”
  ……
  ……


第九十七章 瑞光依旧明
  清穹地陆,守正宫中,张御在正殿之中坐定下来,思索起方才之斗战。
  如今他每经历一次斗战,必然要设法回顾一下,看哪些地方自己还有缺陷,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再补足。
  这一次虽然不是什么生死之战,但是同样也有不少收获。
  岑传厉害之处,在于可以以虚身对敌,哪怕一次杀敌不成,也有机会重新来过。实际上,这样的对手他遇到过几位。
  但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如今的天夏,有许多修道人就偏向于这等选择。
  这里一个主要缘故,是在于天夏修士在与上宸天还有现在与内外层界各方势力交手中,拥有这般神通道术的人更容易存活下来,因为他们不怕犯错,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层出不穷的手段。
  归根到底,这还是迫于外力的选择,这世上当能无视这等外力压迫的人毕竟还是稀少的。
  对付这样的敌手是很棘手的,只从方才交战来看,除非能直接找到其人正身,否则只能通过不停斩杀一个个虚身来解决对手。
  可这样很被动,要对方发现没有把握打赢你,那么正身势必会提前退走,可谓进退自如。
  当然,克制的办法也不是没有,似如浑空老祖的咒法,从以往记述上看,咒法是直接对着人去的,不拘你是虚身还是本人,一旦落中,都是由你本身来承受。
  可若是岑传使动了那个错乱感应的玄异,咒术便就又难沾其身了,从这里可看出,岑传不愧修道长远的修士,每一个神通玄异都是有其存在意义的。
  且从岑传方才他与交手的表现来看,他有一种感觉,无论是神通法器还是玄异,都是由其自身谨慎选择而来的,神通法器还好说,可由修道人自身意愿而定,可是玄异……
  他想了想,从道理上说,若是一个师门的传承足够长远,收得弟子足够多,并且这些弟子能不断给予师门回馈,那么在满足了一定条件之后,有些玄异倒的确是可以主动追逐得来的,不定岑传便是如此。
  要真是这样,正清一脉的厉害还在原先估计之上。
  从岑传的进攻手段略显不足上看,此人道法要么就是还没有臻至完全完善的地步,要么就是要有一定杀招藏隐未出。
  他思索了一下自己手中拥有的神通法门,虚身之法“斩诸绝”目前亦是难破,因为无论剑上威能多大,杀的都是不是正身。
  除非他能修炼到更高的斩气即斩人的境界,那么一剑斩去,只要你是一体同出,斩化身即等于斩正身,只他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如此只能从别的手段上想办法,而目前他唯一可对此法进行克制的,那便是言印之术了。
  若是他心光高过对方不少,那么一言喝出,就可破散虚影甚或连真身一起定压。
  不过到了玄尊层次之中,他除了增进心光,实际上还可以设法通过增加言印之上的变化,来提升言印本身的威能。
  此前他不做此事,那是因为所得神元多数用来填补六正印和心光之印,以求打固根基,追上那些先行一步的前辈。因为若是根基不足,任你是什么章印都是无用。
  而现在他已是通过运炼大量的玄粮,逐渐拉近了与前人的差距,那么接下来,当是可以专注一下言印了。
  在转念之际,他心中有所感应,往阶下看去,下方光芒一闪,明周道人出现在了那里,对他打一个稽首,手中托起一份诏旨,道:“张守正,明周奉命,将东庭府洲玄首之印信还有冠袍送至。”
  张御目光落下,诏旨飘来,落至他手中,打开看了一眼,合拢收好,点头道:“劳烦道友了。”
  明周道人恭敬道:“不敢,明周只是奉命行事,张守正若无交代,明周这便告退了。”
  张御点了下头,明周道人再是一礼,便即消隐不见了。
  张御坐在思索片刻,便化一道分身降落到了奎宿庄园之中。
  李青禾察觉到动静,立刻放下手中之事,来至正殿之内,见他张御现身,忙是躬身一揖,喜道:“先生来了。”此前年月时节,张御曾遣化身下来过年,到了年后才是离去,所以对他来说,张御方才离开了没几天。
  张御道:“前番时日我已与你等说过,如今东庭都护府已是升为东庭府洲,而我得玄廷授命,担任东庭府洲之镇守,过几日我当往此处去,你也是东廷出身,稍微安排一下,此回便随我一同回去吧。”
  李青禾露出了一丝欣喜激动之色,躬身道:“是,先生。”
  东庭都护府,大都督府。
  大都督杨珏正拿着一封报书翻看着,当年的小童,如今也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了。
  他长的眉清目秀,表面上看去略微有些瘦弱,可长久坚持着天夏仪礼,实际上身体很是健康。
  下面亲卫进来禀告道:“大都督,柳署公到了。”
  杨珏抬头道:“快请。”
  治署署公柳奉全进入堂中,对着上方躬身一揖,道:“大都督。”
  虽是一晃过去了十载,不过他注重养身之道,再加上天夏人本是寿数较长,故他一如十年之前,身体十分健朗,发须乌黑,不见一点白丝。
  杨珏走了下来,亲自将柳奉全搀扶住,道:“先生免礼。”
  柳奉全顺势站直身体,道:“多谢大都督。”
  杨珏请了他坐下,这才回到了主位之上,道:“今请先生到此,是因升府之事本土已有定论,想必先生也是收到消息了。”
  柳奉全点了点头,与本土恢复联络后,都护府治署就归由玉京朝府直属了,所以但凡本土有消息,他这里也会收到一封传报。
  以往隔着汪洋,或许消息还会晚上一段时日,可在有了训天道章后,本土一有动静,治署就可第一时间得知了。
  他道:“朝府把原先都护府的官吏一律留用,而本土会再抽调一部分官吏到来,对我都护府也算十分宽厚了。”
  他抬头道:“只是这一次升洲,不知朝府对于大都督将会如何安排?”
  杨钰坦言道:“先生是知道的,我本人并不想担任这个大都督,只是世势所迫,不得不为罢了。”
  当年东庭都护府因为洪河隘口一战后,军队人口损失太大,局面岌岌可危,所以扶持了他这位有安人血统的杨家继承人上位。
  但实际上,他本人在成年之前一直只是个摆设,军权在舅舅安右廷手中,而治权一直在统管六衙署的治署手中。
  待得东庭都护府归回天夏后,考虑到东庭都护府特殊情形,故是本土默认了这一局面。
  不过这一次升洲,显然就要开始调整了。实际上,在都护府归回天夏后,这等调整一直在进行着,已经不少本来是都护府的官吏去了本土任职,同时又有不少本土抽调来的官吏进入了六衙署担任要职。
  而他自己则有两个选择,一是担任府洲军副都尉,二是让他入玉京求学。他本人倾向于后一种。
  他满怀期待道:“其实我也想玉京看看,想去很多地方走走。”
  柳奉全看着他的神情,缓缓点头道:“大都督还是年轻人,是给多走走多看看,去玉京,也确比留在都护府好,这些年来大都督也是承受了太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