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浑道章-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零一章 神游虚宇付何处,玄浑无量载道名!
  张御从深长的定坐中醒来,发现此刻已是入夜了,他仰首观去,无限壮阔的星空正悬浮于头顶之上。
  他振开大袖,自高丘上站了起来。
  一阵夜风吹来,带动着他身上的道袍飘舞不已。
  经过一个白天的调息,此时此刻,他的精神和气意已是达到了巅峰。
  可以开始了。
  他于心下一唤,倏尔间光芒腾起,“玄章”与“浑章”一同浮现了出来。
  这两个道章分列左右,一个古朴厚重,一个堂堂皇皇,两者光幕都是不断向上延伸扩展,直至融于上端的夜空之中,在那璀璨星光的映衬之下,就好像各自占据了一半的天穹。
  他的目光在那些早已观读过的章印上缓缓移过,最后落至“真胎之印”上,心思一转之下,诸印往远处退去,唯将此印留于近前。
  “真胎之印”乃是六印皆备,除了此印本来所处的“身印”在成就一刻已是圆满、位于“意”、“口”两印之上的小印,此刻也已是变得如正印一般大小。
  下来,他便需观读剩下的“鼻”、“耳”、“眼”三印了。
  随他意念一动,身躯之内积蓄起来的庞大神元便往此中投入进去,同时他也不忘加强心光,用以护持。
  很快,此三印在大道玄章上先后明亮了起来,而当最后一个眼印都是完满之后,六个章印齐齐一震,彼此相互勾连了起来,回环一动,并缓缓飘移至六正之印上方。
  这个时候,自这六印之上又放出了一道璀璨光亮,落到了他身上,许久之后,方才消散。
  而这一幕,也代表着他六正之印已是尽数走到了顶端,至少在第一道章之内,除了可以增添一点用于斗战或辅用的章印外,已是无可能再往上走了。
  而接下来,当就是找寻“玄机”了。
  他来此之前已是看过了玄府给他的那一份秘传章法,再加上范澜之前的指点,对于此中的玄妙,他已然有所领悟。
  玄修修道,在于“物我”与“灵性”之调和,说穿了,也就是在保存身躯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神异化自我,理解了这个,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玄章第一印是“存我”。
  在这其中,两者的涨消起落实际上很是讲究,绝不能让某一面完全压倒另一面,如何拿捏好里面的分寸,很是重要。只是一般玄修就是按部就班的修行,并不知其所以然。
  玄章第一章中,修士在寻到玄机之前,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心光之印,没了心光,就很难往下走,因为此印这就是一切神异化的前提。
  而到了第二章中,神异化更进一步,心光开始向外发散,就不仅仅是影响自身了,同时也能开始能照映外物。
  只是心光完全是寄托于人身发挥的,若人身的根基不足,也就是“物我”这一面不够厚实,那所能发挥的神异就十分有限,便就很难触及到外物。
  故而第一章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根基,养我性命。前贤于此中取‘一元初始,存我寄命’之意,谓其“元命”!
  所以大道第一章,也被叫作“元命之章”!
  在玄修由第一章书去到第二章书这个过程中,正确的途径,应该是心光慢慢超过物我,并自始自终处于强势地位。而修士则需要通过观读其他章印来不断调和,尽量使这两者达成一个完美的契合关系,最终将神异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就是秘传章法真正的作用所在了。
  而等到契机达成的那一刻,修士就有可能一举突破极限,打破制束,去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之中,这也就是所谓的“玄机”了。
  然而他的问题在于根基实在太过牢固了。也就是属于物性的那一面太过强大,反过来将压制住了心光,使得神异化的过程难以为继。
  用范澜的话说,就是玄机没有了腾挪的余地,无法撞开束缚。
  在弄明白了这点后,也就不难明白,他在这等情况下要想突破,那么最先需要做得就是设法加强心光。
  因为玄章之上的心光是与真胎六印一起提升的,所以现在同样圆满,已是升无可升了,故他将目光从玄章上移开,转向了浑章。
  玄章走到了满而无可破的境地,可浑章之上尤有足够挪转的余地,而且在之前的修持中,他不难感应出来,于此中同样也能激发出心光。
  以往虽然玄浑两章都能修行,可双方是互不干扰,是相对独立的,可他有种十分强烈的感觉,唯有心光才能使两者沟通起来。
  这种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他若单独在浑章上有所进步,那也只是使得浑章突破了第二道章,虽然境界提高了,也打破了障碍,可也玄章未必能跟着一起提升,这就如同从玄章转修成了浑修。
  虽然他未必会从此与玄章绝缘,可若在玄章上无法再提升,那结果看起来也差不多。
  而若两个大道之章有了牵连,那从此便是一个整体了。
  一应皆应,一成俱成。
  此刻他不再迟疑,将意念凝聚浑章之上,许是他本已是掌握到了心光的缘故,故随着心中索求,一枚心光之印就在其上浮现了出来。
  可在一开始的时候,这枚章印看去黯淡无光,好似很快就会消散,不过当他把神元的不断往里填入进去后,很快便就稳固明亮起来。
  而随着他观读此印所用的神元越来越多,他感觉自身由滞重又变得轻盈起来,显然是心光的涌起,使神异化的那一面又开始有所抬升了。
  他仗着神元充足,全力观读着浑章心光。
  当此印再也无法提升的时候,忽然间,两个大道之上的“心光之印”同时亮起,两道光芒一起照落在了他的身上,并、似以他中心,彼此沟通到了一起。
  此时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心意一使,霎时间,前所未有的心光由此发散了出来,整个神墟之中,亦是绽放出一轮犹如大日的光芒来!
  而在这一刻,他自身的灵性再度凌驾于物我之上!
  在原本的局面被扭转过来后,他强大的身躯反而成了神异化过程的强大助力,轰然推动着他不断往这个方向迈进着。
  难知过去多久,他只觉身躯骤然一轻,耳畔也好似听到了一声破碎轻响,像是什么困束自己的东西被挣脱了开来。
  与此同时,他感觉自己的视线忽然抬升到了另一个高度,两个大道之章的章印虽是仍然漂游在那里,可却是沉落在了下方。
  观此一幕,他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明悟,心念一转,神元再落,就在那“存我”之印的正上方,赫然又出现了一个朱文阳刻的章印,上写“知物”二字。
  “存我”之后,便可见知诸物,这也印证着,他已然一脚踏入了第二道章之中!
  他目光一顾那在身外光华流转的玄浑道章,稍稍一思,口中不觉吟诵道:“印传六正开元命,心光一举照灵明。神游虚宇付何处,玄浑无量载道名!”
  ……
  ……


第一百零二章 天地自此任我驰
  张御试着转运了一下之前的章印,在到达了第二道章之后,这些章印都已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引动,而这一点点耗用对他根本不算什么。
  其实这里有许多章印现在对他的帮助已是极为有限,这是因为他的身躯已是打破了极限,本身所能发挥出来的能力就已然凌驾在这些章印之上了。
  不过他知道,下来他只需往六正之印和心光之中投入神元,设法将之补足,那么其余由六印衍生出来的章印,就能恢复到为自身所用的地步。
  这是因为六正之印是道章的根基所在,是一切章印的衍生源头。六正之印越强大,那么章印所能发挥的威能也就越大。
  这将又是一笔巨大的神元耗用。
  当然,似其他玄修,因为突破第二道章通常只依靠六正印之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所以也只需完成一至两个正印的补足就可,也就用不了这么多神元了。
  他想了一想,因为第二章书的关键之一仍旧是“心光”,所以这个章印是必然要补足的。
  于是目注玄章之上的心光之印,境界提升之后,此印自也是随之扩张,再不是如之前一般满溢了,而是芒光微闪,显示已然可以再次观读了。
  不过这样的状态也是存在了片刻,就又一次被他投入的神元所补足。
  到了这一步,张御不准备再继续下去了,其实他现在剩下的神元还有不少,只他并不想太过匆忙的做出选择,决定等到回去玄府后,在详细查问过后,再做定夺。
  实际上“第二道章”的章印与“第一道章”也并非是截然无关的,许多在第一章中观读的章印,或可能成为观读第二章中某些章印的前提,这就像一根上下贯通的脉络一样。
  此时他看了看浑章,玄章第二道章上有了“知物”之印,可浑章之中却并无什么变化,
    第二章中却仍是空白一片。
  不过浑章一开始就不需要类似“存我”之印的章印落驻,所有章印都是为他自身所映照,所以这等情形也没什么奇怪的。
  现在尤为让他舒服的是,所有呈现出来的章印都是光华灿灿,如天星点缀其间,就没有一个虚弱黯淡的,看起来非常和谐统一。
  他点了点头,心意一收,将两个道章都是敛了去,随后抬起头来。
  不知不觉间,夜色已经褪去,晨曦展露了出来,孤拔的神女峰在光华映衬之下,巍然耸立,显得格外壮美,而远端地平线上的那一点赤光浮动,眼见就要跃上天穹,将扫荡天地阴霾。
  玄修在到了大道第二章中,就要开始纵心外张,运使灵光,前贤取此中“知物见灵,观心自明”之意,谓其“灵明”之章。
  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除了心照自我之外,还能心发于外,改换外物。
  那么……
  他对着脚下一张手,那枚金环就从下方坑洞缝隙缓缓漂浮起来,并来到了他的手心之中,这一天下来,里面的源能又积蓄了不少,也不知道更深层次的是否还有,不过这个问题可等稍候再来研究。
  现在,他有一件事更想做。
  他目注的前方的乞格里斯峰,先是身上的道袍无风自动起来,而后一道灿烂光华也是随之绽放出来,周围的细小砂石旋转飘移着。
  忽然间,他整个人忽然被什么东西托住一般,袖袍鼓荡,足尖离地,缓缓向上升腾着。
  在逐渐移到了高处后,他先是看了看地面,再是往上一抬首。
  轰!
  他浑身光芒骤然一闪,就化作一道流光,向着远处山峰的急速飞去!
  神墟距离神女峰并不十分遥远,他破空飞驰不到两刻,就已是来到这座巨峰的近处,绕着峰巅旋有数圈后,他就在一处看去似人工开凿的平台上飘落而下。
  足尖点地,脚下一实,他已是在此站定。
  他审视了一下自身,发现这等飞遁的举动主要耗费的就是心光,心下判断,玄府之中应该有专以用作飞遁的章印,回去可以设法讨要过来观读。
  所以方才整个过程,实际是他自身仗着深厚根基强行为之,也算是小小检验了一下自身。
  他脚下迈步,沿着那打磨过的石台往前走,转过一个崖角,就见前面出现了一座与真人一般大小的神女塑像,其头戴双羽盔,身披斗篷,持弓拿剑,英姿勃勃。
  整个雕像是用黑曜石雕琢而成,眼睛则镶嵌有两枚金晶,塑像的雕工十分精湛,发丝纹理都是清晰可见,而看风格和衣着,应该是天夏人所立。
  神女脚边还有一头豹猫的塑像,体型不大,但是灵动活泼,和妙丹君还有几分相似的地方。
  他在这头豹猫雕像上凝注片刻,把袖一挥,就将两尊雕像身上的污浊扫开。
  他回忆了一下,在古代土著的记载中,乞格里斯峰上的确有一个名唤“雅秋”的女神,但并不确定和神女峰的神女是不是同一位。
  按照天夏民间的说法,这位“雅秋”女神在天夏人到来后,选择的不是对抗,而是结成了同盟,直到如今,其还住在这座山峰之上,并负责看守着天夏烽火。
  不过单就这传说而言,这显然是假的,因为天夏是不会让一个异神来看守自己的烽火的。
  而且都护府早期的统治方式是和天夏本土保持一致的,假若那位女神真的存在,那么此刻应该属于神尉军的一员,而且地位应当还不低。
  若真是如此,那么其名应该还能在神尉军的编册上找到。
  他又在此间转了一圈,发现除了这两尊塑像,并没有其他东西存在,也并没有什么天夏烽火台。
  之前他在飞遁过来时,也并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任何人工修凿的痕迹。
  莫非这当真只是一个传说么?
  他转过身来,往外走了几步,站在这里,能够一眼看到位于平原尽头,大海之畔的瑞光城,整个城市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