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道人神情平静道:“道友可以不取。”
金郅行想了想,还是伸手拿了过来,随着这书信拿到手中,大殿晃动更是剧烈,更听得各种挤压碰撞之声,好似随时要倾塌一般。
祝道人神情依旧没有什么变化,道:“道友且请保留着此书件,回去之后莫要拆开,待得合适时机再观。”
金郅行道:“何谓合适时机?”
祝道人道:“道友到时自会知道的。”
金郅行点了点头。而在这时,他发现大殿已然不再晃动了。
祝道人则道:“金道友,今后我门中各种上乘功法载录,你都可观览,只是不要随意外传便可。”
金郅行应了下来,他自忖自己方才做了一个正确选择,虽然这位祝掌教是在利用他做什么,可是能完成张御交代之事才是第一要务,其他都不重要,道:“若是祝正教再无交代了,那金某这便告辞了。”
……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旧咒生复变
金郅行一回到居处,转头就将祝道人与他说得话,都是通过训天道章传讯去张御那里。
张御收得传讯,待了解了整个,略作考虑,道:“金道友,你先自行修持,若未见得有什么机缘,那封书件也不要轻易打开。”
金郅行恭声应下道:“属下遵令。”
张御交代了两句,就把意念收回,心中却是不禁思索起来,那位祝掌门对于经卷之事应该是知道一些什么的。
这整件事看着诡奇,但若往深里探究,也无非是为了求法求道,拿住这一点,思路便就容易理清了。
那位祝掌门应该是宿靑派中目前修行最高的一个,而除他之外,金郅行再没有在宿靑派中见到能与之比肩的修道人了,而其余门人弟子也觉得理所当然。
其实这情况不是宿靑宗一家如此,从派遣去各派的天人弟子陆陆续续传回的消息看,其余宗派也是这般情况。
但之前他从那被镇压光都之下的那位道人处得知,各大派明明都是有着潜修上修的,但这些人好像都被人遗忘了,这着实有些不太正常。
结合金郅行所遇到的前后事机看,他心神之中不禁浮现出来一个想法,思忖道:“会是如此么?”
要是像是他所想的那样,“上我”存在于六派之中的可能无疑更大了。
如今六派上层一些人疑似是有共进退的趋势,他想真正弄清楚,若是六派有意设阻,那么只靠金郅行从内部分辨似乎不是十分走得通。
那么只能从外部想办法了,目前能稳稳压过六派的力量就是昊族,所以需得借助昊族的力量来完成这些,还能顺便确认昊族内部有无“上我”踪迹。
思索下来,他理定心绪,继续定坐修持。
在定坐有十多天后,心中生出一股感应,察觉到一股飘忽气机出现在了外间,正往眠麓这边快速过来,但是在接近之后,并没有继续向前,却是在外停了下来,并且向守御大阵中传递了一股灵性意念。
他判别气机,来人并无战意,气息平和,显然不是前来邀战的,那自有朱宗护麾下的造物炼士和姚贞君他们去应付,他也没再多管,收神入定。
朱宗护听得灵性传声后,立刻唤人把阴奂庭等人都是请了过来,道:“来人自称是受长老团派遣而来,说与我有要事相谈,说要见面一晤,我亦有些话想问上一问,不知可能放了他进来么?”
阴奂庭道:“宗护放心,来人只是一缕化影,姚上尊足以应付,可以放了进来,”
朱宗护得他保证,不再犹疑,令人放开门户,没过多久,眠麓外间大阵放开一隙,一道光亮一闪,就自外进来一个模糊无比的修道人身影,面目不清,但是能看出一个的身量高长的男子,这人执有一礼,道:“在下丁节,奉诸长老之命,前来拜望宗护。”
朱宗护看着殿下那散发着光亮的身影,道:“丁上师来此有何事?”
丁节笑了一笑,道:“宗护莫非忘了,诸长老有维护宗法,庇佑宗族英才的权职,熹王既立宗护为继任之人,那么也在此列,只是诸长老此前听闻,宗护并不逾矩不义之举,熹王却屡屡苛待宗护,为正宗规,诸长老愿录宗护之名与宗谱之上。”
朱宗护一怔,哪怕以他的城府都是忍不住眼底泛出一丝喜色。
若是能把名字登上宗谱,那是长老团正式承认他为熹王继承者了。
要知道哪怕熹王一直进攻中域,可长老团一日在位上,就是一日代行昊皇之权,若是得有正名,乃等于是昊皇承认了。
而宗谱一旦登上,唯有昊皇和长老团一并同意方能再做改动,那他就不是熹王想废就废,想立就立的了,哪怕长老团想反悔都不行。
当然,熹王不承认他依旧是做不了继承者,但有了这个,以后接手熹王的势力,那就是握有大义名分了。
不过长老团显然不会无缘无故来做这等事,他道:“那么丁上师,诸位长老需要我做什么呢?”
丁节笑道:“朱宗护放心,我们不会让你做太过为难的事情,我们知晓,熹王几次能减弱咒术,就是靠了宗护身边的陶先生,宗护只要立誓,下来陶先生不再为熹王给出任何解咒之法,那么诸长老的许诺便就作数。”
朱宗护没有立刻回答,过了一会儿,他道:“此事我需要稍作考虑。”
丁节爽快道:“可以,我在里这等宗护一天。”他又一笑,“但是宗护需快点了,因为熹王若是提前剥去宗护的身份,那么诸位长老那里也没法违背宗规做此事了。”
朱宗护心头一凛,意识长老团可能要做什么,立刻道:“来人,去把陶先生请来。”
同一时刻,灵角城域前沿,熹王正看着陈先生寄来的书信,书信上面向熹王斥诉朱宗护种种不逊之处,并言对他毫无分对尊敬之意。
他料陈先生不敢欺瞒自己,但是这个侄孙如此强硬,好似一点不把他权威放在心上,这已然是显露出努力摆脱他的迹象了。
他心中不禁恼怒,不知道朱宗护哪来的底气,就凭着那些天人么?就凭着那些天人打退了一两次上层力量么?
简直可笑!
他手握昊族三大力量权柄之一的“万灵所”,矛头转过,顷刻可以将之覆灭,甚至不用他来动手,只要剥去继承人名位,就可叫其万劫不复!
正如此想时,他忽然心口一疼,传来一阵气闷之感,不由捂住胸口一阵猛咳,随即一团鲜血喷溅出来,洒的前面桌案纸张都是,旁边的侍从见状,不由惊惶上前,惊呼道:“殿下?”
熹王一下挺直了脊背,他一摆手,道:“不许声张。”对着门外侍立的护卫传声关照道:“去把卫上师请来。”
门外侍从应声而去。
熹王坐在那里,神色阴晴不定。
片刻之后,卫道人身影出现在了主舱之内,看他一眼,走上前来,倒了一些丹散出来,道:“服下去。”
熹王接了过来,毫不犹豫吞了下去,几个呼吸后,脸上顿时恢复了一点红润,他道:“我感觉咒法又动了。”
卫道人神色淡然道:“我早说了,咒法不根除,这是迟早之事。”
熹王神情阴郁道:“可是怎么会这个时候突然发作?”
卫道人伸指蘸了一点鲜血,算了一算,道:“有几个分担咒力亲族亡了,故而你身上咒力因此加深了。”
熹王顿时一惊,张御给了熹王的办法,是让亲族分担咒力,而这些亲族也早是被他控制起来了,并且分别化去神智,放在了安妥的地方,这里照理说应该不会出现纰漏的,他皱眉道:“是那几处出现问题了么?”
卫道人神情冷淡道:“这不奇怪,我之前曾说,那下咒之主的咒法时时在变,所以极难破解,也是如此,那陶生所献之法才是极为巧妙,任你万变,我自一法化之。
但这许多年过去,咒主见原法伤不得你,或许就会变化法门来攻,若真是如此,那么这一次你若再寻亲族分担咒力,也没有用了,需得另寻合适的解咒之法。”
熹王心中一惊,道:“卫上师,那我该是如何?”
卫道人道:“若要根除,自然是找到下咒之人为妙,继续用你之亲近血裔寻其源头,我或能推算到下落。“
熹王面颊微微抽搐,之前他不是没试过这个办法,但是最为靠近他血脉的几人如今都在寻得咒源之中祭命而亡,可以说,他这一支已然人丁凋零,再这么下去,他就真的只能从远支挑选继承者了,他将来谁来祭祀他?
他道:“还有别的办法么?”
卫道人道:“还有么,那个陶生既然能破此咒法,那说不定这回他还有办法可想,可去书一封,让他继续献上法门。”
熹王冷笑道:“我这侄孙现在心思很重,他可不见得肯听我的话。”
卫道人道:“那就给他好处,让他继续做你的继任,以安其心,在咒法未解之前不动他,自然,你若是不愿意,我走一趟,将人直接拿来,也是可以的。”
熹王没有立刻说话,似在考虑得失,过了一会儿,他道:“这几日我身上咒力还会有什么变化么?”
卫上师道:“若是其余分担咒力的宗亲没有再受到损失,那么你不会性命之忧,但是这几日你身上咒力反激当会越来越是猛烈,你如果不想让诸人看出什么来,那就尽量不要出去。而最好办法就是退兵,等到你调理好了再来攻打此间。”
熹王想也不想的否决道:“绝无可能!”
这一仗打了十多年了,现在他只差一点点就可以拿下真个灵角城域,他绝不甘心这个时候退下!若是现在回去,那么对面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继续加固城防,过后再来,那不见得再能有眼下这等机会了。
他在是考虑了一阵,阴沉着脸道:“我稍候去书眠麓,着陈先生传话,让眠麓把那个陶生送过来,若是不愿意,卫上师再出面不迟。”
……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明昭立宗名
朱宗护在将张御请来之后,便又召来了所有城域之内的参议及上层,一同参与商讨此事,因为这一决定无疑会左右眠麓之后的去向。
诸人都是确定,此事毫无疑问是长老团的谋略,目的就是要在熹王大军的后方制造矛盾,挑起他们与熹王一方的冲突。
恐怕是眠麓之前接连两次成功抵御熹王的压迫,被长老团得知了,也使得他们在长老团眼里有了被利用的价值,
但这于他们而言,也无疑是一个机会。
拥有了这个名义之位,假设熹王因为咒力发作而亡,那么他可以以大义来接收所有熹王治下的地域和人口以及军事组织,不止是这样,昊族的传统之中,继任宗子也有如何处置封地的权柄的,并不是都有宗王说了算的。
所以一旦成了熹王宗子,哪怕熹王现在分封更多宗亲,他也可以宣布不合宗法,不予承认,可以名正言顺的讨伐,这里好处实在太大了。
经过了一番讨论,最后决定答应下来,因为无论是否有这等事,由于前面两次冲突,熹王一定会出手对付他们的。
只是现在熹王身在前线,所以也没办法将太多力量从前方抽回,这样做反而会令联军以为后方出了什么问题。
可熹王一旦回来,那么结果可以预见。
既然如此,还不如答应下来,或许还能趁势向长老团索要一些好处。
哪怕拿不到这些多余的东西,只要获得了昊族宗谱的承认,熹王就算想剥夺朱宗护的继承权都没有办法了。
因为这等若是熹王、昊皇、长老团三方面都是承认之事,名分正的不能再正,从宗规上说,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直接夺取,除非昊皇醒过来并否认此事,但这是长老团决定不会允许的。
而不令张御给熹王提供破解咒法的办法,这点也是可以答应下来的,甚至巴不得熹王找不到破解之法。
在有了决定之后,朱宗护立刻便给丁节予以回复,后者也是爽快应下,说会尽快录上宗谱,并且明昭天下。
其实灵角城域正承受着熹王的压力,随时可能失陷,长老团比朱宗护更急,所以巴不得熹王后方出现问题,这件事此刻双方都是想着尽快做成事实。
而在丁节走后,朱宗护与诸人也没有放松,而是在设法做着准备,熹王在闻听此事后,纵然不会因此停下军势,可一定也是会做出反应的。
张御分身在商议过后回转了正身之上,他得悉此事,略作思索,倒是觉得没什么太大问题。
上次镇杀冯道人算是他第二次动用上层力量,但是依旧没有引起任何反应,再度证明了就算“上我”也留意不到其感应之外的一些变动。
其实在天夏,若不是有上层存在,他同样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留意到全地陆的事情,上我就算比他更为完满,也仍是在同一境界之内,肯定做不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