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魔鬼怪入我图-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龙族内也有先天差异,强者如戢水姨妈这般,幼年就得龙道呼应,一路修行无阻,勇猛精进。”
  “像我就比较差了,本身为半龙裔,感应远不如纯血龙族……”
  虽说如此,李宓却没有一点灰心丧气。
  她吸了吸手指上的油,一脸乐观说:“还好有尊者,尊者只要给我香火和祀果,我以后肯定会比姨妈更厉害!尊者,全靠你了!”
  吴奇也已习惯。
  能咋办么?
  道兵天赋不佳,那也只有自己后天给补上了。还能离了咋的?
  李宓心态好,大局观也不差,头脑方面远超大多数妖鬼乃至修行者,这难能可贵,吴奇是看好的。
  她缺少的,只是时间积累。
  “尊者,你为什么问起青龙啊?难道说你得到青龙传承什么的?能不能教我一点……”李宓眨了眨眼,腆着脸问。
  龙裔少女现在和吴奇熟了,私下只有两人时脸皮也厚了不少。
  “没有的事。”
  吴奇瞪了她一眼,又说:“青龙呪(zhou)……你听过么?”
  “没有。”
  李宓摇头:“不过敢以青龙二字取名,想来会有一些渊源。”
  吴奇回忆道:“青龙呪,说是可练就青龙之魄,万法难侵。”
  李宓目光诧然,抿紧嘴唇:“这门术法若真能做到练就青龙魄,那必定是一顶一的仙法。”
  吴奇叹了口气。
  他也知道,这多半是好东西。
  可奈何,选择了青龙呪,就必须放弃其他五门同样听起来足够诱人的法门。
  这些法门都来自于道君柱,《黄道锻体术》的延展。
  吴奇按黑白君提示,以积蓄香火去靠近道君柱,果然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法门。
  其名《黄道贯体神煞》。


第151章 「青龙呪」
  这两月里,吴奇自然不是全部耗在了腌制咸鸭蛋上。
  孽龙洞府之行给他提了一个醒。
  随着不断击杀幽鬼和大幽,吴奇已经渐渐介入了剑南道与太岁幽王的对垒博弈之中,目前修为已有点不够看。
  三宝丹倒是能辅助自己进入结丹境界,提升灵力上限,可对高强度斗法已无实质性帮助,倒是不急于一时。
  要突破瓶颈,就非得渡过第二道君劫不可。
  然而第一劫就险之又险,再来一次,吴奇很清楚自己多半扛不住。
  于是目标就不得不转向。
  一切都得围绕如何克服天劫而动。
  好在这几十天里,翼州疠疫、蜀县慈善都给予了持续的香火补给,每天都有零零散散的香火进入无常图里。
  这也符合吴奇此前预计,斩杀幽鬼是能一次性获得大量香火,但真正旷日持久的还是普通百姓妖鬼的香火。
  如今是十月中旬,香火积蓄已到了五百一十份,比斩了一头黄幽还多。
  吴奇记得,第一次道君柱显出《地煞真解》就是百年修为之后,想来要更进一步,至少要比这高一个量级才有把握。
  他按黑白君所说,以积蓄香火靠近道君柱,果然得到了一道明悟。
  ——献祭五百香火,可修习《黄道锻体术(补)》。
  ——献祭一千香火,可观摩《黄道锻体玄蕴地煞真解(道君符注)》。
  吴奇气得够呛。
  三清也太不人性化,这什么鬼交互,毫无提示,得完全靠自己一步步摸索,他差点就走岔了路被天劫给劈死!
  此时吴奇也体会到了黑白君的惊讶,这道君柱上术法都需要耗费大量香火,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法门,也不知道这(补)和(道君符注)后还有没有下一层级。
  终究是大意了。
  吴奇攒够了五百香火,当即献祭用在黄道锻体术上。
  随着香火积蓄回到十份,他脑里也浮出一道神念。
  《锻体术(补)》其实是延展精炼出了一项神异法门,名《黄道贯体神煞》。
  《黄道贯体神煞》有六大神煞,锻体术修行者只能则其一选择,这六大神煞每一门都极有价值,但彼此运转相悖,只能择一门修习。
  六神煞分别是:
  青龙煞:「青龙呪」,练就青龙之魄,万法难侵。
  明堂煞:「气运术」,可窥探他人气运。
  金匮煞:「阍者祭礼」,魅力超凡。
  宝光煞:「瞬息万里」,健步如飞。
  玉堂煞:「书文兼禀」,宜符咒术。
  司命煞:「昼出夜伏」,白日极强,夜晚不利。
  吴奇看得眼馋又纠结。
  明堂,这气运术可以说是抱大腿和趋吉避害的神术。
  金匮,魅力虽然语焉不详,但想来至少能让手下心悦诚服,也容易交友合作。
  宝光,很实用的一门术法,速度大幅度提升。
  玉堂,对咒法有加成。
  司命,白日强力,夜晚虚弱,运用得当也将效果奇强。
  但最后,吴奇还是锁定了第一项神煞:「青龙呪」。
  无他,对自己来说,最重要事的还是要渡天劫,其他几门术法各有优势,但都是锦上添花,没法扛天劫。
  练就青龙之魄,万法难侵,不仅能对渡天劫有裨益,还能大大增强自己的术法抗性,生存能力有翻天覆地的提升。
  好在选择神煞不需要再献祭香火。
  吴奇得了青龙煞,其他五大神煞顿时消失无踪。
  与此同时,他也得知了这门术法要如何修行。
  「青龙呪」共有五重。
  从低到高分别是:蛟妖、虬邪、蟠鬼、应神、青龙现。
  修习方式简单粗暴,如龙一般,通过汲取天下灵物巩固增强己身,但摄食核心是先天灵宝、蛇龙血骨。
  想到孽龙洞府里众多蛇龙大妖骨骸眼睁睁被带走,吴奇就心痛得无法呼吸。
  两月里,他做了一些尝试。
  补气丸可用,但效果很一般,对青龙呪实在是杯水车薪。
  吴奇咬牙,花六百法钱去许叔静那兑换了一副蛟龙颅骨,如今兜里就剩一百法钱,再度恢复贫穷。
  不过好处在于,青龙呪加持下他将这副骨头融入身体,的确能感觉到浑身筋骨血肉都变强了不少,尝试肉搏时,避水兽已无法伤到自己。
  可惜距离“蛟妖”还有一段距离。
  吴奇隐隐有感,或许再来两副蛟龙骨,自己就能迈入蛟妖。
  眼下掏空了口袋,却是不能急于一时了。
  道君修行暂告一段落,另一边的结丹修行却是可以更进一步。
  吴奇持有三宝丹,却也不敢冒然服用。
  他请教过严长老,长老说结丹,需精、气、神三宝极度凝于丹田不散,再以灵力包裹,才能将三者融为一粒金丹。
  三爪奁里还有一粒从胡小刀处得到的金丹,这枚金丹就变成了吴奇参考的样本。
  他一边参详,一边调整自身状态。
  就这般,半个月过去,到十一月初,吴奇终于体会到,自己精气神出奇统一协调,彼此也如指臂使。
  时候到了。
  这一夜,他盘坐茅屋内。
  丹田里的灵力形成了一个气旋,不断将精气神都裹入其中,彼此交织渗透,然后一点点缩小,凝实挤压。
  三宝开始还非常驯顺,可灵气不断施压下,精气神开始出现紊乱逸散。
  吴奇当即吞食一粒三宝丹。
  这丹丸入口即化,直接化作一股冷流钻入丹田,将原本有些散乱的精气神再度黏合起来,就如一道不断降温的冷气流,让丹田里高压下的精气神恢复平衡。
  随着金丹雏形初现,精气神又有溢出迹象。
  吴奇又吞下第二枚三宝丹。
  隐隐失控迹象的精气神再度服帖下来,彼此排斥与活性也大大降低。
  半夜过后。
  吴奇缓缓睁眼,吐出一口浊气。
  丹田里,悬浮着一枚小小金丹。
  终于踏入结丹!
  吴奇推门而出,心念一动,神胜万里伏飞出剑鞘,剑身舒展拉长。
  他脚踏飞剑,跃入空中。
  秋夜风冷,尤其高空之中,御剑飞行时,寒风吹得衣袂猎猎作响,吴奇却一点不觉得冷。
  一来是金丹护体,寒气难以侵入,二来是心中畅快,毫不在意。
  他此时才体会到,所谓御剑飞行,并非是以剑托人,而是彼此保持步调,飞剑穿梭,持剑者立于其上,彼此灵力交融,犹如一体。
  从空中俯瞰分栋山,有截然不同的观感。
  遍山桃树,在高空就如一簇簇草堆,分栋山变成很小一块,浮云观更是几乎看不清楚。
  放眼望去,蜀县依旧灯火通明,府河犹如一条纽带,静静从城墙边蜿蜒而过,六道庙伫立于河畔,依稀可见其中火光。
  此外一切都是黯淡的。
  吴奇御剑悬空,终于体会到结丹修士的一些心境。
  随着所站位置越来越高,很多东西都变得渺小而短暂,随着潮起潮落,王朝更迭,心境逐渐变得淡漠。
  修行似乎才是唯一不变的陪伴。
  不过,真就如此么?
  吴奇不认为。
  不少修士习惯了高高在上俯瞰,崇尚强者与头顶天道,却轻视或无视地面上营营众生。
  修士不能脱离于普罗大众而存在,没有农夫就没有粮食,没有采药人就难以获得大量培育的药草,没有织布人就没有丰富多彩的衣裳,没有工匠与工人就没有诸多风格迥异的楼宇观阁……一代代勤劳的人们辛苦劳作,铸造了婆娑世界里人之道的基础。
  食不饱腹,衣不蔽体,就别谈悟道修行了。
  诸多史册典籍记载,最早的天帝与圣人,均是脱自凡胎。他们得天地机缘,加之自我勤勉与天赋杰出,这才有了一番宏图伟业。
  古时天帝,都是强调与人为善。
  儒圣孔子也一再告诫世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吴奇厌恶的是,有的修士坦然享受凡人创造的诸多便利,又堂而皇之对凡人嗤之以鼻。
  人不能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
  浮云阁外,严长老背着手,微微仰起头,仰望悬于夜空的一个小点。
  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吴师兄,浮云阁终于后继有人了。


第152章 有朋自远方来
  浮云观内,诸弟子身着道袍,齐聚于大堂。
  吴奇、陈皋、赵晟、戴奕四人都严阵以待。
  严长老也少有地穿上了唯一一件没打补丁的衣袍,头佩芙蓉冠,面目肃然。
  他扫视站立的四名弟子,缓缓开口:“今日,浮云观终于又有一弟子结丹成功,因此召集尔等,以此告示。”
  几个师兄弟都将目光投向吴奇。
  观里人就这几个,昨夜吴奇御剑飞行良久,抬头便知。
  “诸弟子当知,修行一途,机缘历练缺一不可,既不可盲目攀比,也不可自傲一时。”
  严长老一脸肃穆:“我道门修士,在三教中同阶寿元最长,因此修行本就是一条漫漫长路,不同修行之道,有不同得失。”
  “有的一开始进展神速,而后日渐缓慢。”
  “有的厚积薄发,多年困顿,一朝破茧。”
  “有的步步为营,稳步前行。”
  “彼之大道,我之旁径,切记勿忘足下之道。”
  众弟子齐声道:“谨记长老教诲。”
  严长老点点头,这才笑道:“今日只为宣布这一则喜讯,各自散去罢。吴奇留下。”
  赵晟和戴奕相继离开。
  陈皋倒是凑过来说:“长老,弟子能旁听么?”
  严长老瞅了他一眼:“旁听可以,禁止发言。”
  “是是是,弟子闭嘴。”
  陈皋端了张椅子,坐在旁边倾听。
  严长老这才将目光投向吴奇:“此前你说过,想要去武当山修行,如今志向依旧未变?”
  吴奇点头:“弟子要去武当山。”
  那里可是疑似有另一尊三清像,不能放过。
  “既然如此,你可记得儒释道三教的宗门修行守则?”
  吴奇早就做过很多功课,当即开口道:“儒门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传道者方为师父,事师如父,授业与解惑也可称师,即启蒙的蒙师与传道授业的业师。”
  “佛门以佛为师,众多佛门寺庙僧侣来去进修,佛法有成后返回原本寺庙。”
  “道门采纳儒释之长,允许修士到其他道观进修求学,修行有成后,可选择返回道观,也可留在进修之地。”
  婆娑世界的道门规矩,对天赋异禀的修士可以说相当友好。
  不论身处哪一个宗门,只要实力与天赋有一项凸出,就有很大选择权。
  譬如此前神行门就有一名修士,对符箓之道有一种奇异通感,能感知到符箓绘制的种种微妙与优劣。这让他绘制的神行符,速度比其他人能快近一倍。
  专精于符咒的茅山元符宫直接派了一名护法过来,给出优厚条件,将其招入茅山。
  一名好不容易出现的天才,就这样被五大道门挖走。
  神行门毫无办法。
  宗门不可能禁止一名弟子从不出门,只要他与外界接触,被其他宗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