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辰没有立刻回答武昭的话,而是忽然想到了什么,摸了摸下巴道:“这个可能还得看定国侯的法家究竟写了什么。”
武朝是一个仙侠版的封建社会。
武朝的法令,宁辰也看过。
基本上还是服务于封建王朝的。
虽然宁辰觉得,定国侯的童年经历。
会让定国侯开创的法家,更多的偏向于公平和民。
但是究竟有多少偏向于民,这个宁辰就不清楚了。
武朝的法家如何,宁辰不清楚,但是自己来的那个世界的法家,宁辰多少了解一些。
自己那个世界的法家,的确有他的先进性。
但是其中糟粕也不少,就比如《商君书》中,愚民和驭民,这就是糟粕中的糟粕。
相对的宁辰生长在新社会的依法治国,就明显比以‘法’治国高级多了。
其实当初开圣道的时候,宁辰也想过开法家。
可是实力不允许。
就宁辰那法家开出来,就算是有孔祭酒护着。
靖王这个武氏守门人,都得想办法把自己弄死。
不过定国侯明显没有这样的担心。
因为人家实力摆在这儿了。
“殿下,我给定国侯写一封信,殿下帮忙用青鸟直接传给定国侯。如果定国侯的法家,跟我想的一样的话,那这一鼎气运殿下是稳了。”宁辰对武昭说道。
武昭虽然感觉宁辰这信会造成很大的波澜,但是一鼎气运真的太诱人了。
武昭让孙伴伴将宁辰带到隔壁去写信,自己则是继续与兵相和政相商议越州,以及府卫军的事情。
宁辰的兵家已经证明了,府卫军能用且可用。
那现在如何的调配和整顿府卫军,就是当务之急了。
如果真的可以将天下府卫军全部整合起来。
武朝就等于多了一路接近四十万兵马的即战力。
这一样会给武朝增加气运。
……
宁辰那边,孙伴伴亲自给宁辰研墨。
当然宁辰清楚,研墨是次要的。
主要是孙伴伴想知道,宁辰写的什么。
不过宁辰也不在意,孙伴伴在一旁看。
宁辰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给定国侯解释了一下民主制度下的法治是一个什么情况。
同时解释了一下,依法治国和已法治国的区别。
虽然都不算精妙吧,但是宁辰觉得以定国侯的智慧,肯定能够看得明白。
毕竟连孙伴伴都看懂了,而且看的孙伴伴研墨的手,都哆嗦了好几下。
最后宁辰在信的末尾写道:
君臣上下皆从法,此之谓大治。
看到这一句的时候,孙伴伴直接吓的跪了。
“宁大人你饶了老奴吧。”
“没事、没事,孙公公我写完了。咱们这就青鸟传信。”宁辰笑呵呵的对孙公公说道。
“宁大人不用再删改一点了。”孙伴伴试探性问道。
宁辰直接摇头:“不用了,就这样吧,虽然不全面,但是足够用了。”
孙伴伴一听就这个还不全面,当场吓的又要跪了。
其实对于这封信,该怎么说呢。
宁辰根本就没指望,定国侯真能兴民主法治。
因为在现在这个背景下,根本就不现实。
而且定国侯也是生活在这个时代人,想要让他全盘接受宁辰写的,本来也不现实。
但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
自己是求上,应该可以得个中。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O*m
其实就算不得,宁辰也无所谓。
宁辰觉得自己能改变这个世界一点不错。
改变不了,宁辰也不会失望。
毕竟宁辰现在也属于权贵一列。
孙伴伴取出青鸟,不过并没有立刻给宁辰。
而是再三跟宁辰确认,是否要删除一点什么。
“孙伴伴你在这样耽搁的话,我就再加两句。”
宁辰威胁孙伴伴道。
孙伴伴听了宁辰的话,连忙把青鸟给了宁辰。
所谓青鸟实则就是凝聚在圣人书上的一只鸟。
宁辰只需要用浩然正气把它激活,这青鸟就会把宁辰写的信吞到肚子里面。
然后它就会直接朝着自己的目标飞去。
青鸟传信,首先它的速度足够快,很难被人捕获。
其次就算是被捕获了,不是正确的收信人,这青鸟会直接爆炸。
里面的内容,截取的人自然看不到。
最后这青鸟飞的时候是隐身的,只有在到了收信人百丈范围,才会显露真身。
眼看着青鸟飞走消失,宁辰对满眼忐忑的孙伴伴道:“公公,咱们回吧。”
孙伴伴看了宁辰一眼,无奈跟着宁辰回到了武昭那边。
武昭看了一眼孙伴伴,心中就了然,宁辰肯定是又出了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
不过武昭并不急着,让孙伴伴给自己说这事。
而是继续跟兵相和政相,讨论如何启用府卫军这事。
重振府卫这事,王林肯定是一刻都不想等。
可是林敦信说的同样有理有据。
不能因为府卫军这一次,就将资源大量的倾斜向府卫军。
以现在国库的水平,支撑现有的几路大军已经很难了。
很难再分拨出银子,去全力的支持,四十几万的府卫大军。
就算要全力支持,那也至少要等闵思那边,见到了确定的成效才行。
否则的话,再用银子支持府卫军,不用外人打,武朝的财政直接就垮了。
王林还想辩驳什么,可是说什么,没银子也白费。
四十万府卫军,不说其它。
每个月平均每个人半两的军俸,就是二十万两白银。
一年下来,就是两百万两白银。
武朝现在国库每年抛开一切用度,不过收入四百万两。
再拿一半给府卫军,绝对不可能。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军俸,还没算其它的损耗。
现在的府卫军,半俸不说,编制都不是满额。
全国加起来,能有十万府卫就不错了。
就这样每年都得消耗白银二十万两左右。
现在除非是闵思那边立刻见到效果,否则的话,还真没这么多银子。
王林看向宁辰,宁辰直接神游外物。
你看我也没用,我又不是银子,我更加不可能给你出银子。
武昭看了一眼宁辰,看宁辰没打算说话,沉吟一下开口道:“政相所言不错。
不过府卫军现在既然可用,那我们就必须要用起来。
现在看似太平,但是接下来,无论妖、蛮还是西域,恐怕都会想办法掀起争端。
就比如这一次的匪患,绝对不会只是孤例。
因此现在的内卫,丝毫不会比边防轻松。
这个银钱不能省。”
林敦信皱皱眉似乎明白了武昭是什么意思,道:“殿下现在民众的税赋已然不轻,继续征税的话,臣担心民怨沸腾。还是等闵大家那里初见成效吧。”
武昭摇摇头道:“敌人不会给我们那么长时间,所以这税还是要征的,只是……”
宁辰听话锋一转,就知道自己这女帝大老婆,又把注意打到自己身上了。
不跟民征税,那跟谁征税这个就不言而喻了。
“殿下,我刚刚想了一下,其实兴府卫,未必需要多花太多的银钱。”宁辰直接打断武昭说道。
武昭星眸中露出了一抹微不可查的小得意,和蔼的对宁辰道:“宁大人有什么想法?”
宁辰,道:“殿下其实这也简单,裁掉一部分的府卫军就好了。”
不等武昭反对,王林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了。
“不行,府卫军现在都不是满编,很多地方都不足半数,继续裁撤的话,府卫军还有吗?而且府卫军数量是对地方治安的保证。”
“王相我话还没说完呢。”宁辰说道。
王林坚持的道:“不行,不管怎么说,都不能再裁撤了,哪怕维持现状都好。”
宁辰看向武昭,表示自己也没办法了。
武昭那里会管王林怎么想,直接对宁辰道:“宁大人你继续说。”
王林一听这个,当即表示道:“殿下,府卫军不能再裁撤了,殿下如果真的要裁的话,就撤了我吧。”
“兵相我们不妨听宁大人说完,你再决定要不要辞官。”
王林刚点头答应,忽然回过味来。
感觉武昭这话他不对劲。
正常的逻辑,不是直接不让宁辰说吗?
怎么还说完之后,再让自己决定要不要辞官。
所以自己这兵相,在武昭眼中也不重要。
这就太扎心了。
接下来宁辰就说了一下,他的裁撤方案。
按照宁辰的计划,对府卫军的裁撤一共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就是大肆宣扬这一次府卫军以少胜多的事情。
让全天下人都看到,府卫军的实力。
即树立府卫军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同时又给府卫军树立荣誉感。
第二步才是真正的裁撤。
不过这裁撤也并非是真正的裁撤。
而是先树立一个裁撤的标准。
这个标准不仅仅是给府卫军看的,同时也是给天下人看的。
让天下看看,府卫军的选拔标准有多高。
当然选拔标准高的同时,军饷也相应的提高两成。
至于这提高的军饷从哪儿处。
那自然是从被裁撤的那部分人身上出。
同时被裁撤的府卫,也不会就此离开府卫军。
而是直接让他们全职的去种军田。
同时告诉他们,他们在符合标准之后,可以优先进入进入到府卫军当中。
什么时候达到标准,什么时候立刻重归府卫军。
另外兵家会向府卫军全面开放。
领悟兵家的府卫军,可以更快的晋升,同时获得更高的军饷。
如此一来,有了心中荣誉,还有了更高的军饷,再加上明晰的升迁通道。
府卫军必然是个个奋勇。
而且因为标准提高,选拔出来的府卫军,一个至少可以当成两个来用。
随着训练的加深,一个当五个都没关系。
至于以后编制满额了,军饷提升了。
那也完全不要紧,闵思推广的农家,到那个时候早就见到成效了。
粮食产量提升一两成,就算再多养一倍府卫军都没问题。
如果提升五成的话,养两倍府卫都没有问题。
至于真的翻倍了。
武朝军队翻一倍都没有问题。
第三步的话就是逐步抽回州府的禁军,把州府的护卫交给府卫。
这样原本那些商贾和富户,孝敬禁军的银子,会自然流向府卫。
朝廷即能节省开支,同时还能进一步加强府卫军的荣誉感。
让他们知道,只要做的好,荣誉、地位、金钱什么都会有的。
宁辰说完自己的三步走计划之后。
武昭星眸明亮。
必须得说宁辰这个计划绝佳。
按照宁辰的计划,朝廷一分钱不用出。
府卫军的改革就完成了,而且还直接提升了府卫军的整体战斗力。
同时还解决了府卫军,良田荒芜的问题。
一举多得。
原本都恨不得辞官不做的王林,终究还是没有逃脱真香定律。
“裁撤,必须立刻裁撤!”
王林就差高举双手,表示赞同了。
林敦信斜睨王林,真的是觉得自己跟这样的人,同朝为相,还平起平坐,真的是丢人。
看过了丢人的王林,林敦信对宁辰拱手道:“宁大人,我有一个问题。”
不用林敦信说,宁辰就道:“政相你是想说,我这计划最终能够全面成功的关键,还是在闵思农家的推广成功的基础上是吧?”
林敦信点点头:“正是。”
宁辰道:“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派人去保护闵大家。
同时还要给她更多的权利,让她可以畅通无阻的施行农政。
农家之道能够走通,就代表农政同样可以走通。
只要一切都能按照闵大家的计划去走,完全没有道理失败。”
武昭微微额首,对林敦信道:“政相节制全国各州府官吏,让他们配合闵大家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老臣领命!”
武昭再看向林敦信眼中的宰相之耻王林:“兵相,府卫军的改革就交给兵相你了。如有问题的话,就找宁大人商量。”
“臣领命!”
“宁大人你如果还有什么想法,可直接与兵相和政相说。
兵相和政相都为我武朝肱骨,你的想法如果对武朝有用。
兵相和政相一定会全力配合你的!”
武昭这话说完,王林和林敦信两个,都不由得心中泛起了波澜。
武昭这话说的客气一点,是他们两个要配合宁辰。
说的不客气一点,那就是他们两个这段时间,得听宁辰的调遣。
由此足见,武昭对宁辰的信赖,和给宁辰的权利之大。
一切事情安排妥当,宁辰三个从东宫离开。
林敦信和王林,各自跟宁辰告辞一声,就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