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是佞臣啊-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昭到了之后没多长时间。
  李子秋带着八百府卫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当中。
  看着李子秋他们每个人身上,崭新的盔甲和头盔,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
  宁辰就知道了,李子秋他们显然也是知道,武昭要亲自来的。
  所以就只有自己不知道,然后连累的王林也不知道。
  李子秋带着八百府卫,整齐的来到了凤驾之前。
  接着所有马上之上全部下马。
  除了李子秋外,所有府卫军单膝跪地,以左手握拳扣在自己右侧的肩膀上向武昭行礼,同时山呼千岁。
  李子秋虽然没有功名,但是李子秋是修行者,同时还是儒生。
  这个是不用跪的,行礼就好。
  “众位将士辛苦了,本宫为有你们这样的将士而荣,武朝为有你们这样的将士而幸!人族为有你们这样的将士而昌!”
  “愿为陛下!”
  “愿为殿下!”
  “愿为人族!”
  “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一看就是有在回来的路上排练过的。
  等府卫军表了忠心之后。
  御前太监,尖锐着声音道:“陛下有旨,府卫军接旨!”
  “府卫军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听闻府卫军,以弱胜强,击退数十倍强敌。朕心甚慰,朕今日特准,府卫军赐名虎威军!望虎威军,不辜此名!钦此!”
  随着太监念完了圣旨,跪在地上的八百府卫军,全部眸光锃亮。
  这个圣旨,不是他们提前知道的。
  也不是他们提前排练过的。
  所以这个对他们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惊喜。
  “虎威军接旨!”
  东宁都尉代表武朝所有虎威军接旨。
  都尉双手接过了圣旨,转身看着自己身后的那些府卫军将士。
  直接将圣旨高高举起,口中大声的喊道:“虎威!虎威!虎威!”
  这一次除了李子秋以外,剩下的800虎威军,全部用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吼出了虎威两个字。
  王林在那里,看着激动的真的是老泪纵横。
  “府卫军从今日起变成虎威军,将开启它新的辉煌了。宁大人谢谢你,谢谢你!”王林激动到颤抖的向宁辰道谢。
  “兵相咱们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毕竟赞成之前对王林消息封锁了,所以这个时候,还是要摆出一家人的样子来的。
  皇帝的赏赐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武昭的赏赐了。
  武昭的赏赐就质朴多了。
  除了银子奖励以外,就是设宴款待了。
  当然普通士兵和李子秋吃饭肯定是不在一个地方的。
  何况大家还等着李子秋,讲一下究竟是如何以八百破一万匪军的。
  不管对方是否是匪军,就一万这个数字,那都是非常吓人的。
  区区千人就破了万人大军,这绝对是一个堪称经典的战例。
  李子秋倒是没有向众人隐瞒什么。
  只是如实的把自己一系列的操作,给文武百官说了一番。
  当然李子秋自己的内心戏,那是一点没说的。
  林敦信听完了李子秋的讲述,不由得连连点头:“兵家果然是国家鼎盛之基石。这样虚虚实实,完全让敌人无法摸清自己的底细。仗还没有开打,他们就已经自乱阵脚了。”
  说完林敦信又是感慨了一句:“兵者果然是诡道也,开创兵家之人,当真是绝世大才!”
  宁辰美滋滋的替孙子,接受了异世界政相林敦信的夸奖。
  林敦信感慨了一番之后,又对李子秋问道:“李学正当时是如何得知匪军会有一万,而我们这边又要增灶一千的呢?”
  别管李子秋之前是不是兵家学正,总之现在是坐实了,他兵家学正的位置了。
  宁辰在一旁听着李子秋侃侃而谈,看着林敦信他们频频点头,就觉得好笑。
  以宁辰对李子秋的了解,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匪军有一万。
  至于增灶一千,那完全是李子秋自己的哲学。
  反正也没有一万援军,不妨多挖一点。
  当然事实上,也跟宁辰猜测的一样。
  李子秋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可是堂堂李学政也是要脸面的。
  所以在解释这个事情的时候,李子秋还是说的非常深邃而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的。
  总之就是一句话,兵家就是给了我这样玄妙的灵感,兵家就是牛逼。具体你问我为啥会知道这么多,这都是兵家的锅!
  这就跟成功学大师讲课一样的道理,你信不信都无所谓。
  反正我是相信的,而且我都已经成功了。
  你信不信也必须得相信了。
  一场宴会结束。
  众人也都各自的散了。
  东宁府府卫军,已经全部启程回东宁府城了。
  王林还要继续忙着府卫军整合的事情。
  同时这一次武昭亲自来午门外迎接,同时顺帝赐名【虎威】。
  这两个事情,王林都是要好好的宣传,大选特选的。
  这都是给虎威军长脸的事情。
  必须要让全天下的虎威军,全部与有荣焉才行。
  培养宁辰说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宁辰这边的话,则是跟李子秋一起回到了国子监。
  这么晚宁辰来国子监,当然不是为了办公。
  宁辰可是一个白天都不怎么来国子监的人。
  这么晚过来,是因为李子秋在宴会结束的时候,特意传音给自己。
  到了百家学院的办公场所,宁辰倒了一下水壶,发现水壶都是空的。
  李子秋倒是很懂事,毕竟以后是要跟宁辰好好混的。
  李子秋直接一个无中生有,弄了一壶滚烫的热茶出来。
  宁辰倒了一杯,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来。
  宁辰必须得承认,儒家这手段,就是花里胡哨。
  当然宁辰现在也清楚了,儒家的这些能力。
  都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只是有的代价大,有的代价比较小。
  比如凭空变出一壶茶,这个代价就不大。
  最多就是李子秋白读几页书,不会产生浩然正气而已。
  “说吧,你特意让我来什么事?”宁辰对李子秋问道。
  李子秋道:“院首,可知道定军诗的事情。”


第151章 定军诗的作用
  定军诗?
  这个名词,宁辰还真是第一次听。
  但是作诗,宁辰就没怕过谁。
  “放心,我记性还没那么差,我还记得欠你一首得胜诗。我现在就还你。”宁辰语调轻松的对李子秋说道。
  别的不说,就看李子秋,给自己送了八万多声望点,这个诗也……必须不能送。
  为啥不能送。
  因为宁辰发现,定军诗竟然触发了事件。
  【事件选择】
  【一,你主动做定军诗,获得【忠】100点,其后获得所有与事件相关评价,将会自动转为对应声望点。】
  【二,你推辞做定军诗,获得【佞】100点,其后获得所有与事件相关评价,将会自动转为对应声望点】
  虽然失去了一个装逼的机会,但是眼看着到手的声望点,那真的是不拿白不拿。
  这一次的事件,那妥妥是白送。
  而且是宁辰完全可以控制的那种。
  我自己不作诗,谁还能逼我不成。
  况且如果真的想装这个逼,等结算之后,看我如何装回来就是了。
  “宁院首,现在不要说给我。如果院首可以的话,可再准备两首诗词或者文章。待为虎威军定军之时,再拿出来。”
  本来宁辰还想着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说辞,才能答应的事情遮掩过去。
  没想到李子秋直接帮自己解决了。
  宁辰觉得这李子秋真是自己的小福将。
  宁辰主动岔开话题对李子秋问道:“定军诗是什么意思?”
  “院首不知?”李子秋下意识的反问道。
  宁辰黑着脸,根本不回答李子秋这个弱智问题。
  自己要是知道是什么定军诗,还会问这么弱智的问题。
  李子秋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完全多余的问题。
  当即李子秋给宁辰解释道:“定军诗,并不单指诗词,文章也可以。
  不过因为惯用诗词,因此得名定军诗。
  定军诗同样属于儒道和武道的结合。
  不过跟院首你之前的飞将军不同。
  定军诗定的是一军的军魂、军威。
  一首好的定军诗,可以提升一军的凝聚力。
  甚至可以凝聚出诗魂,与之一起冲锋,直接增强战斗力。”
  宁辰听明白了,所谓的定军诗,就是群体buff。
  宁辰忽然想到了什么,对李子秋问道:“府卫军之前没有定军诗吗?”
  李子秋答道:“之前是有的,不过现在府卫军,改称虎威军。
  虽然只是改了名字,但实际上已经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军了。
  因此这个定军诗,必然是要重新写了。
  而且这一次,给府卫军做定军诗,一定会引来争抢。
  单院首莫担心,现在府卫军上下,都感念院首之恩。
  所以院首你在人和上,是先天占据优势的。”
  宁辰听李子秋说会有人争抢给府卫军做定军诗,这个宁辰还真的有些不解。
  “做定军诗朝廷还给润笔费吗?”
  李子秋解释道:“院首这跟钱没关系。虎威军已经用自己的一战,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再加上兵部现在推行的一系列,针对虎威军的改革。
  只要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虎威军绝对会成为武朝的主力军。
  成为主力军,那必然是要带着武朝的气运。
  现在给虎威军做定军诗,那自然可以连带着沾一点武朝气运的光。
  气运的作用,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家族,都妙用无穷。
  尤其是眼下,这个即将开启的大争之势。
  多沾一点气运,那好处更大。
  给虎威军做定军诗,就是一个最容易同时最直接,沾武朝气运光的好机会。”
  顿了一下,李子秋道:“据我所知,这一次云山书院也会遣精通诗词的大儒,前来武朝为虎威军做定军诗。”
  “云山书院也这么接地气了吗?”宁辰倒是没想到,云山书院这种儒生眼中的圣地,竟然也会来做这种事情。
  李子秋道:“院首你以农道,帮武朝定九鼎。
  不说九鼎沸腾,哪怕只有六鼎沸腾。
  那就是泼天气运。
  六鼎国运,沾一点点的光,那都是难以想象的气运数量。
  而这个可是极有可能,会直接帮助书院催生一大批的儒生。
  更有可能直接帮助两位院长,直升二品。
  气运的妙用无穷。
  趁着现在武朝,只有九鼎而无气运。
  提前进行投资,算是双方的双赢。”
  气运的妙用竟然这么多,宁辰倒是真的没有想到。
  宁辰之前以为,气运最多就是让自己路上经常捡个钱什么的。
  不过宁辰现在倒是也并不急着要什么气运。
  武昭在宁辰身上下注,而宁辰以农道帮武朝定九鼎。
  这本身就已经沾染了武朝的气运。
  这么说吧,别人是沾光,宁辰是直接从九鼎抽成。
  宁辰之所以问的这么清楚,纯粹是好奇,另外也是不想让李子秋看出来,自己打算放弃做定军诗这事。
  “那为何这定军诗要做三首呢?”
  李子秋解释道:“其实几首都可以。但是最好是三首。
  因为一路军至少会分成左、中、右三军。
  以三诗定三军,这事最佳的组合。
  也是定军诗能够发挥出在案威力的组合。”
  “行吧,我回去考虑一下。”宁辰听了李子秋的话,敷衍的答应了下来。
  李子秋并没有深入的思考这事。
  宁辰愿意思考定军诗这事就行。
  忽然想到了什么,李子秋对宁辰道:“院首,创兵家的那位大能。
  既然愿意把兵家并入百家学院,我想院首你一定跟他有联系的吧?”
  宁辰反问道:“你有事?”
  李子秋点点头:“院首,子秋想请你与创兵家的哪位大能说说。
  看看是否继续完善兵家的路,我觉得我非常适合兵家。”
  “你认真的?你真觉得你擅长兵家的路?”
  李子秋认真点点头:“是的,院首,我觉得我非常适合走兵家。”
  宁辰冷冷的道:“那可能是兵家对不起你,兵家觉得它不适合你。”
  李子秋:╭(⊙o⊙)╮
  “院首何出此言?我这一次带兵出越州,还不足以证明我适合兵家的路吗?”
  宁辰严肃的对李子秋说道:“你这次属于瞎猫碰上死耗子,再加上你的对手太弱。
  如果换成真正厉害的对手,你这招未必好用。
  而且你走兵家,难免会带兵上战场。
  到时候真的上了战场,就不是你一个人生死的问题了。”
  宁辰觉得自己应该跟李子秋说明白。
  之前不跟李子秋说明白。
  是因为宁辰觉得,府卫军根本就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