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摆明了一副坚守摩柯城,誓要与摩柯城共存亡的架势。
除了主力的稳固之外。
摩柯城当中高手,也都带队突袭过徐牧之和赵拓的两处炮兵阵地。
好在前来最高的品级也就是三品而已。
无论是赵拓还是徐牧之,都完全是可以应付的过来的。
尤其是赵拓。
宁辰还是真的低估了这个赵拓。
本来宁辰在与这个赵拓交流的时候,还觉得赵拓是一个情商可能很高的人。
本身的实力,可能会比定国侯那边的三品差一点。
可是现在看来的话,赵拓的实力比宁辰想象中的强大的多了。
赵拓现在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跟没有晋级之前的方雄几乎相差无几了。
都是那种三品无敌的存在。
赵拓这样的实力,还真的是让宁辰刮目相看了。
这也认证了一点,强将手下无弱兵。
两处炮兵阵地,现在可以说是非常的安全的。
按照现在这样的情况,继续再攻击个十天左右,那是绝对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反正宁辰都说过了,千万不要贪图快,就贪功冒进。
只要能够围住摩柯城,慢慢来,一点一点的来。
摩柯城就只有这么大一点的地方而已,就算是里面隐藏的僧兵数量庞大。
但是这么重点防御的城池,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地方呢。
这里面僧兵的数量,绝对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继续围着,他们总归是要吃吃喝喝。
提前使用对付核心的办法,把他们这里面的人,全部都围困死在里面就好了。
现在真正该着急的是西域的那帮和尚。
反而是武朝这边,完全不需要着急的。
武朝现在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
北边的万妖国,更是直接平定了下来。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武朝完全没有必要着急。
事情的确如同宁辰说得一样。
现在的武朝,那是真的完全不需要着急的。
他们只需要把摩柯城围起来就好了。
趁着夜色,在应供罗汉的安排下。
有三品的罗汉,带着一队精英僧兵,直接冲向了赵拓所在的大本营。
这一次他们要做的就是扰乱赵拓他们的大本营。
就算不能杀了赵拓,能够把赵拓手下一些可用手下,给杀了也是好的。
不过赵拓是真的一点机会都不给。
从出发的第一天开始,赵拓就已经严格地制定了,守夜的规则。
凡是不守规则者,第一次杖责五十,第二次直接斩首示众。
这是赵拓从靖王那里带来的规矩。
用靖王的话来说,与其留着这样可能害死更多的人在队伍当中。
不如我自己先把他杀了。
这样还能拯救更多的人。
赵拓现在只不过是把这个,完整的复刻到了宁辰这边来。
在赵拓亲自出手杀了几个违背了守业规则的人之后。
现在所有的守业,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
当西域佛国的人,刚刚靠近的时候。
暗哨就已经直接吹响了竹哨。
哨音,在这安静的夜晚,显得真的是特别的明显。
因为哨音的原因,整个营地都清醒了过来。
这也是靖王那边的要求。
按照靖王的要求,如果哨音响起来之后。
最多十五息的时间,所有人就都必须要出来,并排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了。
超过这个时间的话,第一次杖责五十,第二次杖责一百。
一直打到你记住这件事情位置。
赵拓对这些人的要求,稍稍的放宽了一息。
从十五息,直接变成了二十五息的时间。
时间延长了一倍还多的时间呢。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靖王铁骑的素质,可是比这些虎威军还有禁军的军事素质高了可不止一个档次的。
所以让他们多一倍的时间反应。
当三十息之后,从大营当中,已经开始有无数的箭矢朝着偷袭的僧兵的方向而去了。
箭矢如雨一般,朝着下面砸了过去。
同时整个大营,全部掌灯了。
这样的光亮,足以让任何东西,都无所遁形。
从出征以来,就没有脱过身上盔甲的赵拓。
此刻也是穿着盔甲,来到了大营的外面。
看着果真来偷袭的西域佛国的那些人,赵拓自言自语道:“就这样一点的话,可能根本就不够杀的。”
第377章 擒贼先擒王
赵拓说得并不错。
就这样一支小队伍,就来偷袭他的大营。
真的是不够杀的。
一轮箭雨之后,赵拓亲自出手。
佛门的那个三品佛陀,几乎是被赵拓秒杀。
而佛陀所带来的武僧,则是很快就被围杀了一个干净。
一轮结束之后,大营重新恢复了平静。
战场则是被完全地打扫干净了,仿佛这些人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大营重新恢复了黑夜的静谧。
只不过现在摩柯城当中的僧兵们,已经知道了。
这大营就是一个沉睡的恶魔。
它会吞噬一切,进入到它的地盘当思的生灵。
第二日太阳升起。
新一轮的炮击正式开始。
还是从山顶徐牧之那个炮兵阵地发起进攻。
秘籍的炮弹居高临下,以一个极快的速度,砸进了摩柯城当中。
避开了昨天已经焦土一片的区域,开始了新一轮的轰炸。
赵拓对摩柯城正面的轰炸,也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每一轮十发炮弹,每一次的间隙不会超过三十息。
就算是摩柯城当中的僧兵,主动列阵出来,进行挑衅。
赵拓这边也根本不予理会,而是直接用意大利炮,以及箭矢对摩柯城当中出来的僧兵进行回应。
如果他们愿意冲击的话,那赵拓也安排好了牢固的拒马桩等,用来招呼摩柯城当中出来的僧兵。
赵拓他们的一番安排,让摩柯城当思的僧兵,一时之间非常的怀疑,究竟谁才是进攻的一方。
明明赵拓他们不远千里,从武朝一路来到了这里。
他们才应该是着急的一方才对。
结果他们非但一点都不急,反而还一副,打算跟他们这些僧兵死磕到底的意思。
但是城中的僧兵们也必须要承认,赵拓他们这样的安排,对于他们来说非常的有效。
因为现在孤立无援的不是赵拓,而是他们。
一百零八城的大部分僧兵,都已经集中在了摩柯城当中了。
本来他们的想法非常好,是打算等着赵拓他们过来,然后发动突然袭击。
一下子把赵拓他们给按死在这里的。
结果赵拓他们上来就对这里采用了焦土政策。
一副要用炮弹,清洗这里每一寸土地的意思。
再加上他们现在已经没有了补给,所以真正着急的,反而是变成了摩柯城当中的僧兵们。
他们现在反而是那个更加求战的人。
继续拖延下去的话,对他们反而是更加不利。
因为就算他们是僧兵,也不可能每天靠念经就可以不吃饭。
他们依然需要人吃马嚼。
何况他们的武僧,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
就算是由高手负责运送,但是每一次运送的食物也并不是无限的。
佛国当中的确是有可以储物的重宝。
可是这样的重宝,是不可以轻易善动的。
他们也要防备武朝的高手突袭,万一这样的重宝被武朝高手抢走了。
完全得不偿失。
摩柯城真的是集中了太多的人了,每一天的消耗实在太大了。
如果不能早早地打开一个缺口,他们迟早会被围死在里面的。
这样的局面,应供罗汉也不知道,大智菩萨的推演当中,是否出现过。
其实无论是大智菩萨的推演,亦或者是道门的占卜。
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针对一个人的话,准确性非常高。
但是针对一群人的话,准确性就有待考察了。
因为一群人的变数实在太多了,仅仅是一个二品菩萨,就想要推演出上百万人所有的变化可能性。
这个是根本不可能的。
除非他晋升一品,推演出全部的可能性还是有一点的。
就比如卧龙和凤雏两兄弟,大智菩萨不对他们两个单独推演的话,是没办法预料到他们两兄弟的所作所为的。
现在战争开始了,他再想推演,却是已经做不到了。
因为宁辰在开战之前,完成了点将。
两个人都是有国运在身的。
大智菩萨除非自己不想活了,而且就算大智菩萨自己真的不想活了。
他都未必能够推演出来什么。
接近七鼎的国运,别说二品,就算是一品,都未必能够承受住这样的国运反噬。
所以一旦战争开打,且宁辰完成了点将之后。
大智菩萨能够做的,就只是提供自己的个人武力输出了。
下面的战斗,就只能是看下面的人自己发挥了。
又是围困了三天之后,赵拓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先锋军’。
吴退之带着两千先锋左旗营的将士,返回到了摩柯城的身后。
吴退之看着战火连天的摩柯城。
也觉得非常的奇怪。
要知道他当时过摩柯城的时候,那是异常的顺利。
如果摩柯城当中真的有这样多西域僧兵的话,他和手底下的这两千人,肯定早就被吃得什么都不剩下了。
可是当时摩柯城一切都静悄悄的,他经过的时候,连一点像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
吴退之肯定不会不理智的认为,是自己的王霸之气,震住了摩柯城当中的这些僧兵。
所以吴退之觉得,之所以会出现那样的情况,就是因为自己太快了。
快到这些僧兵,都没有来得及进入到摩柯城的时候。
自己就已经穿过了摩柯城了。
“打仗这种东西,果然还是要靠快的。”吴退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作战理念。
同样的事情,自然也发生在吴进之的身上。
而且在三天前,吴进之就坚定了自己的作战理念。
在吴进之看来,打仗果然还是要稳扎稳打。
发现不对劲的话,就是要抓紧时间往后退。
要不然的话,太过冒进,就是眼下这样的情况。
如果他当时没有稳步指挥大家后退的话。
那他和他手下的这两千多人,就全部成为了一地的尸体了。
两兄弟在自己认为对的路线上,越走越远了。
对于摩柯城的围城还在继续,并且摩柯城内的僧兵也发现了。
他们的后路也被数目不详的武朝军队给堵死了。
他们派出的斥候,看到吴退之已经带领手下的先锋营。
在路上布置了各种要命的陷阱。
同时在毕竟的高地上,布置了各种落木和滚石。
他们想要平安无恙的撤退,显然是不可能了。
前面上百万大军围城。
后面更有数目不详的大军布置好了陷阱等待他们。
每一日还要面对不间断的炮击。
每一轮的炮击,都会击杀他们数以百计的僧兵。
就算他们想要飞天逃走,那都没有可能。
武朝又不是没有高手。
武朝的高手,也会堵着他们呢。
他们现在是真的成为了一座孤城了。
并且是没有人能来救援的孤城。
面对这样的困局,雷音寺当中。
诸位菩萨也重新地聚在了一起。
说实话,对于摩柯城的情况,他们并不是特别的关心。
那些僧兵的死亡,在他们看来完全是一种解脱。
解脱他们脱离了苦海。
但是眼下的情况是,摩柯城如果完全失守的话。
接下来武朝大军,通往这里的路上,将不再有任何的阻碍。
同时武朝完全可以占据自己外围的一百零八个佛国。
形成对他们这里的彻底包围。
就算真的包围上了,他们想要走也是来去自如。
他们最担心的还是,大乘佛法的传播。
这才是真正动摇了根基的问题。
大乘佛教必须不能在西域传播。
就算要传播,也必须是在宁辰死了之后才行。
“前方战事不利的情况,已经传到了我们这里。”
“清远已经趁着这个时间在我们这里,发展了不少大乘佛教的信徒了。”
“已经有一位罗汉,愿意归入大乘佛教当中了。”
……
大威大势至菩萨将自己监察西域的诸多情况,向庙宇中的众位菩萨一一地说了一遍。
战事的情况这些菩萨根本不在乎,但是大乘佛教的传播却是让他们非常重视。
尤其是这才仅仅几天的时间而已,就有一位罗汉,愿意归入大乘佛教的麾下。
一位罗汉的损失,或许不算什么。
可是这个苗头,却是非常的不好。
一旦形成了燎原之势的话,那对于整个西域的根基,都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