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他脑中的思想慢慢平静下来……
张巍重新从密室走了出来,然后伸手向着三个练剑的女人招了招手。
三女停止练剑,走了过去。
张巍就对她们说:“我创出了一个剑法,你们要不要学?”
三人都眨了眨眼睛,然后都笑着说:“当然想学!”
张巍就说:“那我就教你们。”
张巍这个剑法,虽说是剑法,其实更像是一种法术。但是修行它又不需要法力,连陈枝蕊也能修行。
修行很简单,唯一的用具就是葫芦籽。
张巍手中有葫芦籽,这葫芦籽就是红色葫芦大娃的葫芦籽。
虽然葫芦的内部被做成了洞府,但是这些葫芦籽还是留下来了。一个葫芦中,有很多葫芦籽。
张巍手一招,就拿出一把葫芦籽,然后每个人都分了几十颗。
三个女人拿着这些葫芦籽,有点迷茫的说:“不是教我们剑法吗?给我们葫芦籽干嘛?”
张巍笑着说:“我教你们的剑法,就叫‘葫籽剑’。”
看着大家迷茫的样子,张巍继续说:“你们将这些葫芦籽种下,然后按照我的方法细心照顾,它们就会长成一把把剑,这剑法就练成了。”
听见这个,陈枝蕊眼睛一亮。这办法好啊,这就免去她辛苦练剑了!
张巍说到:“这葫芦籽生长的过程,会和你们逐渐心灵相通,然后剑成之后,这些剑会长在一个葫芦中,催动的时候,葫芦口会冒出千万把剑,将敌人击败。”
张巍说着,手中还变成一团灵气,这灵气变成了一个小葫芦的样子,接着,小葫芦口飞出一条条的丝线,这就是葫籽剑的成品模样吧。
三个女人拿着葫芦籽就走了,小倩倒是无所谓的样子。陈枝蕊却很高兴。胡京墨则是笑眯眯的收了起来。
小倩将葫芦籽种在了人参田中,然后招来人参娃娃说:“你要帮我照看好这些葫芦籽哦!”
人参娃娃用力的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而陈枝蕊则是回到自己的小院,翻出一个小花盆,然后就将这些葫芦籽埋了进去。
胡京墨回到院子后,也是找了个小盆,然后召出自己的狐鬼,说:“你给我小心照顾,知道了吗?”
狐鬼连忙点头,表示知道。
这三个女人啊,除了陈枝蕊,其他两个人都是叫别人代劳的……
几天之后,葫芦籽就发芽了,不管放下多少葫芦籽,这些葫芦籽的芽全部拧成了一根藤。然后张巍就拿来一大斛的阴德,对她们三个说:“发芽之后,你们每天要浇灌一大斛的阴德,还要陪它们说说话,增进感情知道吗?”
三女又点点头,接过阴德就走了。
张巍的阴德有很多,随便用。
然后,这些葫芦藤在阴德的浇灌下,开始茁壮成长。
……………………………………………………………………
时间飞逝,保靖一年终于来临了。这是保靖帝第一个新年,照例加了恩科,今年有春闱。又大赦天下一轮,给所有人减罪。
陈润还在天门知县的位置上呆着,这并不是因为他位置牢不可动,而是因为这个位置太抢手,京城的大佬们还没有定下来。
一年的时间,张巍这个野神(因为他的神位被剥夺了)信仰传播得更远了。
在西域之外,张巍已经有了好几个神庙,都是那些商队建立的,很多商队的人已经是张巍的狂热信徒了。
因为这一年来,他们只要祈祷,就能得到张巍的帮助。无数次天降而来的狐兵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除了这个,在肃州府,张巍的神像也被很多人请了过去。神庙虽然没有建立,但是神像被请回家,那就是说明全家都信仰这个神。
肃州知府对这件事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因为这个事情很棘手,他不敢阻止。
如果禁止张巍的信仰在这里传播,那么他们肃州府一定会乱!已经有超过半数的百姓信仰降雷荡寇大将军。
当神道和利益纠缠在一起的时候,这股力量是恐怖的。
随着天门县的棉花流传到世界各地,张巍的名声也必然会流传到世界各地,这个路子,稍微和天后娘娘有点类似。
只不过,承载天后娘娘的是海水,而承载着张巍的,是棉花。
现在大家都知道,天门县有最好的棉种,有最好的棉花纺织技术,有规模最大的产业,而且每年的规模都在扩大。
其他地方的棉花产业,现在正在受到天门棉冲击。
世间变化如此之快,但是这些都和张巍没有什么关系。他还是在落山城当镇守。
经过一年的生长,在每天阴德的浇灌下,三女的葫籽剑终于成熟了。
结果因为种植的地方不同,照顾的手段不一,三女的葫籽剑各有特色。
小倩的葫籽剑种在人参田中,这里木气浓厚,还有浓浓的药气,加上小人参娃娃细心照顾,这葫籽剑居然是治人之剑!
这剑砍在人的身上,非但不会受伤,还能治病救人!看见这个结果,小倩整个人都是懵的。
反倒是张巍很开心,他笑着说:“这个好啊!这个好!我们终于有奶妈了!”听见这话的小倩闹了一个大红脸!
然后她将这绿色的小葫芦收了起来,轻易不能出剑。她的剑一旦出鞘,可是要治病救人的!
胡京墨收获的葫芦就是紫黑色。可能是被狐鬼照顾久了,这葫芦喷出的葫籽剑带有森森鬼气,威力倒还不错。这让胡京墨很高兴。
不过胡京墨虽然练剑,但是她毕竟不是靠着剑法吃饭的,这葫籽剑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最开心的就是陈枝蕊了,因为她的葫籽剑种在花园中,吸收了百花之气。放出的时候,自带花香。而且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
但是你要是以为这剑只是光有花架子,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陈枝蕊的葫籽剑,不仅仅有花香,还有花毒。外表美丽,却蕴含剧毒……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葫籽剑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每个人都不一样,似乎都带了一点主人的性格和环境因素吧!而且这剑还能不断的孕养,还能反哺给主人修行!
第350章 流言四起
保靖一年夏。
京城热的像是一个大蒸笼,街口的黄狗吐着舌头躲在树荫下,看着树荫外地面被阳光炙烤得冒烟。
这样炎热的气候,在京城的北海自然是人流攒动。有条件的京城人去了南方避暑,没条件的京城人,只能来北海边避暑了。
大量的人在北海中划船、游泳,北海边上的绿树下也是坐满了人。
大家开心的喝着冰镇糖水,一边在吹牛。
在一群人中,两个人聊起来了。
“您听说了吗?”
“听说了什么?”
“据说当今圣上,不是亲生的!”
“这……这可不能瞎说!”
“南石井胡同里的孙家听说过吧,那家老姐姐可是做过太子奶娘的。”
“好像是有这么个人。”
“她前些天死了!”
“啊!”
“一家十七口,连着狗,全部被杀了!”
“啊!”
“有传闻,就是被当今圣上灭口的……”
“啊!这可不能瞎说!不能瞎说!”
……
这人一集中,就爱扯八卦,更何况是皇帝的八卦呢。虽然口中说着‘不能瞎说’但是听了这消息的人,还是忍不住和别人说起来。
而好巧不巧的是,这南石井胡同,确确实实有一家姓孙的人被灭口了。至于这家人到底是不是当今圣上的奶娘,那还真的说不清楚。
有说是的,因为这家人家庭条件优渥。也有说不是的,皇帝的奶妈,哪有可能住在那里啊。
众说纷纭之下,这消息在京城流传极广。
如果没有发生其他的事情,这个消息估计也会和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流言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但是,很不巧就有事情发生了。
七月的一次朝会。
保靖帝心情有些烦躁的坐在龙椅上。当了差不多一年的皇帝,他也知道国事艰难。而且这天气炎热,着实让他上火,就算大殿四周放满了冰块,他也没有感到多少凉意。
才上班不到一年,他就想不上班了。
身边的太监喊了一声:“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现在这朝会啊,是越来越形式化了。大事呢,在内阁和皇帝讨论下就决定了,上来朝会也只是走个过程。
小事呢,各部自己就解决了,回头就是给内阁打个报告就行。
这行政效率是大大提升了,皇帝的事情也变少了,但是相对的,皇帝对朝廷的掌控就降低了。
今天本来是一个平安无事的朝会。
但是事情却没有往平安无事上发展。
督察院一个监察御史叫唐隆,此刻他站了出来,说到:“臣有事奏。”
众官瞟了一眼他,然后收回眼神。有些人心中就纳闷,这人站出来要说啥?在越来越形式化的今天,每次朝会要说什么,大家都是心中有数的。而今天这唐隆站出来说话,是‘剧本’上没有安排的。
但是这毕竟是朝会,文武百官都在这里,是名义上的最高决事殿堂。太监看了保靖帝一眼,保靖帝不耐烦的点点头。
然后太监就说到:“有事请奏。”
唐隆走了出来,深吸一口气,然后说到:“臣唐隆,弹劾工部左侍郎狄栗,口出狂言,有谋反之罪!”
这句话一出,在场百官无不侧耳。再次抬起头看了一眼唐隆,似乎是第一天才认识他。
弹劾工部左侍郎狄栗,这简直就是熊心豹子胆。工部左侍郎狄栗虽然只是个侍郎,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其实就是工部尚书。工部尚书身体不好,常年无法工作,而狄栗年级又轻了一些,提拔他恐有非议。
所以他就一直待在左侍郎的位置上。再说了,狄栗以前深得同进帝的喜欢,是改革派的急先锋,朝中也是有党羽的。
唐隆现在忽然弹劾他,真的是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这个时候,唐隆的上司,督察院左都御史站了出来,严厉的对着唐隆说到:“唐隆,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口出妄言,还不请罪退下!”
在督察院中,别看左督察御史是唐隆的上司,但是按照督查的规矩,领导不领事。人事上你领导我,但是事物上,上到督察御史、副督察御史、佥都察御史和最低级的监察御史,都是独立的,事物上各不统属。
如今唐隆真的要弹劾,这个左督察御史还真的没办法。
唐隆没有退步,而是继续说:“禀告陛下,这些天来,京城有大不敬传言,而据臣所知,这大不敬传言,都是由工部禁器房的一个小吏传出来的。这小吏和狄栗大人接触甚密,恐为背后主使!”
他的这句话一出,有些官员的脸色就微微变了。有一个官员甚至非常没有礼貌的插嘴道:“唐监察使,慎言!”
坐在龙椅上的保靖帝此时是一头雾水,不过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他还是有些城府的,当即就说:“是何大不敬传闻,你且报给我听听。”
其他官员一听,都低下头来,脸色各异。
而唐隆就说了:“坊间传言,陛下您不是先皇的亲生子,而是妖邪所化,此乃为大不敬传言!”
听见这话,保靖帝当时的表情可谓一时多变。他的脸色从震惊,到不可思议,然后就是愤怒,最后居然都笑了!
“真真是岂有此理!现在民间传言,都能这样乱传吗?”保靖帝气的想要破口大骂,但是他好险记得自己的是皇帝,要有威仪。
唐隆此时就说:“陛下,百姓愚昧而多信,缺教化而无礼,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可堵截,只能疏导。百姓无知无畏,不能怪罪。但是这传播谣言者,其心可诛,其罪甚大!”
说完,他还瞪了一眼狄栗。
到了这一步,狄栗也只能站出来申辩。他对着皇帝弓了弓腰,然后说:“起奏陛下,这是诬告,臣一无所知。”
唐隆听见这话,则是冷笑一声,说:“陛下,弹劾朝廷重臣,需有真凭实据。臣是有真凭实据,才敢如此进言的,还请陛下明察!”
其他人一听这个,都面面相觑起来,这罪证都有了啊!这唐隆准备的可真够深的,但是这件事是谁指示的呢?
在最初的震惊之后,保靖帝也忽然想到了什么。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唐隆,然后对左督察御史说:“权爱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调查吧。”
左督察御史权义一听,当即站出来领旨道:“遵命。”
大家听到这话,都暗中点了点头。这件事从唐隆手中剥夺,交给权义,那就说明皇帝不愿意深究。如果愿意深究,皇帝就会交给唐隆直接办理。每个检察院的御史,都是有独立办案权的。
听见皇帝的话,狄栗没有说什么。而唐隆则是脸色微微一白,想说什么但是又没说,只能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