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落迈入了息都,城不大,很普通的城池,但民很淳朴。
他入了城,一步一步的行走,他要看遍这座城的所有,走过这座城的每一寸。
人来人往,车马不多,人流不稀不稠,恰如雪中山的安逸。
青落的心前所未有的宁静,因为这是在另一个时空,穿越千年的故乡。
在这里,他很安心。
我心安处是吾乡。
大雪中,有一队车马行来,路上百姓拜伏,将士护卫,车马锦步,车上王候。
青落让道,站在了路边,平静的看着车队驶过。
车队走来,两旁跪伏之人皆城息候。
直到车马前的将士,看到了挺直的青落,皱眉道:“还不快拜息候。”虽是催促,却无盛势凌人,只有劝礼,尊周王礼法,民见诸侯出行,需拜。
青落含笑道:“我是外乡人,不识礼数,还请见谅。”
那将士不由轻叱道:“你这厮,便是外乡人也需。。。”
“何事喧嚷?”一道清澈潭水之音传出,车马中,一名粉色宫装女子走出。
她一走出,整片天地皆因她的容貌而变!
寒风凛冽成春花冬雪,浮生若梦。
一池春水澄澈之眸,一张如桃花面,一幅春神之女的绝美容颜,惊艳了这个冷撤的冬。
青落笑看她,她看青落,眸中带着纯粹的善,善民善生,善心成然。
无需多言,青落终于亲眼见到了这位名传千古的奇女子,春秋四大美人桃花夫人,陈国公主,息国之妻,日后楚王之妻,楚成王之母。
青落弯腰一礼道:“异人青落,见过夫人。”
她的身后走出一人,身穿候袍,面容俊郎,如星水眸,走出,看向了她道:“车外寒,还是别出来了。”
她轻笑一声,如人间四月芳菲,桃花弥漫之美,美的极。息候也不禁看得一痴,她不禁又是一笑,道:“无妨。我看这位先生,气度不凡,非是俗人。”
息候看了眼青落,点了点头,道:“确实不凡,既然如此,便免了跪礼罢。”
青落笑道:“多谢侯爷。”
息候牵起息妫的手,转身入了车内。
青落满意的点了点头,只有笑。
他的笑,在别人看来不过是又一个被夫人美貌所迷之人。
而青落的笑,却是心中感触的笑。
前世他只能仰首看到息夫人之像,无法得见真容,如今终于可见一面。
。。。
息国都城外,大军将压境。
息国里,一城百姓看着那个站在高台上的女子,他们息候的妻,息国夫人。
她满眼是泪水,看息候。
息候满面是不舍,看息妫。
楚王得知她的美貌,故而大军压境,要抢她。
他身为息国之候,却无法保护自己的妻子,无法挽留自己一生所喜之人。
他与塔约定相守一生,两情深入海源,怎愿离去?
可她若不从楚王,整个息国覆灭就在一瞬间。因为息国太弱,楚国太强,五千未满的军队,如何对雄兵数十万的楚国?即便是东周王室又能奈楚王如何?
息妫面上带泪,泪又带笑,凄惨别样的美,伴着冬雪冰了息候的心。
息妫看着眼前的息候,眼神迷离,犹记得少年初入世,心灯一盏明陈渠。
记得那天陈国酒宴上,西月东落天色微耀,白衣纵马的风流少年,一杯清酒都可以斟得如此逍遥。
引得倾城佳人回眸浅笑,玉笛声声月色姣姣配起舞翩翩清影窈窕,他们姻缘树下共求月老,只愿执手暮暮朝朝。
如今,不过是空梦一场。
她起身,执起一壶酒,为他斟了一杯酒,持酒对应,她道:“我遇你此生无憾,你我为年,情之所眷,也不负人间!”
言罢,一饮手中离别酒,转身,酒杯随泪下,踏步出息国。
息候双膝跪下,心面俱痛,在漫天飞雪中看着他所钟爱的人一步步离他远去。
在她身后,一城百姓万民俯首落泪,恭送她之大爱大善,为救一城,而舍一人。
万民跪拜一地,漫天白雪纷纭中,倾城之人独身而离,城外是千军万马,若她不出去,他们就进来。
青落叹息一声,这样的善,太重了,他斩不斩得?他心中善不减反增,善有大小之善,一善就万民之城,舍自我小爱大爱一城之民。
他心中似是明了一丝,善,他斩的善,或许不是善!
第472章面圣贤
或是说,他斩了善尸,也非是失去了善。只是,青落还很迷糊,所以他继续走下去。
他想去请教一位贤,一位人族大贤。
青落离开息国,不再去关注这里会成为天下第一个县,不再去关注息夫人会成为楚国之母,会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一代传奇的后来。
他走的很慢,越不过高山,跨不过大江。
故而,青狮来了。
青狮背着他,或渡步而行,或跃起奔跑。
青狮在月下背着他,跨越悬崖峭壁,在大日初生中带着他阳光奔腾,带着他游过汹涌大江。
古道西风雄狮阳关下,青落驻足,手中拿着一枝竹箫,这是他曾跨越蜀山时,所摘下的竹萧。
至于他为何从蜀山路过,是因为一个道人,在这座山上立下了一派,一个剑派,在蜀山,故而为蜀山剑派。
铃儿下山,行善积德,依法救世,却被正义凛然的蜀山弟子误认为妖,对她大打出手。
可惜,此时的蜀山祖师,长眉道人,不过是个金仙初成的修士,铃儿修成金仙已有三千年之久,已近金仙后期,又有先天灵宝水灵珠护身,还有九品金莲之藕所化的金霓剑,整个蜀山除了长眉,其他弟子顶多也就仙道初成,踏足天仙之境,如何打得过铃儿?
所以,蜀山被铃儿堵在了山门口,一人敌一宗。
铃儿可以任性,但他却不能任性。
铃儿是女娲后人,蜀山是人教之派,他们之争不过是两个金仙之争,但他们所代表的含义,会让其他人生出别样的心思。
故而,他来带走玲儿。
铃儿一见到青落,本是盛势凌人的气势,猛然一弱,弯腰行礼,口称师叔。
长眉也终于敢走出山门,同样对青落行礼。
青落看向长眉与铃儿,一个满脸不岔,一个满脸心虚,他不禁一笑,女娲后人与蜀山之间,欢喜冤家,自此牵扯。他轻笑问长眉道:“你门下弟子何人敢称女娲后人是为祸人间,作恶多端的妖孽?”
长眉面上冷汗直冒,眼前这位和颜悦色的道人,可是一位洪荒大凶人,千万不能得罪的那种。
他语气有些微颤道:“禀前辈,是晚辈管教不周,还请见谅。”
青落丝毫不怒,仍旧是笑问:“我只是问是哪个弟子,又没说要问罪,不必担心。”
长眉心中一松,口中称是,然后回身一抓,就从山门里抓出了道人来。
那道士一个趔趄就爬在了地上,正好跌在了铃儿脚下。
铃儿眼中怒气瞬出,却因有青落在不敢轻举妄动,只是两眼恶狠狠的瞪着他。
那道士一出来,就忙行礼道:“小道有眼无珠,不知竟是女娲后人行走世间,多有得罪,还请恕罪。”
青落笑道:“意是好意,可惜却是坏了事。你叫什么名字?”
“禀前辈,小道名为齐漱溟。”他低着头,不敢抬首。
青落笑意更深,道:“好名字。”说着,他对铃儿道:“你也算是他前辈了,何必在乎这些虚名?此事就算了吧。”
铃儿闻言,看了眼齐漱溟,道:“都听师叔的。”
长眉道人一听,心中大为欢喜,对青落行礼道谢。
青落带着铃儿下了蜀山,这是铃儿第一次上蜀山。
下了山后,青落便与铃儿分行。因为他是悟己道,独善其身。他不会与铃儿同行,道不同,道的境界不同,铃儿的道太弱,他的道太强,他怕自己的道影响了她的道。
青落一个人继续东北而行,过了蜀山之后,则是人烟繁多之地,青狮显眼,不便同行。
他与青狮以萧为鸣,召之即来。
青落一萧一拂尘,路行天涯。
人间凡俗经历千年,春秋五霸出之,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在凡俗上演着。
同样,这一时代,名传千古的诸子百家纷纷上台,展演他们的治世之道,权谋之道。
兵家、法家、阴阳家、道家、墨家等一众诸子齐出。当然,还有儒家!
太上老君亲自下了三十三重天,化身一人,俗世名李耳,行道家之术,无为治世,尊称老子。
道家的老子,是道教圣人老子,也是人间圣贤老子。
还有阴阳家是赤精子化身为皱衍,行阴阳道术。
还有法家,亦是四大上玄门中的乾坤宗传人显化入世。
。。。
诸多百家皆是由各方大势显化而成,但也有真正独属于人族的真正圣贤。
虽然不多,可有一个,就足以了。
他就是孔子!
孔子,非是道门三教门徒,非是各方大势力之仙,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人,人族之人!
青落曾观其百日,终于明悟,圣贤孔子,真为人族之人。
但此时的孔子,并不出名,他在四处求学而访道,求而知之。
青落想求教的人,便是孔子,他的仁,与善,两形一源,皆是善心。
要说这世间有何人悟得善之最透彻,仁之最透彻,莫过于孔子了。
但,青落见而不得。
他在孔子身上,看到了一种大道。一种区别于天地众仙的大道。
孔子周身,有一种气,一种可令妖魔鬼怪遁形,令仙神折道的气。
诸神莫近,百鬼莫侵。
这种气,正大光明,中正平和,正大刚直,在将来,它会有一个名字,叫浩然正气!
青落近不得孔子身,更遑论问道?
但青落近不得孔子身,孔子却可近得他身。
青落吹起萧,萧音缥缈,越过高屋建瓴,越过人道气运,越过浩然正气,因为音是善音,故而无阻,可入圣贤之耳。
第473章飞天
孔子是人族贤,他将给人族带来无上的机缘,给人道带来崛起。故而,他的身上更有人道气运庇护。
青落的萧音,缥缈温柔,如眷恋情丝,如暖阳花开。
孔子在为他的弟子讲学,讲治世之学,讲修身之学。
这里不叫道场,不唤洞府,是为学堂。学堂之中,萧音侵入,竹子的音色有些沙哑,但却不妨碍音色的美。
孔子讲学的声音顿了下来,他转首看门外,对颜回道:“去请客人入内。”
颜回起身,执礼而出,走到学堂外,看到了吹箫的青落。
他以笑而待:“这位客人,我师请您入内。”
青落停下了萧,含笑点头,跟在了颜回身后。
他此时是人间客,是孔子之客,客人登门拜访,礼当入内。
青落平平淡淡的入了学堂内,在一大院中,孔子居中正前而坐,七十二弟子对立而坐。
青落弯腰一礼道:“异人特闻先生大名,周游列国而归,心中有一惑,特来繁请先生赐教。”
孔子笑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定会尽全微力以助客人释疑。”
青落点头谢过,问曰:“久闻先生求天地一仁,求世间万民之仁,愚以为,仁与善,皆为一源,大善是大仁苍生,小善是小仁己身。
善,可舍可弃?”
孔子沉思良久,七十二贤弟子亦沉思许久。
师不语,弟子不语。
孔子思了又思,终于答道:“吾思之为善,行之成仁。善在心中,舍善心亦是舍了本心。
舍了本心之人,还有本我之意吗?”
青落又问:“善绝不可舍吗?”
孔子答说:“若为善而舍善,当可。”
青落低喃道:“为善而善。”
他抬起头,道:“多谢先生指点。”
青落心中一丝波澜生出,他似乎又找到了些东西。
青落转身离开,自此不复归,一道孤影独留白。
他离去,又寻一贤,墨子,问善,得平等善
再是老子。
老子李耳,告他一随心善。
。。。
青落走遍山河万里纵横天下,跨越了千年时空,问道问了千年。
诸子百家,他皆问善,问道。他从春秋问到了战国,从大家显学问到小弱学家,他从江湖之远问到庙堂之高。
青落似乎明彻了,他再次入凡尘。
俗世无间,善恶永不止。
故而,青落这次不问道,不问善,只为行善。
扶起摔倒的老妪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