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之青蛇成道-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超凡大劫即至,为天道,为众生,为万道存亡战。

    六圣教派自此不得攻伐,并广传天地众生法门,庇护洪荒!”

    位面之壁,五圣沉默,终还是老子上前,第一个出了声:“愿尊道祖法旨。”

    元始随后,女娲与西方二圣皆稽首诵之:“愿尊道祖法旨。”

    对于六圣来说,整个天地,即便是道祖都不会去吩咐圣人,不会命令圣人。

    只会用以“希望”来传达,哪怕六圣真的不尊道祖法旨,道祖也不会对圣人出手。

    无他,只因一个圣字,就是原因。

    准提佛母面上笑起,问:“通天道友,道祖法旨可是为了避免道佛之争?”

    此言一出,老子面色淡漠,元始天尊更是直接回道:“准提道友可是对我道门还有何打算?”

    准提摇头笑之,“没有,道友多虑了。贫僧此问是为了佛门无数教众亦是为了道门教众,天下万宗弟子而问。

    若道佛争端起,不知又会伤及多少无辜生灵!”

    元始天尊不由道:“无辜?道佛争乃是大劫定数,入劫中者皆是因果缠身之辈,何其无辜?”

    通天此时打断道:“准提道友所问,正是道祖特意嘱咐的,道佛之争,不可启之!”

    老子眉头一皱,道:“可此乃大劫定数,完善天地的历程,如何可略过?”

    通天轻叹道:“不错,本确实该如大师兄所言,道佛之争极为重要。

    可是,道祖至法推演,超凡大劫提前降临了一个量劫,魔劫之后便是超凡大劫。若道佛两派再争,力量耗损,魔劫已难渡过,更何况是超凡大劫?”

    这下,就连女娲娘娘面色也变了,超凡大劫提前一量劫,这是何等的恐怖!纵然圣人都心有余悸。

    阿弥陀佛双目微开,问道:“超凡大劫为何提前降临一量劫?”

    通天这次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回首看向洪荒,道:“是道选之子的感召,我洪荒天地中诸位道选之子皆注定非凡,有成至尊机缘,第一位面已察觉他们,提前出动了。”

    众圣都再次沉默下来,第一位面,那般神秘又至强的存在,终是不可避免的将会到来。

    通天复问:“既然诸位不再有异议,那么道佛之争,将脱离大劫,不再有此演进!”

    “诸位对道祖法旨还有何问?”

    女娲上前道:“道祖既言广传天地众生法门,可洪荒天地如今的天地元气已经太过稀薄,若法门传下又不知多了多少仙人修士吸纳天地元气,洪荒灵气将会不足,以何补之?”

    通天听了,没有意外,回之:“道祖将不惜损及天道本源,洪荒位面界核之力,吸纳混沌中地风水火,入洪荒,化为天地元气,致使众生有灵可用。”



第612章西游劫满



准提佛母眼眸一亮,:“灵气复苏?”

    通天教主点头微笑应答。

    听到此言,诸圣欣然之外,更是对道祖的仰止。

    五圣齐道:“道祖大德,洪荒之幸!”

    通天教主也是同样宣之。

    哪怕他们是圣人在某些方面依旧8是不能及道祖之高。

    元气回潮,灵气复苏,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耗费极大代价,转化肆虐极致的地风水火分而化之,化而柔之,柔而生之。要满足整个洪荒众生所需,又需要多么宏伟的灵气回潮,多么广大的混沌之力?

    即便是六圣也难以调动如此大的天道权限,只有道祖也只能是道祖,有此心,此力,此德,可行之。

    通天教主看着五圣,道:“既如此,诸位请传道祖法旨,各大教大族皆需从之。”

    众圣皆称善!

    东胜神洲。

    首阳山,玄都洞里老子圣人虚影显圣,玄都大法师拜之。

    巍峨昆仑神宫中,元始圣像昭显神辉,阐教上仙拜伏一地。

    浩大碧游宫里,通天圣剑鸣传圣意,诸仙弟子恭敬请之。

    北俱芦洲。

    万妖之殇,妖族最至伟的五尊神像中,娲皇神像绽放万丈红霓,万妖朝拜。

    轮回始极之地,平心娘娘传召巫族诸位祖巫大巫,以面告诫。

    西牛贺洲。

    须弥山上,阿弥陀佛白莲海浮空显,准提佛母佛光金身显,万佛参和请示。

    一时间,诸圣道境皆有圣光披露,神异显化天地。

    天下四大部洲,唯有南瞻部洲未有圣人道境,未有圣人祖地,故而无圣像显昭。

    隐藏在不可知地的一个个老家伙闻到了某些气息,他们思量再三终于下了决心,沉睡太久,活死人的他们,死的一面持续时间太长,是该活的一面出来了。

    洪荒天地中,一个个隐世老祖避世大能的分身或本尊隐藏在芸芸众生里潜行,无人知他们的心思,几乎无人可以发现他们的踪迹。

    而经历诸多大变的西游,已经甚少有人关注了。也因六圣教众缓和,西游,再无大劫大难。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行去,经历比丘国国丈刁难,吞吃小儿心脏之事,被孙悟空破之,南极仙翁带回坐骑梅花鹿。

    再之后就是托塔李天王的义女,地涌夫人,老鼠精刁难,遂被李天王收服之。

    接着途径灭法国,通过斗法改变了灭法国国王看法,不再为难和尚僧人。

    下一难便是豹子精变假唐僧人头,诓骗孙悟空等人,后被揭穿,被灭。

    之后,是凤仙郡天下大旱,三年不雨。只有天宫中的仙鸡吃完了米山,狗舔完了面山,烛火烧断了铜锁方才下雨。后孙悟空奔波,凤仙郡候虔诚祭拜玉帝,求得玉帝宽赎天下甘露。

    下一劫本该是九灵元圣,可天尊不复,九灵战血海不归,自然没有此劫。

    下一难便是辟寒辟暑辟水大王,三头犀牛角做怪,被孙悟空打杀。

    再接着就是天竺国公主,玉兔化身,后被嫦娥下凡带归。

    途径铜台府地灵县遇到了寇员外盛情款待布施,员外被劫匪杀害,其子女争家产诬陷唐僧等人,唐僧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后,终于灾厄圆满!

    经历一十八年载,终至西牛贺洲,灵山脚下!

    只见大雷音寺古刹耸立天穹极上,灵山山高不见巅峰,万佛宝光交错,千万瑞彩祥云纷绕,佛声钟声,声声入耳,声声如雷。

    唐僧师徒四人见之,喜不自胜,激动不已,唐僧喃喃道:“终于到了灵山!”

    孙悟空亦是兴奋似猴儿一般,抓耳挠腮道:“是了,是了,终于到了灵山!”

    猪八戒眯着眼睛,摸着圆滚滚大肚皮,:“到了到了!沙师弟,我们终于到了!”

    沙僧放下了肩上的担子行礼,仰头高望,傻笑道:“是啊,终于到了!”

    苦行一路的龙马,亦是仰头轻叹,她的劫数终于结束了吗?

    一旁的金顶大仙显身指引,将唐僧一行人代往灵山路径。

    灵山之上,多为真正的佛门高僧罗汉菩萨佛祖,多少飞天而上,甚少有徒步而行者。故而,这灵山的路径甚少出名。

    待唐僧一行人走去,却见一条宽阔大河汹涌拦在面前。

    此地称为“凌云渡”。

    远看横空如玉栋,近观断水一枯艖。维河架海还容易,独木单梁人怎蹅!万丈虹霓平卧影,千寻百炼接天涯。

    此桥走之,可淬炼肉身,可以肉身成佛。但除去孙悟空外,三人皆不敢上桥。唐僧是真怕掉水,猪八戒也是真怕坠水,沙僧更怕。

    唐僧只以为是凡水,可猪八戒和沙僧却看得此河中水,入之即永坠沉沦,入无间魔狱,他们没有那个实力,便不求那个好处。

    孙悟空踏上独木横桥,每走一步肉身便淬炼一分,法力便精纯一分,孙悟空本因失去祖巫精血空虚的肉身再次回补,法力再次攀登,虽修为仍被压制,可他更近一不靠近准圣之境!

    唐僧三人一马从桥下渡过,乃是接引佛祖撑船,曾经接引圣人善念之身所化。

    接引佛祖唱诺道:“鸿蒙初判有声名,幸我撑来不变更。有浪有风还自稳,无终无始乐升平。六尘不染能归一,万劫安然自在行。无底船儿难过海,今来古往渡群生。”

    唐僧问道:“船家,你这船无底怎能渡人?”

    船家笑道:“佛心自渡。愿渡者上,不愿者下。开渡了!”

    唐僧心中微惊,但一时也顾不得其他,忙上了船,就连龙马也被拉上船来。

    接引佛祖撑起船渡,唐僧立于水面,脑海里却有无数陌生记忆涌来。

    他是一个年轻道人,寻仙问道至昆仑,入天下万仙心中圣地,被天地间至高存在的圣人收为弟子,道号“广成子!”

    苦修千万岁月,经历封神劫难,化为桃木精魂,后被接引圣人引渡入蝉身,为金蝉子,被任命西游,经历九世被沙僧所吃,第十世经历劫难重重,终归灵山!

    唐僧一时愣住了,原来他竟是这般身份!原来他此生不过只是一世经历,他不是唐僧,他是金蝉子,可唐僧又是谁呢?他身为唐僧的存在又有何意?

    唐僧不知不觉间,肉身已没入幽幽船底,肉身下坠,凡胎坠落,真灵显世,归反本真!

    (



第613章西游完



唐僧双眼迷茫,真灵显露,一点点佛光自其身上照射而出,直至灵山一畔,接引佛祖所化船家吆喝道:“灵山至了,下渡罢!”

    此言一出,唐僧犹如大梦初醒,迷茫双目生出佛性,法身上岸,肉身沉沦入苦海。

    此时的唐僧已不是唐僧,而是金蝉子!

    金蝉子转身对船家双手合十,拜之:“弟子谢过佛祖慈悲。”

    船家自顾离去。

    金蝉子这才起身,双目再无混沌,只有明理之光。

    孙悟空等三人看着突然变陌生的师傅,心中明悟,金蝉子已悟转世胎迷。

    唐僧四人行至灵山大雷音寺古刹门前。

    四大金刚护卫门前,双手合十,称道:“圣僧来耶?

    金蝉子还礼道:“正是弟子玄奘!”

    金刚大宣之:“宣东土大唐圣僧进殿!”

    声音如洪钟大吕,响彻云霄。

    隔着百丈,复又有比丘宣之“宣东土大唐圣僧进殿!”

    隔传百丈,复又传之。

    唐僧师徒四人带马一同入殿内。

    大雷音寺内,佛教诸多罗汉、尊者、菩萨、佛陀皆坐两旁,如来世尊居正后中位,法身无限伟大。

    四人一并走向前去,通传之声响了一路,直至如来座下。

    四人拜下,龙马化为人形,同样拜伏而下,长跪向如来通传通关文碟。

    如来世尊看之,道:“金蝉子,你经历九九劫难,如今圆满,终可取得真经,还汝宏愿。”

    金蝉子拜道:“谢佛祖慈悲。还请佛祖赐我三藏真经,以济众生。”

    如来世尊方开怜悯之口,大发慈悲之心,曰:“你那东土乃南瞻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

    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

    三藏: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阿傩、伽叶,你两个引他众人,大开宝阁,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

    阿傩、伽叶引唐僧至宝阁,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金蝉子闻言,迷惑道:“弟子可不记得有此规矩,来路迢遥,不曾备得。”

    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行者见他讲口扭捏,不肯传经,他忍不住叫噪道:“师父,我们去告如来,教他自家来把经与老孙也。”

    阿傩道:“莫嚷!此是甚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

    八戒沙僧耐住了性子,劝住了行者,转身来接。一卷卷收在包里,驮在马上,又捆了两担,八戒与沙僧挑着,却来宝座前叩头,谢了如来,一直出门。

    逢一位佛祖,拜两拜;见一尊菩萨,拜两拜。又到大门,拜了比丘僧、尼,优婆夷、塞,一一相辞。

    唐僧师徒四人下山,那三层门下,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走向观音菩萨前启道:“弟子等向蒙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圣僧,今日圣僧行满,菩萨缴了佛祖金旨,我等望菩萨准缴法旨。”

    菩萨亦甚喜道:“准缴,尔等去罢。”

    遂又问道:“那唐僧四众,一路上心行何如?”

    诸神道:“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但只是唐僧受过之苦,真不可言。他一路上历过的灾愆患难,弟子已谨记在此,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