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界中混元大罗金仙的天地异像还不曾消散,六界众生还在震惊中,忽有听得一声宏伟霸道至极的声音响起苍穹。
“吾,太一。为旧时洪荒上古妖庭东皇,今为六界之妖界之主。历经亿万岁月,先死而后生,破之后立,重掌混沌钟,为太阳星神,亦为妖界之主。
吾为妖界主宰,以身庇护六界群妖,捍卫妖界。
吾掌妖道,证道混元大罗金仙,为妖至尊!”
话音落下,六界外太阳星一瞬炽热无比,普照六界无尽众生,这一刻六界没有黑夜,唯有光明!
混沌钟震响九声,浩荡黑色音波席卷六界,亦回荡在亿万星辰宇宙里,既是为贺太一成道,也是在祭奠万古妖族英灵。
妖界无尽妖族齐齐拜下,不过不再是称呼东皇,而是齐贺:“恭贺大帝证道混元!”
太一周身既有大日金芒万丈,又有妖帝黑芒无尽,霸道皇者气息威压六界,比之昊天至尊少了三分神辉,多了一分霸道!
太一立于妖界中心,顶上是煌煌大日神辉,身后是万古妖幡招展,身前是混沌钟镇压寰宇,身下是炽热三足金乌法相,神辉熠熠,威压众生。
位面之壁的元始天尊看到此景,眉头微皱却也没有多想。如今的他已不是曾经的元始天尊。在位面之壁沉淀数十万载,这位圣人的心已被无尽的虚无所抚平。
女娲娘娘则是眉眼间笑意起,看着太一欣慰笑了。这世间,在她眼里唯有两人让她尊重。
一是她的兄长,从生到死庇护她永远,她敬兄长,所以如今换她来护他永远。
二便是太一,即便在洪荒最繁盛的时代,强者如云,大能遍地的时代里,东皇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便是祖巫闻之都要色变三分的存在。
至于鸿钧道祖于她而言,是敬仰,虽同样是尊,但有着难以言喻的疏离感。
地界轮回里,平心娘娘看着神威如狱的太一,叹息一声,终究是放弃了执念。
她眉心里,有一道祖巫真相浮现,是为十二始祖的后土祖巫。
此相跨越地界轮回,至地界之上祖巫殿里,印入烛九阴眉心。
烛九阴面上一瞬悲之,此是平心娘娘最后一缕巫族执念,亦是后土祖巫真传。
当她送出此脉,便是对巫族最后一丝执念也无,从此之后,平心娘娘与巫族后土再无一丝牵扯。
而这最后一脉始祖巫脉一入烛九阴之身,烛九阴便汇聚了十二巫脉所有,集以大成巫体。
烛九阴一瞬显出祖巫真身,这一刻的祖巫真身,是住烛九阴的真身,而不是盘古虚影,但已迈入混元!
亿万丈的祖巫真身高出地界,高过不夜天城,头顶大日,脚踏冥土,人首蛇身而赤,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息为风。
烛九阴的混元气息与太一的王者霸道不同,是充满原始蛮荒的恐怖气息,犹如荒古之神,古老神秘!
烛九阴冷眼扫视了妖界一眼,便收摄祖巫真身,回归地界。
轮回之中,平心娘娘指向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震动,牵连六界。
平心娘娘声传六界,自轮回开辟以来,这位地道圣人从未向天地众生展颜,几乎低调到岁月尘埃里,可却始终为众生所铭记。
“吾为平心,昔为旧时洪荒十二祖巫后土,以身化轮回,后天化平心,平心非后土。曾经如是,将来更是。
吾有感创界圣人开辟六界,造福众生。愿为六界重造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曾为天地众生轮回,如今六道轮回为六界众生轮回。
凡六界众生肉身亡者,皆入轮回轮转六道。
轮回之六往,为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今化为神道、地道、人道、仙道、妖道、佛道,凡入轮回者,皆顺前世因果分往六界重获新生。”
话音落下,六道轮回大放轮回神光,映照六界,与六界天地法则相合,与六界众生相连。
曾经的六道轮回,畜生道、饿鬼道用于如今的六界来说,太过歧视,未有平等。而阿修罗道于六界来说又太过渺小,已不足以作为六道之一!
失去了六道轮回的血海阿修罗族,自此将气运不再有六道轮回可以弥补,杀生作孽,屠戮众生,是为一族之行,而非地界之行,更非地道之行!
第710章一日五混元孔宣归
六界众生皆拜谢平心娘娘恩德六界,尊其神袛。
虽然轮回不复阿修罗道,可终究还是给了冥河馈赠。
阿修罗道自六道轮回剔除而去,归入冥河之身,大道完全合一,自此血海之主亦迈入了半步混元!
但也仅仅只是半步混元而已。
因为作为曾经与天道并的地道,更多的大道本源投入了镇元子一身。
佛界万寿山五庄观上,镇元子音传六界。
“吾镇元,为旧时洪荒地仙之祖,地道代行者,今轮回合六界,吾承地道道源,连通六界与轮回。
吾通诸界,为混元大罗金仙,为地至尊!”
其音落下,六界里无尽尘土飞扬,佛界浩荡黄沙起,人界尘埃遮天日,妖界黑土盖山川,冥界阴土供神尊,仙界山河九回旋,天界云沙数不尽。
地书飞悬,六界之地重刻玄黄古录上,地书重引诸界之地,万寿山异彩大展万里又万里,在佛界内渲染天云,仙气流光飘逸万千,镇元子一身混元气息如清风徐来,天地不惊,众生不惧,反而如沐春风沁人心扉。
镇元子是真正的仙人,天上地下自由无束,曾经三界之内,如今六界之内,率性而为,凭性而为,他如风,天地无阻,他如雨,润泽苍生,他亦一隅,独善一身。
没有万千部属为他尊贺,但六界众生皆愿为他而贺。
无论受他庇护过的人界,还是邻居佛门诸众,又或是仙界同道,还有神界香火众神,妖界亦有受他传法讲道的大妖,更有冥界同脉的诸神。
六界响起恭贺镇元证道混元之音,响彻六界。
即便镇元子不显混元之威,其声势之大亦不比昊天、太一弱之。
四位混元至尊皆各自收敛混元气势,天地复归寂静。
但众生的心却难以平静。
曾经多少岁月,除去六圣都不曾有人突破混元。
自第一个破境混元开始,便有了一位又一位。
多少老祖大能本已死寂的心再次活了起来。
曾经鸿钧道祖有言,天道之下,圣位有九。鸿钧与六圣,乃至地道后土,算上青落,足足九位圣人,圣位已全。
但如今,天道已旧,六道为正。
天道之下圣位有九,但妖道之下,神道之下,仙道之下,佛道之下,乃至人道之下,混元至尊可不曾有定数!
天道有定,六道无常。
位面之壁,大衍天上,看着四位混元至尊先后成道,青落重新闭上双目,看来不久之后,这里将会更加热闹。
六界开辟,天道演化到完全之态,一分为六,乃至更进一步,自然会诞育出新的混元至尊!
青落从来不会惧怕别人有超越他的机会,世间有无数生灵,亦有无数机缘,亦有无数不弱于他智慧毅力乃至更强于他的老祖大能。
一道升,是偶然。万道升,才是大势,才是时代,是奋进的时代,万道奔腾,万道争辉,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更进一步的可能!
心神正要沉入混厄之力的青落,此刻却突然眉梢一挑,随后再次开眼。
他这次不再安静,长身而起,走到了大衍天的边缘,心神微荡看向东方。
这一刻,六圣同样看向东方,眼中皆闪过惊讶。
仙界,至东之地,汪洋海面上,浮现出一道纯黑光泽,黑光幽幽缓慢旋转,虚空为之大开,方圆万里天地无光,唯有死寂的黑暗。
但于黑暗之中却有着一股生生不息的强大生机。
神界,不死山巅出现了一位红色宫装妇人,威严尊贵而不可及的气息,令万鸟收翅于苍穹。
妇人抬首东看去,眼中似乎疑惑,又有着喜忧难以确定的情绪。
六界中,诸位混元至尊亦看向东去,天地间的大能老祖皆被惊动,瞩目东方那看似可怕却未生出不安的黑暗。
随着时间推移,那无尽黑暗里浮现出一个黑色漩涡,黑色漩涡里不曾有一丝气息,唯有虚无二字!
无论是光,灵,乃至大道,都难存于黑暗漩涡里。
那处黑色大洞,令青落想起了黑洞一词。
无声,无气,无光,无灵,无空,乃至无时的绝对虚无!
但下一刻,黑洞中放出五色光明,五彩光明映照六界,色彩缤纷布满苍穹,绝对黑暗虚无与生生不息的五行之气本应相克却融合为一!
一声爽朗轻笑传来,黑洞中走出一人。
“终于回来了!”
身后光晕分五色,身前千里铺五彩,足下处处生虹桥,凡他所至,必为天地五彩。
不死山巅,那位妇人一瞬间失了神,凤目之中流露慈爱之色,面上终于浮现笑颜,凤容动天地。
诸多大能老祖心中皆震惊至极,这个人回来了!
曾经出世一时,惊鸿天地的那只骄傲孔雀,自封神后入佛门,便销声匿迹,无数岁月都不曾出,天地都模糊了他的存在。
不曾想,今日突然显身。
现身便现身,无论从何处归来,与诸人都无甚大牵连仇怨。
可,这只孔雀亦是混元至尊!
再也没有老祖大能倚老卖老轻视这个曾经的后辈了。
众生沉默,无人回应孔宣的归来。
但混元至尊气象,何等伟岸?
只见其身后黑暗退散,五彩光明照亮仙界每一寸空间,惊动了无数生灵。光华耀世,无人能及。
那个身披五彩,骄傲化身的孔宣,归来了!
青落遥在位面之壁,面上笑起,轻声道:“孔兄,终于等到你归来了。”
无论是当年助他成就圣位之恩,又或是来自同一位面的牵连,青落都心中记挂着孔宣。
如今,他不但归来,更是以混元至尊之身平安归来,此去寻道可谓功德圆满。
孔宣扫视了天地一眼,轻咦道:“我不在洪荒时,天地竟发生了这般大变故。”
他一眼看向天南,却发现天南早已不复存在,唯透过位面之壁看到了其中的七位混元圣人!
孔宣隔着世界之远,看到了已成混元圣人的青落,大笑一声,:“这道紫气,当真是物尽其用!”
二人隔着山海之遥,对视一眼,便知心之所想,皆是笑出了声。
孔宣感知六界天地,遂一步踏出,收了混元气象,迈入神界,回归不死山。
第711章六界诸尊
孔宣这位出乎众大能意料之中的混元至尊,在回归天地惊鸿一刻后便收敛神威,回归不死山。
他离开洪荒的漫长岁月里,初始入魔中世界以魔道心灵大法明悟本我,可惜即便经历诸多险恶都不曾实现。后魔劫降世,乃至魔中世界崩碎,意外流落位面宇宙之中。
从洪荒位面流落到了第三位面,基督大世界,后又失落于科技大世界,经历三个位面世界的洗礼,孔宣放弃了三尸道!
放弃了道祖所创的斩尸大道,另辟一道!
他糅合了基督大世界的信仰万道与科技大世界的终极科技,合于己身,将神道、仙道、科技道合而为一,彻底炼化了五行大道,他成为了唯一一位精通五行大道的混元至尊!彻底掌握五行本源大道的孔宣,直接越过天道,破入鸿蒙大道本源接引超凡之力,成就了混元大罗金仙!
天下万般神通道法乃至修道生灵,几乎皆分五行之属,寻常生灵不说,便是准圣大能,乃至圣人都可算作五行之属。
老子的阴阳大道包含着水火大道,其大道治理又可归为水行之道。
元始天尊的顺天厚德之道可归于土,诸天庆云法亦可归于风。
通天的剑与截道可归于金木。
准提接引二位本体便是木属灵根所化,自为金木。
女娲虽为造化,可亦有水土木三道。
青落本体乃是先天灵蛇,曾修造化,今修衍生,但衍生之中亦有五行大道。
纵然圣人不可能会因五行而弱,但对上孔宣这样的身体大道,自然有所克制。
不过,无论是修为还是道境,哪一个圣人都远远高过孔宣,对上他,仍旧可以战而胜之。
但与几位同境界的混元至尊来说,仍旧有着几分优势。
五色神光,几乎克尽天下五行,凡属五行,皆难逃此桎梏。
更何况,是如今掌握了虚空大道,兼有黑洞神通,五行合一,纵然身无灵宝,亦何须灵宝?
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