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陈鸿宇面色一凝,但也并未太过担忧。此事既然已经盖棺定论成为祥瑞,那谶言就算流传出去也与他们无关。
谁要是想把他们一家往这个谶言上引,可就是造谣生事,诽谤神皇。更何况,就算流传出去,焦急的也是那些宗室与朝堂大臣,他反正是不着急。
以他与便宜老父亲赵湛如今的地位,再怎么也威胁不到自己这位曾祖母,更何况他们父子刚刚还弄出来一个祥瑞拍马屁,神皇应该不会动他们。
当然,要是真的受了牵连,大不了就是一死,转世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想到此处,陈鸿宇看向钟灵秀,“钟真人,我与父王今日都忙于赈灾之事,对于朝堂之中消息了解不多,只是听闻陛下似乎有意立皇后之父为侍中,却被驳回?”
闻言,钟灵秀不由叹了口气,“陛下贵为天子,却连一个侍中之位都无法左右,实在是艰难之极。
况且,神皇对于陛下此次所为很是不快,似乎有着其他作为酝酿。”
谶言自然也是进入了皇帝之耳,不然如今神皇大权在握,皇帝又怎会做出如此挑衅之事。不过这样一来,朝中局势却是又有了极大变化。
第十二章 改元光宅,临朝称制
东都,皇宫乾清殿,姜敏心情颇为沉重。近日来,不知怎的就有“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一类的谶言逐渐流传出来。
虽然不知这谶言究竟是何出处,但是显然那赵齐王室宗王甚至是当今皇帝都对着谶言有着一定的认可。
因此,今日里宗室诸王私下里小动作不少,甚至皇帝也直接挑战神皇权威要让皇后之父登上侍中之位,但是在神皇示意之下被朝廷大臣阻。
也因此,皇帝大怒,对于神皇掌权愈发不满。这一次,神皇便是让他去探查一番楚王与朝中大臣私底下是否有着联络。
心中思绪之际,姜敏已经来到乾清殿前,此时正好看到诸多宫中女官自殿中走出,回应几句之后她便继续向着店内走去。
神皇掌权之后,这宫内的阉人们便逐渐被女官们所取代,宫内外大小事务都是由这些女官所处置。他虽然是神皇侄女,又颇受神皇宠爱,但也不敢轻易怠慢这些女官。
刚入殿中,还未来得及发出多少声音,那侧卧在床榻之上翻越奏折的神皇便已察觉到了动静。
姜颖从软塌之上坐起,瞥了姜敏一眼,这才问道,“如何,楚王与政事堂诸位大臣可是有着什么联系?”
姜敏连忙上前立在神皇身后,一边轻轻揉捏,一边柔声道,“楚王虽是神皇爱子,备受政事堂诸公重视,但是来往却是不多。”
随着姜敏不断讲述,姜颖陷入沉思之中。近来因为那谶言原因,可是为她带来了不少麻烦。虽然惊讶于这谶言准确的预知到他后续谋划,但是她却并未慌张。
“璟儿虽然心智不凡,但是自己心中也有着分寸,这些年来勤勤恳恳呆在河中府。往日里,也不与政事堂诸多大臣有密切往来。
此次谶言流出,一时间弄出这等荒唐局势,他竟然是也没有太大反应,倒是好生安稳。
就是不知,这朝廷局势继续衍变下去他是否会生出其他想法。”
想到此处,姜颖面上不由浮现一抹笑容。自己身为母亲,儿子的想法怎么会不清楚。
三子赵璟心智出众,仅次于长子,因此年轻之时不慎落马有了腿疾,自此无缘大宝。
但此时看来,他明显还是没有对那一尊位置失去想法。即便因为自己的原因,不敢与政事堂诸位大臣甚至是宰相们接触,但是下一个阶层的官员也有着往来。
心中思绪之际,忽然就想起了前段时间上报祥瑞的乖孙来,“乐平郡王父子于永乐治理水患之事如何了?”
姜敏听到神皇发问,沉默数息这才开口道,“乐平郡王此前一直不受楚王重视,直到海阳郡公出生,楚王才开始逐渐重视起了乐平郡王。如今,更是让他执政永乐县。
至于其他,奴婢却是不太清楚了,若果神皇有意,奴婢再仔细打问一番。”
“嗯”神皇只是轻轻应答一声,再未多言,直到十数息之后,这才再次开口,“家国大事岂可儿戏,皇帝身为天子却执意将自己岳丈提拔到不符合能力的侍中之位,已经是有些出格。
没想到,后来更是说出‘朕即使将天下拱手相让又有何不可,何况区区一个侍中之位’这种言语,实在是有失天子威严。
若是这样下去,我将来还怎么放心将这偌大的江山交到他手上。”
神皇身后,听到这番话语的姜敏面上浮现一抹竟然。神皇这一番话没有丝毫隐藏,直接的表明了她的废立之意,实在是有些令人吃惊。
只不过,这等事情却不是她可以妄言的,因此只是垂首为圣母神皇揉捏腰肩。
————————————————
嗣圣四年十一月,圣母神皇以皇帝“难当大任”为由行废立之举,将其贬谪为庐陵王,迁于房州,转而立五子豫王为帝。
同月,神皇临朝称制,自专朝政。改元光宅,改东都为神都,同时令旗帜皆从金色,官府、职省名称一并改易,赐宫城名为太初宫。
河中府,永乐县玄清观。此时,玄清观众热闹无比,正有诸多王府私曲在此驻守,却是海阳郡公前往玄清观内听讲道法。
此时,玄清观后院卧房,陈鸿宇正一脸舒适的坐在座椅之上,看着前方不断冒着气泡的锅底。
此世之中,也不知是哪一个朝代,忽然出现了火锅这玩意儿。如今大齐各地一到冬季,这火锅更是成为了达官贵人必备。
钟灵秀在此地开辟了玄清观之后,便在此地种植了不少富含灵气的蔬菜,因此入了冬季之后他便经常来到这玄清观做客。
当然,他堂堂天庭天君岂会是为了那一点口舌之欲就来回奔波之人。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与钟灵秀探讨道法,了解此世修行之道。
“少君,此次因那谶言一事,可是引动了浩大的风波,就连那皇宫龙椅之上的人都换了一位,实在是可怕。甚至,朝堂之中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动。”
嗣圣三年的时候,神皇下诏还政于中宗皇帝,但是中宗“奉表固让”,于是神皇便依旧执掌政事。
而这一次,神皇权势比起往日更加大。但中宗却因为谶言的原因,再加上数年积怨,出手试探。可没想到,神皇竟然直接行废立之举,着实是有些惊人。
此时,听得钟灵秀言语之中的心悸,陈鸿宇淡然瞥了他一眼,“不论现在坐在那龙椅上的是哪一位,都与我们没有太大关系吧?
反正我们已经从谶言一事之中摘除,神皇处理此种事宜之时也没有影响到我们,那我们何必去过多担忧?”
听得陈鸿宇所言,钟灵秀想了想还真是这样。
反正,皇帝换不换,权力都在圣母神皇手中。
只要权力还在圣母神皇手中,那道门受到打压的状态就不会改变。
只不过,看到陈鸿宇一副无所谓模样,再一想到玄清道得到都些许消息,钟灵秀颇有些无奈。
朝堂局势扑朔迷离,此次楚王似乎也插手其中,虽然涉事不深,甚至只算是边缘人物,但是也有可能受到牵连。
第十三章 乐极生悲神都行
就在二人悠闲交谈之际,忽然有的一道灵光破开法界壁障来到了钟灵秀手中。灵光散去,钟灵秀接收到其中的讯息之后脸色瞬间变得十分精彩。
原本,陈鸿宇还轻轻松松瘫倒在座椅之上,但是此时看到钟灵秀神色变化,却是心中不由一惊,“钟真人,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让你如此吃惊?”
闻言,钟灵秀怜悯的看了他一眼,道,“太后临朝称制本就已经引起诸多宗王忌惮,这一次因为有着谶言的影响,更是生出来了些许动乱。
这其中,便有楚王的身影在内,虽然参与不深,但他毕竟是高宗之子,算是犯了神皇祭祀。因此,神皇再将那几个扑腾的最欢的几个宗王按死之后,便下诏书思念三子,让楚王进京面见。”
看着钟灵秀显化出来的讯息,陈鸿宇也是有些错愕。昨日,宗室有着几家势力不小的闲散宗王欲要起兵,但是还没有发动便已经被早有准备的神皇拿下。
而自己的那个便宜老祖父也是没有料到圣母神皇手段如此高深,竟然将他在其中的些许隐秘谋划也识破。因此,在可能存在的软禁在神都这一种情况之下,他自然是不愿意面对。
因此,自己这位便宜祖父立马认怂,上表神皇自己身为儿子对母亲的思念,但是自己为了河中府百姓愿意镇守一地,并且愿意让自己孙儿进京面见神皇。
这一次,因为楚王在宗室之乱之中参与不深,因此在看到他这般急忙认错的态度之后,神皇倒是也放弃了原先想法,只是对于河中府判司等到官衙机构做了大的调整。同时,并未拒绝楚王派二子进京面前的请求。
“这一次谶言以及中宗皇帝被废黜的事情确实实在朝堂之中引起轩然大波,使得整个朝堂局势都有些混乱起来,宗室诸王更是有些任人自威之感。
只不过,虽然如此,但是真正厉害的宗王都在静观局势变化,而那几个跳的最欢的不过是被推出来试探的蠢货罢了。楚王久不在神都,即便与六部等等机构的官员多有接触,但是在这等扑朔迷离的局势之中也很容易被人摆一道。”
说道此处,钟灵秀怜悯的看了对面的陈鸿宇一眼。前边还说自己肯定不会受到影响,没想到这场劫难在楚王那里拐了一个弯之后依旧是落在赵湛父子身上。
楚王妃出自世家大族,在朝堂之中也算颇有势力,算是楚王的政治同盟,因此她的意见向来为楚王重视。而神都的环境,本就因为近些年圣母神皇动用酷吏清洗朝堂、宗室而变得有些危险。
这一次,因为废黜中宗皇帝以及谶言的事情,就可以预想到神皇手下的那些酷吏必然会变得更加猖狂,神都之中的环境也会变得而愈发的危险。那么,楚王自然是不会派长子前往神都,毕竟王妃那一关就过不去。
“这,这还真是!”陈鸿宇无奈摇了摇头,自己这位祖父可是随了神皇性子,别看因为自己使用气运秘法再加上血脉元婴,让他对自己和赵湛变得亲近起来,并且让赵湛掌权。
但是,在如今这种时候,还是说舍弃就舍弃,没有一丝丝迟疑,就这样把自己这个乖孙给卖了。
这,身前的火锅瞬间就不香了。陈鸿宇无奈放下碗筷,“我与父亲原本就没有太多权力,此次才刚开始接触到权力便再次有了如此剧变发生,实在是让人猝不及防。
关于神都局势,我父子二人更是一窍不通,玄清道乃是道门大宗,对于神都局势应当也有着很深了解,这一次可就要靠钟真人你吗玄清道助我父子一臂之力了。”
见得陈鸿宇恳切神态,钟灵秀也是理科应下,“少君与我玄清道关系莫逆,如有需要,我玄清道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如今,神都之中也有我玄清道道观,若是少君有着需求便可以持我怕手书前去寻求帮助。
而且,少君与大王往日里也可以前往我玄清道道观研讨道法,表现出自己的无害性,想必神皇看在你们父子如此乖巧懂事以及先前祥瑞的份上也不会难为你。
甚至,如今宗室作乱,诸多宗王人心惶惶。在处理了那些作乱的宗王之后,神皇为了安抚诸多宗王还会将你与大王作为标杆保护起来,以示自己绝无残害宗室之心。”
说道这里,他又不由轻轻皱眉,“少君此去神都,其实最为关键的就是神皇的态度以及那些酷吏的态度。如若神皇重视垂青,应当就不会有着太大麻烦。
但是若是神皇并不重视,那些为了政绩四处撕咬的恶犬们恐怕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毕竟通过你们父子却是可以将楚王都拉下水。当年的彰贤太子赵冲可就是这些酷吏们营造的谋反罪名,甚至连子嗣都没有存活下来,着实可怖。”
闻言,陈鸿宇便是不由一叹,自己这位二爷爷也是着实可怜。
彰贤太子赵冲才华出众,不论人品还是才学都颇的朝野认同,当太子期间多次监国,更是得到朝野内外称赞。就连高宗都亲笔下诏表扬——说他好善正直,是国家的希望,深副自己所怀。
但是,就因为彰贤太子才能太过出众,引起了自己这位曾祖母的忌惮。自己这位曾祖母为何能够掌权,就是因为高宗身体一向不好,再加上当年曾经以侧缝她为后实行中央集权,因此这才有了偌大权力。
等到高宗晚年之时,对于自己这位曾祖母更是依仗。可彰贤太子如此出众,那么她手中的权力就会逐步过渡到彰贤太子手中。毕竟,比起他这个皇后来,皇太子监国掌权更加名正言顺。
因此,彰贤太子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