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儿乖。”方同也说道。
“恩”风儿只得点了点,对于方同的话风儿自然是百依百顺。
看着月光下渐渐离开的美丽人影,方同没由来的觉得自己的世界好像恢复了色彩,就算是简单的白色也多出了许多的内涵。
好像世界变得清晰了,自己被这个世界进一步的接受。就好像一直被家人排斥在外的孩子,突然得到了家人的认可,被家人接受的奇异感觉。
感官都清晰了很多,神识感觉到的世界更加的清晰。心境纯洁似镜,透亮无比。
“怎么会这样?难道……”感受到自己的这种状态,方同不禁眼前一亮,随即抱着风儿运转御剑术,化作一道蓝光飞速的向着自己原本所在的宿舍飞去。
因为方同在天京学府的学籍一直没有吊销,所以那间宿舍自然还是属于方同的。
“风儿,你自己玩,阿爸要去修炼。”冲进房间,方同对着急切的风儿说道,不待风儿回话,方同直接消失在地下室的入口处。
………………………………
第一百八十六章 逆天修道
第一百八十六章 逆天修道
何为天?
括天地万物,揽日月星辰,遮盈盈宇宙,含天道万法,是为天。无边无际,无垠无阻,无极无界,无域无疆,是为天。
何为逆天?
脱天地万物,收日月星辰,出盈盈宇宙,破天道万法,是为逆天。
修道之人,抱逆天之心,逆天而上,一步步的想要踏出天外,一点点的打破天地的规则,脱离天地万物的界限,踏出盈盈宇宙的禁锢,超出茫茫天道的压制。成为与天地同等,与亘古长存,与天道同辉的存在。
然而话虽如此,但是天多高,地多广,宇多长,宙多远,道多艰。无数的修道之人穷其一生,尚不能窥天道之一二,终飞灰于天道之下,尸骨无存。
无数的修士,前赴后继,想要逆天而上,坡道而出。终是一代浪消、一代起,前浪扑死沙滩上,后浪依旧,反复至今,涛声依旧。
尽管如此,修道之人依旧不歇不止,不离不弃的想要逆天修道。因为若无逆天之心,又岂能真的逆天而出,破道而起。我自心比天高,这便是修道的先决条件。是为心有高,成就便有多高,路便有多远。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欲逆天修道,势必先顺天应道。
倒在何方?
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道是否可寻?
不可寻,天道无形、无相、无色、无味,不可寻,不可知。
可寻,道法自然,无处不在,身为道,心为道,神为道,魂为道。眼鼻口舌耳,处处皆道,处处为道。天地万物亦是如此,道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是为无间道。
知道,解道,明道,悟道,然后能修道。
知道,是一种心性,一种对于天地万物的认识和想法。人不同,心不同,道亦不同。对于道的了解也不相同,那么修出来的道是不同。
解道,是一种对于道的了解的深度,凡是应人而异,对于道的了解和看法以各自不同,那么必然有所长短,有所深浅。是故绣出来的道的威力亦各自不同。
明道,亦称明悟,是对于自我的道的认识,是为明我之道,见我之道。心若明镜,感官入微,可清明见道,是为修道之心。明道而修道,持明道之心而修道,可以日行千里。
悟道,又称之为顿悟,是为容道,化身为道,化身入道。因外物外事有感而发,瞬间入道。身与道合,心与道交。此时修道,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收获各不相同。
日进千里,只能算是最低等的收获。就算是日进万里,百万里亦是大有可能,更有甚者。如同古语所言,一朝得道,白日飞升。瞬间破天道而出,迈出天道的桎梏,成为与天地同在,与岁月同生的存在。
顿悟的巨大好处可想而知。只是顿悟这种事情,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超过九成九,乃至更多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获得丝毫顿悟的机会。
别说顿悟,就算是明悟也极为的难得。可是说是万万人中也不存一,若是用仙器来换一次顿悟的机会,恐怕是个人都愿意换。
即使是当初纵横天下数百载,两生公活近五百年。方同也从来没有进入过顿悟的状态,想要获得顿悟机会,就是明悟也不过得到过两次,其难度可想而知。是难之又难,难于上青天。
而此刻的方同便是处于一种明悟当中。
屋外呼呼的风声,一道道无形流动的空气,莎莎的树叶,树叶之内不断流转,维持其活性的生命流转。树下蚁穴之中无数的蚂蚁,土壤中其他的各种生物活动的痕迹,生命的气息等等。
一幅幅各种各样的画面不断的透过神识出现在方同的脑海之中。心若明镜,映照天地,显现天道运转的轨迹。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晰透彻,井然有序。
方同看到的自然不是这些,方同的脑海之中,出现的是一副副繁琐玄奥,蕴含着无穷奥秘的道图。尽管繁琐复杂不可计数,但是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生命的运转,生命的衍生等等,不断的显现。
方同努力的看着一幅幅的道图,心如明镜,映照道轨。身体之中元气的依旧是在按照《奕剑炼神术》的轨迹运转,这是《奕剑炼神术》修炼的根本,也是方同修道的根本。
只是与往常不一样的是,每一团在经脉之中运转的元气自身,都形成了方同所见到的那一副副道图的中。那无形无相的道运转的轨迹,多到不可计数的元气交织在一起,按照繁琐不可揣测的轨迹,交织出一幅幅天地至理,道韵之相。
许许多多弥漫的小道图,在方同的全身的经脉之中沿着《奕剑炼神术》的轨迹运转的同时,不断的引动着四方的天地灵气,纳入方同的体内。使得方同的此刻身体宛如一个黑洞,方元百米之内的元气都被引动起来,不断的向着方同的身体塌陷而来。
在方同的身体之外,一道道各色的霞光飘荡不止,不再似以往那般,只有一种蓝色的光芒。
因为每一个人修炼的功法都是五行之内的一种,或者是五行之下衍生出来的其它一种属性,所以只有一种颜色。那么修炼的时候,自然也只能吸收天地间那种与功法相对应的五行灵气。
但是不知为何,此刻却是五行中的五种灵气全部都被吸引了过来,浓郁到了一定的程度,这才组成了方同身体四周看来的各色璀璨霞光。
各色的霞光仿佛五彩的霞衣披挂在方同的身上,衬托的此刻的方同宛如得道仙佛,光芒万丈,耀眼逼人。
而这些各色霞光组成一道道肉眼可见匹练,其灵气的浓郁程度可想而知。灵气光带不断的飞舞飘荡,宛如一条条游龙,又似一只只彩凤灵动异常。而这飘荡的方向却正是方同的身体。
这些被新吸纳进来的灵气,在方同的体内根本不需要如同以往一般,通过经脉来提纯精炼,而后打入灵魂烙印。而是直接在进入方同经脉之中的刹那,形成一幅幅微小的道图,这种道图的颜色却是和方同原本的元气颜色一样,呈现出一阵深蓝色。参与到方同体内运转的元气道图大军中来。
新形成的微小道图与原本的道图一起,再次的向着天地间的灵气发出召唤。只要方同保持这样的明悟状态不止,那么这样的状态便不会停止。
只会循环不断,使得方同的修炼速度不断的成几何数的增加。直到达到身体、境界、灵魂所能承受的极限,也就是修士中所说的瓶颈,才会停止。
而且,提升的不单单只是方同身体之中的元气,修道之士,逆天而行。在能够逆天之前,必须要先顺天,学习感悟天地道法,壮大己身。只有当自己的道壮大到一定的程度,有了自己的道基,方能逆天破道而出。
这就好比人类的科学家,他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为自己奠定了浑厚的知识基础的底蕴。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可以看得更远。
有了巨大的知识储备,这样想要研究开发什么东西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一举突破。
对于天道的追求亦是如此,修士逆天修行,却修的是天道。便正是这样的道理。
因此,方同在此刻心若明镜,尽管天道无边,天道玄奥无匹,但是对于天道的纹理和轨迹清晰可见。学习起来自然要比平时修炼的时候,感悟起来快很多,这是一种境界的提升,一种对于自然天道的学习。
境界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灵魂的意识,是一种心灵的观念。说重要也重要,不重要也不重要。境界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你许多的时候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所谓“一念成善,一念成魔。
当你所掌握的力量超出了你的境界,你无法通过自己的境界控制自己的力量,那么身体的力量会慢慢的侵蚀你的神魂。也就是陷入了走火入魔的境地。
不时的做出超出自己控制的事情,而且自己还意识不到、随着神魂被慢慢侵蚀,受自己控制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用身体本能主导的时间越来越多,迷迷糊糊之中做出许多人神共愤的事情。直到最后神魂完全的被侵蚀,成为一具真真只知道杀戮的行尸走肉,就好像是魔鬼一般。
这便是修真界入魔二字的由来,境界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只有在修士年轻,修为增加迅速,但是增加的境界却不够的时候。
还有就是随便的服用过多的丹药,导致修为增加过快,境界根不上的之时,才容易出现这种走火入魔的情况。
若是自己正常的修炼,一般来说不会走火入魔。除非有那种练功的时候出现的那种元气进入经脉岔道,经脉受损导致修为下降,或者直接爆体而亡的另外一种走火入魔。
………………………………
第一百八十七章 糖醋排骨
第一百八十七章 糖醋排骨
而自然之道,也就是天道,对于天道的学习和感悟却是重中之重。
天地万物万法皆有道,皆为道。
水之柔,金之锐,木之活,火之炙,土之厚。皆为自然之道。
同时天地五行也是天地灵气组成,只是这些灵气的属性不可以吸收进入身体,炼化运用。但是只要是元气组成,那么修士就可以控制自身的元气将之重组,想成和它们一样的东西,拥有一样的属性。
这个运用的过程便需要对天道有所感悟,而且需要对天道有极深,极深的感悟才行。起码前世方同在大成期巅峰的时候无法做到这一点,传闻那是不朽仙人才有的手段。
而方同之所以可以用元气化出冰剑,那是因为方同本事就是修炼的寒冰元气,本身吸收的就水属性的灵气炼化的,只需要凝结即可,不需要加入特殊的天道之法。
只是方同凝出冰剑的强弱,凝结的快慢,却需要一些特殊的使用方法。而且最重要的是冰剑和光剑在使用不同的招式时,那威力自然不同,这便是道。
说到底,感悟天道,就是感悟一种元气的运用之法。可以用于攻击,也可以用于防御,更可以用于自身。就好像一样的东西,在不同人的手上可以发挥出不一样的作用。对于天道的感悟不同,那么使用的方法自然不同。
而此刻方同心如明镜,繁琐玄奥的天道运转清晰的呈现在眼前,方同不断的映照学习。对于天道的感悟快速的增加,同时提升着自己的境界。完全的感觉不到外界时间的流逝。
一天过去了,方同依旧一动不动的盘膝坐在那里,甚至连第二天尹蝶惜来找他,都不知道。尹蝶惜听闻风儿说,自己的阿爸在修炼,也没有下来打扰。
只见此时方同面相庄严肃穆,身上霞光万道,宛如神佛。天地灵气如同一道道的飞龙彩凤,不断的向着方同身体之中飞去。
体内一幅幅微型的道图运转不息,不断的吸引天地灵气炼化,形成新的道图。灌入方同的丹田之中,壮大方同的剑丹。
转眼之间,又过去了两天。
出了尹蝶惜每天都来,并没有什么人出现。
尹蝶惜每天都来陪风儿玩耍了一阵,做饭给风儿吃之后便离去,因为他是教师,还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去做。同时也埋怨了一下方同,自己就这么闭关修炼,丢下风儿一个人不管不顾。
本来尹蝶惜是想让风儿跟着自己走的,奈何这小丫头死活不愿意离开,只愿意守着自己的阿爸。尹蝶惜无奈,不知道风儿是仙器的剑灵,就算是永远不吃东西,恐怕也不会饿死。只得每天抽时间过来做饭给风儿吃,生怕风儿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