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以死谢罪吧,2天,找到它们的踪迹,我手下的觉醒者你可以临时调遣。”
“可以呦。”
伊瑟薇·邦妮伸了个懒腰,她是故意的,或者说,她在规避风险,相比寻找鬼环的踪迹,调查昨晚幽鬼在街道上袭击平民那件事更糟糕,至少在伊瑟薇·邦妮看来,这是两件事,前者比后者复杂,后者比前者危险。
“那就开始吧。”
苏晓起身向房间外走去,伊瑟薇·邦妮只能跟上,从始至终,她都没提一个人,就是南茜夫人,因为她还不想死,如果说南茜夫人是母毒蛇,那她充其量就是只萌萌哒的小狐狸,小狐狸当然不敢去冒犯毒蛇。
。阅址
第两千九百七十四章 循环渐进的末日(14)
城东避难所内部,睡在避难所中心的那些人还好些,基本都能安稳入眠,可那些睡在最上层的人们。
特别是靠门附近的人。
这觉,就有点难睡了。
因为外面真的太吵了。
凌冽寒风刮过空气,裹挟着天空当中的雪花所造成的呼啸撕裂声就已经极大了,更不用说这狂风当中还夹杂着许多零碎物品的碰撞。
甚至一些建筑物的损坏声了。
这些声音掺杂在一起,直映衬得外面的世界仿佛是个恐怖地狱。。
如此巨大的动静。
听见的人有几个能安心睡着。
“这风也太可怕了,我现在不用出去看就知道外面铁定是一团乱。
不知道又有多少房子被毁。”
最靠近门口的那个小屋,祝于洪侧着耳朵听了听外面风声后,便相当无奈的感慨了番,并担心着。
也不知他家那已经有些裂缝的房子,到底还能不能撑过这一年冬天,即便现在房价便宜了,那也不是什么淀粉蛋白随便买,无论是修缮还是重建,或者重新购买一套。
都是一笔不菲的花销啊。
“呵,真不知道你们坚持什么。
非得住在地面上,我家房子自从十年前塌了之后,就直接挖了个大型地下室,住在地下,不但夏天温度要比正常情况下稍微低一点。
冬天温度也能稍微高一些。
把原本的房子推掉,全部都铺上太阳能发电板,那效率,绝对杠杠的,就算冬天风再大,我也不用担心我家房子出什么问题,要不是咱们这冬天经常阴天,没啥太阳。
我就不搬避难所这来了。”
边上另一个人一听这话,立刻就相当骄傲的自得了起来,这年头也没啥其他好比的了,只能比比自己的先见之明,刚开始他挖地下室的时候,可是被不少人说过神经。
直到如今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宁愿冒着些风险住在地上,也不愿意跟个老鼠似的,住在地下讨生活。
因此他也只能在这种时候。
找找自身的存在感了。
“听起来倒是不错,我其实几年前也有差不多的想法,不过我一直担心发大水会不会对房子有影响。
老大哥,前年那场大水,你家那个地下室怎么样,有被淹到吗?”
还别说,可能是因为他们现在就在地下避难室里面避难,所以还真有人对这方面感兴趣,当即便颇为好奇的问起了自己对此的担忧。
想了解一下前人经验。
然而他话音刚落,刚刚说话的那个脸就黑了,与此同时边上立刻就有熟悉的笑了起来,扑哧大笑:
“哈哈哈,你也太会聊天了。
用句古时候的话,那叫怎么说来着,扎心了老铁,去年那场大水一发,他家的地下室就成泳池了。
做了那么多的防水也没用。
要不是救援队救援及时,他们一家都得被淹死,还是在自己家里被淹死,幸好太阳能设备本身就是防水的,家里很多电器也都防水。
再加上各家各户都没存粮,不然估计他们家还不知损失成啥样!
你小子也真是会问问题。
简直就是一击毙命。”
“咦,不对啊。
咱们这避难所不是没事吗?”
刚刚询问的那个人还是有些不太死心,继续颇为疑惑的质疑道。
“这能算什么问题啊。
你自己家挖的地下室,跟上面请人专门设计,多少专家教授联合起来共同供稿,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避难所就能一样了吗,光是建设成本,两者就是天差地别,况且发大水的时候,地下避难所这边也仅仅只是没怎么漏雨,没淹成水池子。
本身还是有些损失的。
事后不也内部清理了半个月。
这种地下避难所,本来就不太适合我们这种经常下雨的地方,也就那些干旱地区,比较适合这种。
要不是为了应付寒流,同时把避难所建在地下,能省点电,减少线路被寒流飓风破坏的可能性,咱们这边,根本就不会建这玩意儿。”
有人问,就有人好为人师。
很快边上便有人解释了起来。
而先前也有了那么一点挖地下室想法的家伙,听到这立刻就掐灭了心里刚生出来的苗头,沮丧道:
“这世道哪年是个头啊?
要是咱们的房子能跟好多年前的远古漫画里画的一样,直接装到一个胶囊里随身携带,想用就放出来,不想用就直接收起来多好啊!
每次寒流结束之后。
我家都得花不少钱修缮房子。
手里的钱真的是一点点都存不下来,日子过得还远不如几十年前的日子,你们知道吗,前几天我刚看了七十年前,还是八十年前的一部古老电视剧,叫什么什么儿女。
那人家的一顿饭。
是我一辈子没吃过的好东西。
咱们怎么就那么惨,好日子都被上头几代人享受了,咱们一出生就得吃苦受罪,这也太不公平了。”
说着说着,在场年轻的又有几个不感同身受,特别是年纪没超过二十五的,他们这些人从有记忆以来就没怎么吃过,过去大家吃惯了吃腻了的米和面,就已经开始以红薯和土豆为主食,偶尔吃顿荤了。
八九十年前甚至百余年前的一些人,之所以会感觉生活有盼头。
那不是因为他们过去更苦。
而是他们能够很明确的感到日子在变得越来越好,生活也在变得越来越好,觉得生活日子有盼头。
可是现在的他们呢。
他们只感觉生活越来越差,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差,有啥盼头啊?
都快要朝不保夕了。
没一会,就有不少人附和并且嘟囔着老天对他们太差了,怎么不让他们早生几十年,甚至于谩骂几十年前的那些人,觉得如果不是他们造孽太多,对环境破坏太甚,又怎么会导致如今的他们受这些苦。
可惜这些谩骂和不满,也仅仅只是让他们发泄一下内心的愤怒郁闷,对现实情况并没有任何帮助。
外面的狂风依旧在呼啸。
他们的肚子里也依旧很空。
而此时此刻,很多地方都在上演着类似的情况,因为随着这股寒流降临,已正式意味着冬天到了。
除了少数热带区域温度还行。
其他大部分区域,都已经进入零下,就连过去那些从来不入冬的岭南等地,现在都已经在刚入冬的时候,就出现了白雪皑皑的气象。
整个国度几乎都变成了白色。
这不是过去的瑞雪兆丰年,而是一场即将持续三个月,乃至五个月的冬天,在这段时间里,大地之上的雪几乎不会融化,白雪之下的土地,也只有不超过万分之一的耕地没有被冰冻,能够种植农作物。
所谓人定胜天。
早就成了一个笑话。
在没有轻而易举改造星球的能力之前,人定胜天只是一句妄言。
即便能轻而易举改造星球。
那胜的天也仅只是星球的天。
而非星河宇宙的天。
。
第两千九百七十五章 循环渐进的末日(15)
三个月之后,日子便到了除夕。
即便除夕团圆是多年传统,那也抵不过现实困境,这个除夕绝大多数人都没团聚,或者说从很多年前开始,除夕就很难再现团聚了。
除非本来就在本地工作。
或者就在本地上学。
但凡去外地上学工作的,几年才能团聚一次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因为夏天太热,冬天太冷。
一年有十个月,不是夏天,就是冬天,剩下勉强温度还算适宜的日子,又不一定放假,为了减少自身危险以及国家负担,当然还是尽量留在原地,不大规模迁徙为妙。。
于是除夕夜的当晚。
最常见到的情况就是彼此互相拿着手机或平板视频着,人少的就这么两两视频,人多的开个视频会议,倒也勉强有一点团圆的韵味。
至于说年夜饭。
想省事点的就喝营养剂,不愿意含糊敷衍的,那就特地弄点目前勉强能弄出来的最好的东西,比如说各种淀粉食品,或者豆芽啥的。
即便环境恶化至斯,各种大型种植基地里面也还是能够种植果蔬以及农作物的,只是种植的成本十分之高,基地的维护成本也十分之高,最终种植出来的果蔬等物,很难流入到普通市场当中进行售卖。
但过年毕竟不太一样。
故而上面还是流了一批出来。
吃完饭是看晚会,越是困难的时候,精神娱乐方面就越不能少。
即便晚会比过去简陋了些,但因为其他各方面的娱乐行为难以展开,新电视剧和电影越来越少,所以,大多数人看的还是挺开心的。
也不像过去那样吐槽了。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晚会导演。
可比过去的导演轻松多了。
各种骂声要少得多。
除夕之后,就是跨年和大年初一,几十年前的这段时间,城里可能会比较安静,但乡镇地区绝对会十分热闹,放鞭炮的放鞭炮,走亲戚的走亲戚,还有其他各种乡俗。
可如今大多数人都住在避难所里面,走亲戚也只是在避难所不同房间走走罢了,至于红包吃饭那是别想了,大家互相道新年好就行。
之后还是各回各屋。
而乔木这段时间虽然有些焦急于这么多人不方便研究,只能自己在脑海当中推演,不同的试验可不可行,但也没什么其他应对方法。
只能认了,并沉默以对。
准备等离开避难所之后。
再加快研究进度。
然而还没等离开避难所,就在大年初一的下午,上面就公布了个消息,那就是开启第二世界计划。
那是在冰冻人计划方向。
延伸出来的一个计划。
构建全息虚拟世界,让大部分人进入营养仓当中沉睡,肉体在营养仓沉睡,精神思维则是连接进入全息虚拟世界当中生活,这样一来那些进入营养仓的人,只需要最低限度的特殊营养剂就能维持生命。
不但能极大降低资源耗损。
还能在全息虚拟世界当中,跟过去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甚至于在里面学习,打游戏,做一些简单的科研之类的,都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身体吃不到任何食物,但是意识能够品尝到,来自于天南地北,从古至今的所有食物的味道。
经过这么多年,上面已经意识到,如果他们一直勉为支持这十二亿人口,一点不继续减少的话,那他们国土内的环境真的很难恢复。
甚至于会随着资源的耗损,使得环境越来越恶化,直到再也支撑不住,当然,还有另一个可能,就是他们在十年内寻找到一个新的宜居星球,并且把所有人迁徙过去。
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他们连光速都没突破,就算找到新的宜居星球,也很难大规模迁徙。
所以经过多番商讨之后。
他们只能选择第二世界计划。
让普通人进入第二世界,让他们享受虚幻的美好生活,至于为了全人类贡献之类的,那些普通人也贡献不了啥,减少消耗就是贡献。
而剩下的少许精英人才。
主要是科研教育等人员。
他们继续在现实中生活,一来是继续推进科技的进步,并且维护第二世界,以及那些沉睡了的普通人的安全,二来就是维系文明,除了本身繁衍后代,教育孩子之外。
还需要适时的唤醒在虚拟世界当中恋爱结婚的人,让他们留下后代之后,再重新恢复沉睡,只有这样才能够维系文明的繁衍和进步。
毕竟如果所有人都沉睡的话。
那最后只有灭亡这一个结果。
相关消息刚一公布,大家立刻议论纷纷,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反对者其实并不多,甚至于有不少年纪大的还挺跃跃欲试的,比年轻人更加的跃跃欲试,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