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学的知识不能当官,那恐怕天下绝大多数人都要摒弃那门知识,如今那个儒家董仲舒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想要做的就是让天下只有学儒学的才有资格做官,其余百家学子全部都没有资格做官。

    这无疑是在挖百家的根子。

    “确实如此,儒家太过霸道了。

    法家最为严苛,纵横家纵横睥睨,也没见他们两家有什么灭绝其他百家的想法,大汉律法还是倚仗法家制定的呢,他那所谓的罢黜百家,难不成还要把律法给废了吗?

    真真是不知所谓。

    回去我等还是广开门路,多多传播我等学问,如今也就儒家不讲门户之别,将知识随意传播,这也是他们扩张速度如此之广的主要原因,我等不能再固守阵地了,必须得做出反击,否则必成少数者。”

    有人想到了必须得想办法打压儒家,自然也有人能想到儒家为什么能在近些年势力急剧扩张,门下子弟数量远远超过其他百家学阀。

    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其余百家收弟子很讲究传承,基本一个人只会收一两个,或者三四个嫡传弟子。

    用于确保培养出来的弟子几乎都是精英人士,不存在滥竽充数。

    可儒家那是来者不拒。

    来多少教多少,不管他们听懂了多少,反正只要来了,听了他们的课,那就是他们儒家的子弟了。

    这两种传承方式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变之后,前者百家人数虽然有所扩张,但扩张的终究有限,可是儒家的扩张那就是极其可怕的了。

    当年战国所谓非儒即墨,足以证明儒学扩张速度的可怕,现今墨家式微,儒家扩张起来自然就更无顾忌,如今的整体人数恐怕都能跟其余百家人数加起来相提并论了。

    不过,经历了这场危机后,其余百家传承人也都纷纷明白,他们不能再跟以前那样传承知识了,他们必须得改变,得改变传承模式。

    得开设学堂,大讲本学。

    乔木也就是趁着这个时机,迅速利用东宫少府,在整个长安开始推广纸质书籍和印刷术,同时还在长安开设了十二所图书馆,图书馆里密密麻麻摆放的全部都是百家典籍,除了儒家,乔木专门针对的就是儒家,自然不可能在自己的图书馆里面还摆儒家的那几本破书。

    春秋尚书,不过都是讲古。

    西汉初期,这天下可不缺这么一两本讲古的书,史家更是有专门的传承,远比春秋尚书这两本为尊者讳的书,描绘的客观真实的多。

    当年项羽烧秦宫的时候,萧何等人可是有专门护下始皇宫殿当中收藏的各类竹简,西汉如今又未曾经历什么大乱,所以皇宫当中的古简孤本虽然不如当年先秦全面,但少也少不到哪里去,只是很多竹简上的绳子都已经断裂,竹简内容也相对散乱,不同古本混在一起。

    不是很好分辨罢了。

    可乔木好歹也是太皇太后,早在前两年就已经调遣了一批博学之士专门整理那些古本,如今虽然还没有完全整理出来,但也整理了将近三分之一出来,其中就有近百本已经失传了的各类古本,这些古本自然也在这次图书印刷行列当中。

    因此,当乔木以太皇太后的名义推出建设的图书馆竣工,并且正式开放的时候,那真是举城哗然。

    不知多少人给她唱赞歌。

    文人夸起人来,那真是让人害羞的很,什么花啊朵的都往人身上夸,乔木看了两篇女官送上来的歌颂词赋之后,就感觉浑身直起鸡皮疙瘩,歌颂的太直白,太肉麻了。

    甚至还有人把她比作文圣。

    ……

    长安城象匡道,国立图书馆。

    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人。

    有的人,就站在书架边上看着书,有些人则把书拿到了另一处可以坐着的地方看起来,甚至还有些人为了同看一本书,三五人拱在一起,津津有味的等拿书的人翻页。

    几乎是人挤人,不知人。

    “这里面怎么没有我儒家经典?

    论语尚书呢,怎么会没有?”

    因为图书馆才开放每两天,所以有些儒家学子还不知道太皇太后与他们儒家之间的争斗,更不知道这图书馆中就不存在儒家之书,所以,有些儒家学子翻找了一番,忍住想翻看孤本的冲动,不由问道。

    边上顿时就有个拿着上古法家经典的年轻人嗤笑了一声:“呵!

    你们儒家多能耐啊,不是说还要打压我等百家吗?让我等百家绝灭,儒家独尊,那你们的书又怎能跟我们百家之书摆在一起,太皇太后怜悯我等百家,担心我等百家传承断绝,这才设了这图书馆之处。

    这边可没你们儒家的位置。”

    快穿之养老攻略

    快穿之养老攻略

 第三百二十六章 实权在握窦太皇太后(11)

    “你……这……”

    先前问话的那个方巾男子顿时一惊,刚想再质疑一番,便立刻被边上熟悉他的同门给强行拉走了。

    刚刚嘲讽他的那个法家子弟也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紧追不放。

    只是嗤笑了一声。

    随后便继续读书去了。

    难得有这么一个没有限制能遍览百家经典的机会,他可不愿意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浪费时间,看进眼里,吃进肚子里的知识才是自己的,摆在图书馆里的知识书籍,谁也不能保证会一直摆在图书馆里。

    终究还是吃透了才能放心。

    这时,被拉走的马赫文还有些恍惚,最近几天他都没出门,也是听到图书馆有失传古本的消息,这才特地出了一趟门,因此,对董仲舒以及朝堂之上的事情并不了解。

    自是神情恍惚的问道:

    “刚刚那人说的可是真的?

    太皇太后又对我儒家下手了?

    可是这是为什么?”

    在他看来,他们儒家自从建元二年的那场贬低打压之后,就已经够低调了,没想到太皇太后竟然还不愿意放过他们,这也太过分了。

    “马兄,你到底多长时间没出门了,这么大的事情,你竟然还毫不知情,董公在朝堂上进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时陛下已经要同意,并且准备设立五经博士了。

    一旦成功,我儒家就能彻底霸占太学,垄断为官渠道,斩断其余百家所有上进机会,唯我独尊。

    可是太皇太后来了。

    她不但否决了董公的一切,甚至还在朝堂之上,就将董公全身上下的衣服全部扒干净,并且抄了董公的家,推了董公的房子,不允许董公穿衣服,不允许董公拥有钱财私产,不允许董公吃土地的产物。

    说要让董公给她展示一下,如何能够只靠儒学在这世间活下去。

    之后没两天,太皇太后就开放了这个图书馆,图书馆里有除了我儒家的所有百家经典,甚至还有百余本失传古本,同时还有不少当年战国时期的七国古史,都是史家的人贡献出来的,传言准确度远超过春秋尚书,从来未曾为尊者讳过。

    其中魏晋两国古史甚至有尧幽囚,舜野死的记载,这两者分明能够佐证韩非那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的言论,何其恶毒。

    这是要断我儒家根基啊!”

    微子费刚开始还能好好的解释原因,说到后面的时候,特别是说到他刚刚看完的那本古史之后,心情就变得稍微有些激动和愤懑了。

    因为他们儒家一些理论的根基所在是在于上古先王是禅让的,可是古史当中记载的却是,五帝当中几位,做的都是弑君夺位的勾当。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这不就是明显的夺位吗?

    “这,怎么会这样?

    是不是因为董公太激进了,可是就算董公有些激进,那也不能如此待他呀,这是要逼死董公吗?”

    马赫文倒是没太注意微子费后面说的话,他只注意到了前面有关于董仲舒的描述,并且担心问道。

    董公可是目前他们儒家的核心人物之一,怎能遭受如此对待?

    “董公没什么事,除了丢了些面子之外没什么大事,陛下怎么着也不可能放任董公去死,如今董公也只不过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身上穿着的衣着都是树叶与兽皮,吃的东西也都是野生的野菜和野兽。

    你就没关注到我说的重点吗?

    重点是古史对尚书的动摇。”

    微子费简直无语了。

    要是董公真出事的话,他们怎么着也不可能在这边悠闲看书呀。

    当前他们儒家最要紧的不是说要怎么让董公日子过得舒服些,当前他们最要紧的事情是找出古史记载的漏洞,并且进行有效的抨击。

    这才是重中之重。

    “嘶……你说的也对。

    那个,你说的古史在哪?我可以看一下吗,我想了解一下再说。”

    马赫文这才反应过来。

    并且开始讨要古史来看。

    想要找书的漏洞,总不能连书都没看过就找吧,还是得慢慢来。

    ……

    在儒家学子积极寻找那些古史漏洞,并且想方设法抨击的时候。

    乔木继续马不停蹄的又推出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用具店,个人清洁用品肥皂店和清新植物油铺。

    并且开始将图书馆以及各大店铺的开设脚步,往全国方向扩展。

    这些东西的推出,显然是让绝大多数人都很是欣喜欢呼的事,笔墨纸砚这四类文房四宝显然极受文人墨客的追崇,大量文人在买了笔墨纸砚实验了一番之后,就又迅速去图书馆,想办法抄录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回去充当自家底蕴。

    这时候,文人家的底蕴不是说有多少钱,而是说家里有多少书。

    东方朔能因为自己读过几十万字的书而感觉骄傲自豪,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书籍匮乏和保守程度。

    绝大多数人只专精一本书。

    那不是因为他们只喜欢这一本书,而是可能他们家只有这本书。

    当然,这是文人。

    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对那些笔墨纸砚可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豆油和其他植物油,虽然油铺里面芝麻油之类的特殊油种价格比动物油还要高昂,但是豆油可比动物油的价格便宜了一倍不止,这么便宜的油类,显然是极受大家欢迎的,最关键的是,油铺那边还接受直接以豆子交换豆油,这对绝大多数家里几乎没几个铜板的普通平民更是好消息,因此,他们在知道消息之后,几乎全都拖家带口的蜂拥而至,有的甚至把家里豆子都带了过来,希望把豆子全都换成豆油。

    至于肥皂和香皂。

    那便是戳中了贵族的心思。

    最开始大家只是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派人去采买了点,可是等到用过之后,哪个不是开开心心的撒出大把铜钱囤了一批货,留一批精品自己用,剩下的则想办法运到其他地方,倒手一卖翻个两三倍。

    不但人开心了

    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可以说,乔木的三个店铺愣是让全长安当中的三类人都开心了。

    贵族、文人和平民。

 第三百二十七章 实权在握窦太皇太后(12)

    长乐宫,慈安殿主殿内

    铜灯绰目,微霞云起,细丝柔曼,寂寥无声,只有两人对影……

    良久,乔木这才细声问道:

    “你可知哀家缘何叫你过来?”

    “孙儿不知!”

    刘彻脸色僵硬,漠然回道。

    若非手无兵权,他都恨不得想要杀人了,态度又能好到哪里去?

    “你要练兵,要改革,哀家可以睁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你不能触及哀家的底线,哀家的底线就是百花齐放,百姓安居,哀家知道你喜欢的是董仲舒所谓的天人合一,喜欢的是他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但是哀家不喜欢。

    哀家要的是天下人都知道帝王无道,当起兵征伐,当效仿汤姬。

    哀家要的是广开言路。

    而非朝堂之上只有一家之言。

    日后你只要不犯到这两点,哀家不会再管你,你可以自由行事。”

    乔木这时候就是有些担心她的这些行为会把刘彻从一个极端逼到另一个极端,所以,这才把他找过来,给他定下一个规矩,让他在自己底线内做事,免得回头他再因为这两次挫折,搞的什么都不敢干。

    刘彻沉吟了片刻,又有些若有所思的盯着乔木看了许久,才道:

    “祖母此言,莫不是鼓励大臣造反,为君者的思想又怎能跟做大臣的,和做学问的相提并论,便是百家诸子也不敢说商汤姬周的行为是绝对正义的,依旧称为人臣弑君。

    而今日,我是为君。

    为君者自不愿被人臣所弑。

    况且,百家学问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