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算可得损失好几千两。
当然了,这个损失并不是说成本上的损失,只是原本能赚二两现在只能赚一两八导致的那种损失。
没赚到足够的钱那就是亏啊!
这么算没毛病的。
“老二家的,你没什么说的?”
乔木对家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对她这个二儿媳妇和穿越者孙子私底下做的事也都了如指掌,因此转头一看到她这个二儿媳妇一副纠结的神色,顿时就记起他们还有好几万块精品手工皂没卖的事了。
所以立刻点名问道。
“啊,婆婆,那什么……”
温胡氏被乔木突然点名吓了一跳,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思索了片刻后,最终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婆婆,我的确是有事想说。
我手里囤制了一批香胰子,都是现在市面上没有的香味,正准备过段时间运到京城那边卖,所以我想跟大伯和三叔他们一起去京城。
只是如果我一个人跟着的话。
就算没什么事。
也难免会有人说三道四。
因此这不正为难着呢吗?
也不知到底该如何是好。
如果一个人去的话,我一个妇道人家,一路上实在有些不好说。”
“哦,就是前段时间送我的那个是吧,那味道的确不错,蛮好的。
既然如此的话。
还真是挺麻烦的。
你们一个要进京述职,一个要进京赶考,一个要进京卖东西,然后明年几个孩子还要回老家那边参加县试,这都是不好耽误的事情。
嗯,这样,你们三兄弟就一起进京吧,一起带着自己老婆进京。
我带着孩子回老家。
那个什么安城府就先不去了。
反正家里几个孩子明年都要回老家参加县试,早点回去也好,省得到时候再赶时间错过了可不好。
对了,还有,你们进京没事去拜访拜访你们妹妹,我都许久没见她了,你们代我去看看她过得怎么样了,平日里有没有受什么委屈。
最重要的是,老二家的,你这次和你家那小子鼓弄出来的香胰子味道还蛮特殊的,应该也会蛮受欢迎的,为了防止被别人巧取豪夺。
或者设计陷害,夺取秘方。
你到京城暂时先别卖,先送点给思慧,让思慧想办法在勋贵圈里面宣传宣传,如果有可能的话,花个几千两甚至上万两贿赂一下内务府的官员,把你们弄出来的那几种香味的手工皂选成贡品,那咱们家这生意才算是真稳当,不会出事。
这点很重要,能做到最好,如果做不到或者碰到什么危险的话。
要么及时放手。
要么及时投靠有实力的。
千万别想着什么硬碰硬。
咱们家没这能力,碰不过。
京城里面高官显贵太多了,投靠谁都不一定很安全,只有靠上皇家那才算是真稳当,你能明白吧。”
乔木这番话虽然听着好像有那么点窝囊,但却的确是保身之道。
在那京城中但凡冒头的商家。
哪家背后没有贵人依仗。
真没依仗,并且有什么好东西的话,那根本就撑不下去,随便找点借口就能设计个罪名抄家,没有人会为了一个普通商人计较什么。
除非彼此有利益相争。
但不管如何,没有背景又有什么好东西的商家注定会成为炮灰。
所以进京卖东西倒在其次,在卖东西之前,先想办法给自己的东西找个靠山才是最要紧的,投靠什么郡王大官都不是啥靠谱的事,只有真正的靠上内务府,靠上皇家。
那才算真正的稳当。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我的穿越者孙子有点蠢(13)
“娘,媳妇自是省得(知道了)。
只是您一个人带着家里几个孩子舟车劳顿,我们也有些不放心。
这样,要不让思怀先送您和家里这几个孩子回老家,然后再让他回来跟大伯三叔一起去京城那边。
反正老家离这并不远。
时间上还来得及。
这样大伯三叔也能放心些。”
温胡氏还算贴心,虽然明知道乔木他们单独回去遭遇危险的可能很低,但还是表示要让自己丈夫送乔木他们回老家,也能聊表孝心。
她这丈夫除了经商也没什么其他出彩的地方了,只能在孝道上打打主意,也好提前给大儿子铺路。
不管怎么说,有个孝顺的商人父亲,总比只有一个商人父亲好。
“如此也好,思怀,你待会儿就去本县的镖局打探一下,看看最近我们回老家的那条路安不安稳,如果还可以就请镖局跟我们走一趟。
如果有危险山匪的话。
那也请镖局带我们绕一绕。”
古代赶远路并不像后来那么安全,官员还好些,走官道遇到危险的几率相对较低,可乔木他们现在回老家显然是没有资格走官道的。
因此自然得提前提防些。
而镖局走南闯北,不但信息渠道比他们稍微多一点,有些镖局可能还会跟一些地方的山匪有一定的联系,或者说能卖个面子啥的,可以稍微付点买路钱就顺利通过,不至于双方打起来,乃至伤了人命。
这种事虽然细论起来能算是私通匪类,但时局如此,朝廷也没有精力全面剿匪,对于这种情况自然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的当做不知道。
毕竟这要是当做知道管的话。
回头山匪杀人,弄出来的人命案子还得地方的官员担责,稍微多死几个说不定官都丢了,何必呢?
给点钱求个安全,挺好的。
所以,才会有乔木这么一说。
“娘,我觉得恐怕有些不妥。
我昨天收到邸报,邸报上面写南汇府那边已然旱灾六月有余,如今都已经入秋了,还没下雨,估计这一季粮食是绝收了,难民什么的因为地方瞒报还不清楚,但是根据以往一些情况推断,恐怕难民总数不会低于十万,那边离老家很近。
您过去我实在是有些担心。
要不还是跟我一起去京城吧。
至于几个孩子科举的事,我看看能不能花点钱,找找关系,让他们就在京城那边就地考了,要硬说起来,京城那边还更容易考些呢。
只是要卖点人情罢了。”
温君思先前一直在斟酌情况。
在思考自己的人脉有没有可能帮家里几个孩子换一下考试户籍。
因此这才没来得及及时劝说。
但南汇府那边旱灾的事却的确是真实存在的,那边一闹旱灾,附近几个府的治安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难保不会出现什么流民起兵。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
他的想法是宁愿不去考,再多等一年,也不去赶这一趟考试,而且万一那边真出事,说不定考试也会延后,再者考试还要到明年二月份呢,即便他们一家一起去京城那边,那一月份回去也是赶得上的。
到那时南汇府有没有事。
有没有人起兵就已经有数了。
完全不用这么早去赌没事。
“南汇府旱灾六个月了。
这么大的事怎么也没个消息?”
乔木这嘀咕着,她二儿子温君怀也嘀咕了起来:“难怪粮价涨了!
我就说都快秋收了,怎么本地粮价还稍微涨了几文,原来如此。
大哥,这事你怎么不告诉我。
告诉我我也好提前囤点粮。
好在现在也不晚,看来家里这一季的粮食是不能卖了,得存着。”
温君怀倒不是想囤积称奇,只是他们家人口多,平常粮食消耗也多,再加上家里还有两个酒坊,这粮食要是涨价,那他们家酒坊的成本也得涨,这不平白多花钱了吗?
“南汇府那边一直在瞒报,据说七月份下过一场雨,然后那边的知府以为旱情能缓解,就一直压着消息没让上报,可谁知道,一场毛毛雨之后,那边是一滴雨水都没下。
结果情况越严重,那知府就越不敢报,越不报,情况就越严重。
最后便拖成了这副模样。
这下好了,估计得拿他祭天。
现在巡抚应该已经到那了,但情况能不能缓解,还得看上面赈灾款项和粮食什么时候到,这种事估计得拖一段时间,回头发生什么事真不太好说,咱还是别冒风险了。
娘,就听我的吧。
先去京城再说。”
温君思也是前两天收到邸报之后才去调查南汇府的情况,如今虽然收到的消息不多,但是也能从各方面证明那边的情况严峻程度了。
因此他自然不想让乔木冒险。
其他方面不说,万一他娘这次不小心出意外死了,那他就得丁忧三年,三年之后,鬼还记得他一个小县令,到时别说升官了,估计连这县令的位置都保不住,三年之后又是一批新的进士要选官,哪还有他这没背景的老腊肉选择的资格。
“情况应该只会比爆出来的更加严重,而不会更加轻,看来的确有风险,那就先去京城吧,反正县试每年都有,家里几个孩子的年纪也小,不着急,还是安全比较要紧。”
家里几个孩子现在都还未满十六岁呢,所以倒也不是很着急,不管做什么事,首先得人先活着,因此乔木很快就决定还是听老大的。
先去京城,再谈其他事。
在场的几个人也都知道他们大哥肯定不会撒谎,这种关系性命的事,他们自然也是不愿意冒险的。
因此这次就没人有意见了。
也没人再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大家很快爽快同意,并且各自回去跟自家孩子说了一声,同时开始准备搬家之前的最后收尾工作。
至于说有什么收尾工作?
温君思是本地县令,总不能屁股一拍就走吧,怎么着也得跟过两天过来的另一个新县令做个交接。
因此账本之类的都得提前弄好了,不能出什么漏子被人抓把柄。
温君怀这三年在这边可是置办了不少产业,这些产业虽然不能都卖了,但是怎么着也得交给妥当的人,值得信任的下人管理,还有就是在这买的土地收益,宅子之类的都得找个值得信任的人管理收缴。
老三没什么事,只是准备准备收拾收拾,就可以等着一起走了。
这还只是家里的三个男人,剩下什么家具嫁妆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孩子衣物,粮食,路上的干粮等等等等,一大堆要操心的事,都还得家里几个女人共同协商着来。
因此又如何能不忙呢?
也就乔木年纪大辈分高,只需要把自己嫁妆内库之类的东西稍微整理一下,其他事都完全不用管。
而她那三个儿媳,个个都忙得快找不到东南西北了,其中老二家温胡氏最忙,因为她家手里乱七八糟的各类产业最多,东西也最多。
再加上还有几万块手工皂,以及手工皂作坊工人要收拾和搬迁。
她不最忙,谁最忙啊?
不过,她也算忙并快乐着吧。
毕竟东西多也意味着资产多。
资产多才会忙。
要是家里就一床被褥。
那根本就没得忙。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我的穿越者孙子有点蠢(14)
如此这般忙碌了近小半个月,他们这一大家子才算是彻底准备好。
并且正式开始上路赶往京城。
因为有老大温君思在。
所以他们家走的是官道。
再加上本身也有带着家丁护卫啥的,因此这次就没有专门雇佣镖局的人,一路上虽然有些颠簸,但好歹还算安全,而且每隔一段路程都有驿站能够休息,故而并不算艰难,比起普通人赶路已经好多了。
普通没资格走官道的那些人。
不但路不好走,而且还需要提防拦路打劫的或者山匪,而且这一路上也没有驿站住,难得碰到个客栈店面,还不知道是不是个黑店。
总之,没个有经验的带路。
普通人出远门是很危险的。
他们这一大家子走官道,能够规避很多风险,即便路上也有遇到过一两批难民,但是那些难民根本就不敢上官道,所以他们家真的是一路顺遂的很快就到了京城附近。
在离京城最近的一个驿站这边暂时歇了下来,准备休整一下,精神饱满的进入京城去做其他事情。
然后,他们家就看到有士兵跑死了一匹马,来到他们住着的驿站要了匹马后便再次快马加鞭走了。
“嘶,是八百里加急。
看来是出事了。”
那个士兵刚走,驿站这边负责送他的驿卒就感慨了一声,周围其他见到的人,也都议论纷纷起来。
“恐怕南区府那边是真出事了。
就是不知道事情大小。
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