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方便她以后正式回宫。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孝庄钱太后的不甘(12)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十日
正阳门,门口侍卫直到乔木凤辇走进去,这才迟疑的侧头问道:
“刚刚那位真的是太后吗?
我怎么从来没听过?”
“别说你了,我都快忘了这位太后了,我记得这位是成化四年出宫前往裕陵为英宗陛下祈福诵经的。
如今都十九年过去了,要不是她过来,我都快忘了还有这位太后了,我以为这位早就已经去了呢。
不过钱娘娘跟英宗陛下也是真恩爱,竟然舍弃了皇宫里的荣华富贵,亲自给英宗陛下守陵十九年。
怕是娥皇女英不过如此。
梁祝化蝶也不逊色。
不像现在这位周娘娘,非但没有替英宗陛下守陵,还不断纵容娘家弟弟嚣张跋扈,肆意插手朝政……”
站在刚刚发问的那个侍卫的边上,一个稍微年长些的侍卫,左右打量了一下,看没其他人,这才颇有些感慨,外带愤愤不平的说道。
不过话没说完,就被他边上另一位侍卫给打断了:“你快闭嘴吧。
注意隔墙有耳,虽然现在上官的注意力都在皇宫内廷,可难保不被人听到,这要是被周太后知道。
你小子可就小命难保了!”
直到有人提醒,正阳门这边的小声讨论才算停止,但也仅仅只是现在停止,估计等他们换班回去。
肯定还是会私底下讨论的。
他们都是男人,相比较于在宫中肆意妄为的周太后,显然更加的推崇替英宗守陵十九年的钱太后。
毕竟,他们也是希望自己死后自家媳妇能替自己守节的,而不是像周太后那样,借着自家的势力。
拼命往娘家捞好处。
所以,在乔木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她的好名声竟然就这么从正阳门侍卫那边开始往外面流传,京城中的百姓也全都逐渐恍然记起,原来宫里还有一位太后,而且这位太后已经替先帝守陵十九年之久了。
普天下百姓,受的都是儒学教育,儒家熏陶,儒家某些方面的思想更是已然贯彻百姓的思维深处。
成为普天下百姓的三观。
而孝和德,无疑是重中之重。
因此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位钱太后跟英宗陛下感情深厚,不惜抛弃一切荣华富贵,宫廷权势,也要陪伴英宗陛下身边,这是何等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简直堪比梁祝。
没几天,甚至于就连定庙号为宪宗的朱见深还没下葬呢,京城就已经开始流传一些似真似假,道听途说,外加自己脑补出来的钱太后与英宗皇帝健在时的感人故事了。
如果不是因为还处于国孝期。
指不定说书的,唱戏的。
话本啥的都搞出来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重回正题。
乔木坐着凤辇,穿过正阳门之后没多久就进入了皇宫内廷,过程那是靠着她现在坐着的凤辇,以及她手里为数不多能证明身份的腰牌印玺,这才好不容易穿过重重皇宫大门和众多侍卫太监的拦截询问。
顺利的到达停灵的宫殿。
即便死的是皇帝,那也没有让皇帝的长辈披麻戴孝哭丧的道理。
因此乔木过来的时候准备的东西很少,也就稍微带了点白的,穿了身素净的衣服,就从凤辇上面走了下来,并且径直走向停灵大殿。
“止步,您是……”
皇宫里,太监宫女之类的人员变换,有时候不要太勤,在这边伺候一些宫女和太监,现在可能还不满十六周岁,又如何能见过乔木?
不过,他们看乔木穿着一身素净的衣服,而且年纪颇大,并且顺顺利利的走到了停灵大殿这边,想也知道,身份地位一定不会太低。
因此客气地拦了下便询问道。
“哀家是慈懿太后。
来看看宪宗陛下的。”
即便乔木已经如实的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守卫在大殿门口的那几个太监和宫女依旧还是面面相觑。
自从乔木走后,这后宫当中有关于她的痕迹便几乎都被周太后抹除,平常也不会专门提及,所以这些太监宫女是真不知还有个太后。
十九年,不是十九天。
时间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慈懿太后?”
就在守在门口的几个太监宫女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宫殿里面却是突然传来了一声很刺耳的声音:
“姓钱的,你竟然还没死?”
虽然周太后很清楚,乔木如果真的死亡,宫里怎么着都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肯定得办场丧事。
这么多年也没有动静。
自然代表对方这么多年没死。
可是,如今她儿子刚死,情绪激动下的她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
恶毒的诅咒几乎脱口而出。
“你都没死,哀家怎么会死?
宪宗皇帝好歹也得叫哀身一家嫡母,如今他驾崩了,哀家过来吊唁一番,不过分吧,啊,周太后?
或者该叫你,周太皇太后?”
对方都这么不客气了,乔木自然也没有什么客气的必要,同样语气不好的反怼了句,随后就拨开边上的太监宫女,慢悠悠走了进去。
她脚上的伤势并没有恢复。
瘸着一只腿。
走路速度自然要慢一点
直到进入大殿,乔木才发现原来朝中大臣都在,而他们正都一脸诧异的看向她,在她的正前方,一具大大的棺椁摆放的十分正中,棺椁边上跪了一排子妃嫔和小孩子。
年纪最小的还在怀里。
不过这也正常,在场年纪最大的,也就是未来的弘治皇帝,现在不过才十八岁,他下面还有十来个弟弟,年纪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
最小的那个朱祐楷,刚过满月礼没两个月,就连周岁都没到呢。
这些个皇子,显然都是没见过乔木的,最大的才十八岁,乔木都离开皇宫十九年了,到哪能见到?
因此乔木的到来,除了在场年纪比较大的有些恍然大悟外,剩下年轻的几乎都是一脸迷茫的看着。
压根就不认识她这位太后。
“你,你该死,我儿年纪轻轻就去了,你这个瞎眼瘸腿的老太婆。
凭什么活到现在。
都是你,一定都是你克的。”
周太后的这番话,真的让乔木听得都想翻白眼,这不瞎胡说吗:
“你这么多年是光长脾气不长脑子是吧?还是年纪大脑子萎缩了?
是哀家离皇上近。
还是你离皇上近。
要克也是你克的。
哀家都离开皇宫十九年了,要是隔那么远都能克着皇帝,那哀家所过之处,岂不是应该寸草不生?
据哀家所知,哀家呆着的裕陵那边最近十九年可一个人都没死。
你呆着的这皇宫当中。
这十九年怕是没少死人。
没有一千,八九百也该有吧。
谁更克人,分明是显而易见的事,这锅,你可没办法甩给我啊。
哦,我都忘了,我跟宪宗陛下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克人,那不都是有血缘关系才比较容易克吗?
怎么想都是你比较近吧。”
比嘴损,乔木还没输给过谁。
三两句话这么一说,愣是把周围些没啥文化的都说的有些信了。
有两个甚至还往后退了退。
让自己离周太后更远了些。
好在周太后此时气的不得了。
气的快要发疯了。
注意力都在乔木身上。
要是被周太后看到,指不定就得被她穿小鞋,甚至于直接当场发落,敕夺诰命要人小命都有可能。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孝庄钱太后的不甘(13)
“两位娘娘,能否心平气和些。
这里是陛下灵堂。
不是两位争吵的地方。
慈懿太后千岁,您要吊唁就跟我来拿一炷香吧,也算是份心意。
皇太后千岁,您也克制些。
大庭广众之下,莫要丢了皇家颜面,到时,平白惹百姓笑话啊!”
这个时候,普通大臣阁老,乃至于晚辈肯定是不敢出来说话的。
因此,只能由按辈分论,比乔木她们还要高一个辈分的皇家老宗正出面,阻止她们两人继续争吵。
再不阻止。
皇家脸面都丢干净了。
周太后倒是还想再说些什么。
可乔木这时候已经不理她了。
她已经径直上前,从刚刚说话的那位老宗正手里取过一根香,按规矩点上,并且祭奠了下朱见深。
周太后这时候也清楚,这天下终究是朱家的天下,不是她这一个姓周的所能撼动的,再加上如今她亲自抚养长大的孙儿还未能正式继位,所以,她最终还是忍了心中的这口气,暂时不再继续针对乔木。
即便乔木上完香,走到了她边上坐下来,她也没再继续说什么。
当然,也没呆多久就是了。
没一会儿,周太后就脸色很不好的走了,乔木反正也没什么事情要做,依旧还待在原地,甚至闲暇时刻还跟周围几位老诰命聊聊天。
更是亲自下旨,让这边年纪大的都先起来,不用一直跪着啥的。
就算乔木常年不在宫中住,但她太后的身份的确不假,下的旨意也的确是懿旨,因此,自然有用。
即便只是件小事。
那些个老诰命也得承她这份人情,不然就这么折腾七天下来,她们就算不死,也得去掉大半条命。
接下来几天,乔木一直都住在皇宫当中,过程虽然少不了周太后的一些针对和暗杀,但那些事情对乔木而言都是小意思,轻轻松松就躲开避开了,到第四天,周太后的行为终于变本加厉到惹恼了乔木。
气的乔木直接给她下了点强效泻药,差点把她给拉脱虚了,接下来好几天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只能喝流质,这才稍微安生了一些。
这也让乔木明白了一个道理。
对待有些人是的确不能心慈手软,就算不杀了对方,那也得想办法让她忙于一些事情,或者身体差到一定程度,不然对方就算害不了自己,那瞎折腾也是怪恶心人的。
至于她说的是谁?
那当然就是周太后了。
乔木虽然已经把周太后给暂时弄倒了,但是她并没打算继续在皇宫当中住下去,在明宪宗的棺椁入了皇陵,国孝结束,新帝登基以及乔木尊号更改为慈懿太皇太后后。
她就再次打道出宫。
回裕陵去了。
这件事没有任何人反对,弘治帝更是生怕乔木继续在这呆着,把周太后给气死,所以那也是客客气气的把乔木给送走了,临走的时候还搭了不少皇宫内库里的好东西。
白拿的东西谁不要?
因此,来的时候乔木就一辆凤辇,走的时候是大车小车一大堆。
拖的跟人家十里红妆似的。
虽然乔木走了,但她的目的的确达到了,的确让皇宫里的众人都知道皇宫里原来还有一位太后,只是那位太后常年不住在皇宫当中罢了,而且她也顺利的拿到了太皇太后的头衔,说实话,要不是乔木担心自己不回去看一眼,周太后那边就能当她不在了,不给她太皇太后的头衔,乔木才懒得往皇宫跑呢。
除此之外,乔木还有点意外收获,那就是她的名声在民间突然得到了一定的宣传,变得特别的好。
这样的机会她当然不会放过。
因此,原本只是在京城中有所流传的一些有关于明英宗与钱太后的爱情故事,很快就在乔木的操纵之下,以光速飞快传遍全国大地。
等到第二年年底的时候。
明英宗与钱太后的爱情故事已经被渲染的不逊色于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类的故事了,国民度同样不逊色于相类似的故事,天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在那个故事里面,周太后还是一个反派角色。
当然了,编的时候乔木并编的那么直白,不过大家都知道说的是谁,至于效果有多好,回到香庙那边居住的乔木,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到慈安宫那边的周太皇太后闹着要处置那些百姓,找出话本作者了。
那可真真是好一场……
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大戏。
精彩的乔木都有点想把当时的视频录下来当教科书传播出去了。
可惜,现在没这条件。
当然了,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直维持热度,即便古代民众的八卦娱乐热情远比后来人持久,但是相关热度也仅仅只维持了大半年时间就很快消退,被其他事情所替代。
这种情况下,乔木并没有去刻意维持热度,更没有继续营造新的热点,而是很快就恢复了原来的习惯,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