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乔木目前唯一需要应对的就是土地改革造成的动乱,只要这一波动乱稳定过去了,那么接下来就没什么问题了,毕竟土地矛盾本来就是目前存在的最大矛盾,这个矛盾解决了,国内所有的普通老百姓都得感谢她,说不定不用人招呼,就能争相给她立生祠牌位。
当然了,那些普通乡绅和一些世家贵族目前还不知道乔木已经在磨刀准备杀他们了,依旧还一个个跳得很欢的争相发表议论,甚至还有人联合起来,准备去命令他们那边的武将,要武将出兵打下临安。
可是,乔木早就已经提前派人联系过南宋各地的武将了,并且向他们允诺日后文武并列,再无高下之别,所以,那些武将才不会听那些向来看不起他们的文人教唆呢。
又是一个月,乔木总算让她自己培养的军队全面进驻到了南宋各地,各地人数不多,但全部都是精兵,而且各地附近的武将也允诺到时候会配合一起行动,当然了,乔木肯定也是出了一点血,跟他们达成了一定的协议的,不过,武将的那点问题完全可以等以后以及日后再说,当前最为主要的还是先搞定土地改革问题,稳定全国秩序。
随着约定日子一到,南宋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正式拉开序幕,当然了,这次土地改革并没有完全剥夺所有有土地的人的土地,因为有些小地主,本身可能就真的是一家老小省吃俭用的攒了好几辈子才攒了百来亩田,这样的小地主自然不在土地改革范围之内,土地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家里土地过千亩以上的人员,当然了,最最主要针对的是土地来源不明或者土地是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获得的人员,这些才是重点打击对象,这一类地主乡绅和贵族全部都是要打入大牢,按律判刑,并且将土地分发给周围无地或者少地的百姓,而且,如果有人的土地被这样的地主,通过巧取豪夺的手段掠夺走,并且能够拿出证据的,也可以重新拿回自己的土地。
总之,乔木计划的这次土地改革并没有进行一刀切,虽然不能保证当中一定没有任何错误,但这种全国范围内的活动,能够保证大局面是好的,大方向没问题就已经不错了,哪能确保百分之百无误。
当然了,这次改革引起的动乱也极大,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武力暴动,但因为乔木派出去镇压的都是火器军队,而且加上前期宣传,很多百姓都愿意自发参与,自发的对付那些土豪劣绅,所以过程虽然发生了很多流血冲突,但是最终都能够重新平定下来,并且恢复秩序。
不到三个月时间,整个南宋不但全国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同时也重新厘定了一下人口户籍和土地数量,这次土地改革虽然杀了很多人,也给很多人定了罪,但是全国在册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倒还增加了一千多万,在一千多万就是包括了以前一些隐户黑户,其中大部分是从大地主手里解救出来的,只有少部分是逃税产生的隐户黑户。
当然了,除了人口户籍增加之外,土地也增加了很多,增加了整整三百多万顷,这三百多万顷的土地显然也是被地主和世家贵族隐藏起来的隐田,就是为了偷税漏税。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南宋悍后李凤娘(23)
土地改革完成后第三天,乔木便立刻下了一道通告全国的圣旨,宣布废除天下所有农业税,废除所有人丁税及其他所有的苛捐杂税,此后只收商税,关税和个人所得税。
【奉天承运,圣帝诏曰:
至今日始,取缔农税、人丁税等一众所有苛捐杂税,取缔所有劳役,日后官府建设需得按正常雇佣劳动给予报酬,同时取缔所有强行征兵制度,改征兵为自愿……】
内容很长,但是总而言之就是一点,那就是把所有苛捐杂税包括徭役,全部废除的干干净净,同时也把一些必须的税种杂糅进商税当中,不再直接对人征税,这样不但能够减轻政府的劳动,也能够避免一些征税的官吏通过各种小手段欺压百姓,或者说征收更多的税收。
事实上,古代的所有税收如果都按规矩,规规矩矩的收,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话,那大多数百姓其实都还能承担得起,然而,事实是,很多官吏收的并不规矩,该收一分的能收两分,再加上火耗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原本只该收一文的他能收两三文,百姓不穷才怪。
劳役征兵也是一样如此。
都是下面捞钱的渠道,普通人不想去就得交钱,去了如果没钱疏通什么的,说不定就给你安排一个最苦最累,最容易死的工作区域。
这也是每年劳役都会出现很多伤亡的主要原因,有些可能根本不是累死的,而是被人刻意害死的。
这些情况,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彻底解决,那怎么办,那就直接取消呗,取消了,下面那些官吏自然就没有办法继续通过各种手段去欺压百姓,毕竟都不征兵,也不征劳役了,他们自然也不能借此要钱。
此举一出,天下顿固。
……
岭南聊城
公告贴出来之后,所有围观百姓全部都沸腾了起来,大家很是不敢置信的围着县衙负责读公告的那个文书身边,不断的询问内容。
“我的天,这是真的吗?”
“肯定是真的啊,这可是县衙贴出来的,怎么可能是假的。”
“圣帝娘娘仁慈啊!”
“圣帝娘娘真是比菩萨还好,不但帮我们这些人做主,还给我们分土地,现在甚至还免了那么多苛捐杂税,咦,不对,那照娘娘旨意上的写法,岂不是我们以后都不用交税了,这可真是三皇未有之事!”
“旨意上不是写了吗,个人月入不到一两的全部都免税,只有个人月收入超过一两的才需要缴税。”
“你这话说的,我要是一个月能赚超过一两银子,那就算缴税也开心啊,我现在一个月工资才三钱!”
当然了,除了一个个交口称赞之外,还有一些人当时就放声大哭了起来,大哭圣帝娘娘怎么没有早几年登基,要是娘娘早几年登基的话,那他们的儿子孙子岂不是就不用劳役而死了,家里生下来的孙子女儿之类的,也不用为了省未来要交的那点人丁税而活活溺死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大家的向心力因为这道圣旨的原因,瞬间凝聚了起来,这时候要是哪个敢说乔木的坏话,都不用官府动手,光是广大人民群众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给淹死,甚至于把他一家都淹死。
个人崇拜几乎达到顶峰。
此时,人和已成。
古语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天时地利倒还在其次,人和才是最为关键的,除非发生天降陨石,千年不遇的洪灾之类的大型天不时和地不利的灾难,否则一般灾难,在人和的伟力之下根本无所畏惧。
这是人民群众的力量。
人和一成,乔木就开始进行下一步操作,比如将自己所有隐藏产业全部光明正大的彰显出来,用抄家得来的钱开始进行初步的全民扫盲教育和新式学堂的建设,同时进行大规模良种普及和新军建设。
这些举措因为有前期十年的准备,所以普及人员倒是不缺,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推广,乔木目前最要紧的就是继续维持相对平和的国际环境,等国内改革全面结束,并且结束一两年,整个大宋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之后,才是横扫天下收复失地的时候,而不是现在一边忙着国内改革,一边坚持对外作战。
也正因如此,乔木暂时并没有停止给予金朝岁币,而是依旧一如既往的按规定数量给足,反正这也只是个缓冲时期,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到时候肯定是要通通拿回来的,所以没必要计较这些,一时的得失只在其次,一辈子的得失才是最为关键的,金朝那边因为被蒙古和西夏牵制,再加上他们也认为一个女皇根本无关紧要,说不定自己就把自己玩完了,因此并没有趁机攻打南宋,也没要求增加岁币,一切都还一如既往,不增不减。
这无疑给了乔木发展壮大新军的时间,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情况下,乔木只用了五年,就装备好了整整百万新军,都是能够使用火器,并且有火器配备的新军,全国经济总量更是在五年时间内翻了九倍不止,有国家的支持,那真的是将制作出来的各种东西全面往海外以及周围其他国家倾销,全国经济总量不疯了似的往上涨才怪。
有钱有人有武器了。
自然就可以反击了。
娲皇六年春,春耕之后,乔木便正式进行了全国动员,令太子监国,自己亲自率领百万大军出征。
大军所过,一往无前。
因为这完全是千年科技碾压。
宋朝的时候,虽然很多地方已经发展出了火器,但是这时候的火器威力还很弱小,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甚至还有可能伤人伤己,所以多数国家都没进行全面装备,只能算是一个小分类,乔木这边不仅全面装备上了,而且还是先进于他们这边近千年的火器,几乎能堪比近代火器标准了,这样的军队全面推进,那些普通军队怎么挡得住?
可以说,几乎一天下一城。
前面大军在攻打推进,后面政务人员也是赶紧跟上,对新打下来的地方进行土地改革,收拢人心。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宋悍后李凤娘(完)
娲皇六年三月,新军大军出征。
四月,中都破,完颜璟被杀。
五月,金国亡,北伐成功。
六月,顺路灭西夏。
七月,派兵驻扎西北,往右直入元蒙,往左连攻辽国。
至十一月下旬,辽国破,元蒙被驱逐出大草原,大理上表称臣。
天下初安,四海咸平。
乔木搬兵回朝后,将往新打下来的区域实行原宋地相同改革的事宜全数交托给了她儿子赵扩,并且让赵扩长子长女共同参政学习。
同年,开始朝政改革。
乔木先前之所以没有动朝政的基础,主要是因为她需要满朝文武听她的话,去将先前那些改革全面贯彻下去,那时候,她需要朝政全面听话,需要一言堂,可是,现在天下已然基本安定,如果依旧还搞一言堂的话,她活着的时候可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等她死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甚至有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破坏性,给全国人民,乃至于国家本身造成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她必须得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全面改革朝政,实现三权分立和宪法至高,把皇权和官员军队的权力全部都关到宪法的笼子里。
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尽可能的保证皇权和官员的权力失控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不会太过于伤害人民群众,因此,乔木进行朝政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重修大宋律法,从律法中挑出比较重要的内容,并且增添一些新内容,修成最高宪法。
这是一件需要时间的事。
所以乔木也不是很着急,只是在过年前通知全国上下所有精通刑律的人员过完年后到临安集合。
……
娲皇七年元月八日
启明殿,大朝会上
乔木身穿凤袍,端坐其上,抬手一挥,示意在座大臣全部都坐下后,这才拿出一份资料道:
“此次大朝会,是新年元日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所谓万象更新,一些事,自然也得做出改革更新了。
左右丞相何在。
着你二人率六部尚书及一众正一品大员成立内阁,你二人分别为正副阁主,主管内阁事务,此后朝中大小事宜皆通过内阁交于我处。
可为小朝廷。
六部尚书何在?
今日始,解散六部。
原兵部,改革为军械部和军政部,两者互不统挟,互相协助,军械部主管军械制造改革和军队配给分发,军政部主管军队政务思想。
原礼部改革为教育部、文化部和外交部,教育部主管教育,文化部主管全国上下文化审查,外交部主管附庸国,附属国,及其他未曾结交国家之所有一切外交事务。
原户部改革成为财政部,税务部和粮食局,财政部只掌管全国财政统筹,税务部只管收税,粮食局掌管全国粮食以及粮食定价平衡。
原吏部改革成为督查部和考察部,督查部主管督查政务,考察部主管考察官员任职期间成果优劣。
原工部改革成为工程部和国家研发总局,工程部主管全国上下所有工程审核验查,国家研发总局独立于政务部门之外,为学术部门。
原刑部改革成为检察院,立法院和执法院,三院分权,不得互通管挟,检察院主管所有一切官员贪污受贿及其他犯罪行为,立法院执掌立法权,但立法需通过内阁及上下议会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