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专业打脸指南-第10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天割的麦子都堆在打谷场上,等着割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打麦子,然后把麦粒收进仓库。
  阮安庆就和阮安居趁着还没打麦子的时候在打谷场上把麦子堆来回的挪。
  俩人一晚上累的够呛,来回的倒腾,到快天亮的时候还得倒腾的看不出他们弄过,这来回一倒腾,因着没下过雨,天气很干燥,麦子晒的也干,就有一些麦穗掉到地上,更有好些麦粒在地上铺了一层。
  阮安庆就拿着口袋把掉在地上的麦粒和麦穗装进去,阮安居趁着没人的时候背着口袋运回家里的地窖里。
  就这么着,俩人相互配合,等到麦收结束,安宁回家一趟,她到地窖一看,好家伙,里边装的满满的好几大缸麦子。
  安宁都吓了一大跳。
  董唤娣和她说:“有些是我和你爹大晚上捡回来的,你不知道村子里的人有多糟践粮食,这么些好麦子扔在地上都没人捡,我和你爹晚上过去大半夜能捡好些呢,捡了没几天,就捡了两大缸。”
  这可真是,安宁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董唤娣又指着另外几缸:“剩下这些都是你大哥二哥晚上倒腾的,这几天守夜可是把他俩累坏了,现在都有点歇不过来。”
  可不就是么,大晚上的俩人倒腾那好几个小山似的麦堆,那可不得下死力气么,阮安居力气大身子也壮实倒也没啥,阮安庆肯定得累个半死。
  安宁就把两罐麦乳精拿出来:“一会儿娘给大哥二哥送过去,也让他俩补补身子,夏收本来就耗力气,他们又好几天没睡过觉,要是不补,万一亏了身子该咋办啊?”
  董唤娣不要安宁的东西:“你拿回去自己吃吧,哪有当妹妹的老是给当哥的买东西,再说,你马上就要成亲了,你这么着萧家那边该有意见了。”
  安宁就笑:“这是萧原从外地捎回来的,他说让给大哥和二哥补身子,萧家那边萧原也捎了两罐呢。”
  董唤娣还是不要,安宁就搂着她的肩膀小声说:“娘,我这回的书出版了,头一版挣了三千多块钱。”
  就这一句话,董唤娣利利索索的把麦乳精给收了。
  安宁回头问了萧原,萧家那边,萧柱子和金三娘身体不怎么样,他们没接重活,俩人都找了轻松的活干,不过晚上的时候,俩人也和阮平两口子一样拿着手电筒悄悄去地里捡麦穗,夏收这几天,萧家也捡了好几麻袋麦穗。
  知道萧家也存了粮,安宁心里才轻松下来。
  过了夏收,自然要交公粮。
  今年有好多村子里放卫星,往上报的时候就谎报产量,明明一亩地收了不过二三百斤的麦子,非得说成两千斤,真到了交公粮的时候,有些村子把所有的收成都交上都不够呢。
  北岗村的支书向来保守一点,他不敢报那么些个,就只报了六百斤,交公粮的时候也比往年多交了不少,但村子里起码留了一些粮食。
  回水村这边,老支书往上报的时候就实打实的数,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为着这个,他还挨了批评,但老支书年纪大了,也是老资格了,再加上在村子里很有威信,就算挨了批他也不觉得有什么,比起生存来,上头的夸奖还真不算什么。
  交公粮的时候,回水村是交的最少的,留下的粮食也最多。
  但因着今年干旱,产粮真的挺少的,老支书让阮安庆计算了村子里还有多少粮食,粗粮细粮都算上,然后就开始计算着让食堂做饭,再不像以前那样让大家大吃大喝的,而是算计着让大家只能吃七成饭,还是定人定量这么吃,一人一顿多少饭都是有数的,吃完了自己的定量,想要再吃就没了。
  为着这个,村子里的人意见很大。
  毕竟别的村子还大吃大喝呢。


第1850章 极品人家49
  一转眼夏收过去了,也到了一年里头最热的时节。
  安宁和萧原就在这个时节结婚。
  她头一天晚上天气凉快的时候和萧原一起回来。
  萧原骑着自行车带着安宁去回水村,把安宁送到家,他才紧赶慢赶的往回走。
  安宁一进家门,就叫董唤娣给拽住了:“赶紧进屋,你看,娘给你做了一身衣裳。”
  安宁进屋一瞧,好家伙,董唤娣给她做了一身大红的衣服,红衬衣红裤子,那红还特别鲜亮,火一般的颜色。
  打死安宁她都穿不出这一身来。
  “现在哪还兴这个啊。”安宁也没说不好,拿着衣服左看右看的:“明儿我要是穿出去,得让村子里的人怎么说啊,该说咱家太张狂了吧,不行我就穿衬衣,裤子就先放一放,你把早先我做的那条深色的裤子拿出来,这么配也成的。”
  董唤娣是想叫安宁穿一身红的。
  在她看来,成亲哪能不穿红啊。
  可安宁说的也对,现在和以前不一样,要是穿一身红出去,难免要叫人说的,还是低调点的好。
  董唤娣翻出安宁早先做的一条深蓝色的裤子:“你先试试还能不能穿,要是不行的话我再给你改一改。”
  安宁正要试裤子,就听到外头有说话的声音传来。
  紧接着,赵金枝和冯虎妞进屋。
  这俩人一边说笑一边进来,赵金枝还说呢:“可算是赶上了,这不,我和虎妞前儿找人扯了点料子,给宁宁做了一条裙子。”
  俩人把裙子抖落开,竟是一条绿色的半身长裙。
  赵金枝还和董唤娣说呢:“这成亲不是兴穿红着绿么,我听说娘扯了红布料,我就想着您肯定做了件红衬衣,我就和虎妞我俩做了条绿裙子,这么穿着肯定好看。”
  冯虎妞笑笑,又拿出一副黄色的绣花鞋垫来:“明天出门的时候垫上这个鞋垫。”
  安宁一看,好家伙,红黄绿,敢情是让她当红绿灯啊。
  “料子是真好。”她不能说啥,还得做出一副高兴的样子来:“这么着吧,明天早上我穿红衬衣,下午换上绿裙子,这么着穿一天都是新的。”
  “倒是啊。”赵金枝笑着坐下。
  安宁就又找出一件浅米色底水绿碎花的衬衣,她拿着衬衣比划了一下,觉得腰部有些肥了,就顺手拿了针线改动起来。
  不过一会儿功夫,她就把衬衣掐了个腰,再换上水绿碎花衬衣,和豆绿的长裙,穿上这么一站,嫩的就跟一棵小树一样,瞧着就那么招人爱。
  “哎呀,真好看啊。”
  董唤娣忍不住赞了一句。
  冯虎妞一拍手:“是好看,要不说,这衣裳得分谁穿,我是不敢穿这种颜色的,也就是宁宁穿上就这么喜兴。”
  董唤娣又让安宁试了试红衬衣。
  安宁试过了,衬衣倒是行,就是裤子腰部有点松了。
  她就把裤腰那块拆下来,在里边缝了两块宽边的松紧带,再把裤腰缝上,这么一穿,立马就感觉合身了好多。
  赵金枝特别羡慕的看着安宁:“宁宁这身条可真好,那腰细的一掐就断似的,手又巧,做啥都像那么回事,萧家是真捡着了。”
  正说着话呢,就有几个本家的小姑娘过来玩,还有村子里一些婶子大娘的过来和董唤娣说话。
  安宁就把衣服包好放到柜子里,穿着旧衣服出来招呼客人。
  本村一位五十来岁的大娘拽住安宁小声说:“安宁啊,听说你写的文章上报纸了。”
  安宁点头笑了笑:“也就上了那么一两回,也不知道谁传回来的,说的好像我多厉害似的。”
  那个大娘拉着安宁坐下:“大娘和你说个事啊,你看,咱们村子里才夏收,按理说食堂该吃点好的,我打听来着,别的村子里都吃白面馒头呢,可咱们村子里……唉,棒子面和着糠都不让吃饱,你说是不是支书和大队长把粮食给……你是个文化人,又会写文章,要不,你写个文章给报社,把咱们村的事情好好的说说,让城里的人也看看,说不定上头就有人来查。”
  安宁原先脸上带着笑,这会儿也不笑了:“大娘,这事我知道了,我会问清楚的。”
  她特别郑重的起身:“我还得和我爹商量明天怎么招待单位的同事和领导呢,就不和您聊了,您先坐会儿啊。”
  安宁说完就进了屋。
  至于说写文章登报社啥的,她才不写呢。
  也是前段时间食堂大吃二喝的把村民的胃口都养大了,这会儿稍微让他们受点委屈,一个两个的就受不住了。
  可受不住又怎么着,还得受着啊。
  这会儿再要大吃二喝的,不等明年,今年冬天怕都过不去。
  安宁一边想着一边进屋找阮平。
  阮平这边正写名单呢。
  安宁进屋坐在一旁等着,等阮平写完了名单,她就把事情和阮平说了一遍:“爹,您和老支书说一声,别让大伙闹出事来。”
  “好,我知道了。”阮平的神色也有几分凝重。
  安宁把这事说了就回屋休息去了。
  她明天得早起,可不得早点歇着啊。
  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天还没亮安宁就起了。
  董唤娣给她烧了一大锅热水,安宁起来就赶紧洗了个澡,洗完澡换上新衣服,进屋又对着镜子梳了两条麻花辫。
  等着梳洗好了,阮平做了两大碗面端进来。
  “宝儿,饿了吧,赶紧吃面,多吃点,吃饱点。”
  “爹,我端着,你别烫着。”
  安宁赶紧接过面放到桌子上,她端着碗就吃:“爹,你和我娘也吃点。”
  “我们也吃。”
  阮平话是这么说,可一直坐着没动弹。
  董唤娣也瞧着安宁,看着她吃面,就说:“多吃俩鸡蛋,早好些日子我就攒着鸡蛋呢,就等着让你回来多吃几个。”
  安宁吃了个荷包蛋,抬头对董唤娣笑了笑。
  她一碗面下肚,就听到外头有鞭炮声传来。
  “来了,来了。”
  阮平赶紧起身往外走。
  外头赵金枝和冯虎妞的说笑声很大,安宁听的清清楚楚的。
  然后就又听到村子里的人拦着萧原要糖的声音,安宁把碗一推,赶紧上炕上坐好。
  也不知道董唤娣从哪弄了个红盖头,过去就给安宁盖在头上了。


第1851章 极品人家50
  萧原进屋的时候,就看到安宁盖着红盖头坐在炕上。
  他对着董唤娣笑了笑,叫了一声娘,董唤娣满心的激动,含笑点头。
  萧原就和安宁说:“时候不早了,走吧。”
  安宁还真就下炕要走。
  赵金枝一把拦住安宁:“我的傻妹子哟,哪能他让你走就走啊,再说,出门子的时候也不能你自己走啊,得让他背着。”
  满屋瞧热闹的人就轰轰吵吵的:“背着,赶紧背上。”
  安宁就又坐到了炕上,萧原蹲下身,安宁顺势爬到他背上。
  萧原背着安宁往外走。
  这都几辈子了,这一次的婚礼是最简陋的,不过俩人都没觉得怎么着,只要能在一起,婚礼什么样子都不重要。
  阮平带着阮安庆和阮安居正在院子里给人发糖,院子的桌上,几个小孩子围着在抓花生瓜子吃。
  看到萧原背着安宁出来,那些小孩子就围着叫的欢实着呢:“背新媳妇了,背新媳妇了。”
  萧原背着安宁出了阮家的门,他的自行车就停在那里,他让安宁坐到自行车后座上,他推着安宁往回走。
  萧原身边还有北岗村的人,另外就是萧家的一些远亲。
  就这么推着一路走,一路上年轻人说说笑笑的。
  因着接亲接的早,等一行人到了北岗村,这天都还没热起来呢。
  自行车进了萧家住的巷子口,就有小孩子拍着手嚷:“新媳妇娶回来了。”
  萧原推着车子在自家门口停稳,门口处一边放着一把谷子杆,墙上挂着两挂鞭炮。
  萧柱子从院子里出来,走到萧原跟前问:“看时间了吗?还有几分钟?”
  虽然说不摆酒席啥的了,可好日子得看,时间得卡的正正好,要不然就是不吉利。
  萧原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表:“还有二分钟呢。”
  萧柱子看了安宁一眼,又让萧原把自行车调了个头:“人家说了,得脸朝东边下轿,要不然不好。”
  就这么着,安宁正个人朝着东方。
  正好东边太阳升起,安宁虽然隔着红盖头也能感觉得到阳光照在脸上发烫的感觉。
  二分钟很快过去,时间一到,就有年轻人开始点鞭炮,还有人点谷子杆,萧家大门两边火腾的一下就烧了起来,鞭炮声也响个不停。
  萧原抱起安宁就往院子里跑。
  就算跑的快,安宁还是感觉到了一星点火星溅到胳膊上烫着了。
  进了屋,安宁坐上炕,萧原给她掀了盖头,就出去招呼客人。
  其实也真没啥可招待的,不摆席不喝酒,大家就坐在一块说闲话,村子里的人也不怎么出去,顶了天就是村子里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别的也没什么可说的。
  等到半上午的时候,运输队的人来了。
  任队长带着几个司机来给送份子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