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宁拉着萧卫到一旁:“打今儿起,每个星期天你都跟我去厂里干活,放假的时候跟你爸跑车。”
  萧卫还挺高兴的:“行啊,我早就想出去走走了,你们一直不放行,这回我得好好的转转。”
  金三娘不明白安宁和萧原要做什么。
  不过她一向是支持孩子的,安宁做什么决定,她都没反对过。
  这次也是一样。
  之后,每天星期天安宁就带着萧卫去厂里干活。
  她还让萧卫去车间给那些老工人搭把手,让他好好的学习一下。
  萧卫去了厂里几回,整个人都有一些改变。
  在萧卫的意识中,这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益交换。
  便是父母和子女都跟利益挂钩的。
  父母生养孩子,是想将来老有所依,孩子得到父母的教养,花了父母挣来的钱财,等父母老了之后,就要有所回报。
  这便是一种利益交换。
  可他在车间里看到的却不只是这样。
  车间里有好些老师傅带徒弟,萧卫记得上辈子也见过师傅带徒弟,那都得先让徒弟给干好几年活才会教他,就是教的时候也不是很尽心的,反正都是要留一手的。
  可车间里那些干了半辈子的老师傅教徒弟都是尽心尽力,生怕徒弟有一丁点的学不会,有的甚至还追着打着让徒弟学。
  萧卫越看越不明白。
  歇着的时候他就问那些老师傅:“您干嘛这么费劲啊,他们爱学不学。”
  老师傅笑着摆手:“可不能这样啊,娃到了我们手底下干活,就得好好教,娃还小,难免性子跳脱,就有点耐不住,我这个当师傅的得督导着点,别让娃将来后悔,再说,我们是越来越老了,将来接班的还要你们这些年轻人,要是他们都学不会,这活谁干啊,好多活没人会干,怎么建设国家,咱们国家不容易啊,早先那是一穷二白,也就是这们这一辈的人豁出命来干,才一点点好了起来,可和那些发达国家还差的远……咱们得一辈一辈的努力才行。”
  萧卫听着这些话,看着老师傅沧桑的脸,他的心中有些微的触动。
  之后,到了放假的时候,萧原收拾了一下就带着萧卫去跑长途去了。
  这一回,萧原跑的特别远,一路上带着萧卫见识了很多。
  曾见到过拦路抢东西的,也曾见到过不怀好意的,更多的还是见识到了人间的温情脉脉。
  有一天萧原开车在路上走。
  这边是山路,路很难走,一个不注意可能就要翻车。
  车子开到最窄最陡的那段路时,前边一辆车就翻了。
  车子翻倒在路边,差一点就掉到山崖下边,但车上很多东西都掉下去了。
  当时萧卫就想着这些东西肯定找不回来了,司机能够活命就已经够不错了。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些穿着破烂的附近的村民很快就赶了过来,这些村民没有拿过一点东西,硬是连拽带扛的把车子给拉了回来,然后拴着绳子跑到下边把东西一点点的捡了回来。
  那么些人啊,没有一个私藏车上的东西,捡回来就帮着整整齐齐的码到车上。
  司机受了一点小伤,萧原这边车上带了一些外伤药,他就让萧卫给送过去。
  萧卫送过去,帮着司机包扎,他亲眼看着车上运输一部分吃的东西,那些村民们忍饥挨饿的,却没有一个人拿着吃。
  他就很不明白。
  回来之后就问萧原:“这是为啥啊?”
  萧原等着前边的司机装好货开车离开,他也开车往前走,过了那段最不好走的路才说:“这边的路很难走,时常就会有翻车的情况,附近的村民就组织起来,见到翻车的就过来帮忙抢救,已经很多年了,就是最困难的那几年,人都要饿死了,却没有一个人……”
  “他们傻吗?”
  萧卫更加不明白。
  萧原笑着:“你说呢,他们傻吗?”
  萧卫想说傻,可这个字怎么都说不出口。
  他喉间像是噎着什么一样,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之后,一路走,一路见闻,见识到了这世间的恶,也见识到了世间的善。
  有的时候天晚了,萧原也不找住的地方,就和萧卫住在荒郊野外的,他还带着萧卫观察动物,还给萧卫讲故事。
  等着出了一趟远门回来,萧卫行事明显的有所不同。
  他虽然还讲利益,可却多了一些温情,也开始重感情了。
  金三娘也觉得萧卫变了。
  她私底下和安宁说:“之前我挺担卫儿的,这孩子太冷了,心冷,现在他有了人味。”
  一句人味,道尽了萧卫的变化。
  是了,萧卫之前做事情都有衡量,也不能说他做的不对,他也没对不住谁过,但总觉得差那么回事。
  如今想想,差的可不就是人味吗。
  之后,每年放假的时候,萧原都会带着萧卫出去。
  后来他不只带萧卫,还把萧亘和萧铭也带出去了。
  安宁和萧原在星期天的时候,会带着五个孩子出去玩,带他们认识这个世界,也开始扭转孩子们的性格。
  让这些大佬们变的像个正常人。
  一晃眼,匆匆忙忙的就到了七七年。
  这一年,停了十年的高考重新开始,那些读过高中的学生们,那些下乡的知青们兴奋的奔走相告。
  萧茵也很高兴。
  她就盼着这一天呢。
  早早的,萧茵就准备好了各科的书本,还有那本据说是高考神书的数理化自学丛书,这本书萧茵也早就找关系买了回来。
  高考的消息一传出来,萧茵就和家里说要参加高考,之后就开始埋头苦学。
  不只萧茵要参加高考,萧大妮家的孙胜利,二妮家的满囤和满筐,还有阮安居家的三丫,以及任勇都报了名。
  报名归报名,这些人已经好多年没学习过了,有的甚至都好多年没看过书的,这会儿开始到处找书找笔记,着急忙慌的开始学习。
  任勇这边也不知道听谁说的,知道萧茵手里有书,就开始每天往安宁家跑,过来就是抄书。
  他不只是抄书,还会在这里一边抄一边学习,有哪个地方不懂就问安宁。
  毕竟安宁可是大学生呢,也是这一片唯一的大学生。
第1897章 极品人家96
  没过几天,大妮和二妮都知道了任勇来安宁家学习的事情,这俩人就把孩子全打发了过来。
  好家伙,这一天到晚的开始热闹了。
  除了萧茵,还有四个高考生,光是一天得多做多少饭啊。
  这么些孩子都过来,安宁也不能不管啊。
  她索性就办了个高考辅导班,每天抽出时间来给孩子们讲课,另外就是给他们出题。
  安宁参加过这个时代很多次高考了,那些考题她虽说记的不太清楚,但大致的方向还是能把握得住的。
  她每隔几天就给孩子们出几张考卷,就让他们在这里做,做完了安宁直接批改。
  这几个孩子真的是很长时间不学习了,好些知识都忘的差不多了,现在一点点的往起捡,是挺不容易的。
  安宁头一回出的考卷除了萧茵之外的另四个孩子,也就满筐考的还好一点,起码及格了,剩下那三个都不过考三四十分。
  安宁批完卷子就开始针对性的教学,谁差的哪方面就补哪方面。
  先让他们把知识点记住,然后再针对性的做题。
  时间紧任务重,安宁也不让这些孩子来回跑了,免的耽误了时间,她把家里收拾了一下,空出房间来给孩子们住,一天三顿饭保证供应,而且还保证营养充足。
  把生活安排好了,随后就是特别痛苦的背知识点刷题。
  萧茵倒还好。
  她早就开始学习了,也可以说从高中毕业之后萧茵就没干别的,每天就在家里看书,不懂的有安宁和萧原这两个大佬,她能随时请教。
  就算安宁和萧原不在家,不是还有萧铭在么,这家伙文科不怎么样,但理科确实是强人。
  而萧茵还真不怕文科。
  理科上头的问题只要问萧铭,就没有他答不上来的。
  也因为这个,萧茵这会儿复习的时候特别轻松,反正安宁出的题她就算考不了满分,也是差不离的。
  有了萧茵的刺激,另外四个人真的是拼命的学。
  就这么着,一直学到冬天,高考开始了。
  考场就在县城这边,孩子们也就一直在安宁这边住着,后勤方面萧柱子和金三娘给保障,一直到开考的那一天,孩子们的身体和精神都还不错。
  到了考试这一天,一大早萧柱子和金三娘就起来做早饭。
  每个孩子都是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再加上点菜和小米粥啥的。
  五个孩子吃饱了,安宁让他们互相检查东西都带全了没,检查好了,一家子就送考生过去。
  连着考了三天,孩子们倒没怎么着,萧柱子和金三娘是又紧张又累。
  等考完了,这俩人先躺到炕上好好的睡了一觉。
  当然,五个孩子也熬的不行,一考完就各自回屋睡觉。
  任勇睡的时间最长,一直睡了一天一宿才醒。
  好家伙,四丫在家里等着老等不来人,就带着孩子跑到这边找,过来一看任勇还睡着,四丫又好笑又有点心疼。
  倒不是四丫喜欢上任勇或者怎么的。
  毕竟俩人现在是夫妻么,一起生活了挺长时间,任勇这个人干活有点不太行,但别的方面还真不错,对四丫和孩子也都挺好的,俩人处的就跟兄妹似的,四丫心疼任勇,也是当哥哥一样。
  四丫就守着,一直等任勇醒过来才带着孩子结伴回家。
  孙胜利和满囤还有满筐睡了一觉,在这边吃了饭也是各回各家。
  休息好了就是填志愿。
  萧茵是挺自信的,直接就填了帝都大学。
  任勇后来把答案写出来,让安宁帮着估分,估的分数还不错,他就报了沪上的一所学校,看样子,他是想回家了。
  孙胜利估的分数和任勇差不多,他一时间也不知道报哪个学校。
  大妮和孙金锁也不晓得啊,就跑过来问安宁。
  安宁就选了几个学校让孙胜利报,孙胜利第一志愿就填了帝都的一所大学,用孙胜利的话来说,萧茵在帝都,那他过去也好有个照顾。
  满囤估的分数比那两个低一些,他就报了本省的一所学校,满筐估的分数比孙胜利还高一些,他也填了帝都大学。
  之后的日子慢慢的过着,一直到年前,录取通知书终于下来了。
  这天天才亮,安宁家的大门就被人拍的直作响。
  萧柱子醒的早,听到敲门声赶紧去开门,就见邮局的小廖站在门口,他手里拿着封信:“萧叔,这是你家茵茵的信,是帝都来的,快看看,是不是录取通知书。”
  萧柱子一听这话,其实心里是稳了的。
  他就拆开信封去看。
  这信封才拆开,就看到一群人敲锣打鼓的过来。
  “咋的了?”萧柱子看着好多人都堵在自家门口都有点发懵。
  站在最前边的是县里和教育局的领导,这两位领导过来就和萧柱子握手:“你就是萧茵的亲人吧,恭喜啊,你们家萧茵这次考了489分,是咱们省的文科状元。”
  “啥?”萧柱子更回不过神了:“领导,您刚才说啥,我们家茵茵,我孙女,她考了多少?”
  这边正说着话呢,金三娘听到动静也过来了。
  她刚好听到文科状元那句话。
  金三娘顿时就蹦了起来:“这是真的?我孙女真考了状元?”
  萧柱子已经回神了。
  他赶紧说:“那啥,这大冷天的……赶紧屋里坐。”
  于是,一大群人进了屋。
  萧茵也早就被吵醒了,她收拾好了出来,安宁和萧原也过来了。
  安宁是县里的名人,和领导啥的也都认识,她脸上带着笑过来和几位领导握手,然后又忙着拿瓜子糖啥的,又忙着给泡茶。
  那边萧柱子终于把通知书给了萧茵。
  金三娘凑过去看,看到上边帝都大学那四个字,一时间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贺喜的人也没多坐,就坐了一会儿,和萧茵说了几句话,然后留下奖励就走了。
  这回萧茵争气,考了省状元,省里市里还有县里都奖了钱。
  她光是奖金一共就拿了好几百块钱,这回路费还有大学一年的开销啥的都有了。
  金三娘就和萧茵说:“别省着,该花就花,赶明儿让你爸带你去市里挑几身好衣裳,等这钱花完了,奶再给你。”
  萧茵收到通知书,那边满筐也收到了帝都大学的通知书。
  他考的成绩还算不错,在省里也排二十来名。
  过了几天,孙胜利以及任勇也收到了通知书。
  就满囤一直没拿到录取书,他急的什么似的,二妮和老杨也急的每天都往邮局跑,就这么过了十来天,终于,满囤也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家里这五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一时间,萧家和阮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