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吧。”
张凤凤洗了碗擦干净了手,带着安宁和孩子们进屋。
安宁进屋就道:“这不,我想着给孩子们做冬衣,只是这三个孩子没鞋底子,我就想问问娘有没有长的,今年我就先借几双,等明年纳了新的我再还给娘,另外,就是景玉和景燕的事情,俩孩子年纪也大了,我就想着不能老在家里玩,该学的得学起来,孩子该上学得上学,家里的活也得学着点,灶上的还有针线活我得好好教她们。”
是了,最大的李景玉比刘启还要大几个月,也是八岁多快九岁的孩子了,可还没有上学。
王宝珠是个没成算的,想着乡下女娃能有多大出息,上学也是白瞎,就从来没有张罗过让孩子上学的事情。
张凤凤一听安宁要让孩子上学,心里就是一喜。
“行啊,你说的都是好事,根本不用和我商量,你做主就成,孩子跟着你,你看着教养,也别见了外,他们好的不好的,你该骂就得骂,该打就得打。”
张凤凤一句话,算是认可了安宁。
李景玉在一旁听的特别高兴。
李景燕也愣住了。
其实这两个姑娘心里是有些算计的,并非不知好歹的。
她们也明白上学是好事,只是王宝珠不让她们上学,李致方又听王宝珠的,她们就不敢提。
却没想到王宝珠这个亲娘不管她们,安宁这个后娘替她们打算的这么周到。
李景玉心里挺感激安宁的,李景燕也开始认真思索,早先她姥和她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安宁把刘玉珍和李景寒放到张凤凤这里,就带着另外四个孩子往山上走。
一路上,倒是碰到了不少村里的人。
好些女人一看到李家那俩闺女收拾的一个比一个精神,就都笑着问安宁:“这是要去干啥啊?哎呀,你家这俩闺女早先没发现,现在洗干净了一瞧还真好看。”
安宁也笑:“可不是么,俩孩子长的周正着呢。”
这么一路走,安宁一路和人打招呼,也让不知道多少人看到了李景玉和李景燕的变化。
安宁就是不表功,什么都不说,可大伙心里就想着安宁这个后娘当的是真的挺不错的,对孩子们也都挺好,要不然,这俩闺女咋变化那么大呢。
第521章 不想做踏脚石的后妈9
安宁带孩子们上了山,一路走,还一路教孩子们也怎么辩认山里的那些植物,哪些有毒,哪些没毒,哪些可以食用,哪些能够换钱,她说的很详细,四个孩子听的也特别认真。
当然,安宁也没有只是教,她还弄了不少山货,有核桃,栗子,还有冬枣以及一些蘑菇之类的。
除此之外,安宁还挖了一些药材。
等到下山的时候,安宁运气还挺好,还逮到了一只野兔。
她把野兔捆好了扔到背篓里,上边又放了些草盖好,就带着四个孩子下山去了。
这次上山,安宁主要还是想弄些药材的。
现在想挖的药材都已经挖到了,自然是赶紧下山。
等回了家,李致方也把活干完了,正在井边洗脸。
安宁就把野兔给他:“一会儿你收拾了,晚上炖肉吃。”
李致方一看有肉也挺高兴的,就叫上刘启和刘明去杀兔子。
李致方就想着安宁对自己的孩子好,什么都带着孩子们去做,那他也得对安宁的孩子好,也得教孩子们怎么做活。
他没坏心眼,安宁也就由着他。
安宁把药材和蘑菇木耳等晒好,就去张凤凤那里把孩子接回来。
她带着孩子回来的时候,李致方已经把肉炖上了。
一进门,安宁就闻到一股肉香味。
她带着孩子们洗了手脸,让他们乖乖坐好,自己则去厨房弄了点干粮,没一会儿功夫,玉米面的饼子出锅,还有一锅兔肉也被李致方端了出来。
安宁盛了一碗肉给李景玉:“去给你奶送一碗。”
李景玉端着碗,脸上带着笑,脆生生的答应了。
李景玉前脚走,后脚李景寒就要夹肉,安宁敲了敲桌子:“都坐好,谁也不许吃,等你姐回来再吃,往后咱家也是这规矩,甭管是谁没回来,都要等着。”
李景寒扁了扁嘴想哭,李致方有些心疼,看着安宁问:“让孩子们先吃吧。”
安宁瞪他一眼:“居家过日子没规矩可不行,孩子们得从小就立规矩,这么着孩子们才懂事,不然长歪了可怎么成。”
李致方本来就不是一个口齿伶俐的,安宁这么一说,他也不敢提意见了。
就这么着,一家人等着李景玉回来才开饭。
吃饭的时候,安宁倒是没拘着几个孩子,尽量的让他们吃饱。
吃过晚饭,安宁翻箱倒柜的找了布料和棉花出来,又叫了几个孩子过去一一的给他们量尺寸准备做棉衣。
一连几天,安宁白天带着孩子们上山挖药材弄山货,晚上熬油点灯的做衣服。
等着她把第一批药材炮制好了,就让李致方在家带孩子,她骑着车子去镇上卖药材。
安宁走的特别早,天还没亮就出发了。
她在去镇上之前,趁着大伙都还没起来,就又进了一趟山。
这几天安宁一直上山,倒是发现了一些好东西。
她现在已经开始修炼功法,在山上的时候,辩识灵气波动,确定这山里有上百年的人参,另外,她还通过神识外放发现了一处山洞,这山洞应该是早先土匪藏东西的地方,里边有不少好物件。
安宁没想着动山洞里的东西,进了山之后就去把那株早先就观察好了的人参挖出来,之后又快速的下山,骑着车子去了县城。
她跟李致方说是去镇上,其实她并没有打算在镇上卖东西。
一来镇上李致朋的熟人多,她卖东西卖了多少钱之类的不用多少时间就能传到李家人耳朵里,二来,她挖的人参在镇上也卖不了多少钱的。
安宁也没有打算在县城卖,她想去市城卖。
她到了县城的时候天才刚亮,安宁就坐了早班车去市里。
等到了市里,已经过了早饭的点,安宁下了车打听了一会儿,就找了一家中药店。
她进去之后找到了老板,不但把采的药材卖了,还把那株人参也卖了,之后,又在这家药店买了一些药。
买了药之后时间还早,安宁就在市城转了转,她打听了物价,而且打听了市里的房价。
打听好了之后,安宁心里有了数,这才坐车回县城。
到了县城天都擦黑了,安宁赶紧骑车回家。
到了家,李致方已经做好了饭,安宁胡乱吃了一口,就跟李致方说:“我没去镇上卖药,去市里转了转,市里给的价比镇上还有县城都高,我打算以后去市里卖药。”
“行。”
这个李致方是不管的,只要能卖到钱,随安宁去哪都行。
安宁就把卖药的钱拿出来:“一共卖了这么些,我想着等把剩下的那些药材都卖了,给咱家一人弄两身新衣服,我在市城的百货大楼看了看,人家卖的成衣可好看了,我想着挣了钱给咱家三个女娃一人弄一身好衣裳,至于男娃穿自己做的就行。”
李致方一听特别乐意。
他有两个闺女,而且都大了,要是买衣服的话,肯定比刘玉珍花的要多。
李景玉和李景燕也显的特别高兴。
安宁吃过晚饭又做了一会儿活,等大伙都睡了,她才起身弄药材。
她今天把所有的药材都凑齐了,晚上就把那些药制成粉末,早起的时候,她给李致方盛饭的时候就在他碗里放了一些。
李致方也没吃出来,倒是觉得今天早上的粥比平常更好喝,就连喝了两大碗加了料的粥。
之后,安宁每天都会上山采药,时不时的还会弄点稀奇东西回来,这么着过了有一个来月,安宁倒也攒了一笔钱。
她去市城卖了药,当真给三个女孩买了衣服和鞋子。
另外,安宁还买了书包和本子还有笔,送刘启刘明以及李景玉和李景燕上了学。
上学的时候,安宁让李景玉还有李景燕穿上给她们买的新衣服,背着新书包,她带着四个孩子往学校走去。
这个时候正是早饭的点,村子里的人在闲了的时候爱在街上吃饭,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东家长西家短的都是这么传播出去的。
而安宁带着四个孩子招摇过街,自然就引起了注意。
安宁笑着跟人打招呼,别人问她的时候,她就说要带孩子们去上学,还说孩子大了,不上学可不行,他们这些人没赶上好时候,没读过书,跟个睁眼瞎似的,可不能让孩子们再受这种苦。
村子里的人听了这话都说安宁想的对,孩子是该上学读书的。
有几个重男轻女的妇女看安宁带着俩闺女俩儿子一块上学,就忍不住劝了一句:“照我说,男娃读书还有用,女娃有啥用啊,将来嫁了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就算供出个大学生来,对你也没半点好处。”
安宁也不恼,笑着说:“不管咋样,我得让孩子读书,男娃读,女娃也得读,我不求对我有啥好处,哪怕他们将来一个都不管我呢,我的本分尽到了就成。”
她这话说的很实在,让人听了只觉得这人是真的好,心地善良心胸还开阔。
有的人忍不住歪了歪嘴,和人提起时就骂王家脏心烂肺的,安宁这么好的人都信不过,还愣是往人家身上泼脏水。
还说就算是李家那三个娃给老王家带,他们也不见得让女娃去读书,自己就是下作玩意,倒还冤枉好人。
更有的人见李景玉和李景燕穿着新衣服,就跟安宁开玩笑:“咋不给你家这俩也买两身新衣服穿?”
还有的婶子大娘问李景玉:“景玉啊,你这衣服是你大娘买的还是你奶给买的呀?”
大伙都没想着衣服是安宁买的。
毕竟,安宁要是买,没有只给李家娃买,不给自家孩子买的道理。
李景玉是个老实孩子,别人问了,她就说:“是耿姨给我们买的,这衣服是在市里买的,可贵了。”
大家听的一愣,均拿着不可思议的眼光打量安宁。
安宁笑道:“我手里也没多少钱,就给家里的女娃买了新衣服,男娃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
说完话,安宁就带着四个孩子去了学校。
然后,安宁对李家的娃比对自家亲生的还要好的这些话就在李家庄传遍了。
好些人都觉得安宁傻,哪有她这样让别人家的压过自己亲生的道理,当然,也有的说安宁厚道,对待继女比亲生的也不差。
好些小女孩都特别羡慕李景玉姐妹,因为她们虽然是后娘,可后娘却让她们上学读书,自家是亲娘,但却不让上学。
还有脾气差的和家里吵架,就跟她娘这么吵:“你是不是亲娘?咋还没后娘好呢?李景玉的后娘都给她在市里买新衣服,还送她上学,你还是亲娘呢,咋就不让我上学?”
第522章 不愿做踏脚石的后妈10
安宁每天晚上都会修炼,等入了冬,她已经能够使用一些法术了。
而这个时候李致方也被安宁用药弄的特别清心寡欲,他从来不会对安宁提出什么非分的要求,安宁自然也乐的如此。
眼看着入了冬天气越来越冷,安宁就趁着还没有结冰的时候在晚上大伙都入睡之后去了一趟山上。
她早就踩好了点,这次去山上就是想把山洞里藏的东西弄出来。
别说,那个山洞藏的东西还真不老少,安宁运了好几天才运完。
她把那些东西都埋在了她和刘山盖的房子的院子里,为了怕人发现,安宁还埋的特别深。
当然,她也没有全埋,她在屋里的炕洞里放了两块金子,还有两件前朝的古董。
等到了星期天的时候,安宁就跟李致方说要带着刘启把刘家的房子打扫一下,看看哪有没有坏的,顺便找人修一修,省的长时间没人住房子坏了。
这都是应当应份的,李致方自然也不会阻拦,他还问安宁要不要他帮忙。
安宁赶紧摆手说不要了。
李致方就在家里带孩子,安宁带着刘启回了刘家。
一进院子,安宁就让刘启把门关好。
刘启现在年纪大了点,再加上他爹死的早,他跟着安宁过了两年苦日子,现如今特别懂事。
安宁让他关门,他就赶紧把门关了个严严实实的。
“娘,你叫我过来有啥事啊?”
安宁笑笑,拉着刘启进了屋子。
她从炕洞里掏啊掏的把那两件古董还有金条都拿了出来。
古董刘启不知道,金子他倒是知道的。
“娘,这,这是金子吗?”
刘启满脸的震惊:“这,这金子哪来的?”
安宁低声道:“我到山上捡柴的时候发现一个山洞,金子是从山洞里捡的。”
她一边说一边掂了掂金子:“老大,咱家如今有这金子可却不能露出来,娘也不能拿着金子给你们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