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好多势力只是因为万荒谷惨案,想要找群英门讨个说法,但现在他们几乎都要忘记为什么要和其火拼了,反正双方都已经死了很多人,早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这,却也正是烈刀门,或者说逍遥王想要看到的。
这一切本就只是个针对全武林的阴谋,不管是群英门,还是烈刀门,他们的背后,其实都是逍遥王,而逍遥王这么做的目的,一共有两个,一个是要通过搅乱江湖,然后波及到朝廷,接着便在朝堂中造势,为自己推翻昊元年做一个铺垫。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让江湖势力自己先进行内耗,最后双方拼个两败俱伤之时,他就可以利用逍遥王府在江湖中的名声,插手进来,然后扶植一个傀儡出来,让其来稳住局面,从而在江湖中获得威望,然后再想办法让其成为武林盟主,同时将那些不稳定的江湖势力再暗中除掉,到那时,整个江湖也都在逍遥王的掌控之中了!
逍遥王的野心,不可谓不大,毕竟从前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皇帝,都没能做到过这一点,若是他能将武林也纳入到朝廷的管辖之内,那他的功绩也算是前无古人了!而且从目前的势头来看,他的最终目标,已是近在眼前!
至于在烈刀门和群英门火拼的时候,万剑门和问剑阁都在干嘛呢?随着火拼时间越来越久,有越来越多的势力找上万剑门,想请他们来平定此事,唐万里也派人劝过和,但一点用也没有,不过他心里也清楚,所以劝和也只是装装样子,为的不过是打发掉那些人,实际里,他一直在暗中发展门派的势力,并时刻关注着武林中的动向,尤其是万魂寺的行踪!在万里雪看来,武林的这场动乱,都是由万魂寺而起,只要自己找机会,一口气端掉万魂寺这个势力,那么武林自然就会恢复太平!
第476章 新皇登基
同万剑门一样,问剑阁也是抱着这样的打算,先静观其变,韬光养晦,然后再找机会和万魂寺好好算上这笔账!当然,现在的问剑阁就是想不低调也不行,在万荒谷损失惨重的他们,实在没有资格和能力再去插手江湖中的纷争,其他门派势力也清楚其目前的境遇,所以他们不约而同的像是忘掉还有这个门派一般,当初名震江湖的问剑阁,现如今可谓门庭冷落,一片萧条的光景。
不过即使如此,新登为问剑阁掌门的卓越然,以及赵东升和齐岩等人,也没有任何的心灰意懒,一心为光复问剑阁曾经的荣耀和努力着。
至于被万剑门和问剑阁视为生死大敌的万魂寺,在这些天里倒是意外的沉寂了下来,没有再在江湖中显露出丝毫的踪迹,好像突然就人间蒸发了一般。虽说之前也没多少人知道他们这个势力,但现在就连万剑门也打听不到他们的行踪了,不管他们在江湖中安插多少的探子,都得不到哪怕一丁点关于万魂寺的消息。这也是万剑门一直隐忍不发的原因之一,万魂寺没有动静,他们同样不敢轻举妄动。
要说现如今江湖中实力能算的上顶尖的门派,一共也不超过五指之数,本来问剑阁还能排个前五,但现在却早已跌出了一流门派的行列。现在名头最盛的门派,当属群英门和烈刀门,毕竟现在武林中的混乱,就是由他们挑起的,不过名头最盛不代表实力最强,万剑门现在只是低调,但没有人会质疑他们的实力,另外,海滨城的飞鸟会,庐燕郡的秋叶山庄,青城山的绣云庄,都是实力不俗的门派。
目前秋叶山庄已经和烈刀门同盟,而绣云庄一直都和群英门保持着密切的来往,至于飞鸟会,则是和万剑门一样,保持着观望态度,没有直接插手这场纷争之中。毕竟飞鸟会一直以来都游离于黑白两道之间,他们说是江湖门派,但多以正经生意为主,很少和其他门派有生意之外的瓜葛,而且他们本身就是滨海城所有的势力联盟,因此他们只想做自己的生意,并不想和别人为敌。
但飞鸟会并不知道,他们的势力,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置身事外,总有一天会被这场纷争卷入其中,当然不止是他们,包括万剑门和问剑阁,谁也跑不掉,哪怕他们刻意躲避,也不过是推迟自己被拖下水的时间,在逍遥王的计划里,可绝对不允许有一个门派的势力,能霸占一方,他要真正的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说回逍遥王,在那一晚过后,他和丞相等人,用着雷霆手段,才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将朝廷上下翻了个遍,对昊元年忠心耿耿之辈,几乎已经被杀了个干净,剩下不过都是一些墙头草,见情势不对,立马倒戈向逍遥王这一边,毕竟他们就是心有不满也没办法,如今朝中最具权利的官员,丞相东方相如,中书令庞焕,尚书令甄禄骠骑大将军朱戎,以及刚刚升上刑部尚书之位的良佑之,全都力挺逍遥王,就算其他官员看出一点猫腻,也是不敢有任何的表示,只能将心中的猜疑深埋下去。
不止是朝堂之上,就连军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开始,几个大将军仗着自己握有兵权,于是便以此要挟逍遥王,要问他要个说法,这些将军可不同于那些文官,他们又什么疑惑,直接就问了出来,比如皇上怎么就能被反贼谋害?皇宫的守卫都是吃干饭的?逍遥王在其中又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你不是从不插手朝政的吗?如何知道皇上遇害,还能带兵前来救援的?
面对那些大将军的猜忌和嚣张态度,逍遥王便在丞相府办了个宴席,邀请那些将军前来,并答应在宴席之上,自己会将所有的问题,一一回答给他们听。
这很明显是一场鸿门宴,但那些将军还是来了,不过还带着一大队的人马,在宴席开始之前,就将丞相府团团包围,想以此震慑住逍遥王,让他不敢乱来。可惜这些将军还是低估了逍遥王的决心,在宴请大厅之中,早就埋伏着众多的护国军和武林高手,同时朱戎也带着自己的下属,连同丞相府的护卫,对府外那些人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那一天,整个丞相府可谓惨叫声不断,府中光景更是宛如人间地狱!可谓是横尸遍野,血流成河!那些大将军没有一个还能活着走出丞相府,都是拼死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每一具尸体上面都有着至少十处伤口!战斗之惨烈,可见一斑。而他们带来的人马,也几乎被全歼在丞相府内外,虽说逍遥王这边损失也比较惨重,但最终他还是成功的除掉了这些隐患,事后还不忘给这些将军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彻底剥夺了他们以及其副将们的兵权。
从这之后,整个国家军队的控制权,都牢牢的掌握在了逍遥王的手里!
至此,朝中上下再无一人能够威胁到逍遥王,加上前代皇帝昊元年本身也没有子嗣,按照传统,这个时候本就是兄位弟承,于是在叛乱之夜过去的两周后,逍遥王,也就是昊元乐,彻底披上了龙袍,登基为帝!
与此同时,殷无寿在一边赶路,一边隐匿行踪躲避追捕的情况下,也算是磕磕绊绊的来到了桂水郡中南部,也就是南景王的封地所在。再见到南景王之后,殷无寿直接将这一切的真相都说了出来,而前者并没有表示太多的惊讶,因为越王昊丰硕的亲信已经先一步赶到,将此事禀报给了南景王。
虽说越王知道的远不如殷无寿知道的多,但他猜测的内容大致也没有错,无非就是逍遥王伙同丞相等人造反,然后又栽赃嫁祸给自己,只是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南景王的身上。而殷无寿,显然也是把希望放在了南景王的身上,必经后者要钱有钱,要地有地,要兵有兵,是唯一一个有资格抗衡逍遥王的了。
只是很可惜的是,南景王有他自己的打算,而且注定是要让殷无寿和越王最后的希望落空了。。。。。。
第477章 南景王的劝言
桂水郡,南景王府。
南景王本来还在吃早饭,结果才吃到一半,便接到下人来报,说有一个老者求见,但并未表明身份,只说有要事求见王爷。
当然,对于这个未明身份的老者,南景王不用猜也知道是谁,他已经得知了来自京城的消息,也收到了越王的遗信,基本了解了一个大概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见自己的老者,除了下落不明的国丈大人之外,还能是谁呢?
“唉。。。。。。终究还是来了,您说您要是不来找我,该有多好啊。。。。。。”南景王放下手里的碗,看着门外,长叹了一口气,然后便站起身,同时对仆人吩咐道:“将那位老者带到我书房里来。”
不一会的功夫,殷无寿已经出现在了南景王的书房里,而后者也知道他来的目的,于是直接开口问道:“国丈大人,皇上他。。。。。。”
虽然话没有说完,但殷无寿明白南景王想问什么,就瞧他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说道:“皇上目前的境遇还不得而知,虽然昊元乐那叛贼说他并没有杀害皇上,但他的话,并不能完全消息,毕竟他已经昭告天下,说皇上已死,那么前者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价值,除非他还残留那么一丁点的。。。。。。兄弟之情。”
“可如果不知道皇上目前的境遇,我们很难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啊?”南景王摸着胡子,面容忧虑的说道。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派出探子打听情报,最好能买通一些宫里的人,皇上若是没有死,一定是被囚禁在某处,那么这样也就会有负责给他送饭送物的人,只要多加打听,一定能得到一些消息。”殷无寿思踌道,他来的路上,一直都在想着具体该如何行动,只要南景王肯配合,那么也不是没有任何的希望!
然而对于殷无寿的提议,南景王却是面露难色,有些为难的说道:“可。。。。。。若是皇上真的遇害了呢?国丈大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若陛下真遭遇不测,咱们就算再努力,还有什么用呢?”
“所以说要先打探清楚啊,等结果明确之后,再做决定也是不迟。”若昊元年真的遇害,那么殷无寿必然会为其报仇,不过他明白南景王不一定这么想,于是并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国丈大人,很抱歉。。。。。。”殷无寿还在心里思踌着各种计划,然而南景王却是露出一副歉意的表情,并回应道:“这件事,本王怕是无能为力,且不说皇上现在到底是生是死,就算他还活着,可我们能做些什么?朝廷那边的事情我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丞相等大多数高官,以及骠骑大将军这些人,全都归在了他的麾下,咱们在朝中可是无人能用啊!难道就凭我南景王府这不到三万的兵力,去抗衡朝廷的三十万大军?这无异于以卵击石!本王倒不是怕死,但您也清楚,我是有妻女的人,我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她们想想啊!若是反抗失败,那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殷无寿听完南景王的话,不禁眯了眯眼睛,语气有些森冷的说道:“哦?王爷这是。。。。。。怕了?你可还记得,先皇是怎么对你的吗?还有,当初是谁力荐先皇,要封昊元年为太子的?虽说他是长子,理应封为太子,但因为他生性散漫,不似昊元乐那般认真聪慧,所以先皇当初是有一些顾虑的,若不是你我二人一直在劝导先皇,这太子之位,还不一定是谁的呢。现在朝廷有变,昊元年可还生死未卜,你就已经谋生变卦之心了吗!”
南景王见殷无寿态度如此冷厉无礼,不禁也生了些火气,于是冷声回应道:“您也知道昊元乐更加聪明勤恳啊?当时我之所以力荐昊元年那小子,还不是传统礼法摆在那?我偏向的是人吗?我只是注重祖宗的规定!但现在不一样了,本王后悔了!您说说,昊元年那小子到底有什么资格当皇上?优柔寡断不说,还时不时就偷溜出皇宫,完全不把朝政大事放在心上,单纯这一点,昊元乐就比他强出数倍不止!反正我现在是觉得,传统礼法也是得改一改了,正好凭借这个契机,然昊元乐来打破这一条框,我认为没有问题!”
“呵。。。。。。想不到堂堂的南景王,竟然也被策反了?”殷无寿的语气冷的有些可怕,除了对南景王被策反的愤怒外,还有一种深深的绝望之感,毕竟若是失去南景王这最后一张牌,那么昊元年可就再没机会复盘了。
南景王看着殷无寿的表情,有些害怕,也有些同情,于是不禁叹了口气,说话的语调也降了下来,只听他好言劝道:“实不相瞒,前两天,逍遥王确实是派人来和我见过面,那人想必您应该也见过,就是王爷身边的红人,易先生。他和我讲了很多关于其中的厉害,说实话,我被他说服了,若是在他叛乱之前得知消息,我还能助皇上一臂之力,但事已至此,我觉得没必要再去忙活这个注定没有结果的事情,国丈大人,这话听着是很丧气,但有时候咱们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