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自身修为短暂时间内无法提升的情况下,再寻一件强力法宝,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第二个选择。
那头千足龙死都想要带走山中法宝,足可见其所炼之法宝,应当是极其强大的。
岂非正好切合陆离之需求。
而面对这种能够提升自身实力的情况下,陆离却也不会强撑着脸面,将送到嘴边的好处推却,自然就笑纳了下来。
此战收获之归属,在韦登明的推辞之下,也就定下了基调。
挥手将千足龙的妖躯收起,陆离看了看神色各异的众人,道:“如此便去山中看一看吧。”
几人皆无异议,便一同身化流光,飞往火鳞山。
火鳞山是一座相当高大的大山,高有数万丈,绵延上百里,这还仅仅只是一座山峰的体量。而若是再算上火鳞山所在山脉,那更是以数千里计。
而此时这座宽百里、高万丈的大山,尽皆被熊熊烈焰燃烧着。
这些火焰也不是凡火,而是有灵性之火。
虽然同样及不了真法之火,但一些等闲修士,若是没有妥当办法,却也靠近不了这座大山。
“未想南荒之地,竟还有这等地方。此地火鳞之浓郁,几乎快要及上福地了。”
看着眼前巍峨大山,感受着那灵性之火,还有在火焰之中跳动的那些火系灵气,严守道忍不住感叹。
他所在的太华山,所修行之功法,其实也是偏向于火系的,所以对于这等地方,尤为敏感。
韦登明仔细打量了一下火鳞山,而后摇头道:“此地之异象,应当是先前那头恶龙,还有山中至宝所引发。
此时恶龙已死,再取走山中至宝,这里也将归于平凡。
此地浓郁之灵气,也将迅速稀薄下来,最终与南方其余地方无二。”
到了真人便可改天换地,而在真人之上的法令之境,更是可号令天地,以天地之力为己用。
山中正在锤炼一件法令至宝,再有千足龙这位法令妖兽,两者合力,影响一片数百里方圆的区域,令这里面的灵气充裕,也并非多难做到。
第四百七十章火鳞羽扇入囊中
“好了,不管这里是否是福地,我等总不可能远隔万里,将此处占据。既然此处注定荒废,那就让这里荒废下去吧。”
曹梦溪笑着摇了摇头,对于这处地方毫无所动。
即便是福地,但对于他们这些仙门来说,想要维持自身宗门发展,也并非只是占据一处福地就足够了。
福地只是一家仙门建立的最基础条件。
维持仙门存续,除了福地之外,还需有福地周围许多盛产灵材的区域作为供给。
还要有足够的弟子来源,传承宗门道统。
甚至还需要一些交好仙门守望相助,以为依托。
而以上少了任何一点,都能让一家仙门衰败下去。
眼前之火鳞山,除了眼下充裕之灵气外,几乎毫无优势,而且还偏处南荒,自然被他们这些仙门掌教看不上眼。
众人皆是笑了笑,然后将青鸟梅曦留在外间看护,再由陆离引头,寻了山体外一处隧洞,便就飞身进去。
进入山体之内,更加汹涌的烈火,在山腹中到处喷涌。
而与此同时,进入山腹之后,没了外间山表处所环绕的异力隔绝,众多真人皆是感应到了一股强大的气息,在山腹中的一处孕育。
“那边当是遗宝所在了。”
曹梦溪视线望向山腹中一处地方,感受着那处的气息,不由略带惊异的说道。
“应当是了。”
陆离点了点头,然后不再言语,心情略有些期待的,朝着那处地方飞去。
这山腹之中颇多隧道,看其宽度,但是先前那头千足龙,万年以来所开辟而出。
千足龙身长百丈,高宽有十丈,其所通行之隧道,与众位真人而言,几乎无异于坦途大道。
并未花费多久,六人就来到山腹中央,一个被掏空成圆柱形的岩浆口处。
而到了此,在那岩浆上空悬浮着,一把被烈火包裹的红色羽扇,也现入了众人眼中。
“那恶龙所守护之物,便是这把羽扇吗?”
“看与上所用之翎羽,其上花纹气息,似乎像是朱雀之羽。朱雀乃是天地异兽,生而不凡,以其之羽炼宝,能有此威势倒也正常。”
“恐怕不止如此,这羽扇之上,还有那千足龙之气息。恐怕这万年以来,那头恶龙没少用自身经血洗炼羽扇,不然仅是朱雀之羽,这法宝不可能有如此之威。”
“这处火山也是颇有灵异,其中恐怕原本就有某种火系至宝,最后多半也是拿来炼制这柄羽扇了。”
几位真人打量着眼前羽扇,各自不由眼露异彩,啧啧称奇,分析着羽扇之来历。
他们都是出身仙门,有多有游历,天下见识自然不凡。
三言两语间,竟就将这羽扇出处,给看了出来。
“此宝来历不凡,又经恶龙万年锤炼,若是成就,怕是在一众中品法宝之中,也能位列中等。”
韦登明也看着这柄羽扇,待到见到羽扇所展露之威势气息后,面色也不由微微诧异。
似乎是未曾想到,千足龙所炼之宝,竟是这等层次。
一件中等的中品法宝,这等神器,几乎可以做一家仙门的定海神针了。
没看到曹梦溪这些人,在见到这件羽扇之后,那眼中几乎都快喷出光来了吗?
法宝也是有寿命极限的。
普通的下品法宝,一般用个数千年,最多万年,便会灵性耗尽,从而沦为凡物。
毕竟一位真人,寿过万年之后便会陨落,而真人所炼至宝,即便再怎么爱护,也不可能比得上真人自身,能用个数千上万年已经是很不错了。
但若是一件中品法宝,护养得当的话,却可长存数万年,乃至十万年。
而在法宝彻底灵性尽失之前,拥有法宝之宗门,也几乎相当于数代之内,都拥有法令真人级战力,拥有足够的时间,等待下一位真人成长出来。
这等诱惑,不可谓不大。
不过即便再次想要,他们却也知道分寸,因此只是羡慕的多看了几眼,便各自收敛了心思。
不过这时听到韦登明的话,他们却又将目光移了过来。
这位今时这般说,莫非是看到这件法宝之后,突然后悔,生出了念头,想要讨要?
不过这种想法注定是猜错了。
却见韦登明看向陆离道:“此时法宝看上去还未彻底圆满,尚需一些时日锤炼,而且其上有千足龙之气息,炼宝之材应当也有其之血脉。
道友既收了千足龙之妖躯,若是舍得的话,或可以此妖躯尽数法扇之内。
那是地花妖兽之躯,有此之宝材,当可再度提升此法扇之品质。
最后得到一件上等法令之宝,也并非无有可能。”
他竟然是向陆离提出意见。
陆离闻言,不由微微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笑道:“道友此言有理,看来我要在这里住上些许时日,等待这件法扇练好了。”
说话的时候,他也不免好奇,面对一件有可能的上等法令之宝,韦登明难道就不心动吗?
“确实如此,此宝在这火鳞山中孕育,在这里锤炼也是最为恰当,贸然移动,恐有折损法宝灵性。”
韦登明撇了眼法宝,然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其实对于这件法宝,他当然有所心动。
毕竟怎么说都是一件铁打的中等法令之宝,手持此宝,几乎就相当于一位地花真人。
然而洞阳山十万年积累,尽管以往有所损耗,但门中所存留的中品法宝,依旧有着不小数目。
先不说将云、赤阳、鉴月三大顶尖的中品法宝,便说其余一些品次不齐的中品法宝,洞阳山就还有数件。
是以,实际说起,对于中品法宝,洞阳山其实是不缺的。
而方才一战,陆离所展露出来的实力,也令韦登明不由暗暗心惊。
虽然是有他协助的缘故,但陆离仅靠一件下等法令之宝,就能斩杀千足龙这位法令小成的妖物,也着实令人心惊。
而且若是没有看错,方才战斗中,陆离貌似又比传闻中,又多用出了一种真法。
如此算来,陆离已经掌握了五门真法。
此等数量,比起一些稍弱些的地花真人,都要胜上一筹了。更不用说五门真法中,陆离已经有三门圆满。
所以种种因素加起来,已经令陆离在韦登明心中的分量,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为此舍弃一件法令之宝,用来交好这位注定前途无量的陆真人,也就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
见陆离两人并未生出龃龉,其余几位真人松了口气,却见李妙元提议道:“既然陆道友要在这里炼宝,那未免意外,不如我等也留在此处看护。”
这是考虑到先前千足龙炼宝,然后就被他们这些人发现,最终宝没炼成,命也丢了,法宝也为人所夺。
若是他们走了,留陆离一人在此,若是这时再有其余强敌追来,那又该如何是好?
毕竟那头千足龙,谁也不敢保证,他是否还有其它交好之妖魔,会发觉异状后赶来此地查看。
所以这时就少不得几个护法之人了。
韦德明点头道:“如此确可,不过我等也不用一昧枯守此山,大可在这南荒大山中搜寻一遍。看看其余地方,是否还有其它隐患未曾发现。”
今次火鳞山之异变,着实让南洲众修,心头敲响了警钟。
火鳞山这里,不声不响就隐藏了一头地花大妖,万年以来竟然无人发现。
谁又敢保证,南荒这茫茫大山之中,没有第二个第三个火鳞山!
不过将南荒全部搜索一遍,这明显是不可能的,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了。
但只是搜寻火鳞山附近,以及靠近南洲的一片区域,已在场几位真人之力,却还是可以勉强做到的。
听到韦登明的提议,曹梦溪点头道:“韦道友此议甚好,左右如今我等也无事,不如将这边细查一番,免得他日此处生变,祸及我南洲。”
余下严守道与王业清,他们对于搜索南荒大山,也没有意见。
此时虽有大劫在酝酿,但一时半会之间,还是落不到他们头上的。
而若是大劫一起,他们尽数被波及,那可就再也没有余力来看顾南荒了。
所以若是能趁现在有空有时间,将这里的隐患排查一遍,几位真人还是乐意的。
“几位道友之心意,陆某感激不尽。”
陆离见韦登明等人,主动提议留下来为自己护法,不由感激的朝他们行了一个礼。
“道友无需多礼,此也是为了我们南洲。”
韦德明笑了笑,然后神识在大山之中扫过一遍,确认没有其余异状后,告辞道:“既然这山中已无其余变故,那我等便也不多停留,打扰道友炼宝了。这便动身去搜查其余地方。”
其余几人也纷纷请辞。
陆离一一拜别,亲自将他们送出山外,然后才回返山腹中央岩浆之处。
此时火鳞山内已空无一人,外间也有青鸟梅曦巡视,戒备可能的外来者。
闲下来后,陆离望着眼前火光中,辉映生光的羽扇,低声自语道:“接下来又有的忙了。”
而后却见他取出千足龙之躯,往内渡入法力,同时引动周围之天地,开始炼化这具妖躯。
第四百七十一章须弥山上佛陀动
龙渊部洲。
无量光,无量之功德。
金色的光辉布满了整座山峰,洁白的祥云密布于山峰之上,柔软的云雾之中,浑身散发着金光的罗汉菩萨坐卧其中。
在一众金光之中,十余道巨大的身影,显得尤为注目。
却见一尊尊佛陀,显化出巨大的法身,被一众菩萨罗汉簇拥,高坐于云端,讲解着各自妙法大道。
这里正是佛门须弥山。
“能见我,故能见众生,而众生得见,则世界于心中”
高高法座之上,一尊最为巨大的佛陀,此时不急不缓的宣扬佛法。
讲到半途,他心头一阵悸动,似有所觉般,将视线投向了东南方向,目光仿佛跨越了重重阻隔,看到了遥远之处所发生之事。
良久之后,这尊佛陀双手微微合十,头颅略作低垂,化为一声叹息。
“释迦我佛,发生何事了?”
旁侧端坐的佛陀之中,有一圆脸大肚,双耳下坠之佛,此时察觉到高大佛陀变化,不由好奇问道。
这是佛门之弥勒佛。
“我方才心血涌动,灵觉躁动,然后加以推算,这才得知,我佛门护法之尊者,此时竟然已经陨落。”
被称为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