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衲所知,会此术者不过十数人。此种拳术,功法特殊,临战实用。对你今后对决大有裨益。你要耐心,不可浮躁,虽有家难之苦,现在却要全力以赴,以最短时间学好此术!”吕方叩拜道:“师尊放心,小徒一定潜心学习,倾心用功。”
方丈说:“今日学习,先讲功、法、气、神梗概和应用。凡人之精气,意在丹田。丹田气可支全身,‘神虎术’气韵丹田,可力千斤,巧功运乎,又可四两动千斤。今天老衲先演示一下气在丹田之法。请看,老衲身后这八仙檀木桌,我可用掌吸力,且任由我动。发动功力可让它随我前后左右平动。”说罢老方丈开始运气发功。眼看那八仙檀木桌慢悠悠轻飘飘离地而起,随方丈身形而动……。方丈立即扭转身躯,八仙桌如被磁石吸住一般。吕方看罢,叫一声好。方丈一摆手说:“寺内不可喧哗。”方丈放下八仙桌说:“在拳脚和器械打斗中,丹田气用得好,便可使出精妙之法,克敌制胜。‘神虎术’即讲究动态中体现打斗艺术。讲究省时省力省功。充分运用好丹田之气而达到以小制大,以弱胜强,最终取胜。‘神虎术’全招分徒手、器械。交手又分近身战和夜战。在实战中又分护身和暗器。在搏杀中讲究以阵脚为基准,用拳、脚、xue、滚等不同技法相配合,综合灵活运用,以高妙、神绝之招法取胜。精通‘神虎术’,在击打中就能体味大活丹田之运用的绝到之处。‘神虎术’搏杀三十法,还有护身擒拿百招。要能纯熟此术,半年尚少,只能学此搏杀绝技所以老衲要延长学业时间。好,老衲今讲到此。从今日起,每天晚膳后来此地学习。五天学一术。希你丢却私心杂念,静心静气和老衲学习‘神虎术’。今日开篇第一套,就是……”
转眼间,吕方在“飞云寺”学了月余。天气越来越冷,不久下了一场鹅毛大雪。吕方同和尚清扫院内和山门外大雪,回房中温习方丈教授的“神虎术”套路和功法。和尚做功课,吕方就去寺内粮仓掰玉茭粒。
下第二场雪时就到年关。吕方在“飞云寺”过年。这天晚上,大家都停止了功课。聚在膳房度除夕。膳房专门做了除夕饭。这顿饭是“炸面筋拌粉丝”、“酱萝卜丝拌花生渣”、“葱花拌豆腐”。每人一碗本寺酿造的米酒。举杯共祝“飞云寺”功长课深,佛法绵长。酒过后,吃了一顿“白菜粉条”馅的水饺。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正月十五雪打灯,又下了一场大雪,大雪过后,迎来了春天。
开春,吕方便和和尚们起早练功,然后去田里拔庄稼秸秆、翻地保墒。谷雨来到便在地里播上种子。每天勤劳耕作,晚上和方丈苦学。又过了两个月,“神虎术”招法学到一定阶段,时间就到了六月。
农历六月,满山翠绿,蜂飞蝶舞。这天晚上练完功课,方丈对吕方说:“你已学会此术,明日早可下山。”
吕方跪在地上说:“师尊,徒儿所学功夫还差甚远!徒儿应再学一时才走!”
方丈捋须嗔笑道:“这已延长两月,所学足够。我知你思亲心切,其实你早想走了。但无奈老衲没有发话,你真正应该下山的日期就是明日。”吕方说:“师尊能掐会算?”方丈手拈长须道:“实不相瞒,在你没到来之前善仁师兄便差俗通前来,一切早与老衲说知。”吕方听罢心胸豁然开朗,面向西北磕头感恩师尊暗中相助。
方丈说:“此次下山之前,老衲要亲考功力!”说罢,方丈坐在一旁看吕方演练。
吕方先练一套“神虎术”套路。接着演练“神虎术”的三十法、护身擒拿百招。又演刀、枪器械套路,从演练到收式,气不喘,心不跳,面不改色,没出一滴汗。
方丈看罢,心里说,果然是块好料,可惜不能留在本寺。说:“演练得不错,练功为的是强身健体,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方为学会。”说罢,指着那檀木八仙桌说:“试你功力,演练一下如何?”吕方颇有为难地说:“师尊,我学艺不精,功夫浅薄,恐难如方丈希望那样!”方丈说:“由浅往深,由难转易,就是飞跃。甚事都如此,你怕何来?”吕方说:“那我就演练一下看。”吕方马上安神定气,运足大丹田之气,用手掌轻轻抚摸那紫檀八仙桌,一提丹田,立刻似有一股磁力通过臂流向掌心。一提掌,那紫檀八仙桌如有人在地下托起一样,轻轻随吕方手掌而移动。吕方一收丹田,那紫檀八仙桌平稳放回原处。方丈说:“好,看你功力已成,明日下山。你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你是俗家弟子,有一幅佛家心肠。这次下山,要你遇事果敢,出手利索。除奸灭霸,出手无情。”吕方想想说:“请师尊放心,遇事徒儿知如何处置就是。”
方丈说:“明日寅时下山,不必告诉其它人等。路上信马游缰最好!”吕方说:“是。”拜谢方丈后,返回客房。夏天夜短天长。吕方起身时天已亮。轻轻走出客房,到马厩牵出那匹军马,从小门走出“飞云寺”。翻身上马,沿山路慢慢向山下走去。吕方骑在马上,看远山如黛,近山如翡翠。走到山下,过“慈云庵”,这里流水潺潺,鸟飞虫鸣,令人心旷神怡。吕方想,如能在这仙山圣地居住,也不妄为一生。吕方一想起师尊的卦卜,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想起死去的父母,更激起复仇的怒火。想起离别已久的师兄、妻子、岳父,黯然神伤。亲人们你们在哪里?去哪里寻?又去哪里找?
太阳冉冉升起,给山顶上的薄雾披上彩霞。走过“慈云庵”,拐过一座大山,沿崎岖山路继续往东南方向走去。吕方没走多时就听见枪声、寻声追踪,看到一场凶残追杀!……
………………………………
第四十四章 周 玉
冰消雪化,春暖花开,新的一年到来。柳士林和周显光除上深山打猎,就是上山翻地,送粪施底肥。爷俩掰着指头算日期,盼着家里快添一个小宝宝。到了谷雨,种上了玉茭、谷子、红薯,这期间的农活就是间苗、除草、翻薯秧。柳媚身子越来越笨,两个嫂子看着她,让她坐在窗户底下纳鞋底。二嫂肖翠翠的妮子的珍珍,整日和两只猴子在一起玩,不离柳媚半步。过了年,一家人又恢复了苦日子。蒸几个馍馍,专给柳媚和柳士林吃。养十几只鸡,开春下蛋,舍不得变卖,都攒着给柳媚坐月子吃。蒸的馍馍连珍珍也不给吃,猴子就蹬高从吊着的篮子里偷出馍馍,一个馍馍掰两半,一半给小猴,一半给珍珍。柳媚的预产期还有一个月就到了,王娥娥和肖翠翠妯娌俩早准备好了小被子、小衣服、褯子;红糖、鸡蛋、小米。天天盼,日日想,快快生下小宝宝吧!桃花谢了,梨花白了,没有动静。妯娌俩趴在柳媚肚子上听胎音,咕咚咕咚跳得山响,可就是没有出来的意思。肖翠翠说:“妹呀,你‘懒月’了,俺生珍珍时说生就生了,痛快着哪!”肖翠翠告诉柳媚,这时候不能光坐着,要活动,跳跳高,蹲蹲窝。到生时就少受罪。五月初,柳媚肚子疼,又是疼得厉害。柳士林在窗外听见叫声,又心疼又着急又高兴。只是束手无策。一想到外孙,比喝了mizhi还甜。周显光一听柳媚的喊叫,心里就特喜,快了快了,就要见到小宝宝了!这时,王娥娥和肖翠翠除了做饭,什么事也顾不上了。一切都要以柳媚为中心。只要柳媚一吭声,这二人便飞也似地跑上前,问这问那。端午节寅时,柳媚满头大汗,下身已出羊水,王娥娥抱着柳媚,肖翠翠扭着小脚黑灯瞎火地去请接生婆。接生婆一到,随着哇哇的哭叫声,一个胖乎乎的小小子降生人间。一出娘胎,黑茸茸的头发,红粉嘟脸,睁开双眼看世界,会咧小嘴逗娘亲笑。把收生婆惊得说:“俺在这十里八乡接过这么多孩子,没见过这样的孩子!”
在窗外听见孩子哭声的柳士林和周显光,柳士林高兴得哭起来,周显光高兴得直薅自己的胡子。
这小儿一生下来便与众不同:一头寸长浓密黑发;生下来便睁开双眼向人嘻笑。只有饿极了才哇哇叫两声。柳士林高兴,高兴得只顾咧嘴笑了。白天,两眼不错珠的看着外孙。夜里,做梦还和外孙拉嗑。王娥娥一家更是高兴,柳媚奶水少,为了这个孩子,她东家要几个鸡蛋,西家要碗羊奶,或把刚做完月子的媳妇叫过来,给小儿喂喂奶。肖翠翠热心肠,小孩子的尿布、屎褯子,连换带洗,她一人包了。还用女儿的小衣服改了几套婴儿服,给小儿做了几双冬、春穿的老虎头娃娃鞋。从此,两姓一家人把心思都用在这孩子身上。女人看孩子,浆、洗、缝、连;柳士林和周显光爷俩走坡爬山春种秋收。有了宝宝,这个山村小院就热闹了。宝宝一睁眼,这个逗那个抱,劳累化为欢悦。转眼又到来年五月,宝宝一岁了,能跑、会淘、就是不会说话,只会笑。他那一笑,最漂亮、最灿烂。只要看见那笑,一天的劳累就九霄云散了。
在皇台镇,现在常有外地口音的生人,打听这个,询问那个。周显光听到这些消息,就告诉柳士林,柳士林清楚这些外地人十有八九是山西派来的。他想,这样下去,会给周家造成影响,或出现麻烦。孩子也过了周岁,现在可以离开这里了。可是又一想,现在带着孩子去找吕方不方便。只有把娘俩放在这里,由自己去直隶桑洲找吕方。只有找到吕方,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了。但又一想,吕方长着两条腿,谁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就是现在写信,也不方便啊!柳士林决定只身回山西去寻吕方。
柳媚一想起清风岩那天晚上的血腥斗杀,就浑身颤抖,说:“爹你一个人回五台不行!”可转念一想,自己和父亲去找吕方,那孩子怎么办?扔不下,舍不得!柳士林执意去山西寻找吕方,柳媚死活不同意。后来柳媚又一想,孩子每天吃不了多少奶,大部是喝羊奶或喂玉米糊糊。孩子给谁带都可以。想到此,跟爹说:“爹呀,我想好了,咱这孩子不认人,跟谁都可以,喂甚都能吃。我想把孩子托付给周大哥一家,孩子保准受不了罪!”
柳士林说:“那孩儿虽好喂,你可知道人家干不干哪?你以为喂个孩子就像喂个小狗哇?那是操心费神、担惊受怕的事!”柳媚说:“这些我都知道。大嫂做梦都想有个孩子,我让她照看咱的孩子,保准高兴!”
但真要把孩子留下,柳媚又低头不语半天不说话了。她心里不是滋味!
柳士林知道她心神不定,说:“要不咱把孩子带上回山西?”
柳媚最后一咬牙,说:“不,先把孩子留给大哥、大嫂,等咱们找到吕方,再来接他!”柳士林看柳媚下定决心,也就点头赞许。柳媚等大哥大嫂从山上回来,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周显光说:“妹子,我说心里话,不愿让你爷俩走,怕什么?不就是来几个人么?他敢在咱这湾道山这一亩三分地闹,还有他好结果?”王娥娥说:“我舍不得你爷俩。是啊,应该找到孩子他爹,这可是一个家呀!您爷俩坚决回山西去寻孩子爹,那孩子我可看定了。孩子在我手里就和在你怀里一样,决不会受半点委屈。只等你找到孩儿他爹,把孩子再接走。”说到这儿,王娥娥就抹起了眼泪。
柳媚说:“嫂子,咱们还会见面的,别哭哇!一哭我也憋不住掉泪!”
肖翠翠从山上回来时,背了一捆青草。这青草是喂驴喂马的好草料。一听说柳媚爷俩回山西,她大嗓门叫起来,说:“回山西找啥呀?就找孩子他爹?我看别找了,他大老爷们都不找老婆孩子,还要满世界去找他?孩子没问题,有我和嫂子看着,这孩子决不会受半点委屈!你爷俩一定要去,那就去吧!”
周显光又找柳士林说:“大叔,我的本意还是不去的好。四百年前咱们是一家。俺们就是从老槐树底下迁来的,不是外人。安心住在这里,和自己家一样。”柳士林说:“贤侄也不用劝了,大叔明日去心已定。指望你照看好孩子,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孩子还没名没姓,权当你自己的小儿,将来万一我们有个三长两短,大叔死也可瞑目了。”周显光一听这话,扔下嘴里的烟袋锅,扑咚跪在地上说:“大叔之话可折煞小侄!我全家可尽心照看好孩子。非分之想周家可不敢有,只等大叔和弟妹找到吕老弟,我会将孩子养好亲手奉还。”
柳士林一把扶起周显光说:“这件事就这么定!明早我爷俩即动身返回五台,多则几月,少则十几天,即可返回。一切都要贤侄费心尽力!”到了夜晚,三个女人可热闹了。这个哭那个叫,又哭又闹又是笑。这三个人一夜没睡觉。夏天夜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