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朝脉动-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风暗道不妙,加上之前吴观好像对小赟这小子无话可说,他不禁心里没底,看着这老头怒气渐消,才颤颤微微地问:“这孩子……不听话了?”

    “哼!”老头冷哼一声,也不再与古风说话,只是默默地带路,但他这无声的沉默让古风的心像是无根的浮萍、随风的飞蓬,始终找不到落脚点。就在两人之间长久的沉默中,陈老汉家的敲门声打破了尴尬的僵局。

    “老陈头,开门呐。”这老头高声喊着。

    “来了来了,今天这么早就来找我玩了。”门内传来了另一个老者的声音,门被打开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们眼前,但是白发老人的精神状态看起来很好。

    “你好,陈大爷,我是小赟的父亲,多日来承蒙您的照料,现在我特意来接他的。”古风说得异常客气,他真不知刘赟会闯下什么祸端,让这些人束手无策。

    “哦。”陈永冷漠道,“他现在去村里的私塾了,我带你去找他吧。”

    “私塾?他还上了学堂?”古风奇道。

    “哼!”这声音出自带路的那个老头。

    陈永看着他,爽声道:“老李头啊,还生气呢?反正这小子就要走了,算了吧。”

    “这……这是怎么了?”古风摸不着头脑。

    “唉,算了,你到了私塾就知道了。”老李头叹了一声,接着就带着两人直奔村里的私塾而去。

    即将接近学堂,却没有听见任何读书声传出,难道都在学习写字?这只是古风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我们这村子虽小,但还是有几个教书先生的,这老陈头就是一个。”老李头对古风解释道。

    古风感觉他接下来的话肯定与小赟有关,便没有出言打扰,只是静等下文。

    果然,老李头接着说:“可是自从你儿子被送到这里,接连气走了好几个教书先生,最后只剩下老陈头一个了。”

    古风心虚地问:“怎么回事?”

    陈老先生长叹一口气,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样子:“你自己问他吧!”

    “啊!”古风边听边把头探进室内,紧接着就发出一声低呼,里面的小孩子的确是在练习写字。

    不过那“教书先生”不过七八岁的样子,此刻正像一个小老头一般背着手来回巡视,时而指点着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纠正错误——而这个小孩正是小赟!

    “小赟!”古风忍不住喊。
………………………………

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子重逢,鸡狗之对

    小赟一回头,见到眼前这个站在他李爷爷和陈爷爷身前的络腮大汉,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尤其是他的声音。小赟困惑地挠着头,怎么也想不出这人是谁。

    “古风,别忘了你还戴着仿制面具呢!”简依适时提醒道。

    古风一时间手忙脚乱,费了好大劲才慌慌张张地把仿制面具摘下,这一动作让身边的两个老人大吃一惊,待到看清古风的真实面目,两个老人更是后退了几步。

    刘赟观察了古风半天嘴里才勉强蹦出几个字:“叔……父亲!”小赟一下子呆住了,眼前这人脸上又多了几道伤疤,那是历经沧桑的脸,给他的只有亲切。

    尽管两人待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但之间的感情绝非能用时间去衡量。一定程度上说,因为小赟当时冲撞了乐家人,才给古风引来杀身之祸。

    “小赟!”古风半蹲下身,等待着小赟投入他的怀抱。

    “父亲……”小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边哭边跑向古风的怀抱,然后紧紧搂住古风的脖子,生怕他再次丢下自己而去。

    一大一小抱了很长时间,古风才伸手轻轻拭去小赟脸上的泪痕,微笑着看着小赟道:“长高了,哈哈哈。”

    “父亲,我……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吴观叔叔说他去找你,然后这么长时间也没回来。”

    “我就是从你吴叔叔那知道你在这的,然后就赶紧过来了。”然后古风站起身,领着小赟对陈永和老李头深鞠一躬,“感谢陈大爷这么长时间对小赟的照顾,谨奉此物,聊表心意。”说着古风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份量很足。

    陈永谢绝了古风的好意,急忙说:“不必客气,你还是赶紧领着小赟走吧。”

    “呃……好,我等就此别过。”古风一阵诧异,万万没想到小赟已经像个烫手山芋了。说完他牵着小赟的手就要出屋。

    “小赟有什么要和你伙伴们说的吗?说不定这一别就再也见不了面了。”古风回头道。

    “兄弟们,好好练字啊,我要走了……”话没说完脸上就有一滴滴泪水落下,“鸡冠花!”

    “狗撅嘴!”一屋子的小孩已经盯着外面好一会儿了,这时齐声大喊,他们知道刘赟要走了,一双双小眼充满了不舍。

    可陈永这个教书先生听到这句话后一个踉跄,他的脸色也变得难看之极。

    古风示意小赟与陈永告别,小赟郑重其事地向着陈永跪下,之后三拜九叩,行了拜师大礼,才起身告别:“陈爷爷我走了,有空的话我会找您交流儒学的,但愿天下太平。”

    “唉,走吧走吧。”陈永脸色一阵阴晴,才向他挥手告别,“可惜我那孙子却不如你啊。”

    古风也对二位老人抱拳告别道:“告辞!”

    刘赟随古风来到了古风栓马之处,一路上又少不了与刘赟告别之人,古风给了他足够的时间,短短的街道走出来时已经快到午时了。

    刘赟坐在马鞍上,最后一次看了一眼这个他生活了大半年的地方,随后和古风疾驰而去。而他临走时的一句话让古风隐约间知道了小赟为什么让大人们感到心累——“这个村庄所处的位置很好,将来一旦天下有变,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村民最好早做打算。”

    怪不得小赟给陈永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么有深意——古风这样想到。

    一路上,一大一小策马徐徐而行,古风给他诉说这这么长时间的经历,听得小赟时而紧张得屏住呼吸,时而激动得拍手叫好。

    “你说那句‘鸡冠花’什么意思?”古风忽然问,“还有陈先生为什么说他孙子不如你?”

    小赟想了想,理好了思路,答道:“陈爷爷他孙子陈彻,刚一上学的时候,净挨打了。后来过了一年多,不但不挨打了,诸位老师还很器重他。因为陈彻哥哥有点儿偏才,刚念会三本书,就能对对子了。

    “在我们学房对过儿是个小酒铺,就是李爷爷开的。陈爷爷常上那喝酒去。酒铺幌子是一个四方灯,四面儿都写着‘酒’字,陈爷爷有次喝酒回来,说了个对子,‘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陈彻当时就对上来了,说:‘二更鼓,两面锣,哐哐哐哐。’老师又说了个上联儿:‘灯笼笼灯,白纸防风。’灯笼、笼灯、白纸、防风,不止字面意义,并且这白芷、防风是两味药材。老师这一讲,谁也不敢对了,连陈彻哥哥都没说话。我琢磨了一会儿,结果还是我对上了。

    “当时老师穿着一件灰色的外套儿,我一瞧这我有词儿了。我对的是:‘外套套外,陈皮龟盖。’啧,我这个也有两味药材。虽然我对上这下联儿了,但是老师仿佛有点不高兴似的。”

    古风哈哈大笑:“陈先生要是能高兴才怪呢!然后呢?”

    “过两天,老师又出个对子上联儿,三个字儿:‘鸡冠花。’二十多学生谁也没对上来。结果,还是我对的:‘狗尾草。’老师一研究,感觉这下联儿太妙了,鸡对狗,冠对尾,花对草。老师觉得这个下联儿对得太好了,就说虽然你们大家没对上,现在有了这个下联儿,你们可不许忘了,大家都要记住!我一说‘鸡冠花’你们就都喊‘狗尾草’,谁忘了就打五戒尺。老师当时就说:‘鸡冠花!’大家站起来异口同音的答:‘狗尾草!’老师洋洋得意,一说:‘鸡冠花!’我们大伙儿就得回:‘狗尾草!’一天不知道得问几回。谁没说就打五戒尺。每天拿这个当了一门功课,天天这么问。”

    古风咂摸一阵,问:“那怎么成了‘狗撅嘴’了?”

    “因为啊,有一天来了个游学的先生——就到学房来,跟先生盘盘道。如果教书的先生没有游学的先生学问大,让人家给问,老师想的是万一被问到了,给钱事小,丢面子事大,就先想主意问他。这时就把那副对子想起来了,老师说:‘先生,我这儿有个对子上联,请您对个下联——‘鸡冠花’。’就这三个字,真把这游学的先生难住了,张口结舌,半天没对上,老师一阵冷笑:‘哼哼,就这个学问,还出来游学呐?这上联算什么,当然啦,这上联是我说的;我自己再对上下联,你说我预先作好了的;不用说我能对,就是我这些学生,他们也能对啊。’

    “这游学的一听,赶紧找个台阶吧:‘老师,既然如此,就请高足们对这个下联。’老师是洋洋得意,就说:‘我这儿有个上联,你们大家谁能对下联,谁就对!听着啊——‘鸡冠花’。’我们大家要是站起来,异口同音地说‘狗尾草’,老师这脸就露足了;再说这也是每天的一门功课呀,每天不知道‘吵’多少回呢。可那天这二十几个学生愣是没对上来!”说到这小赟忍不住咯咯乱笑。

    过了一会他接着说:“别人忘了还情有可原,这下联是我对的,连我也忘了。不过我比他们强一点儿,仨字儿我还记着一个,就记着一个‘狗’字。

    “当时我结结巴巴地说:‘狗……狗……’老师有心提醒我,又怕人家听见。可陈彻不怕,他只怕他爷爷丢脸,陈彻一看在我身后头立着一捆草。他就在一边冲那草一努嘴,那意思是让我回头看那捆草;记得有‘狗’啦,再看见这捆‘草’,还有一个‘尾’字,还能想不起来吗?

    “陈彻是想让我看那一捆草,可我没想到这一层,但下联儿也对上了。因为陈彻那动作让我来了灵感,我就说:‘狗噘嘴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说到这小赟脸上红扑扑的,脸上有了羞愧之色。

    “哈哈哈……”古风忍不住捧腹大笑,直到感觉笑得脸都累了才停下来。他这才感觉到小赟的异样,“你不是有心的吧?对了,陈永怎么会让你教小孩们写字的?”

    “不光是写字的,所有的我都教了!”这时小赟激动得扭过脸,大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陈爷爷说他教不了我了。”

    古风有些不相信:“不能吧?”

    “有次一大早上课时候我睡着了,陈爷爷很生气,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哦?陈先生是儒生,那你怎么办了?”

    “当时我脑子正乱着呢,就说,‘宰予昼(晝)寝’当是‘宰予画(畫)寝’,一日之计在于晨,睡个觉怎么了……

    陈永气道:“你这孩子,连字都能看错!简直不像话!”他是一个传统的儒生,所以生气的是小赟随意篡改圣人之言!

    小赟理直气壮:“这是训诂学的成果,古字中‘晝’与‘畫’易混淆,所谓‘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全是指宰予在装修房子!”

    天地君亲师,况且这还是个曲解圣人言的人,毫不客气地直接问道:“这些都是历代先贤大儒的结论,你又有什么资格讲圣人之言?又如何能懂言中之意?你又是从何处学的解语?是何简文上记载此句是这么解!”
………………………………

第一百七十八章 畫寝晝寝,漂杵仁否

    此时不少学生已经停下来,不再读书,而是看向这一老一小。小赟虽然尊重陈永,但是更爱真理,他撇撇嘴道:“对简文上的理解,就一定是对的吗?尽信简文,而不加以分辨,只是道听途说便以为得道,那还不如没有简文。老师既然觉得简文上的话都是可信的,我且问你,武王仁乎?”

    陈永一听这话,更加愤怒,心说一般人谁敢说这话啊,当即回骂道:“当然仁!”

    “这是简文上记载的?”

    “自然是。”

    “既然仁,为何《武成》中有会于牧野、流血漂杵一言?既是仁,吊民伐罪,纣王失德,缘何那些人不拱手而降?《成武》中又载,前徒倒戈,以迎王师,既然已经倒戈以迎王师了,武王却杀得兴起以致流血漂杵,又怎么能说是仁呢?我们虽没打过仗,也不知杀多少人才能流血漂杵呢?”

    小赟伸出两个手指头,哼笑道:“既然简文是不可能错的,那么由墨家的辩术,可推出两点:要么,武王不仁;要么,老师得承认儒生的理解未必就是简文书本上的本意。

    “你要是觉得你们理解的一定对,那就是武王不仁;如果你承认历代大儒理解的有错,那武王可能还是仁的。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