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女哪里逃-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潮州学子不错。”独孤碧落疑惑的看着他,心想这家伙又想要做什么?

    人家德运学社是否潮州学子,与李轩翻不翻船,可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轩却忖道‘天助我也’,果然老天爷还是眷顾我的。

    “那么德运学社的讲学,就让我的第二元神去。”

    他说话这句之后就策马前行,直往六道司的方向狂奔。

    独孤碧落却觉不可思议:“第二元神?大人你疯了,他们认出来怎办?”

    讲学这种事,讲究的是诚心正意,严谨郑重。

    李轩拿第二元神去给人讲课,与本体虽然没什么区别。可在别人看来,却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在独孤碧落看来,李轩还不如爽约不去。

    李轩却在前面不在意的挥了挥手:“放心,我自有办法。”

    ※※※※

    在六道司‘神翼府’,当乐芊芊捧着一大堆的文档,走入到大堂的时候,发现堂上坐着的‘李轩’,竟已不见踪影。

    乐芊芊见状气得不行,恨不得把自己手中的文档往地上一摔。

    可她随后还是忍住,将这些文档小心翼翼的放在书案上,然后就手叉着腰,气鼓鼓看着眼前那空缺的座位。

    自从‘神翼都’升格成‘神翼府’之后,神翼府的公务也增加了几倍。他们的人手增加了两倍多,管辖的范围,也从北直隶扩展到整个天下两京十三省。

    这个时候,就连孙初芸都在努力,她与罗烟,张岳,彭富来等人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李轩倒好,就连他的‘第二元神’都要开小差旷班,偷奸耍滑了——

    可就在须臾之后,乐芊芊就又轻轻一叹。她把小脸鼓成包子,坐到了李轩的位置上,开始翻阅这一纷纷文档,然后在书案上奋笔疾书。

    她没敢帮李轩处置这些‘神翼府’的重要公务,只是摘录文档中的要点,写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节省李轩办公的时间。

    乐芊芊不知道,这其实就是内阁与司礼监干得活计——

    不过就在下一刻,乐芊芊感觉到自己的额头,被人轻轻一弹。

    乐芊芊有些发愣的抬起头,然后就见李轩笑眯眯的看着她。

    “侯爷!”乐芊芊顿时柳眉微凝:“你刚才又跑到哪里去了?你知不知道,今天有很多事要忙?尤其四川那边,这次送上来的疑难卷宗就有十二桩。”

    ‘神翼都’升格‘神翼府’的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

    六道司分布在各地的五大堂口,伏魔分署,都对‘神翼府’有着一定的抗拒情绪。

    他们也没打算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与‘神翼府’对抗,只是将历年积压的疑难卷宗,一股脑的往‘神翼府’丢。

    这使得扩编还未完成的‘神翼府’,一直都处于人手严重不足的状态。也让神翼府上下人等,时常自嘲他们是‘垃圾堆’。

    幸在‘神翼府’的待遇确实优越,这让地方上的六道司精英趋之如骛。

    李轩又是采取‘宁缺不滥’的策略,利用手中的总堂名额,着手网罗了一些地方上的办案好手,所以‘神翼府’的破案率,目前还算过得去,已经破了好几件疑难大案。

    考虑到‘神翼府’初建才不到两个月,这个成绩已经足以向元老会交代了。

    “我知道,不过现在的‘神翼府’已经没有多余人手派遣过去,我们再急也没办法。”

    李轩笑了笑,然后拉起乐芊芊的手就往外走:“走吧,我们去翰林院,我答应过你的,带你去看《永乐大典》。”

    皇家的金匮石室建有两座,一座在宫城深处,一座在翰林院内。

    永乐年间修撰的《永乐大典》,也有正副两套,分置于两个金匮石室。

    “诶?”

    乐芊芊忽然就脸红起来,她发现自然眼前的这个李轩,竟然不是她的‘第二元神’,而是他的本体。

    她看着李轩拉着她的手,面红似血:“可现在都没到散班的时候。”

    李轩就摇着头:“偷一个时辰的闲有什么要紧?芊芊你都有多久没休息过了?”

    于此同时,在德运学社的正堂。

    礼部尚书胡濙正微皱着眉,看着眼前的俊逸青年:“谦之,你这是?”

    他认出眼前的‘李轩’,其实是李轩的第二元神所化。

    ‘李轩’则是歉意的一笑:“在下近日为潮州学子思量了一篇文章,希望能有益于潮州学风。”

    他随后就看着那面供奉于正堂上‘韩文公昌黎先生’牌位:“可否拿纸笔来?”

    在场众多儒生听了之后,无不都翘首以望,面现期待之情。

    正在代李轩讲课的权顶天,则挥了挥袖,示意他的一个学生,将笔墨奉于‘李轩’的身前。

    此时的‘李轩’则是长吐一口浊气,然后在那空白的书卷上写下了一行字。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这是昔日苏轼为韩愈与潮州学子写下的一篇千古名篇。

    他在的这个世界,虽然没有韩愈,却有一位韩昌黎。其人生轨迹大约与韩愈相似,也曾被贬斥到潮州,潮州儒学由韩昌黎始,所以被潮州文人视为始祖,

    也就在他写下这一行字的瞬间,几乎所有在场的文人,都感觉浑身上下的寒毛都为之耸立,一股清气涌入胸中。

    同一时间,他们也听见城北文庙方向,那边的警世钟,正发出了一声声轰然震鸣。

    。

 第五八四章 实在太缺德了

    就在文庙内警世钟震鸣的时候,紫禁城文华殿内,长乐公主虞红裳正眉头大皱,看着身前一位绣衣卫千户,还有他手中的一把赤金色长刀。

    此时如果有人注意看,会发现虞红裳的衣襟与发梢都稍稍有些凌乱。

    那是因之前与李轩议论国事,废寝忘食之故,虞红裳不得不重新梳妆打扮。

    可由于眼前这场突发事件,虞红裳还没能梳妆妥当,就不得不从殿后走出。

    她眼前的这位绣衣卫千户名叫卢忠,卢忠托在手中的那把金刀则名唤‘大日金虹刀’。

    那曾是上皇正统帝的御刀,也曾是大晋的镇国重器之一。

    据说只需有真龙之气贯入,这把大日金虹刀就有着不亚于上品仙兵的神威。。

    上皇正统帝被瓦剌擒拿后,所有帝王印信与仙宝都被褫夺。唯独正统帝随身的几件兵器,景泰帝依旧容许他留于身边。

    正统帝对此刀也喜爱已极,时常将之佩戴在腰间。

    可如今这把名声赫赫的宝刀,却被卢忠捧在了手里。

    在绣衣千户卢忠的身后还跪着一人,那是‘南宫总管太监’阮浪,此人的身躯正抖如筛糠,面上则是苍白毫无血色。

    所谓的‘南宫’,正是上皇正统帝现在的居所。

    阮浪这位‘南宫总管太监’,正是提调管领南宫一切大小事务的内侍之首。

    “你此言当真?”虞红裳看着阮浪的目光森冷无比,看绣衣千户卢忠的视线也饱含深意:“南宫总管太监阮浪果真有蛊惑你参与谋反之言?”

    “殿下面前,微臣岂敢妄言?”

    绣衣千户卢忠抬起了头,面泛红晕的看向了虞红裳:“这把‘大日金虹刀’可以为证。今日酒宴中,南宫总管太监阮浪为说服微臣,特意将这把‘大日金虹刀’取出,交给微臣观赏。

    他说这金刀乃是上皇赐予他,用于联络内外诸臣的信物,作用就等同于衣带诏。还说一旦上皇复辟成功,天子可以许我绣衣卫都督,以及世袭绣衣千户的世职。”

    南宫总管太监阮浪身体颤抖得更严重了,他紧紧的咬着牙道:“殿下!殿下!卢千户这是血口喷人,老奴绝没有联络他谋反,也没许过他什么绣衣都督。

    即便这把‘大日金虹刀’,也绝非是老奴之物。‘大日金虹刀’乃上皇的御刀,南宫的许多人都见过,老奴如得此物,岂敢将这刀示于他人?”

    绣衣千户卢忠却一声冷笑,他朝着虞红裳抱了抱拳:“殿下,自从年初瓦剌南下,上皇擅自出宫之后,陛下就已下令锁死南宫所有宫门。

    我想问阮公公,既然南宫内外都已封锁,那么这把刀是怎么从南宫里面出来的?如果我没记错,今年初春郊祀祈谷的时候,上皇似乎还在群臣面前佩戴过这把刀?

    还有,卢某现今的职司是为陛下看护午门与端门,平时与阮公公也不是很熟。今日阮公公却因何缘故,忽然要宴请卢某?”

    南宫总管太监阮浪不禁气息一窒,他张开口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说不出半句可以反驳卢忠的话出来。

    虞红裳的眼神,则冰冷如霜:“来人!拿本宫的印信,速去调三千‘神机左营’将士封锁南宫与慈庆宫!”

    慈庆宫就在文华殿的北面,是孙太后的寝宫。

    绣衣千户卢忠方刚才的言辞中,虽然半句都未涉及孙太后,虞红裳却不能不预做防范。

    如果正统帝真有复辟谋反之意,那么孙太后也一定逃不开关系。

    “——所有内侍宫女都一体软禁看管,即刻起,没有本宫与天子的命令,片纸都不得出此二宫。再传召内厂提督与绣衣卫都督同知左道行,命他们速至文华殿听令!”

    接下来,虞红裳又大步走出了文华殿,往紫禁城北面的乾清宫行去。

    今日发生的这桩事,已超出了她这个‘监国’的权柄之外。

    她必须将此事告知闭关养伤的父皇,且时间越快越好。

    也就在这一刻,北京城那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响起了轰雷,无数的乌云忽然间黑压压的弥漫天空。

    ※※※※

    同一时间,翰林院的金匮石室内,乐芊芊正面红似血的拿着一册《永乐大典》翻看着。

    《永乐大典》成书于永乐年间,是由太宗的黑衣宰相‘道衍’大师亲自主持编撰。

    此书包罗万象,如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锻造农具,药理蛊术,还有占卜,妖魔,释藏,道经,与各种样的修行功法等等,全都囊括其中。

    在李轩来的另一世界,那本《永乐大典》全文接近三万卷,一万一千册,三点七亿个字。其正本藏于南京,副本则是在嘉靖年间抄录,存放于紫禁城‘皇史宬’的金匮石室中。

    而大晋的《永乐大典》,规模却还超出二十倍以上。堪称是卷帙浩繁,浩如烟海,天上地下无所不包。

    为了承载那些功法真意,大晋甚至还动用了无数珍贵的纸张,包括上等的兽皮,还有那些用珍贵的树木制作的宣纸。

    乐芊芊最感兴趣的,就是《永乐大典》中所有关于天文地理,阴阳占卜,药理蛊术的部分,再就是《永乐武典》与《永乐术经》。

    乐芊芊当然没想过要从《永乐大典》中,寻觅出什么适合自己的功法出来,她只是想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永乐大典》中的《永乐武典》与《永乐术经》,记载着当今天下公认最全面的武道功法,术师法诀。

    仅《永乐武典》中收藏的功法种类,就胜过六道司四倍有余,达到五万六千种。《永乐术经》则达到夸张的三亿字,记载了释道法三家各种术法的源流,还有历代以来的变种。

    虽然其中记录的武道真意较少,可只从增广见闻的角度来说,《永乐武典》与《永乐术经》都是极有价值的。

    半个时辰前,乐芊芊才刚走进来,望见这一层层的书架与那浩瀚书海的时候,是兴奋已极,喜不自胜的。

    这《永乐大典》虽然是太宗命‘道衍’大师编撰,用于彰显其‘文治’之功的庞大经典,可却不是什么人想看就能看的。

    它自成书之后,就被藏于金匮石室当中不见天日。

    整个天下间有资格入内一观究竟的,绝不超过一百人。

    即便是翰林院的内部人士,想要进入的话也很麻烦。他们需要取得包括天子,翰林院的掌院学士,礼部尚书等人在内的各方许可。

    李轩则是因其理学大儒的身份,又与监国长公主虞红裳有着朋友关系,才能轻松的拿到出入资格。

    乐芊芊知道她呆在这里的时间有限,所以第一时间就使用了一张名为‘天识地通’的仙符。

    这是一门天位级别的仙家术法,其作用顾名思义,是可以增加人的感应能力,记忆能力,还有对万事万物的理解能力。

    这可以让乐芊芊用最快的速度理解书中的知识,同时将它们记忆下来。

    可这个时候,‘天识地通’的副作用显现出来了。

    她发现李轩一直都在看着她,那目光里面竟毫不掩饰他的情欲之念,灼热到让她感觉浑身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