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女哪里逃-第5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已经不是压制,而是将之清肃禁灭!

    此时的虞红裳却抬起眼,以无比威严的目光扫视朝堂,以无以复加的气势威加群臣。

    “先帝在世时,常为佛门勾连地方官员,大肆侵占民田之事忧心不已。认为佛门不事生产,逃避税赋,不知孝敬,不服君主,藏污纳垢,简直无一益于国,屡次意图清肃,可却困于时局,只能暂时隐忍。

    如今本宫承先帝之志,欲肃清佛门污垢,恢复太祖僧制,望诸臣工全力襄助本宫!”

    这一瞬,这已经有了些许躁动的金銮殿又恢复平静。

    所有的朝臣,都再次沉默了下来。

    其中数人略有不甘,可太祖时的僧法乃祖宗之制。而此时虞红裳口述景泰帝的遗志,更让他们失去了所有反对的理由。

    李轩则微微错愕,诧异的往虞红裳看了过去。

    虞红裳则是神色复杂,想起了夺宫之变,罗烟独身阻拦正统帝的决死之搏。

    她知道罗烟那天夜晚,其实是为李轩。

    可这个恩情,她虞红裳岂能不偿?

    在罗烟即将被心月莲夺舍之刻,她虞红裳岂能坐视不理?

 第七六零章 奉旨剿灭

    宫城内举行朝会之刻,释空信就在大时雍坊一间不起眼的小院内等候。

    当朝会的决议被送入到释空信手中的时候,他的眼前就一阵发黑。。。

    他预感到李轩会向他们发难,可没想到这位汾阳郡王会如此的狠绝毒辣,不留余地。

    在场的一众高僧大德,都发出了含着恐慌之意的惊呼声响。

    “这个汾阳郡王,他难道是邪魔吗?”

    “不用怀疑。这一定是第六天魔王的转世之身。此人降世,就是与我佛门,与佛法为敌。”

    “这是佛劫,魔难啊!他怎能如此,怎敢如此?”

    “这可如何是好?居然要恢复太祖时期的僧牒数量,可那个时候,整个天下都不到一万二千张僧牒。可以诸佛寺的僧人数量,十倍都不够用——”

    “还有禁止捐献,将所有寺田充公,我们该怎么养活寺中这么多人口!”

    释空信的意识渐渐恢复过来,他想这些人根本就抓不住重点。

    李轩真正的毒辣之处,是让他们交出所有佛门经典,由朝廷厘定真假。

    也就意味着朝廷从此之后掌握主导佛门教义的权利。

    还有心月莲菩萨,那位汾阳郡王,分明是要枯本竭源,直击心月莲的根本——

    此时诸人的目光,都往释空信看了过来。

    “空信大师,看来这场佛劫已无可扭转。就不知现在的情况,我等该如何应对?”

    禅宗乃佛门八宗之首,少林则是禅宗祖庭。

    释空信身为禅宗首座,自然也身负佛门八宗数十万僧人之望。

    “为今之计,就只有用不得已之策了。”

    释空信的眼中冷焰跃动:“号令天下佛寺,从今日起闭门自守,不理世事!”

    “这是一个办法!无我佛门镇压约束,这天下间必定群魔乱舞,不知会有多少魑魅魍魉蜂拥群起,为祸人世。”

    在众多僧人中,一位面有刀疤的老僧面色沉冷,语声凝然道:“可只是闭门自守只怕还不够。昔日的三武一宗,四次佛劫,我佛门也是这般的做法。如同刀下之肉,任由宰割。可结果如何?都是隔了数百年才恢复元气。”

    所谓的‘三武一宗’,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四位皇帝,都曾主导灭佛,给佛门带来灭顶之灾。

    释空信扬了扬眉,心想只是不理世事,肯定是行不通的。

    可此处人多耳杂,他怎敢将他的谋划述之于口?

    比如鼓动信徒与官府作对,比如资助净土宗,白莲宗扰乱地方,又比如将他们佛门镇压的大魔巨孽放归人世——

    这些事明犯法纪,他们只能不留痕迹的做,绝不能说。

    别看这里的众多高僧大德,都是一副义愤填膺,群情激愤的模样。

    可一旦未来事有不谐,这些人一定会将他今日的言语出卖。

    “诸位,如今的形势,与三武一宗时的情形不尽相同。需知昔日唐武宗横扫天下藩镇,修为高绝,可在‘会昌佛难’之后不到一年,就暴毙于宫中。

    周世宗神武雄略,乃五代第一英主。其人也大肆灭佛,却也是壮年身死,甚至使江山社稷落于前赵之手。”

    释空信目光平静无波的扫望着此间的众多僧人:“如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也无一长寿。由此可见,佛门报应之说绝非虚言。那三武一宗尚且如此,何况李轩一个郡王之身?他以臣子之身,却敢妄兴佛劫,这是他的取死之道!”

    此时这院中的众僧,都不禁精神大振。

    释空信语声森冷道:“诸位有什么想法,大可去做,无需问我。只需能弥平此番佛劫,自有无量功德加身,心月莲菩萨在心莲佛国,也一定会垂顾你等。”

    他随后合十一礼:“朝廷决议已出,老衲在此多留无益,就先告辞了。”

    就在语落之际,释空信的身影就化作了片片杏花飘落于地。

    释空信离开之后,院中的众僧也纷纷散去,只留下了几位白须冉冉,面貌和善的僧人。

    其中一人一声叹息:“昔日禅宗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说‘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却被如今的禅宗弟子,忘得一干二净了。”

    所谓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是一日不做事,一日不能食。

    这是告诫佛门弟子,不能五体不勤,不事生产。

    可如今的禅宗,绝大多数都被信徒供养得肥头大耳。

    此时另一僧人则叹息道:“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昔日我佛释迦牟尼曾说,我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而僧人不守戒律,败坏清规,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

    我们这些同道,为名利财禄所迷,为外道所惑,只怕非但不能消弭佛劫,反倒会使佛劫更加深重。”

    “所谓不依国主,法事难立!空信之言,我曹洞宗不甚赞同。”

    这出言之人正是曹洞宗主,他神色不悦的起身:“心月莲菩萨夺舍之法,也不合我佛门宗旨,类于邪魔。菩萨欲劫夺夏南烟之体为法身,显是别有图谋,却不该由我整个佛门承担。诸位,今次这桩烂事,我曹洞宗不参与,告辞!”

    而在场的几位高僧互视了一眼,之后他们都纷纷摇头,各自施展神通,离开了这个院落。

    ※※※※

    就在一日之后,河南洛阳善信寺。

    此处诺大的院落,已被大量的绣衣卫与卫所官兵围得水泄不通。

    河南绣衣千户尉迟安手按腰刀,冷漠的看着前方门窗紧闭的寺院。

    此时正有一位绣衣卫总旗,神色狼狈的被数十条水火棍轰打出门。

    当此人回到尉迟安面前的时候,怒意填膺的回报:“千户大人,这些和尚简直无法无天。不但不肯开寺,还下了我与部属的刀,将我等强行驱赶。这分明是蔑视朝廷,轻蔑国法。”

    “我都看到了。”

    千户尉迟安神色阴恻恻的手按腰刀:“我问你,里面的武备如何?都有些什么人物?”

    “至少九位第三门,方丈与寺中两名首座则是第四门大高手,成名多年,声名远播。武僧之数则是八百人左右。四面院墙都加固过,仿佛塞堡。我看里面还准备了结界,应该能招引上界神佛降临。”

    绣衣卫总旗说到这里,气势稍稍回落:“如果强行攻打,怕是要有不小伤亡,我们最好是请京城增援。”

    其实在他看来,如果强攻多半要遭遇挫折,甚至可能被僧兵击溃。

    可话却不能这么说,他们不能落了气势。

    尉迟安闻言,却不由微一摇头。

    据他所知,今日仅他们绣衣卫,就奉汾阳郡王之令,同时对二十五座香火鼎盛的大寺动手。

    在这个时候请援,他们能请得过来吗?

    朝廷的天位高人就只有那么多,他们哪怕有三头六臂,也不够这么多地方分。

    “卫所军那边情况如何?”

    尉迟安一边说着,一边往远处那合围于寺庙之外的卫所兵马看了过去。

    “卫所军士气尚可。”答话的是一位绣衣百户:“原本听说朝廷可能要攻伐善信寺,他们还有些不情不愿,很是消极。可一听说这是汾阳郡王的政令,善信寺藏污纳垢,里面都是汾阳郡王认定的妖僧,就再无人敢抗命不遵,且战意甚坚。”

    此时朝廷在北直隶分田已初见成效,虽然各地的天气都异于往年,可今年北直隶卫所军的粮产量,却已有暴增之势。

    各地的粟米小麦都被照看的极好,田里的粟穗都是沉甸甸的。

    此时朝廷已经在议论,在年底将‘军田永佃法’的范围,扩散到河南山东等地。

    所以整个卫所军,都感激汾阳郡王的恩德。

    这位绣衣百户也同样感激,他们绣衣卫别看威风,其实也是属于卫所系统。

    真正的俸禄没多少,全靠外快油水。

    这次朝廷施行的‘军田永佃法’,他们也是能够分到田地的。

    他本人愿意为汾阳郡王效死力,问题是这次他们的人手不够。

    至少这河南一地,卫所军都因沂王叛乱被抽调一空。

    这一次,他们就只调集了总计三千兵马。

    “放心!汾阳王殿下自有安排。”

    尉迟安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了一张明黄色的符箓。

    他的眼中,略有狐疑不信之色。可接下来,尉迟安还是遵照北镇抚司的要求,手执符箓,口诵灵言。

    “玄黄尊尊,龙虎交兵,天日昭昭,照我分明——有请太上弥罗至真玄黄大帝,借我天兵神将。”

    尉迟安原本不报希望,可随后他身后的虚空却轰然敞开。

    尉迟安心中一惊,诧异回望,然后就见一队队高约两丈,全身都覆盖暗金盔甲,神力辉煌的身影,从那虚空之内走出。

    这些魁梧甲士全都身背盾牌,手持着长约丈二,镶嵌五尺刺刀的符文火枪,脚步则整齐划一,如同一人。

    那虚空内竟走出了足足一千人,才重新闭锁。

    让尉迟安惊异的是,其中一位‘神将’的灵机气息,竟仿佛是天位层次。

    “请尽早动手!”那神将凝神看过来:“我等在这里多呆一刻,就得多消耗大帝一分神力!”

    尉迟安这才惊醒过来,然后他就毫不犹豫的下令:“把那十门佛郎机大炮给我推上来,诸部听令!善信寺妖僧勾结襄王,意图谋反,罪证确凿!

    本官今日奉旨前来抓捕谋逆案犯,善信寺上下却又蔑视朝廷,暴力抗法,殴打官员!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此等妖僧,天日不容!稍后开炮之时,就是攻寺之刻,寺中凡敢手持兵械,敢抗拒朝廷王法者,杀无赦!此外汾阳王有令,各地斩杀妖僧一人,即刻赏银二十两!”

    这一瞬,寺庙外的众多卫所军,顿时间士气大振,杀意蒸腾。

 第七六一章 价目表(求月票求订阅)

    河南绣衣千户尉迟安下令攻城之刻,善信寺的方丈释灵通正站在院墙后方的梯架上,遥空看着寺外的情景。

    他的师弟,研经堂首座释灵真,则是脸色沉冷的汇报着:“灵飞师弟那边传来消息,他们预计能发动七千信民冲击汝州官衙。”

    方丈释灵通听了之后就皱起了眉头:“七千人?怎么会这么少?”

    他原本以为可以发动三万信民。

    释灵真有些无语的看着自己的方丈师兄,心想究竟什么缘由,他师兄难道还不清楚。

    “方丈!去年粮食连续欠收以来,朝廷日日夜夜都在城门施粥,还让百姓换取那什么汾阳薯,冠军薯。这四野之民,大多都对朝廷有些感念。”

    与之相反的是,虽然他们善信寺也粮食堆积如山,可几乎什么都没做。

    虽然他们也施粥,可那本应在粥里的米粮都被几个管事和尚给私吞了,成了自己的产业。。

    这锅里的所谓‘粥’,说是米汤都不为过,都没人愿意过来。

    其实以前朝廷官府也是差不多的做派,不过景泰帝登基以来,屡次整顿吏治。

    这位使用的大臣,即便高谷,萧磁,也是清廉有能的能臣干吏,所以现在官场的风气已经大大好转。

    而维新年间,朝中的几位辅政大臣,都尤其看重吏治。

    李轩这位理学护法,两年来更是以其强横的‘护道天眼’,将不少儒门败类剔除出门,使得理学风气为之一肃。

    所以朝廷布施的粥虽然也偷工减料,可通常都能插筷不倒,这就让百姓很感念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