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巅峰之上-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司夜本人也是顶尖的炼神高手,身边还有同等级的高手护卫,只要不是大派掌门之流出马,还要不了他的性命。
    神农教。
    碧水青山之间,有一尊尊庄严肃穆的石像耸立,在最深处的山谷之中,一尊与山平齐的炎帝像依山而立,以慈悲的目光遥望世间。
    神农像之下,铁剑盘膝而坐,凶戾的蚩尤剑横在膝上,平静如凡物,不露丝毫凶气。
    神农教兵主一脉有特殊的御兵法门,再凶戾的兵器也能为其驾驭,兵主长老能御虎魄刀,铁剑能御蚩尤剑,皆是仰仗了这御兵法门。
    只是和兵主长老不同的是,铁剑已是将蚩尤剑完全驾驭,再无反噬之忧。
    “踏踏······”
    轻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月槐声迈着矫健的长腿缓缓走来,道:“铁剑堂主,兵主长老允许你出关了。”
    在她话音落下之际,双眼微阖的铁剑骤然睁眼,凶戾的剑光从眼中闪过,刹那间犹如修罗战场降临。
    “终于,可以了吗······”
    低沉的自语中,铁剑缓缓起身,高大的身形在地上投下大片的阴影,“我等这一刻,等了好久了。”
    从丐帮回来,铁剑就进入了闭关之中,进行养精蓄锐,准备试剑江湖,向炼虚进行冲刺。
    原本在凌霜阁被灭之后,铁剑就打算出关,但兵主长老却认为他还需再闭关些时日,将蚩尤剑彻底掌控才行。
    到今日,铁剑彻底掌控这把凶剑,兵主长老也允许他再踏江湖。
    “月堂主,”铁剑问道,“墨家殇旸君、天武三当家,可有他们的消息?”
    “殇旸君神龙见首不见尾,朝廷有偌大的情报网都未曾找到他的行踪,我们神农教也不知他人在何方,”月槐声睁着眼睛说瞎话,“天武的三当家白绝的消息,我倒是知晓,不过我觉得铁剑堂主有更好的目标。”
    “哦?何人?”铁剑饶有兴趣地问道。
    “白绝是练刀的,给铁剑堂主带来的益处定然不如同等层次的剑者大。正好,如今江湖上就有一剑者声名鹊起,前后剑斗一百三十三场,无一例战败。”
    月槐声露出一丝微笑,“天都少主,同时也是有着‘千秋不败’、‘天下第一剑’之称的独孤天意之弟子——司夜。”
    独孤天意,剑道第一人,自出道以来就未曾一败,在天一山问鼎剑道第一,汲取剑意之后,在剑道上就更是无人能敌。
    他的弟子,确实能让铁剑生出最大的战意。
    “就是他了。”铁剑迫不及待地离开,欲要试试独孤天意所传下的剑法。
    “那便祝铁剑堂主有所收获了。”月槐声对着他的背景,露出神秘的微笑。
    ························
    十二月十八,云蒙使团到达稷都。
    当二百名云蒙铁骑簇拥着三架豪华马车抵达稷都城门之时,无数百姓、江湖人士,乃至一些穿着便服的朝廷中人,聚于城门之外,在道路两侧排成人墙,默默注视着使团队伍。
    他们皆是面色平静,也未有咒骂、扔臭鸡蛋等失礼之举,但那如看死人一般的寂然眼神,却是叫百战铁骑都心中发毛,有种如芒在背之感。
    “大夏的民心,依然未散啊。”
    远处,做寻常打扮,掩饰住身份的秦旸和弦主看到这一幕,弦主不由感慨。
    秦旸道:“大夏国祚延绵八百载,这些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大地上,民心没那么容易散。”
    就如前世的汉朝一般,哪怕是到了风雨飘摇之际,也不乏能人异士试图力挽狂澜。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有光武刘秀拨乱反正,虽然刘秀成事不乏天命,但大汉民心未散也是关键。
    到了东汉末年,汉朝真正到了晚期,群雄并起,连皇帝都成了摆设,但大汉的余晖依然未散,曹操晋位魏王,也依然以汉臣自居,直到曹操之子曹丕继位,方才把汉朝的余晖彻底捏灭。
    如今的大夏,就如前世的汉朝,哪怕近十多年来每况日下,大夏民心依然未散,只要夏皇能重整朝纲,便能在大夏再度复起。
    只是,夏皇会这么做吗?
    秦旸看向稷都中心方向,面露深思。
    “有此民心,大夏难倒。夏皇又对墨家敌意甚深,墨家未来多难啊。师弟,你在看什么?”
    弦主转头看向秦旸,却见这位师弟不知为何,遥望着稷都方向出神。
    “我在看······气。”
    秦旸微微皱眉,又看向脚下大地,“师姐,你有没发觉,这稷都的地气,有点紊乱。”
    秦旸所学颇杂,得益于自身脑识开发以及大罗天在身,他的学习效率远远超过普通人,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虽未臻至大师层次,却也能算得上是一能手。
    再加上他已练出“黄庭二十四神”中的目神,目力极强,在望气之上的成就颇为不凡。
    方才,他无意中望了稷都一眼,却察觉稷都之中气象有异,再看脚下大地,察觉到这异状,来自于地气紊乱。

第三百六十八章 九龙镇鼎,灭亡先兆
    地气的紊乱转瞬即逝,但出现的次数却是颇为频繁,至少秦旸在发觉有异后的这段时间里,就察觉了两次。
    弦主虽然不懂望气之术,也没心思研究风水堪舆,但因其出身缘故,对于地气也是有所了解的。
    大夏的稷都坐落于九条地脉相合之处,从风水上来讲,这是九龙争鼎,稷都便是位于这鼎所在的位置。
    大夏皇宫是那鼎,稷都包围着鼎,将九龙的龙首镇压,让大夏国都处于龙气汇聚之地。
    这在明面上的体现,便是稷都附近风调雨顺,天灾地祸从未发生,甚至还能让人才辈出,才俊不断。
    “这么说起来,之前夏皇以气机震动地脉,令得地龙反复,就颇为不正常了。先父曾经说过,大夏稷都的位置乃是九龙争鼎之举。大夏昭明十四年,也就是大夏开国的第三百个年头,曾有乱军四起,险些颠覆社稷,那一代夏皇在平定乱军之后,听从某位奇人之言,将国都迁到此处。”
    “前后历时三十年,稷都方成,以一朝之国都镇压九龙,将九龙争鼎变成九龙镇鼎,龙脉不散,稷都不倒,大夏不灭。”
    弦主说到这里,笑了笑,“不过我墨家中人不信天命,更不信所谓的龙脉不散,大夏不灭之言。据墨家先人考察,所谓的九龙镇鼎,乃是统合九条地脉之大势,将四周山川走势以稷都为中心化为一体,塑造成一座天然和人为双重结合的大阵。”
    弦主骈指在四周虚划,给秦旸指出数座大山,“丹阳、玄华、归州······这九座大山的地势被勾连成一体,成为这座大阵的九个基点。只要大山不倒,地脉就稳如泰山,绝不会发生地龙翻身这样的灾难。即便是炼虚,也无法撬动地脉,甚至于在稷都方圆五百里范围内,炼虚强者的法域都要受到压制。”
    一国之都,不缺炼神高手,但炼虚强者便是搜遍全国也没几人。在这高武的世界,王朝最需要防备的,非是权臣,而是实力几如神魔的炼虚强者。
    历史上,不乏有炼虚强者撬动地脉,轻而易举埋葬百万大军,也不乏炼虚强者直入皇宫,刺皇杀驾。
    万人之上的皇帝,在炼虚强者手下,也不比普通人强多少。炼虚强者所战的位置,甚至比九五至尊还要高上一个等级。
    “六十年前,佛尊杀入皇宫,重创元丰帝,世人只知元丰帝遭了重创,之后呕血而死,却不知佛尊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若非他及时退走,恐怕这佛门至尊也要陨落在皇宫之中。”弦主道。
    “这我倒是第一次知道。”秦旸有些好奇地道。
    如此一来,倒也能解释佛门最后为何要退入西域了,如果佛尊没受伤,那么即便是强留大夏,也未必不是不可能。
    佛门被逼走,不止是因为大夏势大,也是因为佛尊遭到了重创。稷都方圆五百里,炼虚强者的法域便会遭到压制,那在这庞然大阵的核心,又该有多强的压制呢?
    “师弟,我这么说,你可明白我说的不正常在哪里?”弦主问道。
    秦旸寻思了一下,道:“师姐的意思,难道是说······这庞然大阵压制的对象,难道也包括夏皇?”
    如果夏皇也受到压制的话······
    秦旸微微眯眼,“大阵可能是出问题了。”
    “不错,大阵的确有可能出问题了,”弦主接言道,“之前我没想到这里,毕竟这记忆对于我来说,也有点久远了。师弟你一说,倒是提醒了。这大阵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视同仁,没有一点空子能钻。否则控制大阵的方法若是外泄,那这大阵就只会成为敌人的助力。”
    只要是人,就难免会有疏漏的时间,哪怕再严密,也不能保证一定能保住控制大阵的方法不外传。
    既然如此,那便让这方法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稷都方圆五百里内,炼虚强者皆会受到压制。
    炼虚强者受到压制,但朝廷却是占据优势,稷都之中不乏炼神高手,除非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否则想要稷都沦陷,基本不可能。
    这也是大夏国祚延绵八百年的重要依仗。
    但现在,这重要依仗却是出现问题了,夏皇能凭气机撬动地脉,他本人的实力是一方面原因,大阵出现问题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地气紊乱,我能看得出来,其他人也能看的出来。”秦旸道。
    他并不认为自己就是眼光最独到的那个,秦旸的学习能力虽强,但在望气上,却是不如那些长年累月研究此道的大师。远的不说,稷下学宫的数执令王玄机,在此道上的造诣就远胜秦旸。
    并且这地气紊乱虽然短暂,但出现次数却是颇为频繁,只要肯用心查探,总是能察觉到紊乱的迹象的。
    “九龙镇鼎,龙脉不散,稷都不倒,大夏不灭。”
    云蒙使团的马车当中,也有人念叨着这句话,“但若是龙脉散了,稷都倒了呢?大夏国祚延绵八百年,太久了,久到没人认为这个古老的王朝会灭亡。但现在,灭亡的先兆,却是出现了。”
    就如秦旸所言,底气紊乱,他能发现,其他人也能发现。此时,云蒙使团中也有人发现了这异状。
    或者说,他正是因为知晓了地气有异,才会加入云蒙使团之中,来到大夏亲自考察。
    “灭亡的风车,转动了。”这人高兴地笑出了声。
    他轻轻推开马车的窗户,顺着那缝隙,看着外边那无数寂然的目光,以同样看死人的眼光看着他们。
    若是等到大夏国灭,那么外边那些大夏子民,也是难逃死劫。他们以看死人的目光看着使团,使团之中,也有人以同样的目光看着他们。
    只是不知,最后死的人会是谁。
    “大夏鸿胪寺大鸿胪沈星南,前来迎接云蒙使团。有请云蒙玄翼王。”
    稷都城门之处,鸿胪寺官员在大鸿胪沈星南的带领下,迎接云蒙使团,待见到使团接近,沈星南上前行礼,并大声叫道。

第三百六十九章 玄翼王,宇文苍
    玄黑的军靴从马车中迈出,头戴金冠,一身玄袍的云蒙玄翼王,从马车上落下,在身边一名披甲战将的陪同下,向着鸿胪寺众官员迎去。
    “云蒙的玄翼王,北辰浩宇,此人早年从军,十八年前,一战歼灭大玄十万银麟军,立下赫赫之功。他也凭借此功,成为云蒙皇帝的候选者之一。”弦主看着远处的玄袍王爷,介绍道。
    大玄银麟军,每一个士卒的实力皆是在后天七重以上,将官皆是炼气化神的好手,十万银麟军,可战一般三十万大军。
    玄翼王北辰浩宇本事皇室支脉,在皇室中地位不彰,但借助歼灭十万银麟军的功劳,一举成为皇室中的主要成员,还成了皇帝候选者之一,未来有希望成为云蒙皇帝。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云蒙皇帝的更继制度了。云蒙帝国的地理位置不佳,每逢天灾都会遭遇粮食危机,为了生存,就不得不侵略他国。
    三国之中,云蒙帝国的尚武之风最盛,举国上下,哪怕是底层农民也会练几手武艺。
    练武之人的基数大,给云蒙帝国带来了层出不穷的高手,却也让云蒙帝国的资源负担更大。
    穷文富武不是说说的,要是没有足够资源去练武,那就只能将身子练跨掉。
    为了抢夺资源,云蒙帝国举国尚武,有因为尚武,让本就匮乏的资源更为紧张,需要掠夺更多的资源。云蒙帝国就这样陷入怪圈,走上了资源不足就掠夺的道路。
    尚武之风甚至影响到了皇室,云蒙皇帝的门槛,便是强大的实力和巨大的军功,没有这两者,哪怕你是皇帝长子,也没资格登基成皇。
    这种和大夏、大玄大相庭径的制度,让云蒙皇室没有废人,但凡在皇室中有地位的成员,都是武功高手、军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