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环境之中,真气、元气,甚至生机,都要受到压制,功力不足四十年者无法在城中环境久呆,每半个时辰都要进入星塔暂时休息,消除星力对自身的侵蚀。
能够在城中自由活动的,唯有炼神以上的高手。而随着更多的星辰升起,这个自由活动的门槛还会提高。
元阳道人默运真阳之气,抵抗住星力侵蚀,跟随着一个身穿阴阳道袍的道人在城中行走。
这道人是阐道教的人,看起道袍品级,至少也是阐道教的真传弟子。
阐道教跟随新任掌教太素,全教和秦旸合作,但明眼人都知道,说是合作,实际上更像是附庸。
但这种附庸,却让阐道教上下实力大涨,掌教太素的境界如今也是水涨船高,向着返虚极境稳健迈进。
若是没有意外的话,数年之内,太素就有渡劫的底蕴了。
在这浑天星动城中,如今四处可见阐道教中人的身影,身为此时秦旸那一方唯一擅长术法以及操纵星力的势力,如今也就只有阐道教中人会选择长期居住在星城之中。
“哗”
远处有星光落下,璀璨若银河,无数星芒汇聚成长河,被收入星城中心的一座高塔之中。
在那高塔之上,一位女冠手捏道决,招引星力入体。浓郁在星力在其身周形成一层薄纱,又被真气塑形成一道若虚若实的仙衣。
“掌教。”为元阳道人引路的阐道教弟子向着那位女冠遥遥行礼。
“太素道友是在修炼何等神功?据贫道所知,贵教之中应该没有类似的武功才对。”元阳道人见状,相当好奇,向着引路的阐道教弟子问道。
“这是秦师者新创出的护体神功,星辰法衣,”那弟子行完礼后,回道,“秦师者参悟周天星力,创出此功。此功可吸收星力炼体,便汇聚星力形成法衣,平时可隐于肌肤之下,有需要时则可激发,现于体外御敌,乃是一等一的护体神功。”
第五百四十六章 吞纳诸星,太一之位
星辰法衣······
元阳道人多看了几眼。
这所谓的星辰法衣让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秦旸那件闻名天下的大周天星辰铠,足以让实力提升一个层次的铠甲,无一人不想得知其奥秘。
这星辰法衣就和那星辰铠极像,单凭这一点,元阳道人就对其上了心。
尽管他也知道,那等提升一个境界的铠甲不可能人人都有,但只要能提升一两成功力,有时候就足以叫一场激斗变成碾压了。
更何况,这星辰法衣除了提功,还有防护之能。以星力的霸道威力,一旦练成星力形成的法衣,那不管是兵器还是拳掌,都至少会被其削两成威能。
正当元阳道人思忖之时,天空之中再现异象。
“嗡——”
只见星城之中的三百六十五颗星辰齐齐一震,无比宏大的星力洪流齐齐刷刷地冲向星城中心。
若说太素之前吞纳的星光恍如天上银河,那此时被吸引的星力洪流,就如天上星辰被拉到了人间,齐齐被榨取出所有的星辰之能。
“秦师者又开始练功了?!”那弟子先是一惊,又现恍然之色,“算算时间,确实也差不多了,是到秦师者练功的时刻了。”
他向元阳道人解释道:“每隔三日左右,这些星辰中的星力就会蕴满,秦师者将会将所有星力汲取一空,让其空出容量来继续吸收星力。这其中的间隔会随着夜晚天气情况而出现变化,这几日来天天夜空无云,差不多也该吸收满了。”
“元阳道长且先等待片刻,秦师者很快就能修炼完毕。”
那星力洪流好似无穷无尽一般,哪怕被强势吸收,也未见有衰弱之势,些微星力外泄,更是让空中出现一道道星芒。
这怎么看都不像是很快就能吸收完的架势。
但在这念头刚冒出之时,那星城中心就如有一个黑洞出现,更为庞大的吸力让星力加速流失,如北冥归墟一般,将四周一切尽数吞入。
元阳道人集中注意观察片刻,却觉一阵目晃神晕,好似他的心神都被吸走一般,当即果断闭目默念静心诀,紧守心神,不再多看。
等到他好不容易恢复平静,再睁开眼时,天空已是一片清明,白日的阳光照射在星城之中,原本浓郁不散的星光如今已是十分微薄。
‘还当真是只需片刻左右·······’
元阳道人对秦旸的实力既心惊又忌惮,原本就谨慎的心态如今更是打起了十二分注意。
这无关于心境强大与否,只是对悬殊实力的一种敬畏。
秦旸的实力远比自身要强,那当然得谨慎对待,面对一个足以将你一掌拍死的人还敢心怀轻慢之意,那未免也太傲慢了。
微整衣冠,元阳道人在那阐道教弟子的带路下,前往浑天星动城最中心的高台。
按照位置方位,元阳道人推算出这高台所处应该是太一星,也就是紫微星所处之位。
他知道阐道教实际上继承的是阴阳家的道统,在阴阳家流派中,太一为天之中心,受众星拱卫,这浑天星动城既然有阐道教参与其中,并负责架设阵法,那自然会按照其理念而进行细微的调动。
而他们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安排,也无疑是在某种程度上默认那位殇旸君是天之中心,向其表示臣服之意。
“再到前方,就是非是贫道能涉及之地了,元阳道长请自便。”那弟子说着,转身离去。
此时星力都集中到中央之处,哪怕正在迅速吸收,也非是他这个真传弟子可以承受的。若要不自量力前行,怕是会被压迫得爆体而亡。
元阳道人也知晓这情况,沿着道路走到高台处,拾级而上,一路行到高台之上,向着悬浮在空中的那颗星辰行礼道:“正一道元阳,见过殇旸君。”
天空中的星光陡然一暗,那荡漾着无穷星光的星辰缓缓落地,星力收敛,现出了其中的人影。
这高台,实际上和那些星塔无异,都算是承载压力的支柱,但这高台上的星辰,却非是人造的太一星,而是由人所化。
那人,自然就是秦旸!
微微飘动的黑色衣袍犹如夜空之幕,数不胜数的微小星芒如同星辰般微微转动,流转着光华。
秦旸头戴万星冠,周身一股无形之力似存若不存,降落于地,看着微微低首的元阳道人。
他轻轻伸手,一封书信从元阳道人怀中飞出,其中神念引动,化出一道虚影出现在秦旸面前。
“紫阳天师,久违了。”秦旸看着这道虚影,道。
“距离和萧冕一战不过数月,秦师者实力又有精进,已是超过贫道远矣。道门之中,无人可胜秦师者分毫,贫道也无力与秦师者抗衡啊。”紫阳天师的虚影同样看着秦旸,轻声喟叹道。
“紫阳天师谦虚了,至少你当日使出的‘天惊地动’五连招,本座就不敢轻接,道门能令萧冕多年来不敢轻犯,贫道也不敢小觑道门分毫。”秦旸却是笑道。
萧冕可不像是会养虎为患的人,他养玄皇,也不过是为了唤醒天子剑的剑灵,而不是当真想要养一只白眼狼。
道门在二十年前就袭击了萧冕一次,并且还失败了。秦旸要是萧冕,就不会轻易留下道门,让他们能再一次阻击自己,除非道门有令萧冕都为之忌惮的底牌。
这底牌能令合道境的萧冕都为之忌惮,所以才多年来只做压制,而不进行攻灭,但只要萧冕度过了这一次‘六虚劫’,这底牌就不起作用了,所以道门才会那般舍生忘死,只为阻萧冕渡劫。
但令秦旸想不明白的是,为何有底牌不在当初就用了呢?当初在天启山阻击萧冕,紫阳天师可是抱着死志的。
若是有能威胁到全盛时期的萧冕的底牌,为何那时候不用?
只要用了,说不定萧冕就真的栽了。
“看来秦师者也发现了不少隐秘啊。”紫阳天师闻言,苦笑道。
“有些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只要敢想敢查,终究还是能查出点什么的。”秦旸回道。
第五百四十七章 绝代猛人玄九天
只要站到一定位置,纵览全局,总能看到一些以前看不到的东西的。并不一定只有旁观者清,也有居高临下遍查全局。
秦旸此时就是站到了大玄顶端高度,居高临下,并且还有不计其数的人为其爪牙,他当然能轻易查到一些想要的消息。
“紫阳天师,你等道门之中有何底牌,可真是叫人好奇啊。”秦旸道。
能叫萧冕都为之忌惮的底牌,秦旸可是好奇的不行。因为能对付萧冕的底牌,更是能对付秦旸自己。
“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隐瞒之事,实际上天宫之人都知道那所谓的底牌。我们道门对抗萧冕的一大支柱,是一位绝代高人,一位合道境的高人。”
紫阳天师轻描淡写扔出一枚大炸弹,但转而又苦笑道:“但这位高人早在多年前就失踪了,我们都只能确定她应该还活着。萧冕实际上也是顾忌灭了道门之后,那位高人回来破坏他的计划,并且他实际上并未将道门当成足以坏他事的对手,是以也就任由我们道门存在了。”
残酷的事实证明,萧冕不止不把道门当做对手,反倒以道门为引子,诱导事件,让形势发展到有利于他的局面,进而夺天子剑,直接离开。
他完全未曾将道门当成自己的对手,自然也不是太在意道门存在与否。为了不被那可能回来的高人破坏了计划,萧冕也就任由道门一直活跃着。
“事实上贫道在天启山一战前,也曾以秘法去寻觅这位高人的行踪,但最终结果却是找不到,完全找不到,甚至连一点信息都没有。若非当年她离开时留下了一盏魂灯,恐怕贫道都以为这位高人已经逝去了。”紫阳天师满脸苦笑道。
好在萧冕最终选择了离去,而不是依然主宰大玄,否则等到那位高人回来,就只能见到道门的一片废墟了。
“那人是谁?”秦旸问道。
“三百多年前第一次天一争鼎的其中一位获胜者,‘天下第一道’——玄九天!”紫阳天师的神色中,不乏憧憬和敬佩,那是对先行者的憧憬,对道门前辈的敬佩。
说起来丢人,最近两次天一争鼎,道门都是陪跑,上一次天一争鼎,紫阳天师的师兄更是死在了独孤天意剑下,要不然当年紫阳天师也不需要强行去渡返虚劫。
“天下第一道”这个称呼,已是很久未曾出现过了,道门现在的状况虽然比远遁西域的佛门要好,但在强者层面上却是远远不如佛门。
“三百多年前的‘天下第一道’······”秦旸喃喃念道,“这可真是一张令人惊讶的底牌啊。”
越老越强虽然不适用于武者,但活得久自然有活得久的好处。心境可以通过岁月来打磨,功力可以通过常年磨炼来提纯。
只要不是碌碌无为或者当真是个庸才,那么时间还是会给予经历者不少馈赠的。
三百多年前的“天下第一道”当然不会是庸才,更不是碌碌无为的怠惰之人。这位女冠当年在天一山与人大战时,曾经一掌将天一山都拍得下陷三尺。
这天一山可不是普通的山脉,尽管那时候是第一次天一争鼎,天一山还未吸收参与者的散溢功力进行强化,但那千古无一的天时地势,还是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强度,能将天一山都拍得下陷三尺,这玄九天堪称绝代猛人。
据秦旸所知,后来玄九天还进入了合道之境,天下少有敌手,干脆就隐居世外,不再入红尘了,却是没想到她能活到今天。
不过仔细想想,合道之境的武者要是自己不想死,活个几百年还真不是一件难事。玄九天隐居世外,也算是免了江湖仇杀,能够活到今天才是正常的。
“炼虚合道,炼虚,合道,能够练到那等层次的武者,是绝对没那么容易死的。”秦旸自语般说道。
炼虚之起始,乃是度过返虚之劫,将身体从近乎散化为虚无的状态重新塑造成形,同时练出天地法域。
这天地法域,便是每个炼虚武者自身武道的体现,尽管在同等级战斗中无法帮上大忙,但却是炼虚强者最特殊的标志。
道本无形无相,无可名状,炼虚武者却是将本该虚无的武道练出形态,形成天地法域,这本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炼虚层次的修炼,就是将天地法域一步步炼虚成实,最终形成恍如实质般的武道,与自身合一。
合道,合的非是天地之道,而是自身之武道。
不管你是遵循前人之道一步步修炼到炼虚也好,还是自创武功突破炼虚也罢,只要到了这个层次,武道都已经变成了你自己的,打上了你自身的烙印。
哪怕是师法天地,此时练出的武道也和天地无关,最终合道合的也不会是天地之道。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走偏,最终走火入魔,那也是有可能的。哪怕是炼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