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之道德天尊-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道人麈尾往胳膊上一搭,肃容道:“可是陈萼?”
    “正是!”
    陈萼目中精芒一闪。
    道人道:“贫道法号玉鼎,受元始天尊之命赐尔符诏,召尔往弥罗天玉虚宫听用!”
    温娇现出了焦急之色。
    陈萼摆了摆手,问道:“敢问真人,不知天尊召我是为何事?”
    玉鼎真人道:“天尊召尔,自有大用,此乃夙世福份,奉诏罢!”
    说着,就取出一封薄册,双手高捧。
    陈萼却是道:“请真人见谅,陈某乃人间官员,俗缘未了,不敢当天尊召见。”
    “嗯?”
    玉鼎真人眼神中隐有怒容浮现,顿时大怒喝斥:“大胆,尔何敢拒天尊诏?”
    陈萼不亢不卑道:“敢问真人,陈某是否三清弟子?”
    “这”
    玉鼎真人神色一滞。
    陈萼又道:“某自幼读圣贤书,奉天地君亲师,敢问元始天尊,在天地君亲师中,位列几何?”
    这话的意思就是,你元始天尊是道门始祖,而我陈光蕊不是道门中人,奉的是朝廷体制,凭什么接你的符诏?
    说到底,元始天尊虽威名赫赫,但是对陈萼没有管辖权。
    一时之间,玉鼎真人羞怒交加,他本以为召陈萼上界,是个轻松的差使,却没料到,区区下界小民,胆量竟如此之大。
    可是他不能向陈萼动手,灰溜溜走了又没法交差,正为难时,杨戬身形一晃,出现在了陈萼家里。

第一九零章 不受召
    “弟子拜见师尊!”
    杨戬向玉鼎真人深施一礼。
    杨戬的道场在长安,师尊下界来长安,杨戬第一个就感觉到,赶忙前来拜见。
    “嗯”
    玉鼎真人捋须看着杨戬,虽目光柔和,却隐有不喜之色,主要是杨戬身为玉虚门下三代第一人,却和些妖精称兄道弟,平白堕了玉虚名声。
    杨戬结交梅山六圣,不仅是玉帝不高兴,元始天尊与玉鼎真人也很不高兴,搁在凡间,就是朝廷勋贵结交贼寇,纯属自降身份。
    要说杨戬真正收服了梅山六圣与一千两百草头神,定主从名份还好说,可是杨戬以兄弟视之,这不连着元始天尊和玉帝都与贼寇拉上关系了?
    如果放在人间王朝,杨戬必被剥夺名号,贬为庶人。
    不过眼下玉鼎真人不会与杨戬计较,只是暗道一声来的好,便道:“徒儿,你与此人是否相识?”
    杨戬道:“弟子与陈总管在江州已是旧交,后更蒙陈总管向人间天子举荐弟子,才得以在长安立祭,不知师尊下界是为何事?”
    不管杨戬对陈萼抱着怎样的态度,至少场面话说的滴水不漏。
    玉鼎真人道:“为师受元始天尊之命,特来召此人去往弥罗天玉虚宫听用。”
    “哦?”
    杨戬一喜,他也希望陈萼上天,他一直对陈萼与杨婵走的近很不满,好歹杨婵是玉帝的侄女,正统女仙,而陈萼算什么,不过是得了些机缘幸进成仙罢了,又有妻室,哪里配得上杨婵?
    在人间,人臣幸进素来为同僚所不齿,在天庭也是如此,点化成仙就相当于人间的幸进。
    杨戬呵呵笑着拱手道:“陈总管,恭喜了,师祖相召,必有大用,将来天尊可期啊!”
    陈萼带着满脸歉意道:“怕是要让真君失望,陈某乃人臣,效命于人间天子,不敢奉天尊召。”
    杨戬拧眉道:“陈总管,请恕我直言,你已是仙人,强留人间为官怕是不妥当。”
    陈萼摆了摆手:“真君多虑了,陈某出任为江州知府时,尚是凡人,后机缘巧合成仙,不算触犯天条,再说陈某乃天子近臣,天子不弃,某怎能先弃?”
    杨戬哈的一笑:“人间天子突染重疾,怕是命不久矣,我知道你和他有着情份,但天子一去,因果勾销,这样罢,上次玉帝召你上天,你心念老母,辞之,拳拳孝心令人动容,今日我厚颜为你向师尊求个情,允你带着全家上天,从此永享仙福,岂不快哉?”
    “哦?”
    李治染了重疾?
    陈萼眉心微拧,看来明日要进宫探望了,不过眼下,立时向皇宫方向重重一拱手:“倘若真君所言无误,那陈某更不能在此时离去,圣上待我有恩,万一撒手晏驾,遣下孤儿寡母谁来照料,陈某自有当仁不让之责!”
    “这”
    杨戬竟然无言以对。
    因为他是受大唐供奉的神灵,干涉大唐朝政的话不能说,比如他和陈萼说,朝中还有长孙无忌等老臣,不需要你操心,这种话的本质是站队,一旦被卷进去,就是天下的因果,早晚有一天会被清算。
    神灵的职责是收取香火,受百姓祷告,为其排忧解难,是朝廷的有力补充,而不是卷入朝廷,人道与神道是两条平行线,不能交叉,杨戬也明白这点,从他的本意来说,其实并不愿接受长安世家大族的香火供奉,如有可能的话,他宁可学杨婵,广撒香火,细水长流,这才是神灵之道。
    可是他有一千多兄弟,学杨婵根本养不活。
    “如此说来,你是不愿奉召了?”
    见杨戬哑火,玉鼎真人冷声道。
    陈萼道:“我非道门中人,元始符诏不敢受!”
    “哼,望你好自为之!”
    玉鼎真人丢下句狠话,一挥袖子,脚下涌出一朵白云,飞上了高空。
    杨戬也无趣的很,拱了拱手,自行离开。
    “相公,你说这元始天尊是什么意思?为何要让相公去他的玉虚宫听用?”
    二人刚走,温娇就迫不急待道。
    陈萼不急着答话,沉吟许久,取出舍卫国王印,才道:“怕是与此印有关,大唐的气运,自我归来之后,浓厚了千百倍都不止,而此气运,乃是我从舍卫国带来,唯有此印方可驱用,虽然我不明白用法,但元始天尊应该了解,宣我上天,怕是为了我手中的印。”
    有关舍卫国的来龙去脉,陈萼除了隐瞒与月上成亲一事,都告诉了温娇。
    温娇点了点头:“想来便是这样,这些大能,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依相公的意思,就是不给了,不过妾听说这元始天尊极为凶残,早在殷商时期的封神之战中,就不顾脸面,以大欺小,与老君联手,亲自杀入黄河九曲阵,取了三宵娘娘性命,送进了封神榜,妾就担心元始天尊会亲自向相公出手。”
    温娇是女人,天然同情同为女人的三宵,而且元始天尊与通天一辈,是混元大罗金仙层次,也是陈萼口中的天尊或大天尊,比之三宵的大罗金仙高上一筹,又是以大欺小,以师伯的身份欺负师侄,因此话语中很是不满。
    陈萼肃容道:“这就是佛门与道门的区别,道门看你不爽,直接击杀,没有任何讲究,而佛门尚有周旋的余地,严格说起来,道门是真小人,佛门是伪君子,论起心狠手辣,两者都差不多,印在我手,或有凭恃,若交出去,只怕会被卸磨杀驴,不得好死。”
    说着,陈萼望向天空,哼了声:“上面的人,皆不可信,交出大印,就等于交出了气运,我们的倚仗是大唐,只要大唐在,谁要杀我们,都会面临大唐气运的疯狂反扑,我们只要保着大唐江山不失,就有反击的底气,再说大唐是紫薇大帝一手创立,难道紫薇大帝能看着大唐国灭?
    当然了,我们的修为还是很低,要尽快把九五果实孕育出来,只有晋阶天尊,才有了对抗的资本。”
    温娇道:“相公说的是,只是灵宝不是那么好得到,对了,妾倒是有个主意,四海龙宫底蕴丰厚,而相公与龙女有着交往,能否通过龙女去东海龙宫搜刮一番?”
    “诶?”
    陈萼一想也是,龙女暗害自己的帐还没算呢,正好拿龙宫的宝贝来补偿,于是笑道:“还是娘子的办法好,明日我先进宫看看圣上,再想办法找到龙女,对了,娘子可知圣上是怎么回事?”
    温娇横了眼过去:“妾不是与相公一同回来的么,哪里晓得,相公不如去问问杨婵吧,杨婵久在长安,想必知晓缘由。”
    陈萼奇怪的看着温娇。
    温娇哼道:“妾又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妾被菩萨逼走的那段日子里,多亏杨婵照料着家里,相公就当去致谢便是。”
    “那好,我去去就回!”
    陈萼点了点头,牵马离去,一路驰出城,很快来到三圣母娘娘宫。
    见着陈萼,杨婵眼角眉梢都透着欣喜,不过表面上只是淡淡一笑:“陈状元,回来啦!”
    陈萼拱了拱手:“还没谢过三圣母照顾我的老母。”
    “照顾伯母也是我应该的。”
    杨婵俏面一红,便又道:“陈总管可是想要打听人间天子的病情?”
    “咦?”
    阿萼奇道:“三圣母如何知晓?莫非是道行又精进了?”
    杨婵哼道:“这与道行有何干系,刚刚玉鼎真人宣你上玉虚宫,我哥又赶过去说了皇帝病危之事,我就想着,你肯定会来找我打听。”
    “请三圣母明示!”
    陈萼深施一礼。
    杨婵这才满意道:“在气运涌来大唐的当天,听说大唐皇帝就病倒了,有传言是虚火过旺,高烧不退,所是就在这两日了,如今宫里的气氛非常紧张,你那个媚娘的形势也很不妙,我看你趁着天还没黑,尽快进宫吧。”
    陈萼很是无语,杨婵一说,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自己害了李治啊。

第一九一章 玄武门
    紫薇天宫!
    紫薇大帝、勾陈大帝、长生大帝与后土娘娘济济一堂,目送着玉鼎真人回了玉虚宫复命。
    “呵呵”
    勾陈大帝满是羡慕的笑道:“紫薇啊紫薇,不曾想你下界结束人间乱世,竟有如此福报啊!”
    在三清拜见玉帝后不久,勾陈、长生与后土联袂拜访紫薇天宫,毕竟四御论起修为和道行,只比玉帝差了半线,而且紫薇大帝证了下界功果,功德进化为纯紫,更加深不可测,三清能算出,陈萼带出的舍卫国气运可以建立冥府,四御又如何算不出?
    因此勾陈、长生与后土来见紫薇大帝,商讨此事,以求四御联手,分一杯羹,并且三帝同时来拜,隐隐存有推举紫薇大帝主持的意思。
    这也是合乎情理。
    一来陈萼是大唐的臣子,也是李世民简拨于草莽。
    二来紫薇大帝的道行修为在四御中隐隐执了牛耳。
    “哼!”
    后土娘娘酸溜溜的哼了声:“紫薇的福份确是无人可比,本宫受世人祭祀,岁月悠久,可这福份,就是比不上紫薇!”
    这就是怨望,满腔的妒忌让后土娘娘的身上都隐有酸味发散,不过紫薇大帝不可能与一个女人计较,摆摆手道:“娘娘言重了,立冥府,既是天大功德,亦是泼天大祸,稍有不慎,身死道消,悔之晚矣,我等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长生大帝捋须道:“大帝能有此心,自是最佳,可如今,三清觊觎冥府,试图染指,玉帝心思难测,我等亦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亏得大帝有个人间好臣子,尚明大义!”
    紫薇大帝想到陈萼,心里满意之极。
    原先他证得紫色功德,自以为渡劫无碍,可是天道的变化又让他心里不安,紫色功德并不能保证他安然渡劫,恰逢其时,陈萼带回了舍卫国的气运,事态就很明朗了,谁能主导冥府的建立,谁就能获得大功德,掌握重演天地之权。
    要知道,这是非同小可的,以往一直由老君代天道重演天地,如今天道表现出了另择贤能的意思,盖因天道失去了大量功德,必须以猛火烹油,才能弥补亏损。
    显然,天道对老君不满。
    老君无为而治,搞平衡,处处中庸,谁都不尽量得罪,搁在平时是没问题,但是在天道危难之时,老君温吞水的作用就不合适了,天道需要的是虎狼之臣。
    紫薇在人间本就擅权谋,杀伐果断,又与陈萼有着君臣名份,更是占足了先机,不过他也知晓,建立冥府,是从佛门身上割肉,佛门必不会坐视,再有三清蠢蠢欲动,仅凭四御自身的力量,明显不足,于是道:“诸位,要不要把女娲与火云洞那几位请来,共镶大业?”
    “这”
    三御都有些迟疑,人多了会摊薄份额,但三御都不是目光短浅之辈,清楚自己相对于佛门与三清,实力上不占优,只有把人道团结起来,才有一搏的力量,均是各自称善。
    长生大帝又道:“此间事罢,便由本帝君去往火云洞,不过要不要把东华拉入?”
    东华帝君是个特殊的存在,虽有帝君之名号,但因玉帝的猜忌与打压,早被踢出了四御。
    紫薇大帝略一迟疑,便道:“天道气机晦黯,东华心思难明,可再作观察。”
    众人想想也是,东华屈居于方丈仙山,与四御已没了来往,确实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等等也好,而且三清、天庭和佛门要想夺取舍卫国气运,首当其冲的是大唐,只有灭了大唐,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