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陈萼提醒过他。
果然,隔了几个月,河西陇右节度使皇甫唯明入京朝见天子。
杨慎矜精神一振,就是他了!
于是悄悄找到皇甫唯明,让他谨言慎行,办完事立刻打道回府,不得在京城多作逗留。
皇甫唯明是典型的武将,哪里理会这套,大怒而去,并立即进宫拜见皇帝,劝皇帝罢免李林甫,以太子的内兄,刑部尚书韦坚为相。
这下子,不仅得罪了李林甫,还加深了皇帝的猜疑,让太子的大舅哥当宰相,这种话也只有武将能说的出口。
杨慎矜无奈,找到陈萼,把实情道出,并摇头道:“哎,这些武人啊,粗鄙不堪,说话不过脑子,陈状元,皇甫唯明得罪了李林甫,又被皇帝猜疑,怕是没法活着离开长安了。
此人死了倒也罢了,大唐不缺武将,可是他把太子牵扯了进去,这该如何是好?”
陈萼一听,就知道皇甫唯明和韦坚保不住了,事实上对他来说,在某些方面,他与李隆基的利益是一致的,李隆基需要李林甫斩断太子的爪牙,他也同样不希望太子的羽翼过于丰满。
太子实力越强,李令月登基的难度就越大。
之所以要提醒东方朔,一是对付李林甫,拨掉天庭钉在大唐的钉子,二是担心李隆基万一收不住手,把太子给废了。
略一沉吟,陈萼道:“东方兄,你糊涂啊,那皇甫唯明不听忠言,随便施个小手段就是,还怕他到皇帝面前乱说,如今事已至此,只能尽量阻止此人与韦坚见面了。”
“这……”
杨慎矜迟疑道:“毕竟我们是仙人,对凡人使用手段合适么?”
陈萼摆摆手道:“又不伤他性命,即便有因果也不会太大,总比太子受了株连要好罢?非常时刻,当用权宜之计,再说天道的控制力已经渐渐衰败,一点小手段未必就会有麻烦。”
“我知道了,多谢陈状元指点,这一阵子,我会盯着那两人,告辞!”
杨慎矜拱了拱手,匆匆离去。
第五四二章 禄山造反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杨慎矜终于逮着了机会,皇甫唯明与韦坚相约同游灯市,借机说说话。
这两人也不傻,知道边将交结朝中大员是犯忌讳的,因此约定微服,于灯市见面,实际上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话,只是发发牢骚,叙叙旧而己。
“两人都往灯市去了?”
听得来报,李林甫猛站了起来,喝道:“盯着他们,莫要走丢,本官立刻带人去堵!”
“老爷放心,纵然戴着傩鬼面具,但小的们早已做上了记号,除非会飞,否则定然拿个人赃俱获!”
那名探子施了一礼,匆匆离去。
李林甫也稍作准备,带着几个人微服出了宅子,直奔灯市。
夜晚的灯市,人潮如梭,每一个人都带着傩鬼面具,大大小小的鬼游荡在街头,杨慎矜也在盯着皇甫唯明与韦坚,眼见两人就要汇合在一起,略微一笑,一道灵觉缓缓打出。
这道灵觉不具备任何伤害,只是让人迷失方向,皇甫唯明与韦坚永远也见不了面。
“嗯?”
天庭中,玉帝冷冷一笑:“竟敢以术法挠乱现世?东华啊东华,莫不是你以为得了那个蛇蝎女人就自信心膨胀了?朕怎能让你坏了朕的好事?”
说着,屈指一指!
杨慎矜打出的灵觉,顿如春风化雨,消散无踪。
“不好!”
杨慎矜面色一变。
他立刻就感应出,有大能出手干涉了,而且道行修为远远高于他。
“是玉帝?”
杨慎矜惊疑不定的眼神扫向天庭的方位,在夜空中,仿如一颗明亮的星辰,夺目耀眼。
就在这时,又是一道灵觉由天际垂下,与玉帝相互抵消,杨慎矜又可以影响到皇甫唯明与韦坚了。
讲真,这种被大能操弄当棋子斗的感觉非常不好,但是他也没办法,连忙收束心神,灵觉再度发出。
“嗯~~”
紫薇大帝捋须,目中带着些许挑恤,瞥向天庭,可随即,他的面色又变了,碧游宫又是一道灵觉降下,极其霸道,如摧枯拉朽般将他的灵觉摧毁。
“通天?”
紫薇大帝现出震怒之色,真不要脸啊,圣人居然亲自下场了。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以通天的作风,确实能干出这种事来。
其实长安混进了多少势力,紫薇大帝心里有数,原本他寄期望于王母出手,只是通天已经下场,王母多半不会与圣人对上,他的目光又望向了玉虚宫的方向。
让他失望的是,元始天尊没有丝毫动静。
‘罢了罢了,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就让你先胜一筹,又能如何?’
紫薇大帝暗暗叹了口气,收回灵觉,不再理会下界之事了。
从元始的态度,他可以判断出来,圣人有以大唐为战场较劲的意思,在这种时候,元始需要大战爆发,不会阻止通天,可能这也是所有圣人的意思,李林甫短时间内根本难以除去。
紫薇大帝明智的选择了撒手,不过他仍对陈萼抱有一丝期待,希望陈萼能保住太子。
陈萼打定的主意是间接影响,不直接插手。
在通天圣人下场之后,皇甫唯明与韦坚被‘逛灯会’的李林甫当场捉住,上奏皇帝,说韦坚与边将私会,欲谋废立。
二人因此被捕入狱,李林甫又让杨慎矜、杨钊、王鉷、吉温等人一起出来做证,杨慎矜明确拒绝了,不过这并不影响案情的判决,韦坚被贬为缙云太守,皇甫惟明以挑拨君臣关系为由,贬为播川太守。
本来事件应该到此为止,李隆基并不想办成大案,只打算削一削太子羽翼,警告太子安生点,可是韦坚的家人不省事,上疏鸣冤叫屈,并为期不远达到目的,还引太子亨作证,李隆基震怒。
韦后已经被高力士送到了玉奴身边,因乖巧可爱,深得玉奴欢喜,她还传音给陈萼,询问是否要营救太子,陈萼回答没必要,他料李隆基只为剪除李享羽翼,不会下杀手,没必要多事,反而他让韦后将太子的险状向无当圣母汇报,以此邀功,并且想方设法阻止玉奴与安禄山来往。
果然,在把长安的情况向无当圣母汇报之后,无当圣母大为夸赞韦后,而且李隆基也确实没杀太子,因为太子与发妻韦氏离婚了,并上表曰:不以亲废法。
陈萼则是揣忖了下形式,与东方朔该交待的都交待了,暂时安禄山与李林甫都扳不倒,而且圣人摆明了有发动第二次封神之战的心思,这时跳出来阻止,是不明智的。
况且说句现实话,就算杀了安禄山,但大唐的矛盾没有解决,还会有安庆绪、史思明跳出来,于事无补,大唐的从上到下,各阶层都在酝酿着一场动乱。
于是,陈萼索性闭了关,参悟粒子遁。
十年一晃而过,在这十年里,李林甫老死了,改名为杨国忠的杨钊继李林甫掌了大权,杨国忠虽然论起贪婪无能更甚于李林甫,但他有一样好,与安禄山不和,时常和李隆基打安禄山的小报告,不可能是内鬼,而李林甫一直与安禄山互相勾结。
杨慎矜也活了下来,敖死了李林甫。
在陈萼的猜测中,李林甫也许不是老死,而是完成了使命,又或者浑身解数齐出,也没扳倒太子,故而被玉帝招了回去。
这日,陈萼对粒子遁正有了些心得,却是突然警醒,他感觉天道起了变化,天机瞬间混乱,如一团迷雾,什么推算之道彻底失效。
也就是说,大能推衍,是通过读取天道硬盘,获得一些数据作为基础,如今则是天道收回了大能读取硬盘的能力,同时相应的,收回了权限,限制也被放开,对仙人的限制彻底消失,仙人杀凡人不会再受报应。
陈萼推衍了片刻,一无所获,可他不以为愁,反而暗松了口气,毕竟这个世界,和地球历史的相似度还是很高的,作为穿越者,总能掌握些先机。
根据地球上的历史节点,应该是安史之乱爆发了。
既然没法阻止,他十年前就选择了撒手,只能等待动乱爆发,不过让他惊喜的是,天机彻底混淆,怕是连圣上都推逄不出下一步的走向,这对于他反而是一种优势。
“嗯?”
陈萼突然注意到索什纳在外面犹犹豫豫,不禁走出屋子,问道:“可是有事?”
索什纳道:“朝廷派人来请候爷上朝议事,说是十万紧急,奴婢不知道候爷有没有出关,就先打发了他回去,再过来看看。”
陈萼问道:“可说了什么时候上朝?”
索什纳道:“好象是临时接到急报,一个个请,差不多人来齐了,皇帝会出来。”
“行,你给我更衣!”
陈萼点了点头。
索什纳翻出朝服,替陈萼换上,随即匆匆而去。
当陈萼赶到含元殿的时候,已经有了不少人,杨国忠高踞首位,目光傲然,杨慎矜则是迎了上来,小声道:“陈状元可感受到了天机的变化?”
陈萼道:“天人交感,可是人间出了了不得的事情?”
“哎~~”
杨慎矜叹了口气:“这一天终于来了,安禄山反啦!”
第五四三章 仙人下界
在这十年里,安禄山竭尽全力讨好李隆基,李隆基也是老糊涂了,授安禄山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朝廷三分之一的兵力,陈萼曾设计的五兵都督府制度事实上被破坏了,边镇调兵不再需要兵部调令,而是由节将自行派遣,结果酿成了恶果。
群臣神色不安,议论纷纷,大唐承平百年,听到叛乱的消息,谁都不安。
“啪!”
突有静鞭抽响。
“圣上驾到!”
又有太监呼喝。
群臣相继出列恭迎。
只见李隆基在两个小太监的搀扶下,步履蹒跚走来。
十年不见,李隆基彻底老了,满头银发,面孔布满皱纹,重重的眼袋垂下,褐色的双手,分布着一块块的老人斑,尤其是那浑浊的眼神中,满是愤恨与忧色,给人一种不祥的感觉。
“臣等拜见圣上!”
众人齐声施礼。
“众卿平身!”
李隆基挥了挥手,便恨道:“朕待安贼甚厚,此贼却狼子野心,起兵造反,众卿都议一议,该如何应对?”
杨国忠是右相,出列道:“圣上,我大唐百年基业,人心所向,安贼不过侥一时之幸罢了,臣愿领兵出关,为圣上将此贼擒来,问他一句。还有没有良心?”
“哈哈,好!”
李隆基龙心大悦,大叫了声,便问道:“众卿还有何提议?”
“一群乌合之众,裹挟了些民众,就敢造反,胡人到底是胡人!”
“臣愿为先锋,与右相一起为圣上把此贼擒来!”
群臣奋勇出列,仿佛出关迎击是必胜。
陈萼暗暗摇头,即便不考虑仙侠因素,唐军哪里是锐气正盛的叛军能比的,尤其还是杨国忠领军,这李隆基是越老越糊涂啊。
“陈爱卿,你可有话说?”
李隆基留意到陈萼的神色,问道。
陈萼正色道:“臣以为,术业有专精,文官理政,不谙军事,领军还须遣一员大将方才妥当。”
顿时,杨国忠脸面沉了下来,拱手道:“圣上,臣也知道自己不谙军务,可是武夫粗鄙,如没人管着只怕反了天,臣请旨并非要插手军务,而是要监督武人不得乱来。”
陈萼冷声道:“右相权倾朝野,真要派下去了,哪个敢违背你的命令,如今大唐正值生死存亡之机,圣上可莫要小瞧了叛军,叛军长期在边塞作战,经验丰富,悍不畏死,而京城卫戍部队百年未逢战事,是否有能战敢战的勇气,乃至于一触即溃,还很难说,此其一。
其二,叛军能于短时间内形成浩荡声势,显然已筹备多时,年初,圣上召安贼进京,安贼以病辞之,后又为其长子安庆宗赐婚,命他出席观礼,亦辞之,由此可见,安贼谋反至迟已准备了一年,甚至可追溯到数年前铸雄武城,虽名为铸城,实则蓄藏粮草军械,可惜朝中诸公多为安贼贿赂,蒙瞒君上。
其三,安贼虽掌二十万大军,但大唐尚处于盛世,发动叛乱,纯属找死,其背后离不开关东士人的支持,倘若没有几个大家族在暗地里资助,安贼无论如何也不敢起兵,故而安贼起兵,可视为关东集体叛乱,圣上不可轻忽视之,莫令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大胆!”
“放肆!”
陈萼这一番话,等于把朝延上至李隆基,下至衮衮诸公全部得罪了。
果然,李隆基的面色也难看之极,说来说去,不就是说自己昏庸么?
细细想来,也的确如此,如果不是自己这十年来纵容安禄山,哪里会发展到叛乱的地步?
但他嘴上绝不会承认!
杨慎矜也急忙道:“圣上,臣附议,此时一步错,步步错啊!”
“哈哈哈哈~~”
突然一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