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昭煌微微点头,已经有些明白了。
那五百中品灵石花出去,只要能够尽快得到聂郡守的接见就可以了,至于这‘玉印’究竟是不是文帝曾经戴过之物,并不重要。
当天下午,梁昭煌重新准备了拜帖,连同那‘玉印’一起送往郡守府。
而没到晚上,他果然就得到了郡守府的通知,让他第二天上午前往郡守府拜见,聂郡守将要接见他。
梁昭煌得到消息,也只能感叹一声:“果然是手眼通天之辈。”
第二天,梁昭煌一早前往郡守府拜见。
在郡守府正堂之中,他也终于见到了直属上司聂郡守。
这位聂郡守,初看去仿佛一个普通的五十多岁的老者,容貌、体形都显普通? 也没有寻常金丹真人的威压气势? 周身倒是有着几分逍遥气息,仿佛随时可能随风而去。
“下官庐东县县令梁昭煌? 拜见郡守大人。”
梁昭煌不敢多大量对方? 当先躬身行礼道。
“呵呵,无需多礼。”坐在上首的聂郡守满面笑容? 伸手一拂,将梁昭煌扶起? 笑着道:“谢道友走之前? 还曾拜托老夫对庐东县多些照顾。”
“梁县令以后可以常来,若是庐东县遇到了什么问题,也可报上来,郡里能够帮忙的肯定会帮忙解决。”
“多谢大人。”不管对方这话有几分真假? 梁昭煌先行道谢一声。
随后? 他取出几分奏章,递上道:“郡守大人,这些是下官上任以来,整理的庐东县中情况,以及做出的一些任命? 还请大人鉴阅。”
“哈哈,好说。”聂郡守笑着? 旁边有侍者接下奏章,送到郡守案上。
聂郡守取了奏章翻阅一番? 随后放下道:“很好,梁县令是谢道友选定的接班人? 老夫相信谢道友? 也相信梁县令? 庐东县中的安排、任命,老夫就不插手了,就按照梁县令的安排。”
“是,多谢大人。”梁昭煌再次行礼谢道。
聂郡守摆摆手,这时转过话锋道:“正好你这一次过来,有些事还需和梁县令你说清楚。”
“请大人吩咐。”梁昭煌当即恭敬道。
“呵呵,不必太过紧张。”聂郡守笑着说道,“再过两个月,就到了税收之时,梁县令是第一次担任庐东县县令,加上谢道友拜托老夫对你们照顾一下,所以就托大嘱托几句。”
“县令号称千里侯,掌一县之地,固然全力不小,但是同样也有着不小的职责。”
“而县令的职责万千,总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则是守护,二则是税收。”
“守护自然不用多说,既是一县之主,自然要守护好这一县之地,包括土地、资源、百姓等等,我大晋仙朝人道繁盛,靠的就是这一个个县的守护与稳定。”
聂郡守笑着说道:“我要和你说的是税收之事。”
“税收之事,关系到县、郡、州、及至朝廷各级利益,马虎不得。”
“每年的税收之事,都是一地主官最主要的职责,不容出错。”
说着,聂郡守面上笑容渐渐收敛,周身逍遥气息也渐渐收敛,透露出几分金丹真人的威压来。
“税收之事若是出现差错,当地主官直接负其首责,其上官也要负连带责任。”
“也就是说,你们庐东县的税收之事,若是出现了差错,没有能及时将税收交上来,那么你这县令负首责,免职是最基本,倒是连你背后的县豪家族,也都将难逃牵连。”
“而至于我这郡守,作为你的上官,到时候也难免受到牵连。”
“所以,老夫不得不再嘱托你几句,税收之事,切记不可马虎、出错。”
“是,大人!”眼见着对方如此严肃,甚至露出几分金丹威势,梁昭煌心中也越发重视起来,恭敬应道:“下官必定全力以赴,盯好税收之事。”
聂郡守微微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又道:“另外,梁县令你是第一次接任县令之位,此前可能不曾关注过郡县之中税收的变化。”
“其实,自从十年前魔灾之后,朝廷以及州城杨家,对于扬州下面的郡县税收做过几次调整。”
“当时魔灾之后,扬州下面各处郡县都有遭受魔灾侵害,损失不小,当时连续五年,朝廷与杨家都减免了各郡县部分税收任务。”
“不过,从五年前开始,减免的税收任务就已经恢复了。”
“而这一次,朝廷与杨家已经有旨意传达下来,对于扬州之中各郡县的税收任务,有所增加!”
“加税?”梁昭煌闻言,不由一愣。
“不错!”聂郡守说着,从面前案上拿去一卷金册,递过来道:“这是州里前不久下发的金册,你且看看。”
旁边有侍者接下金册,送到梁昭煌面前。
梁昭煌躬身谢过,接过金册查看起来。
他的面色不由渐渐变化,眉头微皱起来,这金册中所书果然是加税的要求。
按照金册中的要求,庐东县今年需要上交的税收,需要提高一成!
第361章 大局影响
庐东县的税收、以及税收的分配都有定数,加税一成看似不多,但是牵扯到来的范围就广了。
不说其他的,就说这增加的一成税收从哪出?
若是让县城中几家县豪门阀出,减少分配给几家县豪门阀的税收分成,那几家县豪门阀肯定不同意。
如此就只能向下分摊、增加税收,由所有乡镇寒门、县中县豪门阀、甚至是散修、及散修家族来一起分摊。
如此分摊下去,看似不多,但是造成的影响就很大了。
尤其是,这是梁昭煌接任庐东县县令的第一年。
上任第一年,庐东县中各方势力,还没有看到他这新县令给县里带来什么好处、红利;反而是上任就加税!
各方势力的印象,可想而知。
如此对他担任这县令之位,对于梁家在庐东县中的自处,无疑都将没有好处。
梁昭煌将金册合起,面色微苦,向着聂郡守一礼道:“郡守大人,这好端端的怎么要加税呢?”
“十年前的魔灾影响,庐东县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过来呢。”
“而这几年的东海寇之乱,更是让形势雪上加霜。”
梁昭煌满面无奈,告苦道:“下官虽然是第一次接任县令之位,此前不曾负责庐东县税收之事,但是我梁家每年的收成、以及缴税情况,还是知道几分的。”
“本来,下官来拜见大人,还想着是否能向郡里请些恩典,因为东海寇之乱,减免些县里的税收。”
“没想到,如今不但没有减免税收,竟然还要加税。”
“这让下官回去,如何向县中交代?”
听到梁昭煌的诉苦,聂郡守却是面色微沉,道:“这加税的政策,是朝廷与州里世家做的决定,又岂是我们能够决定的。”
“更何况,这次加税也不是只加你们庐东县一县之地的,扬州之下各处郡县,都有加税要求。”
“即便是我们庐阳郡中,今年税收也有增加。”
“怎的不见其他县来诉苦? 就你们庐东县来哭穷?”
聂郡守摇头说道:
“至于东海寇? 不过是一帮丧家之犬、流窜之徒,剿灭了便是。”
“这本就是你作为地方县令的职责。”
“还好意思拿来要求减免赋税?”
聂郡守看向梁昭煌? 摇头道:
“梁县令? 既然谢道友走之前拜托我对你们照顾一二,那么你先前说的那些混账话? 老夫也就不计较了。”
“回去之后,好生想想这县令之位该怎么坐。”
说着? 聂郡守已经端茶送客。
梁昭煌无奈? 只能起身行礼,告辞离开。
出了郡守府,梁昭煌满面无奈之色返回‘梁园’。
大哥、二姐、还有表哥等人都在梁园,纷纷迎了上来? 也发现了他面色不对。
“表弟? 怎么了?”表哥王俊晖,不由问道:“可是拜见郡守大人,出了什么问题?”
说着他不由皱眉,道:“不应该啊,走了柳老板那里的关系? 应该没有问题啊。”
梁昭煌摆摆手,道:“那位柳老板的确是手眼通天之辈? 我今日也拜见了聂郡守。”
“我发愁是另有原因。”
“出了什么事?”大哥、二姐两人,也不禁担心问道。
梁昭煌将那加税的‘金册’取出? 交给大哥道:“你们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这金册就是郡守府发给下面县的,通报各种政策、政令的? 本来是要送到庐东县县衙的? 梁昭煌这次前来拜访? 聂郡守自然是直接给他,也不用再送去庐东县县衙了。
“加税?”大哥很快看了‘金册’中政令,也是面露惊色。
“什么加税?”
二姐梁昭钰、表哥王俊晖,很快也都看到了‘金册’上的信息,却是面色各异。
二姐梁昭钰同样是面有惊色,皱眉道:“怎么好好地要加税?”
“如今东海寇之乱,闹的地方不靖,县中收成正是一年不如一年的时候,不给减税就算了,怎么还要加税?”
“不止如此!”大哥梁昭钧,沉声说道:“这是我们梁家掌控县令之位的第一年,结果就碰上加税的政策,恐怕县中会多有不服之意!”
显然,大哥梁昭钧更为明白梁昭煌愁苦的原因。
“啊!”二姐梁昭钰听到大哥的话,方才反应过来,惊呼道:“这可如何是好?”
梁家三人各有惊色、愁苦之意,反倒是一旁的表哥王俊晖,看着‘金册’中的内容,面上若有所思。
只听他沉声说道:“恐怕正是因为有东海寇,所以州里才会有加税的意思。”
“什么意思?”梁昭煌不由看向对方,问道:“表哥是有什么内幕消息吗?”
王俊晖微微摇头,道:“只是有些猜测,未必准确。”
梁家三人顿时都看向他。
表哥王俊晖沉吟一下,说道:“州里这个时候选择加税,无疑是在筹集资源。”
“而筹集资源,必定是州里准备有所行动。”
“至于这行动的目标,无外乎两点,对内或者对外。”
“对内的话,扬州境内如今最大的祸患就是东海寇。”
“而对外的话,最有可能就是东海!”
听到王俊晖的话,梁昭煌也顿时反应过来,沉吟道:“这是世家杨家,想要插手东海之乱?”
“所以才会有加税,收集资源之举!”
王俊晖微微点头,道:“这只是我的一点猜测,而且想要插手东海之乱的,可能也不仅仅只是世家杨家,据我说知,城中各家郡望都在筹集资源和准备人手,将要有所行动。”
虽然是猜测,不过梁昭煌心中已经有些明白,这猜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就连前县令谢文蕴,如今都带着一帮人手,前往东海去要趁乱建功立业。
那么,作为扬州世家杨家,直面东海,实力强大、甚至拥有着战舰军队,又岂会放过这大好机会,不对东海乱局插手?
不只是杨家,恐怕整个大晋仙朝都会趁机下手。甚至这东海魔灾乱局背后,恐怕都有大晋仙朝的算计。
前县令谢文蕴,必然是有着更多的消息、掌握更多的局势,才会乘此机会带人前往东海去建功立业。
否则,仅凭他一个金丹修士带上一批人手,若非是有着大势可依,想要在东海魔灾之乱中建功立业,根本不可能,甚至反而更可能是栽在东海。
梁昭煌联系这些年的前后信息,对于当前的局势渐渐有些明了,也差不多明白了这加税的由来。
不过,虽然明白了局势以及加税原因,但这对于他和梁家目前面临的局面,并无多少帮助。
第362章 蛊虫
梁昭煌虽然推断出几分如今的大局,猜到了加税的原因,但是对于他和梁家面临的困局,却是于事无补。
想要在东海魔灾之乱中插手、捞取利益,至少也是郡望级别的门阀才有这实力。
别说梁家了,就是整个庐东县,在如此大局之下,也只能作为被剥削的对象,加税、输血给上面的郡望、世家、朝廷,以供他们去东海捞取利益。
甚至,想说声不都没可能。
梁家三人与王俊晖商量一番,根本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只能将事先行放下。
因这事,梁昭煌也无心在郡城多呆了,第二天分别前往‘赤鼎’王家、以及‘黑荆’林家拜会一番,第三天便选择返回庐东县去。
前面因为拜见郡守的公事未了,所以也不好处置私事,如今公事已了,自然可以进行私事,拜会姻亲、朋友。
‘赤鼎’王家是梁家的姻亲之家,梁昭煌作为家主,来到郡城,自然要去拜会一番。
而‘黑荆’林家刚从庐东县走出,算是老家人,梁昭煌既然拜访亲友,自然也要不能错过林家。
第三天,梁昭煌返回庐东县,来时是梁昭煌、大哥、二姐三人一起,回去则是只有梁昭煌与二姐两人,大哥梁昭钧则是暂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