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的虫灾起的有些突然、而且奇怪,竟是从东向西蔓延,先是紧靠东海的一些郡县之中爆发,然后一路向着内陆扩散。
“六奇岛!”
综合一众衙役带回的消息,梁昭煌顿时确定了心中的想法。
这次忽然而起的虫灾,绝对与东海十岛中的‘六奇岛’脱不开关系。
梁昭煌想起,一个月前他和二姐梁昭钰从庐阳郡返回,在半路遇上一伙东海寇,两人出手将其剿杀,结果最后逃了一个领头的筑基中期修士。
那修士一身手段颇奇,掌握御虫、替死、傀儡等诸多奇术,梁昭煌当时就推断对方应该是出自东海六奇岛的修士。
梁昭煌当时只感叹局势越来越乱,也不知道大晋仙朝与东海宗派之间,究竟是谁算计谁。
却没有细想这六奇岛的修士,潜入扬州之下郡县之中,目的是什么。
到此时? 虫灾爆发? 梁昭煌方才豁然反应过来。
这些六奇岛的修士,竟是要在大晋仙朝之中? 掀起一场虫灾? 要掘大晋仙朝的根基啊!
大晋仙朝以人道立国,以人为本? 最重人道繁荣。
而民以食为天,想要人道繁荣? 首要便是养民!
何以养民? 靠的就是每年收获的耕种、收获的粮食。
这些虫灾,连修行者耕种的灵谷都啃食,更别说凡人耕种的普通谷米了。
若是这场虫灾不能遏制住,一路扩散开来? 弥漫整个大晋仙朝。
那么? 就不仅仅是大晋仙朝中各家门阀的灵谷损失了,怕是整个大晋仙朝都要闹起饥荒来。
到时必定是人道动摇,大晋仙朝根基都会被动摇。
“想不到,东海中这些宗派,还掌握着这样的杀手锏!”
梁昭煌眉头紧皱? 这时有衙役来报,郡城郡守府派人送来诏令。
他连忙让人请进来? 却是郡守府的衙役,送来聂郡守传下的诏令。
梁昭煌接了诏令查看? 里面说的也是虫灾之事。
却是虫灾越来越烈,朝廷已经查明是东海六奇岛邪修做下的祸事? 聂郡守此时传令各县? 却是让庐阳郡下各县注意防范虫灾之祸? 同时勒令各县追剿东海寇,搜寻六奇岛修士。
按诏令中所言,朝廷虽然已经锁定是六奇岛邪修为祸,但是想要解决这些虫灾,还需抓住六奇岛邪修,从他们身上找到这些虫灾‘母体’,才能对应解决虫灾之祸。
梁昭煌看着诏令中内容,心中也是惊叹,果然大晋仙朝能够称霸十九州之地,镇压四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么快就已经锁定了虫灾的根源。
安排郡守府衙役下去休息,自有人招待吃喝,送上路费等。
梁昭煌则是派出人手,再次传召各家县豪门阀。
不久之后,叶、张、石、卢、王五家县豪门阀的家主陆续赶来。
只不过五人面上,都有些愁苦、焦急之色。
“拜见县令大人!”五人来到正堂,拜见梁昭煌。
梁昭煌看几人面色,不由问道:“各位大人何以都是如此愁苦面色?”
这一次,却是张君祥,当先出列一礼说道:“禀大人,家中灵药田出现虫害,一时难以解决,许多灵药都糟了秧。”
“唉……”叶均志此时也是叹声,说道:“我们家几处林场也糟了虫害,许多灵木枝叶都被虫灾啃食一空,损失惨重。”
“嗯?”梁昭煌面色微变,又看向石、卢、王三家,道:“你们三家也是糟了虫灾?”
“不错!”
“正是!”
“家里灵田之中,都出现虫害了。”
三位县豪门阀家主,也都是点头沉声道。
梁昭煌见此,也是眉头紧皱,他却没想到,才过几天,这虫灾已经蔓延到了庐东县这里。
他将郡守府传下的诏令取出,交给几人道:“这是郡守府传下的诏令,你们几人看看。”
张君祥几人传看了诏令,都是面色陡变。
“这……”
“这是……虫灾!”
“东海六奇岛?这是要掘我等门阀家族的根基啊!”
几位家主传看了诏令,纷纷变色,沉声道。
“朝廷已经查明,这次虫灾乃是人祸,是东海六奇岛邪修所为,意为动摇我大晋仙朝之根基。”见几人都已经查看过诏令,梁昭煌沉声说道:“此等丧心病狂之举,必须给与最严厉的打击。”
“所以郡里传下诏令,让我等清剿东海寇,搜捕六奇岛修士,寻找这次虫灾的源头‘母体’!”
梁昭煌目光扫过几位家主,最后落在张君祥、石绍峰两人身上,问道:“张县尉、石兵曹,此前本官命令你们,围剿郡县交界处的东海寇,可以成果?”
听到梁昭煌的询问,两人当即出列,行礼道:“禀大人,过去一个月,我等虽有抽出兵力,在郡县交界处清剿一番,但是那些东海寇太过狡猾,根本不予应战,每次都是一哄而散,化整为零逃向各方,我等人手终究太少,至今剿杀东海寇有限。”
梁昭煌微微点头,又问道:“在那些东海寇中,可曾见到六奇岛的修士?”
对此,张、石两人却是眉头微皱,摇头道:“东海寇修士来援复杂,且每次都是少有纠缠战斗的,倒是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六奇岛修士。”
第367章 领兵出征
听了张君祥、石绍峰的话,梁昭煌也是骤起眉来。
这些东海寇倒是深得游击战的精髓,聚散无形,难以剿灭。
心中念头转动,梁昭煌已经有了决定,看向几人道:“此次虫灾比之前番魔灾更为剧烈,若是应对不好,必然造成大范围饥荒、动乱,是掘大晋仙朝之根基,是掘我等门阀家族之根基。”
“所以,本官决定亲征!”
“你等每家出筑基修士三人、炼气修士百人,各自成队,听我指挥!”
“五日之后,随我出征,剿灭东海寇,追捕六奇岛修士。”
“此战,关系我等家族之根基,所以还请各位家主全力支持本官。”
“否则,但有抗命者,莫怪本官军法无情!”
梁昭煌一番话软硬兼施,历经蜕变的灵魂威压配合着县令官威,笼罩全场。
在场几位家主俱都是面色微变,看向梁昭煌的目光都有不同,惊疑不定。
他们忽然觉得,似乎有些看不透这个刚刚崛起不过二十多年的梁家子。
本以为只是靠着前县令谢文蕴撑腰,才能坐上县令之位,但此时看去,令人惊惧的威压,竟是不弱于当初县令谢文蕴。
几位家主神色不定,目光交换之间,齐齐低头领命道:“是!谨遵县令大人之令!”
“好了,都下去准备吧,五日后出兵!”
梁昭煌微微点头,挥手让众人下去。
待到几位家主离去,梁昭煌收了威压,目光微闪。
当初在鼍龙一族的‘小龙门秘境’,经历了一场灵魂与意识的蜕变,不但让他勘破生死之间的恐惧,使得灵魂更加凝练,性灵之光增长、资质得到提升,而且还悟得一门虚张声势的威压之法。
一直以来,这门虚张声势的威压之法,梁昭煌也没有找到什么适合使用的场合、机会,本以为是无用之法。
却没想到,如今担任县令之后,成为这数千里庐东县第一人? 配合着县令官威施展? 效果倒是意外地好。
轻松就压服几家老牌县豪门阀家族的家主。
否则,他不是谢文蕴? 背后也没有一个天下闻名的郡望家族支持? 身旁更是没有金丹真人相助,仅凭县令之身? 想要压服几个老狐狸,让他们率领家族子弟听从指挥? 随他出征? 可不简单。
当初,谢文蕴担任县令之位,剿灭魔灾之时,尚还有着叶家、石家不听指挥? 另成一队剿魔? 与他相争。
更何况是如今的梁昭煌,无论是实力、势力皆不如对方。
如今能够压服几家县豪,让他们听从指挥,一则是县令谢文蕴留下的余威支持;二则是刚才虚张声势的威压,让几个老狐狸一时摸不清深浅;而第三? 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今虫灾之祸? 真真切切的对几家县豪门阀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他们也想要尽快清剿东海寇? 寻出六奇岛修士。
梁昭煌坐在县令主位之上,心中诸多念头转过。
“不过?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 这次既然将几个老狐狸压服? 就是很好的开始。”
“这次虫灾之祸,对我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若是能够在虫灾之祸中有所表现,既能扬名、赚取功勋,又能更进一步压服县中各家县豪门阀!”
“只要能够一直压服各家县豪,我这千里侯自然就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人!梁家也能成为庐东县第一家!”
“一切,就看接下来清剿东海寇的表现了。”
心中计定,梁昭煌也没在县衙久留,返回家族去召集人手。
这一场虫灾之乱,既是他的机会,也是梁家的机会,他和家族在清剿东海寇中,都要有很好的表现才行。
返回家族之中,梁昭煌先是询问了一番家族之中各处灵田遭遇虫灾情况。
得知除了一开始发现的虫灾处,又有两处灵田发现了虫灾的迹象,梁瑞钦已经分别布阵,将这新发现的两处虫灾灵田封锁起来。
但是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光靠布阵封锁,是解决不了虫灾的根本问题的。
不过,梁昭煌看着家族子弟报告的消息,看着几处爆发虫灾的灵田位置,却是目中精光闪过,有些想法。
目前为止,梁家灵田之中几处爆发虫灾的地方,都是孤立的,虫灾仿佛是从天而降,而不是从其它地方传播而来!
这让他不禁有个想法,梁家灵田中这几处虫灾,应该不是从沿海之地传来的,而是有人故意施放的,为的就是报复他们梁家。
至于这报复的人是谁,梁昭煌瞬间就想到了。
能有如此手段的,必然是六奇岛修士,而他最近得罪的六奇岛修士,也只有一个多月前,和二姐从郡城返回时,剿灭的那一伙东海寇。
当时领头修士掌握御虫、替死、傀儡等奇术,正是六奇岛修士。
此事必是对方的报复。
毕竟,当时虽然让对方逃了,但是那替死、人偶傀儡等手段,显然也都不是能够轻易施展的,那六奇岛修士必定也是损失惨重,甚至可能遭受重创。
如此,对方追查到梁家,施放这些灾虫,报复梁家也是能够想到的。
而从这一点,梁昭煌就能看得出,那六奇岛修士必定还在庐东县附近,且其身上必定有着‘灾虫’,甚至有着虫灾的‘母体’都有可能。
这对梁昭煌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让他有个目标可寻,否则想要在一众东海寇中,寻找六奇岛修士,寻找虫灾‘母体’,无异于大海捞针,希望渺茫。
“希望能够一战功成,抓住那个六奇岛修士。”
梁昭煌心中暗道。
而随后五天,庐东县中各家县豪门阀也都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召集家族子弟,招揽外围散修、寒门子弟,各自汇聚炼气修士队伍。
梁昭煌要求每家出三个筑基修士,一百炼气修士。
筑基修士好出,如今庐东县几家县豪门阀的筑基修士绝对都超过三人。
但是,一百炼气修士,这些县豪门阀显然不想都出自家子弟了,而是一如当初剿魔一般,招揽外围散修、寒门子弟出力。
毕竟,清剿东海寇必定会有死伤,各家县豪门阀却是不想自家子弟死伤太重。
如此五天之后,各家县豪门阀准备齐全,梁昭煌在县衙校场检阅一番,然后亲自领队出征。
第368章 调兵遣将
庐东县的地形,整体呈东西长、南北窄之势,一条长埠河有如大动脉贯穿东西,最后流入庐江之中。
在庐东县四周,交界的郡县有庐阳郡、淮南郡、长茂县、桃源县,两郡两县之地,边界周长绵延足有数万里,有山、有水、有荒林、有野地,多是人迹少至之地。
东海寇平时聚散无常,化整为零藏在这数万里之地山野之中,若是逐片去寻找、清理,既耗费时间、精力,梁昭煌手下也没有那么多人。
所以,想要剿灭这些藏在郡县交界处的东海寇,还需讲究一点办法。
“东海寇好袭击商队,既能夺取商队运输的大量资源,又能阻断地方商路。”
县尉张君祥,此时站在梁昭煌身边,介绍说道:
“此前一月,我与石兵曹清剿东海寇,靠的就是以商队为诱饵,吸引东海寇袭击,然后我与石兵曹带队袭击、清剿东海寇。”
“虽然,每次清剿,那些东海寇但有不敌,就会立刻一哄而散,分逃四方。”
“但是同样,每次以商队为诱饵,也都会诱出这些东海寇袭击。”
张君祥说着,摇头道:
“这些东海寇也不知道为什么,对于袭击商队,甚是疯狂、执着。”
“而且,这些东海寇仿佛有监视四方之能,只要县境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