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掌控、安插暗子的手段。”
“这难道也是当初妖皇覆灭御兽宗后留下的暗手?”
梁昭煌心中转着念头,从天宫到天庭,他知道自己这一次,算是见识到了这修行世界顶层的一些秘密了。
接引了最后一块‘天空秘境’的碎块,融入秘境之中,完成最后的调整,梁昭煌飞落岛屿之上。
随着大量‘天空秘境’碎块的融入,‘鲲鹏秘境’可以已经是初步恢复,秘境本源之中已经有风有水。
虽然说着,这重新恢复的‘鲲鹏秘境’是比之原本缩小了许多,其中本源更是少了许多。
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重新恢复的‘鲲鹏秘境’也算是‘五脏俱全’了,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秘境。
于是,这新成的‘鲲鹏秘境’,同样开始有着本源的反馈、洗礼。
可惜的是,这一次秘境本源的反馈,大多是风行力量、道韵的反馈与洗礼,与梁昭煌的修行不合。
他盘坐岛屿之上,大部分的心神、意识,反而是放在了‘巨鲸妖’的身上。
风行力量、道韵的反馈、洗礼,对于梁昭煌来说,属性不和,没有多少效果;过于沉浸其中,消化太多,反而是影响他对于五行道韵的感悟与修行。
但是,对于‘巨鲸妖’来说,这些风行力量、道韵的洗礼,却是最为契合的。
甚至,这重聚的‘鲲鹏秘境’本源反馈之中,还有着独特的力量,能够激发‘巨鲸妖’身上的鲲鹏血脉,使其更进一步的觉醒。
可以说,这一次秘境本源的反馈、洗礼,对于‘巨鲸妖’的好处,还要远大于先前‘海洋秘境’的本源反馈、洗礼的好处。
这不是量上的大于,而是质上的差距。
真正的‘鲲鹏秘境’的本源反馈、洗礼的效果,自然是远远大于一个单纯的‘海洋秘境’的本源反馈、洗礼的效果。
也正是因此,梁昭煌此时反而将大部分的心神、意识,都放在了这‘巨鲸妖’的身上,不是助力其成长,反而是要压制、阻挡‘巨鲸妖’的成长。
‘巨鲸妖’此前在‘海洋秘境’的本源反馈、洗礼之下,就已经达到了三阶、金丹后期的层次。
此时,若是再得到‘鲲鹏秘境’本源更高质量、更好效果的反馈、洗礼,可以想见,‘巨鲸妖’恐怕能够直接突破四阶、元婴层次,鲸化为鹏。
只是,梁昭煌如今只是金丹初期的修为,五色佛光的修行或许能达到金丹中期的层次,但是也根本无法越阶度化、掌控四阶、元婴期的存在。
当初,在西城秘境之中,黑虎吞噬了骷髅魔身,将要渡劫进阶四阶、元婴之境,梁昭煌就是因为无法越阶度化、掌控,所以将其压制下来,使其没能渡劫,进阶四阶、魔君之位。
而如今也是一样,‘巨鲸妖’若是真的在‘鲲鹏秘境’的反馈、洗礼之下,突破四阶之境,那也将脱离梁昭煌的度化、掌控,这自然是他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他同样要压制‘巨鲸妖’的突破。
识海中,三轮‘五色圆光’迅速转动,大片、大片的五色佛光刷入‘巨鲸妖’妖魂之中,压制着其突破四阶之境的力量。
但同时,‘鲲鹏秘境’本源力量的反馈、洗礼,还在不断地冲入‘巨鲸妖’体内,不断地洗礼、淬炼、冲击着‘巨鲸妖’的血脉、力量。
在这力量的冲击、洗礼之下,‘巨鲸妖’的鲲鹏血脉不断地增强、觉醒更多。
它的身上,开始渐渐出现一些变化。
其展开的双鳍,开始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大,向着翅膀的方向变化。
其身形也在收缩,向着鸟身转变。
其身下,开始有一对肉瘤包着骨骼生长而出……
“唳……”
不知过了多久,在一声唳鸣长啸中,‘巨鲸妖’的身形猛然从海洋之中跃起,乘风而上,化成一只巨大的青鹏,乘风翱翔在秘境天空之中。
第583章 瀛州立鼎
八方岛上,八方城。
梁昭煌带着二姐梁昭钰、八哥梁昭松,侄儿梁瑞钦、梁瑞杰,来到城门处,仰头看向城门楼处,发现上面雕刻的八方城已经被改成了瀛州城三字。
从此以后,这座城池便成了瀛州城,成了整个瀛州的核心所在。
此时,距离天空秘境的最后一战,已经过去了半年。
今日是瀛州城立鼎的日子,瀛州城立鼎代表着开拓新州‘瀛州’的正式建立,后续下属的郡、县也将陆续立鼎、铺展开来。
梁昭煌这一次,是带着二姐、八哥等人前来就是为了观礼瀛州城立鼎的。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新海郡中几家郡望门阀,吴道冲、李连城、赵丹阳、林昌道,还有宋世豪,这一次也与他们会合,各自带领数名族人,前来观礼。
反倒是小中正文秀真人,这一次没有与他们同行,而是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先一步赶来瀛州城,据说是瀛州大中正邀请,下属各郡小中正,商讨事宜。
在城门处,梁昭煌等人各自激发家族标志,验明身份与来历。
这次瀛州城立鼎,关系到整个瀛州建立的关键一步,仙朝、瀛州方面都是极为重视,不容出现半点错漏。
尤其是如今东海之中,还有着一些八方阁的余孽活动,魔修也未肃清。
毕竟那最后一战之中,八方阁的‘云霄天宫’也算是勉强飞升了天外,并没有被彻底消灭;而最后的血神子魔修,更是夺舍一名元婴真君,夺取了‘云霄天宫’的一部分而去,尽显魔道嚣张。
在过去半年之中,仙朝与东海各岛,都在全力追索着那血神子。
毕竟是能够侵蚀、夺舍元婴真君的存在,威胁太大;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那血神子手上掌握着部分八方阁的财富,才是最为吸引人的。
不过,半年下来,东海之中抓出魔修不少,却未能找到那血神子半点踪迹。
而越是如此,反而越是让人担心,怀疑这血神子是不是又夺舍了什么人,躲在什么地方、哪家势力之中。
偏偏各家势力又不可能因为这点莫须有的怀疑,就去逐个检查自家修士有没有被血神子夺舍。
如此,乱乱糟糟半年过去,实在没有找到血神子的踪迹,也只能暂时放下这事。
而瀛州这边,也已经准备好,决定立鼎,正式立下瀛州。
但是为了防备八方阁余孽以及魔修的捣乱,此时的‘瀛州城’早已戒严,想要进城观礼,必须验明身份、来历。
新海郡几家,都是仙朝登记在册的门阀家族,自然没有问题,验证了身份之后,众人径自进入瀛州城中。
瀛州城没有经过大战,仙朝可以说基本上算是和平拿下的城池。
不过,为了将八方城改成瀛州城,城池中还是做了不少的改造。
尤其是在瀛州城中心处,那里本是八方阁核心所在,建有一座巨大的八方阁,四周更是多有阁楼林立、环绕。
但此时,这些阁楼都已经被拆除,仙朝按照惯例,直接将这城池中心之地,划成一处单独的坊区,建造州府、天坛、地庙、中正府等衙司建筑。
梁昭煌等人入了城池,也没有在城中多逛,径直来到这城池中间的,官衙坊区。
在这里,早有谢家子弟等候、引领着秩序。
有着朝廷支持,瀛州世家,基本上已经确定是‘兰芝玉’谢家。
新海郡众人,日后都将是瀛州下属的郡望世家,在这场‘立鼎’典礼之中,都有着专属的观礼区域。
因为这一次不仅是瀛州‘立鼎’的仪式,也将是‘兰芝玉’谢家登临瀛州州牧之位的典礼。
到时候,梁昭煌他们这些下属郡守等官员,也都将前往拜见新任的瀛州州牧。
在谢家子弟引领之下,梁昭煌等人进入专属的观礼区域,各自落座。
在他们周围,都是瀛州之下,各郡门阀家族修士,在他们后方则是各县门阀家族的修士。
半年时间,瀛州虽然还未立鼎,但是各郡、各县的划分,基本上已经完成。
如今的瀛州之中,划分有八郡,每郡之中划分有县四到七个不等。
如今,州、郡、县虽然都还未立鼎,但是划分地盘、资源的世家、郡望、门阀家族,却都已经初步定下。
瀛州世家,是仙朝支持的‘兰芝玉’谢家。
而各郡郡望门阀,也都是此前开拓东海,打下一处处中型岛屿,选择在东海立足的郡望门阀家族。
至于各县的县豪门阀,来历就更为复杂了。
既有追随郡望门阀家族开拓东海、夺取岛屿的县豪、寒门、乃至散修家族,在战后按功劳分割利益的,也有东海之中投降朝廷的修士因功建立起来的家族。
瀛州新立,正是地广人稀,门阀家族最容易建立、立足的时候。
瀛州八郡,有的郡中,如今甚至只有两三个郡望门阀家族立足,独享一郡资源、物资。
郡中尚且如此,郡下的县中更是可以想而知,寒门、散修、乃至投降者,只要稍微有些功劳,这时候基本都能晋升县豪门阀家族,在一县之中立足。
不似仙朝内陆,寒门想要晋升县豪门阀,往往努力个上百年,都不一定有机会,甚至有时还会惹来灭门之祸。
其中差距,可见一斑。
这样的机会,也只有仙朝每次开拓新州的时候,方才有。
当然,这样在新州之中晋升、立足的县豪、郡望、乃至世家,都还有着开荒的义务。
开荒,是开人道之荒。
如今的瀛州,从瀛洲到各郡、各县,人口数量都是稀缺,说是人道之荒没有一点问题。
而偏偏,大晋仙朝的立足、发展,人道是根基。
人道不够繁荣,连县中、郡中、州中人道灵气都不过浓郁,对于修行自然也是多有影响。
这一点,又是远远比不上仙朝内陆,早已开发成熟、人道繁荣的各州、各郡、各县。
瀛州之中州、郡、县,至少也要一甲子,两三代人的繁衍、发展,方才能够将这人道之荒初步开辟完成,让人道稍稍繁荣起来,是州、郡、县的人道气运、人道灵气浓郁程度,勉强追上仙朝内陆的州、郡、县。
这也算是各有得失了。
现场观礼的修士,除了瀛州各郡、各县门阀家族修士,还有从仙朝内陆赶来的门阀家族修士,如‘龙江’杨家、‘长风’刘家、‘寿椿’彭家等开拓瀛州的主力门阀家族,自然有留人观礼;还有与‘兰芝玉’谢家交好的一些门阀家族,也都会派人来观礼。
这些人,又坐在观礼台的另一边。
而除了仙朝的门阀家族,观礼的人中,还有着一些东海的修士。
其中甚至有一心岛、五行岛、十绝岛等,先前还和仙朝对峙、斗法的宗派修士。
梁昭煌坐在观礼台上,看到那些东海修士坐在另一边观礼,心中也是不禁再叹一声: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时近中午,太阳升上中空。
修士观测一个天气,选定一个适合立鼎的日子,自然没有问题。
甚至,就算天气不合适,修士出手,也能驱除云雾,让太阳高照。
瀛州立鼎仪式正式开始,整场仪式,由仙朝派来的内官主持,是一位元婴真君,仙朝皇室仆修出身,携圣旨而来。
先是宣读圣旨,说的是此番开拓东海,建立瀛州的事情。
其中大半篇幅自然都是歌功颂德,宣扬仙朝之威严的。
而且,梁昭煌注意到,也不知道是这宣读圣旨的元婴真君修为、手段的原因;还是这圣旨之中,真的携带有仙朝神威。
随着圣旨宣读,真的有玄妙威严、法理渐渐扩散开来,萦绕瀛州城中,并向着四周扩散开来,仿佛要扩散整个瀛州。
梁昭煌感受着这种玄妙威严、法理,压向人的心神,给人庄严、肃穆、威严,不可抵抗之感,让人从心神之中,就渐渐有臣服之感。
梁昭煌不动声色的看向四方观礼台,见到无论是仙朝门阀修士,还是东海修士,此时都是面有肃穆之色。
心中甚至不由冒起一个想法来,瀛州立鼎,邀请各方观礼,是不是有意的?
为的就是宣扬仙朝之威,在各方修士心神之中,留下仙朝不可对抗的意识。
“恭请太子殿下,为瀛州请立州鼎!”
最后,那宣读圣旨的内官元婴真君,扬声道。
有仙乐奏响,一行修士各列仪仗而出,脚下踏着祥云,旗幡、仪仗开路,冠盖随行,当中一人,周身明光笼罩,让人难以看清相貌。
那是此番主持立鼎的仙朝皇室太子。
虽然看不清容貌,但是仙朝太子登场,在场观礼众人,还是纷纷起身,各自躬身以敬礼。
太子仪仗队,一路脚踏祥云,来到瀛州城中央,地庙前。
在这里,早已摆上祭台、祭品等物。
明光笼罩的太子,来到祭台前,带领身后一众修士,恭敬祭祀,送上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