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课上倒也没让孟正君抓到小辫子。
  不过,赵戎千防万防还是出事了。
  这还是在他的率性堂书艺课上。
  这一日是李雪幼的生辰,再加上没几天就要月中大考了,赵戎想着让率性堂学子适当放松一下。
  毕竟这些日子他压的确实是有些狠了。
  不过赵戎也没有好了伤疤忘了痛,知道有个严肃古板的女子最近在盯着他。
  于是赵戎让学子们自习,且叫他们小声些给李雪幼道祝贺词。
  他也抄起手,走去门口站着,给他们把把风。
  结果赵戎刚到了门口后,还没来得及把外面打量个一遍。
  身后才泛起些许声响的率性堂,就陡然安静了下来。
  赵戎回头一瞧,嗯,某个脸上有法令纹的严肃女子,又凭空出现在了鱼怀瑾的桌前,面无表情的看着门前的他。
  嗯,喜加一,再记一次过。
  话说你们这些儒家大修士都不走正门的吗?
  大白天的,玩大变活人?
  赵戎有些好奇,不过孟正君显然不会满足他的好奇心,给他再表演一遍。
  嗯,除非用‘喜加一’来换。
  于是今日,被记过两次的赵戎,被罚去了学馆后山清扫落叶,做杂务。
  不过,他发现,自己好像并不孤独,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嗯?顾兄,你怎么有闲情在这儿……扫地?”
  大清早的,赵戎在湖畔散步晨读完后,跑去司礼堂签到一下,拎了根顺手的扫把,就来了学馆后山。
  结果他远远的就看见一处落满秋叶的空地上,孑立着一个魁梧汉子。
  同样提着扫把,背影配合着秋风落叶,却有些萧瑟凄凉之意。
  赵戎凑了过去。
  顾抑武看见来人,却毫无惊讶。
  他耸拉着眼皮,轻轻一叹,“和赵兄一样,被学正记了两次过。”
  赵戎眨了眨眼。
  他现在也算墨池学馆的半个名人了,被孟正君针对了,并且两次记过之事,大致也穿遍了六堂,私下里不少人谈论。
  赵戎一边和顾抑武一起扫地,一边略微好奇道:
  “顾兄,你这是犯了何事,被她抓住了?”
  顾抑武一听到这个,就有些来气。
  他把长棍扫把一横,两只大手抓住两端,似乎是在酝酿着表情和话语,手上的长棍却已然渐渐弯曲了起来。
  赵戎挑眉,瞥了眼质量不错的扫把。
  顾抑武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深呼吸一口气,平静下来。
  同时谨慎的看了看左右,似乎在防备着某些事。
  赵戎却对此深有同感,和他一起四处张望,瞧着有没有某个严肃女子的鬼影。
  也不怪二人如此,说个话都这么小心。
  毕竟他们看样子都被盯上了,还是得注意点为妙。
  不然孟正君又突然冒出来,不由分说给他们两人按上个不尊重师长的罪名。
  估计又是个喜加一,朝着开除大满贯更进一步……
  二人东张西望一会,没瞧见有什么异常,而且又是在四面空旷的空地上,无墙无耳,也较为安全。
  顾抑武长吐一口浊气,放过了手上快断了的扫把。
  他朝赵戎小声抱怨了起来……


第三百一十一章 撞枪口上了?
  “某人就是对我们正义堂有偏见,咱们学堂特长生多怎么了,合着就是后娘养的呗。”
  赵戎闻言,不置可否。
  顾抑武叹气道:“学馆六堂,每个学堂都会在课后,组织些固定的娱乐放松活动,子瑜你是知道的。”
  “你们率性堂喜欢组织学子们一起外出游玩,四处赏秋登高;隔壁修道堂喜欢聚在一起,办文集诗会;还有广业堂……”
  赵戎轻轻点头。
  这些他倒是听说不少,不过率性堂那些学子们的课后活动,却是目前为止没有喊过他一次。
  不过,顾抑武倒是经常邀请他一起参加正义堂的。
  只是赵戎一般都回绝了,因为太忙。
  顾抑武继续道:
  “我们正义堂,我组织成立了一个蹴鞠社,就是山下一些王朝比较流行的娱乐运动。”
  “这些学堂课外的活动,学馆是很支持的,蹴鞠大伙都喜欢,所以我们正义堂也办的有声又色的,我还特意去找过祭酒,借了几块学馆的空地,费心费力的布置成了球场,又拉着几个学堂一起……”
  “结果现在倒好,孟……某人一回来,这些全都给我们取缔了!”
  顾抑武面色不忿道:
  “最可气的是,其他五个学堂的活动都是无事,她偏偏就和我们正义堂较上了劲,说什么蹴鞠乃市井九流杂技,有伤风化,不伦不类……还不就是看我们正义堂不顺眼?还暗讽咱们。我去和她争论了下……便被记了一次过。”
  赵戎拍了拍他肩膀,不知道说什么好。
  “对了,顾兄,这只是一次记过,还有一次是为何。”
  顾抑武随口道:“哦,那是没穿学子服,前几天突然宣布这个新学规,不少同窗都栽跟头了。”
  他身子魁梧,拿着根细细的小扫把扫地,看起来十分不协调。
  赵戎闻言,表情有些愧色。
  顾抑武正好抬头瞧见,洒笑的锤了锤他的肩膀。
  “赵兄不必太过愧疚,其实孟学正也不全是针对你,这该不该强制穿学子服一事,自这一届墨池学馆开馆之日起,她就与祭酒一直有分歧。”
  “只是,没想到这次孟学正回书院后,还是让祭酒夫子退步了,让她改了学规。”
  赵戎一笑,安心清扫起落叶。
  秋日的上午,清晨刚过,墨池上屏清风拂来,有些许凉意。
  顾抑武想起什么似的,忽道:“赵兄。”
  赵戎低着头,“嗯。”
  “说起来,你确实要注意些孟学正,别再被她抓到机会记过了。”
  赵戎没多想,头不抬的应了声,“哦,顾兄也是,咱们都记了两次过了,事不过三。”
  顾抑武摇了摇头,语气严肃道:
  “这是当然,不过赵兄要更加小心,我估摸着,在这位孟学正眼里,赵兄应该十分让她膈应。”
  赵戎抬头看了他眼。
  顾抑武又道了句,“不单单是因为赵兄道赘婿身份。”
  赵戎微微皱眉,也觉得事情有点古怪。
  他与孟正君的矛盾其实不至于这么大。
  结果那日见面后的第二天,她就从颁布新学规开始,一直隐隐针对赵戎。
  类似于前世被教导主任盯上,当做混子。
  难不成她真的是这么讨厌赘婿,不把他逐出学馆不罢休?
  唯小女子难养也?
  赵戎有些疑惑。
  顾抑武沉吟道:
  “那日你和孟学正的事情,我也有听说,我觉得,你们二人可能确实非常犯冲。”
  “嘶,仔细一想,赵兄,你好像把她的所有矛头都撞上了,不只是赘婿啊。”
  “顾兄,此话怎讲?”
  “子瑜是中途在她不在学馆时,加入的率性堂,你应该不知道,这位孟学正是十分看重率性堂的,若是说老祭酒把所有墨池学子,都当做书院未来栋梁,那么在孟学正眼里,估计只有率性堂,嗯,再加上个修道堂,是真正培养栋梁之才的地方。”
  说到这,顾抑武和赵戎一起默契的撇嘴摇头。
  赵戎点头,“所以我作为一个特长生,又中途插进了率性堂,让她不爽?”
  “嗯,而且还不止这些,你应该知道孟学正与朱先生的私下矛盾,而子瑜你,又极得朱先生青睐,再加上书艺一道,估计被孟学正瞧不上眼。”
  “你又是以一手好字,做的率性堂助教,谁知道会不会影响率性堂的大考成绩。”
  顾抑武顿了顿,给赵戎接着复盘,细数。
  “我还听说,那日你正在罚鱼怀瑾抄字,被她看见,鱼怀瑾估计是她最看对眼的了……”
  这个魁梧汉子摇了摇头。
  “至于不穿学子服,这就不说了,不少同窗都被抓了,不过不至于让她记住,紧抓不放。”
  “不过,赵兄就不一样,你还有一个地方,可能让她难以容忍。”
  顾抑武话语一停,挥了挥手上的小扫把。
  赵戎若有所思,“顾兄别卖关子了,快说。”
  “嗯,赵兄,你觉得太清府与咱们书院的关系怎样?”
  赵戎微微疑惑,怎么跨度这么大?
  他想了想。
  “关系不说极好,但也是不差的,太清府与我们书院距离这么近,我之前随晏先生去太清府讲学,发现我们两家弟子之间的交流,挺频繁的。”
  顾抑武点头。
  “赵兄所言极是,我们书院士子学子进入太清府,都是畅通无阻的,不过……太清府的府生,若是在书院没有熟人担保的话,要进书院就没那么容易了。”
  赵戎恍然,“确实如此,之前芊儿第一次来书院,来寻我,就被拦在了门外。”
  他皱眉,“顾兄,这是为何?书院对太清府的府生往来设限。”
  顾抑武没有马上回答,给了赵戎一个自己细品的眼神。
  赵戎沉默了会儿,轻声开口:“她订的规矩?”
  顾抑武左右看了看,神色谨慎的点了点头。
  赵戎微笑,“有故事啊。”
  顾抑武眨眼,“说来话长。”
  “长话短说?”
  “没酒不说。”
  赵戎点头。
  没再打听孟正君和太清府的恩怨纠纷了。
  顾抑武咳嗽一声,转而道:“所以她应该是反感咱们书院士子、学子,与太清府生们交往过密了,特别是那种关系。”
  “而子瑜现在,不仅有个身为逍遥府天骄的娘子,而且还是入赘之身。”
  赵戎嘴角一抽。
  好家伙,这些矛头,全让他撞上了。
  好感度反向飙升。
  顾抑武放下手中扫把,面色严肃下来。
  “所以这次的新学规,估计这位学正大人已经酝酿了很久了,准备一回书院就开始施行,结果你刚好出现,全给对上了……哎,你以后务必万分小心。”
  赵戎:“……”
  他垂目看着地上的秋叶。
  没有开口。
  顾抑武忽然又想到了某事。
  他看了眼手中的扫把,跟着一叹。
  “我们正义堂也不比子瑜好到哪里去,这次的月中大考,其他六门艺学还好说,这礼艺考核……听说有些学生是要被她派去外面考核的,好像是去最近的大离。”
  “大离?”
  赵戎语气好奇。


第三百一十二章 如此大离
  对于大离。
  赵戎有些印象,好像是距离独幽城最近的山下王朝。
  在望阙洲的山河舆图上。
  独幽城位于望阙洲北部最‘顶端’,是一处突出的半岛,就像一顶隐约半圆状的帽子。
  而大离王朝,就是与独幽城紧贴,可以说是将这顶帽子戴上。
  是望阙洲最北的山下王朝。
  林麓书院则是位于二者之间的交界线上,或者说书院就是交界线。
  向北一步是独幽,往南眺望是大离国土。
  一只脚山上,一只脚山下。
  书院挨着大离最北部的一个郡,此郡有一座山上渡口,是逍遥津,也是望阙洲山上渡船,到独幽城前的最后一站。
  赵戎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
  是因为,当初在大楚乾京,刚刚苏醒记忆时,去国子监看望方先生。
  方先生与他提过大离。
  当时方先生是说林麓书院在大离最北,嗯,现在看来,这种说法也没错。
  也确实是对于山下凡人来说的尽头了,再往北走,便是最繁华的独幽城。
  一想到还在乾京国子监做教书匠的方先生。
  赵戎心里颇暖。
  而后来,在清风居买山上渡船的船票时,好像就是因为这多出来的一站。
  嗯,不管是直达独幽城,还是在逍遥津下船,去林麓书院。
  赵戎都要’承惠十一枚灵石‘。
  而他当时站在清风居的队伍最前方,口袋里只有十枚灵石。
  犹记得,正好是这缺出的寥寥一枚灵石。
  让赵戎结识了欲要北上赴死的柳三变。
  对了,还认识了为躲避林文若而外出游玩的林青玄。
  嗯,当时在赵戎眼中,后者就像个无脑反派,莫名跳脸。
  只是现在看来。
  骂他’穷措大‘的林青玄,其实就是个从小生活在林文若阴影下的问题青年。
  不过,虽是如此,赵戎却对这个看起来规模不小的山下王朝,并不怎么了解。
  当初和小小一起坐龙舟,从离渎直达独幽城时,只是途径大离。
  并未用脚去亲自丈量。
  秋日清晨刚过的宁静上午,站在后山空地的落叶间,眯眼打量着不远处墨池平湖的霁色,迎面秋风。
  似乎是一个很适合回忆的环境。
  这些都是’大离‘二字,在赵戎脑海里勾起的熟悉往事。
  而面对他的疑惑语气。
  顾抑武的反应就比较平淡了,不自觉的带着山上人普遍皆有的漫不经心似的傲慢。
  “嗯,山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