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戎撇了撇嘴,沉默片刻,“说来听听。”
黄紫道士眼神阴阴的投向赵戎身旁的某个倩影。
“赌你身边这个结丹期的狐族女子,你若输了,就让她做贫道的炉鼎!”
年轻儒生眼睛一眯。
第七十四章 我来和你赌
清净子肆无忌惮的打量着赵戎身后的苏小小,舔了舔干燥的嘴唇。
这个之前扯着赵子瑜衣角的“粉衣公子”,他一眼就看出了她是个小狐妖,应当刚结丹不久,相当于人族的豆蔻少女。
并且,观其路姿与精气神,应当还是个清白处子。
清净子精通道教房中术,平日里,房中也豢养着不少炉鼎,只是都是人族女子,如今竟然碰到了一只狐族女子,让他很是眼热。
望阙洲的山上妖修本就很少,而狐妖更是凤毛麟角,且大多是以氏族形式过着群居生活,平日里被司寇府管控着,很少有跑出来的。
倒是听说过望阙洲有几个狐妖氏族,也不知道眼前这个小狐妖来自何处,哼,管她呢,等抓到后,贫道再慢慢问她。
清净子想到这,眼神更加放肆了,看着苏小小的目光,就像看着一件稀奇的货物。
很心痒这只小狐妖。
除了为了报复这个叫赵子瑜的儒生刚刚给予他的耻辱——毕竟几乎再也没有什么事比让一个男子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更能侮辱他并且彰显他无能的了——还因为他曾在某本上古的房中术古籍上看见过一些关于炉鼎的秘闻。
狐族女子虽然天生善于采阳补阴,但她们自身也是炉鼎中的良器,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而眼前这只小狐妖,姿容极美,体态极佳,精神气极盛。
除了那双自发让人觉得流露媚意的狭长狐狸眼之外,她本身却是秀而不媚,清而不寒,迥异于寻常媚骨天成的狐族,根据那本古书上的记载,定是个上等炉鼎无疑了,只是表面打量也不知这炉鼎的品阶到底能高至何种程度。
此时,清净子刚出声不久,场上又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赵戎身后的苏小小听到那句话后,被吓得小脸煞白,感受到那个在她看来丑陋猥琐的道士的肆意目光,平日里只要被陌生男子盯得久一会都会感到厌恶的小狐妖,此刻只觉得恶心欲呕。
她第一时间往此时唯一能带给她安全感的依靠的身后躲去,想像以前一路上无数次躲在他身后一样,去牵他衣角,只是刚伸出小手,就突然顿住。
因为,她看见了身前这个她以往一直觉得是世界上唯二最在乎她的人之一,此刻那张侧脸静如平湖,眼眸低垂,沉默的出奇。
苏小小仰着头,那双如一汪秋水般的狭长狐狸眼,正睁得大大的,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仿若正在承受某物的重压。
她的眼眸被压的微微收敛,伸出的玉手慢慢收回,狐族的敏锐告诉她,眼前有一扇门,伸手推开后便会迎来无尽的梦魇。
她咬着唇,忽然浅浅一笑,想起了祖奶奶的某些话,她有些认命了。
她静静等待,等待他开口,等待某种审判。
一直旁观的林文若欲言又止,瞧了眼赵戎,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见小狐妖躲到了那个男子身后,清净子目光颇为遗憾的收回,不过马上看了眼那个男子,他嘴角突然荡漾起了一道弧线。
虽然从他说出这句话到现在,只过了片刻,不到五息。
但是,没有第一时间去拒绝,那便是有的谈。
没有马上去否定,那便是失去了坚持。
清净子心中想好了砝码与对策,这只品阶至少是上等的炉鼎他要定了,一定要让他放上赌桌,其他的倒是可以稍微让步,比如这首落花品诗词,哈哈,无所谓了,反正你们输定了,林文若,你该不会真以为你的那些伎俩我们没看出来吧?
须臾,见小狐妖不知为何从那赵子瑜身后退了出来,黄紫道士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她身上,愈发炙热。
不知这狐女会不会是古书上所提到的十大名炉之一,记得有几只名炉好像是狐族独有,若真是传说中的名炉,那贫道可真的是大发了!按书上所写,每一只名炉皆效果不同,但都极为神异……
片刻时间,清净子已经一念千里,只是还不容他继续多想,对面的赵子瑜便已有了动静。
众目睽睽之下,那个要和终南国师添彩头豪赌的年轻儒生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随后还不等众人反应,就已经径自往前走去,来到桌边,他直接拿起诗笺,谁也没瞧的转身离去。
众人微微一愣,才弄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清净子脸色一黑,按理说,不是应该和贫道讨价还价吗?
清净子急了,不过却面色竭力平静下来,淡淡开口:“黄毛小儿,这就怂了?”
“刚刚不是挺能说的吗?”
赵戎背对着他,摆了摆手。
“小儿,贫道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可以稍微让你一点,不要这首落花品诗词了,免得别人说贫道欺负人。”
赵戎脚步不停。
“哈哈,废物就是废物,这就怕了。”
赵戎懒都懒得理,继续往席间走去。
“喂喂!停下!停下!你可以不脱衣服!这是最后一次让你了,但第三个赌注是底线……你若,你若还是贪得无厌,那便算了!哼!”
赵戎忽然停步。
清净子心里一喜,只是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脸色一沉。
赵戎转头,“笨丫头,你还留在那干嘛?等着吃午饭吗?”
说完他撇了撇嘴,回头,脚步继续,只是嘴里小声嘟囔着,“这么笨的小狐妖,怎么还没被人拐走,这个世道真是太让本公子失望了。”
其实刚刚闻言后,沉默了十息是因为他在和归说话。
当时,它语气兴奋,“不错啦,赵戎,果然让这牛鼻子道士上钩了。”
“算了。”他说。
“……”归急道:“你们不是有很大把握赢吗,怕什么,和他赌。”
“不用炉心了,回头把那霆霓紫金炉融了,当我本命飞剑的材料吧。”
归大声道:“你都不一定能苏醒本命飞剑……就算有了,你没那颗剑丸,你能有把握苏醒出一柄有大神通的甲等飞剑吗?”
“你可知甲等飞剑有多珍贵?”
他没有说话。
“那个仅仅结丹期的小狐妖?”
他不做声。
“可笑。”语气不屑一顾。
“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人要我拿你做赌注,我也一样如此。”他说。
沉默了一息,它没好气道:“哎哟,这个‘如果’好啦,我求赵大公子赶紧把我输给别人,这样再也不用跟着你这废材受气。”
但说完,它也不再言语,不劝他了。
此刻,正站在原地愣愣看着赵戎的小狐妖,听到他呼喊后,傻傻的应了声,但脚步却没动,而是在暖暖的日光下凝视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一双狐狸眼笑成了月牙儿。
她转身,脚步轻盈的向着相反方向走去。
小狐妖笑容烂漫的看着脸色乍青乍白的黄紫道士,歪头脆声开口:“我来和你赌,说好了,就赌我自己……你不准要他东西。”
第七十五章 两场清谈
清辩前的赌注商议结束。
赵戎板着脸返回座位。
刚刚做了件她觉得是这辈子胆子最大的一件事的小狐妖默默跟在赵戎后面。
苏小小绷着一张小脸,在又偷瞧了一眼赵戎脸色后,眼睛不自觉地轻眯,蕴着点笑意,她清脆的咳了两声。
赵戎没转头,闷头往前走。
“赵戎,那个……什么是炉鼎啦?”
赵戎猛地转头,抿着嘴盯着小狐妖,沉默不语。
苏小小鼓着嘴,一脸无辜,和他大眼瞪小眼。
不一会,赵戎败下阵来。
年轻儒生皱眉道:“你真不知道?”
小狐妖小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样。
赵戎想了想,有些词不方便说,只好闷闷道:“就是比好朋友还近的关系。”
苏小小眨了眨眼。
赵戎再也忍不住了,“苏小小,你能不能不要再做这些自以为是为我好的事了?”
“让我拿自己的朋友去当赌注,是对我赵子瑜最大的侮辱!”赵戎面色认真。
“不是朋友,是好朋友。”她纠正道。
赵戎点头,“对,是好朋友……不对,这有区别吗?能不能抓住我话的重点?”
“有,有区别。”她声音弱弱,却语气坚定。
想起了刚刚她的任性与倔强,赵戎深呼吸一口气,凝视她眼睛,一字一句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不过见苏小小低着头的小模样,赵戎心里微微一软,刚想开口,就见小丫头已经蓦然抬头。
二人对视。
“我知道那个恶心虫身上有你想要的东西,很想要很想要的那种,因为……你刚刚一直盯着他看,都没有理我,赵戎,是不是那件国师袍?”
“我早上把你喜欢的衣服缝得让你不喜欢了,我想还你一件。”
赵戎没有回答,心里叹了口气。
明明是他准备去赌的,结果绕来绕去,把这个傻丫头绕进去了。
你怎么这么傻?但他还是没有说出口。
“小小相信你一定能赢的!”
只是下一秒,小狐妖突然表情害怕,语气怯怯道:“赵戎,你可别把小小给输了。”
赵戎眯眼,点头不语。
一阵钟响,此次儒道之辩的裁判,六一居士腰间别着酒葫芦,缓步迈上高台。
林文若走到赵戎身旁,与他并立,二人都没有去看对方,而是一齐将目光投到对面冲虚观一群人身上。
年轻儒生冷凝着脸,“我要他死。”
颀长儒生点了点头,“可以。”
随后接着道,“但前提是计划成功,一定要赢。”
“一定。”他斩钉截铁。
这是来到这个世界后,他第一次如此认真。
……
“赌注双方已经商定,且并无异议,老朽宣布今日儒道之辩正式开始,第一场清谈,兰溪林氏选人,冲虚观出题。”
高台上,六一居士朗声道,声音震的台上熏烟瞬间缭乱,回荡在全场。
台下,陈牧之轻摇着一只黑色羽扇起身,对赵戎与林文若露出一个微笑后,潇洒上台,对六一居士言语了几句。
不多时,清净子听到了六一居士的呼喊,嘴角一撇,起身上台。
站在一旁的蓝玉清与清元子,对视一笑。
此时,全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台上,但是站在冲虚观众道士最前方的那个头戴南华巾的老者,则是面色洽淡的偏头眺望说经台外的景色,手里一串念珠轻轻转动。
某一刻,他微微抬了抬眉,转头看了一眼某个一直审视着他的年轻儒生,随即回过头去,不再理会。
赵戎见那个神秘老者发现了自己,也没有掩饰,继续循着他的目光望向台外,那个方向视野宽阔,可以将终南山南部群山的风光尽收眼底,下一刻,赵戎眉头一挑,嘴唇抿成了一条红线。
第一场清谈的双方分别是陈牧之与清净子。
清谈开始前双方要相互自报身份,此时已经无需隐瞒。
清净子为主方,选题是《道经》中的“上善若水”。
清净子所执论点即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
因此陈牧之作为客方,必须对其问难,只能被动的执相反的论点,即“上恶若水”。
如此一来,刚开始的优劣很容易看清。
上善若水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并且儒道二家虽然有极多争端,但是在关于水的看法上,却出奇的一致。
赵戎饱览圣贤书,见过很多对水的称赞,皆是符合道家“上善若水”的大道。
比如“智者若水,水有儒风”,比如“君子见大川必观”;比如“夫水者,君子比德焉”
甚至某位儒家圣贤的“人性本善”论,就是“上善若水”的另一种表述。
这一切的根源,是圣贤书上记载的某个久远到不可知的年代,儒家至圣先师曾于某个大川旁遇道祖,执弟子礼,倾听道祖谈水……
所以清净子选择这个辩题,确实聪明,毕竟书上关于水的论述不知凡几,轻易就能作为谈证。
清辩开始。
双方道明论点后,清净子手持念珠,却没有转动,沉声道:“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陈牧之微昂着下巴,轻摇着羽扇,悠然道:“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
虽然因为论点,陈牧之开局就处于下风,但是,短短半刻钟不到,清净子就输了。
赵戎和林文若看着台上被陈牧之辩得张口结舌,哑然无语的清净子,相视而笑。
陈牧之采用了儒辩的辩风,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