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炎不良人-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夸张?”

    尽管许一凡心中清楚,事实确实如此,可是,他还是没想到黑市的人动作会那么快。

    “夸张?呵呵!”

    胥承业冷笑两声,说道:“这有什么夸张的,这我还是往好的说,以我对东海城黑市的了解,估计百货楼开业当天,就有人去黑市联系人去弄你手里的配方了。”

    许一凡的脸色变得十分的难看起来。

    黑市的存在,许一凡是能想到的,但是,他没想到东海城的黑市居然这么嚣张,那些明面上要对付百货楼的人,许一凡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可是,黑市他怎么防备呢?

    似乎是看出了许一凡的心中的忧虑,胥承业再次开口说道:“你也别太担忧,你跟别人不一样。”

    “嗯?”

    胥承业此话一出,许一凡顿时就愣住了,转过头,一脸不解的看着对方,问道:“有什么不一样的?”

    “呵呵。。。。。。”

    胥承业看着许一凡饱含深意的笑了笑,说道:“虽然我不知道你跟乌校尉是怎么认识的,又是怎么谈的,但是,我知道在我们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已经有人帮你处理了这件事,所以你不用担心黑市的事情了。”

    闻言此言,许一凡顿时松了一口气。

    但是,很快,许一凡就皱起了眉头,他有些疑惑的看向胥承业,他记得当时跟乌炆修谈的时候,没有提起这个了,他也没告诉自己这些啊,如果不是胥承业提起黑市,许一凡还不知道呢,乌炆修为何要这么做?这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不良人的意思?

    许一凡紧蹙着眉头思考着。

    在思索了一番之后,还是没有得出一个结论,许一凡索性就不想了,既然想不通就懒得去想,等回到东海城,再次看到乌炆修的时候,直接问问他就好了。

    想通了这些,许一凡就开始想其他的事情了。

    “胥大叔,你是不良人,能跟我说说,不良人到底是做什么的吗?”许一凡转移话题问道。

    听到许一凡这么问,胥承业转过头,脸色怪异的看向许一凡,似乎他没想到会有人这么问。

    看到胥承业这么看着自己,许一凡眨了眨眼睛,一脸无辜的问道:“怎么了?不能问?”

    胥承业深深地看了几眼许一凡,转过头,摇摇头,说道:“倒不是不能问,而是你能问,我不能说。”

    “为什么?”

    “规矩。”

    “什么规矩?”

    “不良人的规矩。”

    “规矩是啥?”

    “规矩就是规矩,如果你想知道不良人的规矩,等你成为不良人之后,你就知道了,现在你问我,我什么都不会说的,不然,对你,对我都没有好处。”胥承业缓缓地说道。

    许一凡却有些不以为然的撇撇嘴,反驳道:“怕什么,这里就我们两个人,出你口入我耳,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的。”

    胥承业苦笑着摇摇头,说道:“你还是什么都不懂,等你真正的了解了不良人,就知道什么叫不良人了,它绝对比你想象的还要强大。”

    “切,不想说就不说呗,你吓唬我…干嘛,正是的。”许一凡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

    “呵呵。。。。。。驾!”

    胥承业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挥起了马鞭,显然,他没有解释的意思,而许一凡见胥承业不说,他也不好再问,只好依靠在车门上,看着沿途的风景。

    此时,他们已经离开了海州,进入了徐洲,按照现在这个行进速度的话,他们晚上就可以抵达徐洲城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富不过三代



四月七号。

    东海城!

    许一凡已经离开东海城五天了,他的离开就像他的到来一般,平平淡淡,悄无声息,没有在东海城掀起什么浪花,不过,还是有所不同的,许一凡这一次的离开,还是很快引起了很多有心人的注意,比如曹家。

    曹家是一个百年商贾之家了,从曹正德祖父开始,就开始从商了,祖孙三代,到了曹正德这里是第四代,已经积攒下了一份不薄的家底,在其有钱之后,就来到了东海城,有了自己的商铺,因为其卖的都是一些日用品,在东海城也算过的不错。

    老话说,富不过三代,曹家此时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

    曹正德的祖父以前只是一个走街串巷的卖货郎,看着勤劳的双腿,一点一点,就像是蚂蚁搬家一般,开始不断的累积财富,代接着一代,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终于有了一笔不菲的财富。

    等到了曹正德父亲那一辈,他们终于来到了东海城,在东海城立足,不但有了自己的店铺,还有了自己的工坊。

    可惜,曹正德的父亲去的早,在五十岁那年就突然因病去世了,而曹正德那时候还未满二十,不知道是因为家族遗传的缘故,还是因为别的原因,从其祖父那一代开始,曹家已经是四代单传了。

    当然了,每一代的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却不少,娶妻纳妾,外面养着金丝雀,寻医问药、调养养生,总之,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却依旧还是无法改变这个四代单传的铁律。

    跟大多数中等家庭的孩子不同,曹正德的家教很好,从小就跟在爷爷身边,在爷爷去世之后,他就跟在父亲身边,看着他们如何做生意的,耳濡目染之下,曹正德还是非常有商业头脑的,在其十五岁的时候,就帮助家里赚了一大笔钱。

    父亲去世之后,曹家不像其他的家族那样,兄弟众多,会争夺家产什么的,曹正德不用,他顺理成章的接手了家族的事业。

    可能是太年轻,也可能是阅历不够,在其接手家族事业之后没多久,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突然提高了商铺货物的价格,搞得很多老顾客纷纷抱怨起来,以前能买三样东西的钱,现在只能买一样东西,而且质量还不咋地,于是,很多人纷纷选择了其他类似的店铺。

    如果说提高货物价格,这也不算什么,毕竟,做生意嘛,这样做也属于正常。

    可是,曹正德却在提高货物价格之后,还想跟天涯阁一样,不在东海城扩大发展,而是一门心思想要朝外发展。

    起初,他找了很多外商,寻求合作,可是,因为他家的东西虽然都是日用品,东西虽然是必需品,可是利润太低,对于那些千里迢迢来到东海城的外商而言,曹家的这些东西,在他们的老家也能买到,可能质量和种类没有曹家的那么多,却也能用,商人逐利,外商们觉得在东海城采购这些东西,太不划算了,就算进价很低,然而利润还是很感人,于是,这些外商纷纷拒绝。

    被外商拒绝之后,曹正德很无奈,却也没有放弃,反而自己花钱组建了一支商队,他想要跟他祖父一样,重新当起卖货郎。

    想法是好的,可是,真正操作起来,却十分的困难。

    首先,组建一支商队是需要花钱的,花费大把大把的钱,才能培养起来,曹正德为此投入了很多钱进去。

    其次,货物问题,一般组建商队的商人,他们手里都有很好的货物,而且是很值钱的货物,不然,没人愿意烧钱搞商队的,可是,曹家手里的货物虽然不错,却利润太低,根本不适合这么做。

    另外,商队有了,货物也有了,想要天下行商,是需要门路的,凡是有人居住的城市,都有本地的商铺,而一般已经面世的东西,都会有人去做的,如果没有一定的门路,离开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后,你就寸步难行。

    曹正德不知道是没想到,还是因为想到了却不在意,在商队组建起来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让他们带着大批的货物,离开东海城开始行商。

    前期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其结果可想而知。

    曹家的商队不小,人数不少,带的货物也不少,可是,离开东海城一个多月就会来了,人是一个不差的回来了,货物却不剩一点儿。

    起初,曹正德还十分的高兴,可是,等到商队的领队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之后,整个人顿时就感觉不好了。

    他们按照曹正德预想的,带着大批的货物,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东海城,一开始还十分的顺利,有不少人看到他们是从东海城来的,就纷纷掏钱购买,价格自然要比东海城还要贵上几分,不过,还是有人愿意掏钱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非常的高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走的越远,货物的销量出现了问题,一开始还有人购买,可是,当听到价格之后,很多人都纷纷摇头离开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耗时良久,东西没有卖出去多少,花销却与日俱增起来,之前赚的那点钱全都赔进去了。

    领队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决定不在继续远行,而是朝回走,说不定能在回去的路上把手里的货物卖完,就算卖不完,也能卖出去一部分,这样一来,虽说不能赚太多钱,却也不至于亏本。

    可是,谁曾想到,他们在回东海城的时候,遇到一群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土匪,说是土匪,其实就是一群流民,他们在看到商队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抢了再说。

    等到抢完之后,才发现都是一些针头线脑的玩意儿,于是,他们就不高兴了,再把商队里的每个人都给抢了一遍,不但把卖货物的钱给抢走了,他们自己的那点儿私房钱也没有幸免。

    可能这群流民只是为了劫财,不想杀人,于是,就把他们给放了,当然,货物和银钱是不可能带走的。

    就这样,曹正德寄予厚望的商队,在第一次离开东海城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局,这一次行商的失败,对于曹正德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泼了一瓢冷水,让他十分的郁闷。

    不但行商失败,没赚到钱不说,曹家的口碑也因为这件事遭到了很大的打击,再加上之前曹正德突然涨价,更是让很多人看了一场笑话。

    第一次行商失败之后,曹正德没有放弃,没多久,他开始了第二次行商,根据领队说,他们的货物在海州和徐州卖的还不错,于是,他就决定不在去更远的地方了,就在这两个地方行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曹正德想法是对的,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在曹家的商队第二次整装待发,离开东海城之后,这一次没有遇到土匪劫财,可是,货物的销售却不尽如人意,买的人很少,而且还挑三拣四的。

    就这样,一来二去,曹家的商队在三次行商都失败之后,曹家终于经不住这么折腾了,因为外出行商太烧钱了,曹家已经烧不起了,于是,曹正德无奈之下只好放弃,而商队也解散了,他打算还是老老实实在东海城经营着手里的生意吧。

    然而,等到曹正德只想在东海城做生意的时候,却发现,东海城的情况已经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曹家逐渐商队,准备外出行商的事情,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尤其是那些同行们,有的是敬佩曹正德的年轻气盛,有的则是冷眼旁观,还有的人则是等着看笑话。

    做生意的人如果连自己做的东西适合什么地方都不知道,那距离你破产已经不远了。

    针头线脑,日用百货这些东西主要是卖给那些荀草老百姓的,他们能有多少钱?而这些东西又值多少钱呢?定价不能太贵,太贵了没人愿意买,完全是属于薄利多销的那种,凡是做这些生意的人都知道。

    曹家为什么能够在进驻东海城之后,很快的在东海城立足?

    就是因为曹正德的父亲把货物的价格定得比较低,比东海城本地的同行还要低一点儿,质量也要好一些,这样一来,自然来买的人就多了。

    可是,曹正德在接手之后,先是涨价,然后就是搞商队,企图外出行商,扩建地盘,如果你有这个实力和能力,这么做自然没问题,可是,偏偏没有这个能力和实力,不但赔钱了,还把立身之本给弄得乱七八糟的。

    在曹正德宣布涨价的时候,其他的商铺却纷纷降价,说是降价,其实就是把价格降低到曹家之前的价格而已,可是,就因为如此,很多之前在曹家买东西的人,在曹家涨价之后,纷纷去了其他的商铺购买。

    在曹正德忙着搞商队的时候,其他的同行却忙着收拢客源,而等到曹正德行商失败,再想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做事儿的时候,却发现曹家之前的客源都被同行抢走了,这让曹正德傻了眼。

    上门理论?

    当然不可能,做生意本来就是这样,同行是冤家,你生意不好,我生意好,我当然高兴了,如果你

    的生意也好起来了,我赚的不就少了?

    曹正德在疼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