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炎不良人-第1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们战斗力弱到可以忽略不计,可他们的权利和话语权,却超过绝大多数的将领。

    之前,风沙镇也有智囊团,不过,当时军团很多,都是自个儿玩自个儿的,谁也不待见谁,现在许一凡来了,除了给他们订立新规矩之外,他们身边的这些谋士都给搜刮一空。

    在许一凡的命令之下,风沙镇的军团开始被迅速整合,官职和编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改变也不小,很多不必要的官职,全都给撤掉了,而且整个军团的编制,被严重压缩。

    之前当校尉的,现在当了千夫长,而千夫长被降为百夫长,百夫长沦为伍长,伍长沦为大头兵,以此类推,如此一来,将领变少了,而士卒变多了,可命令的传递和执行,效率却变高了。

    子弟兵、后门兵,无论在哪个军队都有,即便风沙镇这里聚集的都是炎军的精锐,可这些子弟兵和后门兵还是有,而且还不少。

    起初,众人以为许一凡不会拿这些怎么样,毕竟,能够出现在这里的子弟兵和后门兵,其身世背景可不同以往,然而,许一凡上来就直接针对这些子弟兵和后门兵。

    整个军团,最苦、最累的活儿,都是这些人去做。

    不想做?

    可以!

    按照军规处置便是!

    要知道,现在的军规之严厉,动不动就是砍头的。

    就在军队整合的前几天,就有不少子弟兵和后门兵,觉得他们被针对了,心里不服气,主动站出来挑衅,结果就被狠狠地揍了一顿。

    打了一顿之后,大部分人都消停了,可还是有一些头铁的,还是不服气,继续搞事情。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这些站出来炸刺儿的,脑袋现在还挂在木桩上呢。

    在这些被诛杀的人当中,其中就有两个皇室成员,而且血脉还很浓郁,其中一个家伙的爷爷跟越王李穗还很熟,结果还是被砍了脑袋。

    除了这种显赫身份的,那些来自各门各派的修行者,也被分配的任务,他们当中也有炸刺儿的,其中有个家伙,已经达到了一品境界。

    仗着自己境界高,就想获得特殊待遇,结果被剑九一剑给砍死了。

    直到这个时候,这些将士才意识到,许一凡之前订立的那些规矩,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来真的。

    同时,剑九是超五境修士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军,在这种绝对的实力碾压之下,再也没有人敢炸刺儿了。

    当然,也不是说军中就没有超五境的修士,既然朝廷把他们丢到炎城这边来练兵,而沙人当中肯定有超五境的修士,自然会安排超五境的修士随军。

    可这些已经突破到了超五境的修士,他们既然能够为朝廷所用,自然分得清轻重。

    现如今,整个风沙镇,最热闹的不是军营,而是那座聚集了所有智囊的军账。

    因为军账当中每天都在吵架,那吵架的声音,隔老远都能听到。

    他们不但吵架,吵急眼了还会大打出手,而每天都有人被人从里面给丢出来,就在军账外面打一架,打累了,然后拍拍屁…股又回去商议去了。

    这也算是破虏军当中的一道独特的景观。

    七天转眼就过去了,许一凡依旧没有出来。

    但是,在这七天的时间里,风沙镇云送来的物资,可谓是海量的,这也让全军将士见识到了许一凡的能量。

    在这七天时间里,一支两千人的斥候队出现了,他们出现之后,被分为十人一组的小队,然后地上充足的物资,就分别离开了军营,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无数情报被传递回来,第一时间被送往军账。

    甲子军账!

    这是所有人对那座军账的称谓。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去的斥候至今都没有回来,而传递的情报,从之前的频繁,变得缓慢起来,而有些情报被送回来的时候,上面沾满了鲜血和沙土。

    大战还没有开启,就已经开始死人了!

    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某一支斥候小队出现伤亡,到了后来,很多斥候小队出现伤亡,而现在,更是出现有斥候小队全军覆没的情况。

    这是很恐怖的事情。

    要知道,每一支斥候小队都是有武夫和修行者随行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可想而知他们都遭遇到了什么。

    



第一千三十一章 武将分类、许一凡出军账



武将分为很多种,兵家曾对其多次分类。

    《淮南子·兵略训》当中,将武将分为三类,上将、中将、下将。

    得天道、得地利、得人心,且用兵坚定而有气势,是常胜将军,乃为上将;

    不知天道、不知地利,但得人心,有气势,是胜多而败少的将领,此乃中将;

    无坚定主张,性自多疑,“居则恐惧,发则犹豫”,动辄败北,此为下将。

    兵家揭暄把将领分为五种类型:儒将、勇将、敢将、巧将、艺将。

    【儒将智,勇将战,敢将胆,巧将制,艺将能。】

    简而言之,就是说,儒将足智多谋,勇将能征善战,敢将胆略过人,巧将长于制造,艺将身兼数技。

    《将苑·将器》篇认为“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

    并据此把将领分成六种类型:十夫之将,能够明察是非,发现祸端,为众人所信服,百夫之将,勤劳负责,说话谨慎周密;千夫之将,耿直而有计谋,勇敢善战;万夫之将,外貌威风凛凛,工作热心,体察、关心部属;十万人之将,招贤纳士,严肃谨慎,待人诚恳,讲究信用,宽大待人,善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天下之将,仁爱,讲信用,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以四海为家。

    北宋许洞把将领分成两类八种:“其大者,一曰天将,二曰地将,三曰人将,四曰神将;其小者,一曰威将,二曰强将,三曰猛将,四曰良将”。

    天将,能审时度势,判断吉凶;能运筹帷幄,进退得当;能神机妙算,灵活用兵,以迷惑敌人,战胜敌人;对于战争的胜负有先见之明,行动有度,静居有方,能安定军心。

    地将,善于打仗布阵,善察地形;能灵活指挥部队,使其进退自如;善于使部队起死回生,也能使部队安然静处,“动而决胜”。

    人将,廉洁、节制、无不良嗜好;讲究礼仪,忠于君主,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善于招贤纳士,果敢决断,仁义有度;对士兵宽宏大度,奖惩严明;能明辨是非,使军心稳定;能根据士兵的特点区别对待;在军事指挥上能够待机而动,将计就计,能充分利用有利形势果断进攻。

    神将,能灵活运用天时地利等条件,能选用优秀人才,三种将领(天将、地将、人将)的品性兼而有之。

    威将,由于原文缺失,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强将,行军打仗时能借助天时地利,能使用各类人才,能使各类官兵“闻敌而即行,心无疑虑”;能依法治军,使敌人闻风丧胆,战之能胜。

    猛将,指挥自如,行动变化多端,作战出敌不意,即使单枪匹马,亦能“使敌失惧而远遁。”

    良将,“以威为表,以猛为里;以强居中,兼三将而有之。”

    《将苑·将材》篇,根据将领的才能、品德、个性等,把将领分成九种类型,即仁将、义将、礼将、智将、信将、步将、骑将、猛将、大将。

    仁将,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感化、教导士兵,以礼节规范士兵的行为,关心、体贴、爱护部下;

    义将,遇事不敷衍躲避,不让私利动摇自己的决心,以战死为荣,不忍辱偷生;

    礼将,地位高而不骄矜,得胜而不居功自傲,有才能但对部属谦和,性格刚强但能忍辱负重;

    智将,善用计谋,变化莫测,随机应变,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战局危急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信将,行赏公正及时,处罚不分贵贱;

    步将,身体强健,勇气压倒千人,善于固守阵地,擅长用剑戟撕杀;

    骑将,善骑善射,进攻时做先锋,撤退时当后卫;

    猛将,气概横贯全军,蔑视强敌,不屑于打小仗,面临大敌则勇气倍增;

    大将,见到人才喜出望外,虚心采纳别人意见,性格宽厚而又刚毅,勇猛而又足智多谋。

    当然,这些武将分类,大多都是根据其性格来划分,圣人尚且有缺陷,更何况武将了,至于许一凡属于哪一种,那估计只有后人去评说了。

    甲子军账内。

    许一凡枯坐在沙盘前,在其身边放满了杂七杂八的情报,那双蕴含星辰的眼眸,流露出深深的疲惫,却又格外的明亮。

    军账原本就很大,再次扩建之后,就显得更大了,百余人的智囊团身处其中,却丝毫不感到拥挤,每个人身在甲子军账内,行动有序,各司其职。

    他们就是整个破虏军的最强大脑,这些人单独挑选出来一个,或许只是中人之姿,甚至是下人之姿,可把他们放在一起,联合起来做事儿,他们就是上人之姿。

    经历过西北战役的许一凡,他很清楚,作为一个统帅,单单依靠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远远不够,一个人的能力有限,精力也有限,军队只需要一个统帅,对军队有绝对的掌控力,但这并不代表,什么事情都是统帅一个人说了算。

    如果真的有统帅这么做,那就不是自信,而是自负,刚愎自用,是会害死很多人的。

    许一凡有能力不假,带着两世的记忆,他能做的事情远超一般人,然而,这还是不够。

    许一凡此次来炎城这边,主要是为了练兵,以战养战必定出现伤亡,可许一凡是要他们强大起来,是要他们打胜仗,而不是要他们去送死。

    集思广益,最大程度上减少将士的死亡,只才是一个统帅该做的事情。

    现如今,破虏军有十多万将士,在这段时间,整个破虏军被压缩编制,共计十二个集团军,由十二位将军统领,每个将军都有两位副将,三个都蔚,五名校尉。

    十二军团,每个军团的人数不等,大致在八千人到一万五左右,因为这些将军又被称之为万夫长。

    在集团军将军之下,又有多名千夫长,千夫长之下是百夫长,百夫长之下是伍长。

    万人军队,军职不多,拢共不过百人,对于之前炎军当中设立的很多虚职,甲子军账内做出决定,把所有不必要的官职,全都撤销。

    除了排兵布阵,领军打仗的高中低三等将领之外,还有专门负责传递命令的传令兵,负责整理情报的斥候兵,还有专门负责武夫的将领,以及负责调集随军修士的士兵、负责记录各大集团军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士兵。

    甲子军账是整个破虏军的最强大脑,而这十二位将军身边,也有一个幕僚团,人数不多,最多不会超过五人,是许一凡专门从甲子军账的外调出去的。

    这些幕僚团的职责,是根据各方面情报,以及战场局势,分析、总结,然后做出方案,提供给将军,至于将军采纳与否,那就是将军的事情,他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从许一凡来到风沙镇的半个月时间里,除了他之前制定的赏罚规矩之外,新的军规也相继出现。

    军规就一条,把任务和责任细分化,具体化,身处什么位置,负责什么任务,承担什么责任,许一凡只看结果。

    未来战事开始,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甲子军账那边直接根据出问题的环节,开始追究责任,在许一凡这里不存在推卸责任的事情。

    整合之后的破虏军,在行动效率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每个人都感到了压力。

    起初,破虏军很划分为十二个集团军,出现了十二位将军,虽然这只是暂时的,可也使得很多成为将军的人喜出望外,将军之称,放在任何地方都是很有含金量的。

    只可惜,他们才高兴没多久,任务和责任的具体化,直接让他们笑不出来了。

    偷奸耍滑,浑水摸鱼,类似这样的想法,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第一集团军是以破劫军为主编制的,他们原本的人数只有三千余人,但是,在整合之后,足足有九千人。

    按理说,作为第一集团军,他们的人数不该这么少才对,但是,许一凡就只给了他们点儿兵力,可就这九千人,确实整个破虏军当中,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团体作战能力,都是第一。

    许一凡对第一集团军的定义就是,第一集团军是整个破虏军的一把尖刀,直插敌人心脏的尖刀,待到大战开始,破虏军最困难、最难打、最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