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炎不良人-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知道徐诗芷那边洗漱完毕没有,许一凡既然不打算过去,自然也不会留在家里,召唤一个婢女过来,吩咐她照顾好徐诗芷,就出门了。

    在许一凡离开之后,那间紧闭的房门就被打开了,换了一套新的衣裙的徐诗芷,从房间里走出来,她的表情无比的复杂,一张俏脸红扑扑的,不知道是害羞,还是因为洗澡的缘故。

    徐诗芷并没有在许府待多久,很快,她就带着小娥离开,回到了沧海别苑。

    回去之后,她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径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脱掉鞋子,躺在床上,蒙上被子,整个人蜷缩起来。

    徐诗芷的异样,齐若兮她们很快就察觉到了,纷纷感到诧异和疑惑,于是,就找到跟随徐诗芷一起出门的小娥,在询问一番之后,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在得知两个人有了亲吻的意外之后,齐若兮和桂寒烟顿时无语了,同时,心中也恍然大悟,对于这件事,她们也不好说什么,说到底,这只是一场意外,而且导致这场意外的还是徐诗芷本人,她们能说什么?

    只能当做不知道,等这件事慢慢过去之后,才旁敲侧击一番,仅此而已。

    …………………………………………………………………………………………………

    这本来这是一个小插曲而已,不管是许一凡,还是徐诗芷,这两个了当事人都不会主动去说什么。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徐诗芷都待在沧海别苑,虽然她还是表现的和以前一样,但是,有时候,她总是坐在那里发呆,脸上的表情时阴时晴的,显然,少女有了心事儿。

    齐若兮曾经隐隐的提过一嘴,却被徐诗芷岔开了话题,她也不好说什么,看到徐诗芷这个样子,她也很无奈。

    在那件事之后,许一凡又在东海城待了两天,就去了东兴工厂。

    虽然,大家都知道,许一凡现在很忙,毕竟,准备军需不是什么小事儿,可是,许一凡在这件事发生之后,居然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有表示,这让齐若兮她们这几个女子,心中难免有些不忿起来,而徐诗芷之所以这样,估计也跟许一凡的态度有关,毕竟,正值怀春时期的少女,总是喜欢多想的。

    就在两个当事人,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却没有想到,在事情发生的第二天,一些传闻就出现了。

    传闻的内容也很简单,说跟着乐萱郡主齐若兮一起来到东海城的徐诗芷,看上了许一凡,然后逆推了许一凡,两个人有了肌肤之亲。

    虽然,这样的传闻出现之后,大多数人都是不相信的,可是,传出这个流言的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这让人开始半信半疑起来,而当人们想起之前许一凡跟徐诗芷她们之间做的一些事情,都觉得很有这个可能。

    如果两个人没有点私情,许一凡为什么要千里迢迢的跑到兴安城,冒着生命危险把两个人救出来呢,如果两个人没有点私情,许一凡怎么可能有事没事就去沧海别苑呢,如果两个人没有点儿私情,之前她们怎么可能会在许府留宿呢。。。。。。

    诸如此类的话题,开始快速的在东海城传播起来。

    作为两个当事人,许一凡在东兴工厂,忙得很,自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理会这些,而徐诗芷天天待在沧海别苑,也不在外出了,自然也不知道这件事。

    当流言开始出现之后,就不可能熄灭,尽管秋歌她们在知道这件事之后,第一时间对工坊的工人进行了清理,也给予了严厉的警告,至于最初散播这个谣言的工人,也被处理了,可是,流言已经不是在小圈子流传了,而是在全城流传,秋歌她们这么做,已经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啊。

    不过,虽然流言出现了,可是,大多数人还是半信半疑的,除了少数人相信之外,其他人都是保持怀疑态度的,而且就算是真的,这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一种谈资而已。

    当然了,有些人不相信,却有些人相信,别人不放在心上,可有人却无比的重视。

    刚刚抵达邮城不久的李嗣源,第二天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李嗣源虽然是个纨绔子弟,可是,他的身份在那里摆着,他这次离开长安城的目的,大家都清楚,就是奔着徐诗芷来的,一路上自然是不断的打听关于徐诗芷的事情。

    现在,听到这个消息,李嗣源的愤怒可想而知。

    原本是决定在邮城逗留一天,在去往东海城的,李嗣源却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当天中午就决定奔赴东海城,而且是轻装上阵。

    之前,带来的那些东西,全都给丢在了邮城,而近三百人的队伍,他只带走了三分之二,把一些丫鬟下人,全都给抛弃在邮城。

    在赶往东海城的路上,李嗣源的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赶到东海城,确定这个消息真假,但是,不管这件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他都要杀人,而那个叫许一凡的登徒子死定了。

    在去的路上,他都想好了该怎么泡制许一凡了,对于这些富二代来说,虽然他们平时不杀人,可是,一旦杀起人来,也绝对不会手软的。



第二百七十章 重甲



李嗣源的到来,并没有引起许一凡的注意,因为他正忙着锻造军需。

    说到军需,可能很多人想到最多的就是士卒手里的长枪短刀,其实不然,真正的军需包括很多。

    军队内的兵器,一般分为两部分,一种是长兵器,一种是短兵器。

    常见的长兵器有枪、矛、槊、钺、戟等,而枪一般是使用最多的武器,它又被称之为百器之王,主要以刺为主,往往装备在步兵团,也就是步卒,在中国历史上,擅长使枪的人很多,往往耳熟能详的就是杨家枪、岳家枪,由此可见,枪在古代的地位了。

    在军队当中,往往标配的都是枪、矛、槊这些了。

    当然了,这里说的枪是有铁和木头组成的冷兵器,而不是现在我们的那些步枪或者手枪之类的热武器。

    而常见的短兵器有刀、剑、鞭、锏,不过,大多数用的都是刀,毕竟,大开大合才是战场的主旋律,在战场上不存在什么捉对厮杀的情况,而刀的优势在战场是巨大的。

    刀又被称之为百兵之帅,军队常用的刀,又分为长刀和短刀,短刀一般很容易看到,就是常常被武将悬挂腰间的那种刀,而长刀一般是给专门的部队配备的,凡是配备长刀的部队,往往都是军中精锐,而常见的长刀,比如许一凡专门给八百乞活军打造的陌刀。

    虽然剑在兵器当中,知名度很高,也备受人们喜爱,被人称之为百兵之君,但是,剑在战场上是不实用的,论砍它不如刀,论刺它不如枪,剑往往是统帅之类的配饰而已,更多的只是具有象征意义。

    除了武器之外,还有防卫兵器,而防卫兵器,一般是盾和甲。

    盾,一般打造的都十分的坚固,往往用来防卫箭矢和兵刃的,根据情况不同,盾牌的构造也不同,也分为大盾和小盾,大盾往往都是需要两三个人才能举起来的,而这种盾牌,不是用来单兵作战,而是用来摆阵的时候,会用到它。

    如果是野战,往往就是一方冲杀,另一方作为防守方,他们会用盾牌,构成一个方形或者圆形,盾牌兵在前面挡着对方的冲击,而己方这边,在从盾牌留出来的缝隙,使用长枪,进行杀敌,不过,这种盾牌,或者说这种打法,在真正的战场上其实很少出现,所以用的不多。

    军队当中最常用到的,还是小盾,也就是锅盖大小,一个人可以手持,往往在冲杀的时候,都是左手持盾,右手持刀,在肉搏战当中,经常看到。

    至于甲,那就不用多说,就是纯粹为了防护用的。

    甲胄又分为步兵和骑兵两种,骑兵的甲胄,一般以轻薄为主,毕竟,骑兵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机动性,如果骑兵的甲胄过于沉重,对于士卒和马匹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当然,骑兵也分为轻骑和重骑两种,轻骑主要负责侧翼,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骚扰和围堵,他们的甲胄除了主要部位是用铜铁打造的之外,其余地方,都是用布匹或者藤蔓编制的,其中著名的就是蒙古军,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军队,他们主要以骑兵为主,重骑则负责冲锋陷阵,他们人马皆披甲,攻击方式十分的单一,就是依靠马匹和自身重量的巨大冲击力,冲散敌军,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有唐朝的明光铠,还有黑光铠,也就是常说的铁浮图。

    步兵的甲胄,也分为轻步和重步两种,他们的甲胄和骑兵类似,一般步卒他们穿戴的甲胄,和轻骑兵差不多,都是主要的地方有铜铁打造,其他地方都是布料,甚至有些步卒的甲胄,是完全用藤甲和布匹组成的,而重步兵,他们的铠甲就十分沉重了,跟重骑兵差不多。

    此次之外,战场上经常用到的兵器还有长弓短弩,当然,还有其他的兵器,比如攻城用的云梯、撞车、狼牙拍等等。

    现在大炎王朝的武装军需,在武器上,主要是以枪矛和刀为主,这是必然的,而在防护武器上,也是盾和甲胄了,其次,就是长弓短弩。

    炎军的甲胄,主要是轻甲为主,也就是铜铁和布匹结合起来的一种铠甲,而因为这个时代,铁的采集和炼制很困难,还没有出现重甲。

    至于长弓短弩,常用到的还是弓箭,不过,这种弓箭的设计,并没有中国秦朝那么变态,需要靠脚射,也没有刻度,就是普普通通的弓箭,只是去材料很好而已,弓箭一般是装备给骑兵和弓箭手的,而短弩一般是装备给骑兵的。

    总体来说,大炎王朝的军队,整体的实力并没有唐代那么强盛,但是,因为炎人尚武,在战斗力方面,要比其他三国要强上一些的,不过,这个差距并不是太大,也没有那么难以逾越。

    许一凡这次接到的任务,就是在三到五个月的时间,锻造出十万套军需,而这里的军需,主要是兵器和甲胄。

    兵器还好说,毕竟,无论是枪矛这样的长兵器,还是刀这种短兵器,以现在大炎王朝的工匠实力,在短期内,锻造出来成批的武器,其实并不困难,只是,质量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差异。

    最难的还是甲胄,根据殷武说,这一次,炎军之所以西征失败,只要是因为西域那边出现了重甲兵,这才导致他们兵败,对于重甲兵,殷武也不是很清楚,而然而,许一凡却知道什么是重甲兵。

    在没有火药和热武器的时代,重甲兵就相当于现代的坦克,想要打败他们,只能依靠人命去填,这是一件非常残酷和残忍的事情。

    镇海大将军之所以让许一凡来锻造这些军需,主要还是看重了许一凡的炼钢和炼铁技术。

    作为大炎王朝为数不多的大将军,其眼界肯定要比一般人要长远的,他既然知道了西域出现了重甲兵,那么他肯定会想着该怎么破解对方的重甲兵,而想要破解重甲兵,最好的办法自然不是用人命去填,而是采用同样的办法,以重甲对抗重甲。

    但是,现在大炎王朝的锻造技术,没有那么高,想要在短时间内打造出重甲出来,肯定是需要时间的,而许一凡的炼铁厂和东兴工厂的出现,让殷元魁看到了希望。

    不过,按照许一凡的估计,殷元魁肯定不会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许一凡这边,他这么做,估计是有备无患,而想要在三到五个月内锻造出十万套军需,是很困难的,最多能出两万套到三万套就很不容易了。

    上一次,西征大军有十万,却全军覆没了,那这一次,再次西征,人数肯定更多,三万套的军需,放在这么大一个基数的部队当中,简直就是沧海一粟,之所以给许一凡十万套的要求,估计也是给许一凡一个压力而已。

    对此,许一凡和殷元魁是心照不宣的,对于锻造兵器的事情,许一凡不怎么操心,现在的东兴工厂,已经汇集了三洲的工匠,由他们来做这件事就足够了,许一凡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甲胄上。

    虽然,许一凡知道光明铠和黑光铠很厉害,很牛逼,他也想制造出来,可是,就以目前许一凡手里的这些资源,想要把它们弄出来,是相当困难的。

    如果给许一凡两年,或者一年的时间,等机床再次升级之后,制作这些铠甲,肯定没有问题,然而,现在来说,想都别想。

    既然暂时无法把光明铠和黑光铠制造出来,许一凡就想到另外一种铠甲,就是锁子甲。

    锁子甲在前朝就出现了,但是,因为其制作难度大,耗费人力多,而且防护能力差,一般都是把其当成铁衣来穿,在炎军当中,虽然也有,但是并不普及,而许一凡要做的就是升级锁子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