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拿下周边三洲,这是必然的结果,在拿下三洲之后,肯定是继续朝四周辐射,最终全国开花,不过,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也是需要大量财力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人。
百货楼发展到现在,许一凡不再是一个光杆司令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班底,而继续扩张,人手方面肯定不能再继续从日月斋或者其他势力手里薅羊毛了。
薅羊毛虽然很爽,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的势力来说,还是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才。
“扩张这是肯
定的,那人手方面呢?”许一凡问道。
“这个公子不用担心,之前在百货楼做事儿的人,经过这大半年的学习和锻炼,很多人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在东海城,他们可能没有什么机会,但是,如果把他们放在其他地方,还是绰绰有余的。”秋歌说道。
许一凡再次点点头,说道:“那就好,不过,我还是想提醒你,培养人才是肯定的,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另外就是在人才的任用上,也要谨慎一些,毕竟,百货楼成立的时间还是太短了,经不起太大的大风大浪。”
“这个奴婢明白。”
许一凡在沉吟了片刻之后,突然问道:“你觉得赵文华这个人怎么样?”
秋歌一愣,随即想了想,说道:“老成持重,做事很稳,是做掌柜的上好人选。”
说完之后,秋歌看着许一凡问道:“公子为何突然提起赵掌柜?”
许一凡笑了笑,说道:“没什么,我是打算等过完年之后,让他去长安的。”
“这是好事儿啊。”秋歌连忙说道。
许一凡深深的看了一眼秋歌,笑着问道:“你就不想去长安?”
秋歌点点头,然后摇摇头,说道:“奴婢自然想去,毕竟长安是京城所在,可是,公子有很多事情要做,百货楼这边有很多事情需要奴婢去做,奴婢觉得,还是留在公子身边好一些。”
对于秋歌的说辞,许一凡不置可否。
“让赵文华去长安城的事情,你可以先透漏一些给他,看看他是什么反应,如果他想去,那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如果他不想去,那到时候再说。”
秋歌闻言,欲言又止,但是,最后她还是点点头。
在聊完这些事情之后,秋歌就出去做事儿了,毕竟她现在还有很多要做,而马上年关了,也该给工人放假了,而这些人放假之后,他们的工作就需要有人接手,这个需要去安排,另外就是工钱也需要算清楚,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百货楼这近一年来的账目,也要理清楚,许一凡不管这些事儿,她作为百货楼的大掌柜,名义上的代言人,不能不去做这些事情。
…………………………………………………………………………………………………
这一天,许一凡哪里都没去,只是待在家中。
翌日!
元符十四年的第一场雪,下的不大,持续的时间却很久,早晨起来,雪花还在漫天飞舞,凌冽的寒风,呼呼的呼啸着,走出房门,被寒风一吹,让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以往,在下雪的时候,许一凡都会感到寒冷,可是,今年这个冬天,不知道为什么许一凡居然不畏寒了。
对于习武和修行的事情,许一凡已经彻底的死心了,唐青竹也好,胥承业也罢,还有赤莲也好,他们都说许一凡没有习武的资质,至于修行,除了濮石之外,许一凡也没有遇到几个修行者,自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修行了,不过,就算能修行,没有人指引,修行也修不出什么花样来。
既然无法习武和修行,那就想办法依靠外来来提升自己的实力。
从他来到东海城,决定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难以置信,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许一凡前前后后募集到了几十个武夫,当然,大部分的武夫的境界都不高,可是,随着许一凡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依附许一凡的武夫,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高境界的武夫,不过,就算是高境界的武夫,他们的境界最高也就在三品左右。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许一凡也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
当然了,许一凡不可能完全依仗这些人,毕竟,这些人投奔自己,大多数都是为了钱财而已,现在自己有钱,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名气,可以给予他们想要的,但是,如果遇到危险,这些人能不能出全力,那就不得而知了,许一凡真正依仗的还是言午堂的学生,还有无名岛的八百乞活军,另外就是安寿岛那不到二十人的死灰营了。
恐怕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安寿岛上,许一凡和他的学生,已经把火药给弄出来了,虽然只是最初级的黑…火…药,杀伤力不大,可是,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枪械这种东西,按照现在的进度,没有个十几二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火药的出现,已经让许一凡有了一张底牌,而这张底牌一旦打出来,估计很多人都要震惊。
按照惯例,早早的起床,一番锻炼之后,开始洗漱,吃早餐。
诗会是在中午开始举行的,去的太早,也只是傻乎乎的坐在那里,许一凡跟那些读书人不熟,去了也没有可以聊的,还不如晚点儿去。
这次去参加诗会,许一凡并没有打算带太多的人,带上秋歌和谷歌两个人就足够了,而俞蝶这段时间,一直被许一凡丢在家里,对于这个已经成为哑巴的女人,许一凡虽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信任她了,但是,在很多方面,他还是保持警惕的。
既然是参加诗会,自然不能穿的太随便,许一凡换了一套青色的儒衫,然后在秋歌的打理下,梳了一个发髻。
身着儒衫,头别玉簪,腰间佩玉,看着镜中的自己,正是一个翩翩美少年,哪怕是已经跟着许一凡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秋歌,也忍不住有些痴迷,毕竟,女人嘛,都喜欢美好的东西。
在许一凡的房间,放置着一张镜子,镜子不是铜镜或者银镜,而是玻璃镜子,其实,自从玻璃被捣鼓出来之后,在很多东西上,玻璃都被利用上了,而镜子的出现,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而已。
不单单许一凡的房间有这样的镜子,整个许府都在用这样的镜子,当然,沧海别苑那边也有,只是,镜子并没有开始售卖,不是不想,而是许一凡暂时不打算再拿出更多的东西出来。
换好衣服之后,许一凡就带着秋歌和谷歌一起出门,去参加滁园的诗会。
第二百七十六章 滁园
滁园位于城郊,并不在城内。
说起滁园,就要说起一个人了,而这个人就是魏滁。
魏滁是海洲人士,在前朝,也就是大秦王朝的时候,官拜丞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桃李满天下。
魏家在前朝的时候,也是豪阀大家,家族弟子众多,门客更是无数,其中不少人在政界和军方都担任要职,魏家曾经出过两任宰相,五个尚书,还有八个大学士,其他官职更是不计其数,说魏家权倾朝野也丝毫不为过,魏党在当时,是无人能撼动其地位的。
东海城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其实,跟魏家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魏家起初的时候,也只是海洲一个小门小户而已,只是,因为魏家出了多名官员,才导致海洲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当时,说起东海城,人们往往说的不是东海城的富有,那个时候的东海城还只是一座小城而已,和其他洲的城池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魏家在魏滁这一代,名声、地位、权利达到了巅峰,一宰相,两尚书,三个侍郎,还有两个大学士,当时皇帝最受宠的妃子也出自魏家。
滁园也是在那个时候新建的,滁园很大,占地近三百亩,是当时东海城最大的宅院了,每年进出滁园的人,数不胜数,其中不乏一些名人名仕。
不过,当一个人的权利达到顶峰的时候,往往都意味着灾祸即将到来。
在魏滁六十三岁的时候,也是他担任宰相二十年整的时候,新任皇帝也是大秦最后一任皇帝秦怀帝登基之后,魏滁的灾祸就降临了。
对于这样一个几乎把持着整个朝堂大权的人物,作为任何一个皇帝,都是心神忌惮的,哪怕这个人没有谋反的心,可是,哪个皇帝不多疑呢。
在秦怀帝登基之后,他就开始扶持其他和魏党对立的党派,其中就有右宰相王怀文,还有阉党的魏怀青。
在大秦王朝末期的时候,宦官干政的情况已经开始了,朝中很多重要的职位,都由阉党担任,其中有一个部门叫厉镜司的衙门,全都是阉党中人,厉镜司和明朝的东厂和西厂差不多。
厉镜司的权利很大,表面上是监察百官,为皇帝分忧,实际上,除了朝中的三品以下的大员,他们都有先斩后奏之权,无需禀告,只要找个由头,丢进厉镜司,那这个人就出不来了。
在这一点儿上,厉镜司的职权和大炎王朝的不良人很相似。
本来,魏党在魏滁手上的时候,他一直在打击阉党,在先帝在世的时候,他就多次谏言,撤销厉镜司的存在,就算厉镜司不撤,也不能让宦官干政,先帝也有这个想法,可是,在执行的时候,遇到的很大的阻力。
厉镜司在那个时候,已经成了气候,不但跟朝中大臣有很深的关系,跟后宫的那些娘娘妃子也有很深的牵扯,如此一来,阉党就和很多人有了利益上的纠葛,而皇帝和魏党想要撤销厉镜司,无疑是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于是,这些人开始了反扑。
魏滁担任了二十年的宰相,也跟阉党斗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阉党的权利一步步被削弱,这里面除了魏党的势力强大之外,主要还是因为有皇帝的支持。
可是,眼看着阉党就要被逼迫着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先帝驾崩,新帝登基,两党之争也只能被迫停止了。
先帝在临终前,曾经告诫过秦怀帝,让他继承皇位之后,无论如何,一定要铲除阉党,不然大秦危在旦夕,秦怀帝表面上答应了,可是,在他登上皇位之后,首先做的,不是支持魏党,而是打击魏党,扶持阉党。
魏党权利再大,他也是臣,而阉党则不同,皇宫之内,除了皇帝一个男人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女人和宦官,而这些宦官想要过的好一些,除了投靠阉党别无选择,在秦怀帝小的时候,这些宦官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秦怀帝,说魏党一日不除,朝廷一日不得安宁。
久而久之,秦怀帝自然也这么觉得,毕竟,当时的魏党确实权势熏天,让皇帝十分的忌惮。
原本在秦怀帝上位之后,只要在支持一下魏党,那阉党就真的退出历史舞台了,可是,这个结果没有出现,他开始大力打击魏党。
对于要打击魏党,那他们自然要出工出力了,而阉党这个时候,也展开了强烈的反击。
厉镜司有监察百官的权利,魏党虽然以魏滁为首,但是,站在你魏滁这边而已。
一时半会儿对付不了魏滁,那就先剪除其羽翼再说,于是,在秦怀帝的默许之下,很多魏党的人都被厉镜司以各种名义抓捕,不是死在酷刑之下,就是被斩首,最轻的也是流放,一时之间,魏党实力大减,人心惶惶。
在剪除了魏党的羽翼之后,秦怀帝就开始对付魏家人了,先是后宫当中魏姓妃子逐一暴毙,然后就是一些身处要职,但是职位不高的魏家人,被以各种名义逮捕入狱。
当时的大秦王朝,已经遍地狼烟了,出现了很多天灾人祸,导致流民四起,各地都有起义军出现,土匪更是层出不穷,对于大部分的老百姓而言,出现了灾祸,吃不上饭,他们首先怪责的自然是朝廷,虽然不敢直接说皇帝的不是,但是,说说其他人还是没有关系的。
当时,魏党的权势很大,自然被人们熟知,所以很多人都说大秦王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奸臣当道,而所谓的奸臣自然就是魏滁了。
在百姓了呼吁当中,又在阉党和其他阵营的推波助澜之下,魏党彻底的成为了众矢之的,当时,所有人都想把魏滁拉下来,可是,魏滁毕竟是当了二十年宰相的人,其手段自然是有的,饶是面对这样的危局,他还是屹立不倒。
恰好,那个时候,大炎王朝开始起兵造反,而秦怀帝见一时半会儿拿不下魏滁,就把平定叛乱的事情交给魏滁,让他带兵去打仗。
魏滁当时已经快七十岁了,这么大的年龄,还有带兵打仗,想想就觉得悲哀。
魏滁带兵的时候,最开始面对的自然不是炎军,而是其他的一些流民叛军,对付这些流民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