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者何人?”
房间内突然多出一个人,着实把崔东海吓了一大跳,不过,他也没有如何的惊慌,而是看着对方,沉声问道。
“赊刀人。”
“嘶。。。。。。”
此话一出,崔东海倒吸一口凉气,他眼睛微微眯起,看着眼前这个自称赊刀人的家伙,问道:“所为何事?”
“收账。”
“要什么?”
“海洲。”
“嘶。。。。。。”
崔东海再次倒吸一口凉气,他看着对方,开口道:“口气不小啊,你拿得走吗?”
黑衣人没有急着说话,径直走到崔东海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然后就那么看着崔东海。
良久之后,他才缓缓地开口道:“崔大人,难道你想毁约?”
崔东海摇摇头,道:“不是崔某想毁约,而是你们要的太多了。”
“多吗?我觉得不多,不要忘记了,你这个刺史是怎么得到的,莫非崔大人想过河拆桥?”
崔东海不说话了,眉头紧蹙,沉吟片刻,他缓缓问道:“驿站。。。。。。”
然而,不等崔东海说完,黑衣人就点点头,说道:“目前,海洲已经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你派出去的信使和探子,全都死了。”
“你们?”
崔东海闻言,挑了挑眉头,问道:“你们到底是谁?想做什么?难不成想要谋反不成?”
“呵呵。。。。。。”
黑衣人却笑了笑,说道:“我们是谁不重要,是不是谋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海洲在我们手里,崔大人,你当如何选择?”
“哼,就算你们拿下了驿站又能如何,海洲有五万守卫军,还有黑甲兵。。。。。。”
不等崔东海说完,黑衣人再次笑了起来。
“哈哈。。。。。。”
“你笑什么?”
“守卫军的战力如何,你我都很清楚,至于黑甲兵,他们确实很厉害,但是,他们也不是无敌的,至于各个州府的衙役,那就算了吧。”
“还有镇海军。”崔东海说道。
黑衣人点点头,说道:“嗯,确实,十万镇海军确实很棘手,可是,前不久,殷元魁去了长安,随他而去的还有五万镇海军。”
“那也够了。。。。。。”
黑衣人再次打断了崔东海的话,说道:“镇海军已经掌握在我们手里了。”
“不可能!”
崔东海闻言,猛地站起身来,他绝不相信五万能征善战的镇海军,会无声无息的改旗易帜。
黑衣人没有说话,而是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而崔东海在看到这样东西之后,整个人脸色大变,身体剧烈摇晃了一下,最终颓然无力的坐在椅子上,眼睛盯着黑衣人放置在桌子上东西,愣愣出神。
虎符,镇海军的虎符在他手里,如此一来,那黑衣人说的就不是假话了,镇海军确实被其掌控了。
历来,兵权都备受皇家重视,想要调动一支大军,单单只依靠将领是不够的,还需要虎符,每一支大军往往是只认虎符不认其他的,谁掌控了虎符,谁就拥有了这支军队的指挥权。
殷元魁这次去京城,要统领西征军,那么镇海军的虎符自然要交给在另外一个将领手中,而此刻虎符在黑衣人手里,那就说明,要么这个将领叛变了,要么他已经死了,但是,不管哪种结果,镇海军已经不在大炎王朝手中了。
“你们。。。到底想要什么?”崔东海看着黑衣人,声音沙哑的问道。
“我们想要什么,你日后就知道了,今天我来,只是告诉崔大人,不要做傻事,不然。。。。。。”
说完这句话,黑衣人就站起身,转身就走。
临走时,黑衣人说道:“大劫将至,希望崔大人早做准备。”
“大劫?”
崔东海愣住了,他眼睁睁的看着黑衣人就那么大摇大摆的离开了,他很想叫人把黑衣人拦下,但是,犹豫一番之后,他知道这样做纯属徒劳。
乱世降临,崔东海已经预感到了,作为一个封疆大吏,他知道的事情自然要比其他人更多,从黑木崖大战开始,一直到现在,大炎王朝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改变,虽然大炎王朝已经跟北蛮、南夷、西域开战,可是,崔东海知道,这样的战役,目前是打不起来的,但是,从西征兵败之后,崔东海就知道,事情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许一凡可能是许淳之子的事情被揭开之后,新一轮的事情肯定会发生,只是,他没想到,一切会来的这么快。
至于黑衣人说的大劫,起初,崔东海还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可是,没多久,他就想起了一件事。
元符初年,先帝暴毙,当今天子登基,当时,钦天监夜观天象,紫微星忽明忽暗,此乃大凶之兆,预示着即将有打乱发生,而炎武帝在得知此事之后,在其登基后不久,就决定御驾亲征北蛮,以此来破获谣言。
元符二年,北蛮大败,紫微星不再忽明忽暗,反而愈发的明亮起来,可是,就在那一年,皇后即将诞下龙鳞之时,钦天监再次发现天降异象,天狼星坠落,星落东方。
就在天狼星坠落之时,长安城诞生了三个孩子,炎武帝的大皇子,李建民的儿子,许淳的儿子,也是在那之后不久,玄武叛乱发生。
天狼坠落,天下易主,黑嗣降临,大劫将至,天道崩塌,九州覆灭!
这是流传近万年的谶语,至于这句谶语是何人所言,年代过于久远,已经不可考,但是,在这片土地,经历了无数个王朝,不管哪个王朝覆灭,新朝建立,这句谶语都会流传下来,只是谶语流传已久,此类的事情却始终没有发生,久而久之,它就只是一句谶语而已。
元符二年,天狼星坠落,紫微星微弱,北伐功亏一篑,玄武叛乱,皇子丢失,这在当时可是引起了朝野震动的,只是,这件事随着玄武叛乱的结束,也被炎武帝强势给镇压下去了,有关大劫将至的事情,无人敢说。
不过,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炎王朝开始收缩防线,不再主动出击,十余年来,都没有再起兵戈,有也是一些小型的战役而已。
休养生息,大炎王朝内部国泰民安,形势一片大好,钦天监的这则谶语,已经逐渐被人遗忘了。
天狼星坠落,这种事在每一个王朝末期的时候,都会发生,而每次天狼星坠落,紫微星就会无比的微弱,直到最终熄灭,而伴随着王朝的覆灭,新的紫微星又会亮起,而这就是所谓的天狼坠落,天下易主。
黑嗣降临,大劫将至,这句谶语,至今没有一个准确说法,但是,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是,黑嗣指的是黑暗之神的子嗣,人称黑暗之子,据说,每隔一万年,这个世界就会迎来一次大劫,而大劫是否发生,就看黑暗之子是否会降临,如果降临,那就是大劫来临之际。
至于大劫究竟是什么,天道崩塌,九州覆灭已经完美的诠释了何为大劫。
不过,对于这个流传数千年的谶语,已经没有人太过于重视,哪怕是在元符二年,钦天监发现紫微星变弱,天狼星坠落,也没有认为大劫会来,毕竟,但是的大炎王朝是无比强盛的,哪怕是现在,大炎王朝已经无比的强盛,虽然之前有西征兵败的事情发生,可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兵败不代表什么,对大炎王朝的伤害并不大,并没有伤及国本。
可是,崔东海在想到这件早已经被众人遗忘的谶语的时候,他意识到,黑衣人说的大劫将至,指的应该不是千年王朝更迭的劫难,而是传说当中的翻天覆地的大劫,这让崔东海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抉择。
…………………………………………………………………………………………………
都蔚府!
相对于刺史府的门庭若市,都蔚府这边就安静许多了,前来府邸拜访的,大多数都是军营中人,还有一些跟军方有交集的官员,大部分文官是不会来的。
这种情况也很正常,毕竟有些规矩是要遵守的,武将不得插手地方管制,而文官也不得干涉军政,这是铁律,无论哪个朝代都是如此。
东海城出事儿了,殷武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就在他准备派出黑甲兵去查探情况的时候,有人登门拜访。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镇海军的副将汤和昶。
正厅当中,殷武看着坐在下手喝茶的汤和昶,他眉头紧蹙。
“汤副将,你不在军营当中,来东海城作甚?”
面对殷武的质问,汤和昶悠悠然的喝着茶,然后,放下茶杯,看了一眼殷武,笑着说道:“正值除夕,本将来看望都蔚大人,怎么,都蔚大人不欢迎?”
镇海军当中,除了大将军殷元魁之外,还有两名副将,分别是李建凯和眼前这位汤和昶。
李建凯是皇室成员,此人权利很大,仅次于大将军殷元魁,不过,李建凯在进入镇海军之后,很少插手具体的军务,很多事情都是殷元魁和其他人商量着绝对的,看似很好说话,但是,镇海军的将领都知道,李建凯看似是个可有可无的人,可是,他一旦开口说话,就算是大将军殷元魁也不敢无视的。
汤和昶既不是皇室成员,也不是镇海军内部提拔的人,他也是将门之后,汤家在大炎王朝,是属于那种看似不起眼,但是位置很高的家族,汤家是武将大家,每一代弟子,都参军入伍,为大炎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没人敢轻视这个家族。
不过,汤家在打仗方面是没的说,只是,在政治上,却很少发表言论,而且汤家不属于任何一个党派,他始终保持着中立,如果说汤家是站在哪边的话,那他就是站在皇帝这边的。
汤和昶在镇海军当中威望很高,这一点儿,哪怕是殷武都无法比拟的。
这一次,殷元魁奉旨入京,镇海军的兵权就交给了汤和昶,这一点儿是没有异议的。
大将军殷元魁跟李建凯和汤和昶关系都不错,但是,殷武却跟汤和昶关系不咋地,一来是政见不合,殷武比较激进,而汤和昶比较保守,很多时候,两个人因此而发生争吵,二来,殷武和汤和昶曾经因为一个女子,而闹得非常不愉快,只是这个女子最终两个人谁也没嫁,而是去了长安,本应该一笑泯恩仇的两人,却始终都在怨怼对方。
听到汤和昶这么说,殷武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欢迎,当然欢迎,只是,大将军临行前,把镇海军的兵权交由汤副将掌管,现如今东海城是多事之秋,汤副将这个时候离开军营,是否不妥啊?”
汤和昶笑了笑,说道:“军营一切都好,我也好久没来东海城了,听说东海城的百货楼和四季楼很有意思,就想借机来看看。”
“哦?汤副将什么时候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殷武紧皱的眉头,又皱紧了几分问道。
汤和昶不在说话,而是拿起茶杯,开始自顾自的喝茶,似乎他这次来,就是来玩的,但是,殷武却不这么想,他隐隐的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第三百零四章 方士出世
虽然殷武跟汤和昶有矛盾,但是,他还不至于因为这些私人恩怨对汤和昶说什么,他只是觉得汤和昶这次来的有些奇怪。
眼下,东海城出现了动…乱,殷武作为都蔚,是需要出面的,于是,殷武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就站起身说道:“东海城出现了些许问题,我要去看看。”
汤和昶却在这个时候放下茶杯,笑着说道:“不急,不急,再等等。”
“嗯?”
殷武闻言,心中微微一沉,那种不安的预感愈发的强烈强烈起来。
“汤副将,此话何意啊?”
汤和昶笑眯眯的看着殷武,看了很久,才说道:“都蔚大人很快就知道。”
说着话,一个下人快步跑了过来,径直来到殷武身边,在其耳边耳语了几句,原本紧蹙着眉头的殷武,在听完之后,他脸色大变,猛地转过头,看向汤和昶,厉声道:“汤和昶,你居然私自带兵进城,是何居心?”
刚才进来的这位下人,其实不是下人,而是因为的亲卫之一,他刚才禀报的内容很简单,就在一个时辰之前,有五千士卒进入了东海城,而东海城的守卫军居然打开了城门,任由他们进入东海城。
如果只是五千士卒进入东海城,那还不算什么,最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的都蔚府外面,已经被五千精兵给包围了。
伴随着这一声大喝,正厅当中突然蹿出来十几个人,他们手持刀剑,站在了殷武面前,而与此同时,在汤和昶的身边,也出现了十几个人,他们是汤和昶的亲卫。
“没什么意思,兄弟们在军营苦哈哈待了一年了,今天过年,我带他们进城来早点儿乐子而已,都蔚大人不比紧张。”汤和昶笑眯眯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