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来的这群人,除了为首的葛明德之外,还有三个人,廉嘉庆、葛仁、姚康宁。
葛明德虽然是这群人的领头人,但是,真正拿主意的,还是廉嘉庆。
廉嘉庆的年龄不算大,却也不小了,已经五十三了,不过,看起来却像是才刚刚四十岁的年龄,此刻,正在跟殷元魁推杯换盏在。
许一凡慢条斯理的吃着东西,偶尔会转头看向主桌那边,眼神微微闪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知道那家伙是谁不?”秦之豹坐在许一凡身边,看到许一凡第三次看向廉嘉庆,就开口问道。
许一凡认识的朝廷的人并不多,抛开齐若兮这个乐萱郡主,还有李嗣源这个世子殿下之外,最大的官,也只有殷元魁这个大将军,还有就是海洲刺史崔东海了,至于其他的官员,许一凡认识的不多,而京城的官员,听说过的不少,认识的却没有几个。
听到秦之豹的问话,许一凡笑着摇摇头,表示他不认识。
“太医院副院使廉嘉庆。”秦之豹笑着解释道。
“副院使?”
许一凡皱了皱眉头,又转过头深深地看了一眼廉嘉庆。
对于那个座位紧挨着殷元魁的男人,许一凡知道他的身份不低,官职很高,毕竟,能够跟殷元魁同桌喝酒的人,职位肯定不低,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有几分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家伙,居然会是副院使。
“几品?”许一凡收回视线,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随口问道。
“正三品!”
“。。。。。。”
许一凡一愣,猛地转过头,看向秦之豹,发现这家伙正一脸促狭的看着自己,仿佛就是想看许一凡的笑话一般。
根据许一凡对大炎王朝官职的了解,太医院的院使也才正四品而已,而这个廉嘉庆只是一个副院使,居然官拜正三品,太不可思议了。
“嘿嘿。。。。。。。是不是跟你想的不一样?”秦之豹幸灾乐祸的问道。
许一凡翻了个白眼,没有说话。
汤芮看了一眼许一凡,笑着解释道:“太医院的官职其实是很模糊的,在大炎王朝开国初期,对太医院的官职并没有详细规定,之前,太医院最高的官职,也只是正四品而已,只是,从五百多年前,太医院的官职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你之前看到的,应该是很早之前的官职划分了。”
“哦?汤老详细说说。”许一凡被汤芮的话勾起了好奇心,下意识的问道。
“太医院的官职
,一共分为十八品,大致分为九品,一个品级又分为正品和从品,这就跟其他官职是一样的。”
许一凡闻言,点点头,这个很好理解,皇权时代,不管什么官职,文官也好,武将也罢,都是分为九品,十八级的。
“以前,太医院最大的官,就是院使,正四品,不过,现在太医院最大的官是太医,正一品,负责统领整个太医院,而院使是从二品的,副院使正三品,院使整个职位,在太医院官职品级明确之后,算是升官了。”汤芮继续解释道。
看到许一凡一脸好奇和疑惑的看着自己,汤芮也就打开了话匣子,详细的跟许一凡解释了一下太医院的官职等级。
九品十八级,是官场最浅显的认知,总领太医院的是太医,正一品,负责整个太医院的调度和管理,太医正奉上太医,专门给皇室成员看病的,不过,正奉上太医一般只给少数的几个人看病,比如皇帝、皇后,太后这少数的几个人。
正奉上太医之后,才是院使、副院使,左右院判,在之后是内医正,御医,像院使和院判,一般是不负责看病的,他们只负责太医院内部的事务,而看病一般是正奉上太医,还有内医正、御医,而百姓常说的御医,就是这三种,内医正从四品,而御医正五品。
不同的官职,不同的地位,看病的对象也不同,这些都是有严格要求的,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不然是不能轻易逾越的,而像军队当中的军医,一般是正六品的医官,正七品的医师,还有从七品的医员,至于我们口中的医生,在太医院当中,官职是很低的,从八品而已,还没有医女的官职高。
军队当中的军医也有御医,不过,人数不多,最多不会超过三人,他们一般是负责整个军医的管理和调配问题,当然,也会给人治病,而治病的对象,都是高级将领。
西征军当中就有三名御医,不过,很悲剧的是,这三个御医,一个在西征的路上意外的被杀死了,剩下的两个,一个感染瘟疫死了,还有一个也感染了瘟疫,不过并没有死,但是,在许一凡接手的时候,这家伙没等到牛痘,就挂了。
“那太医院有女太医吗?”许一凡听完之后,好奇的问道。
汤芮眼神古怪的看了一眼许一凡,点点头,说道:“有。”
“哦,详细说说。”
“女太医只有八个品级,如果严格来说,其实只有七个品级。”
“嗯?”
“是这样的。。。。。。”
女太医只有八个品级,正一品大长今,从二品银医女、杏医女,从三品丹医女,从四品青医女,正六品御医女,正七品内医女,正八品医女,还有无品无级的实习医女和使唤医女,不过,最后这两个其实也算是有品级的,一个正九品,一个从九品,但是,这种官职跟没有,没有什么区别。
在女太医当中,除了正一品的大长今可以给皇帝看病之外,其他的女太医,都没有资格接触皇帝,她们只能为后宫女性看病,根据品级不同,看病的对象也不同,这一点儿跟男太医是一样的。
总而言之,之所以有女太医,也是基于皇帝的后宫太大,女眷太多,人们常说的后宫佳丽三千,其实,指的不是皇帝的嫔妃,还包括皇宫内的宫女。
“原来如此!”
许一凡听完之后,不由得点点头。
秦之豹看着许一凡,笑了笑,说道:“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廉嘉庆为何能跟大元帅同桌而坐了吧。”
许一凡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廉嘉庆,点点头,然后回过头,看向秦之豹,皱了皱眉头,似乎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你跟我提起他做什么?我又不认识他。”
“嘿嘿。。。你不认识他,但是,他认识你啊。”
“嗯?”
许一凡愈发的疑惑起来,一脸茫然的看着秦之豹。
“知道吗,这家伙是儒家弟子,也曾经在纵横书院求学过。”
“然后呢?”许一凡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怼了一句。
“他是齐贤博,齐驸马的师弟。”
许一凡闻言,又是一愣,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廉嘉庆原本是正统的儒家子弟,而且文采斐然,不比齐驸马差多少,但是,他并没有从政,而是弃文从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秦之豹神秘兮兮的说道。
“为什么?”许一凡下意识的问道。
“嘿嘿,还能为什么,为了女人呗!”
许一凡眯了眯眼睛,随即,想到了一件事,猛地瞪大眼睛,看向廉嘉庆说道:“你说的女人,难道是。。。。。”
不等许一凡说完,秦之豹就笑着点点头,说道:“没错,正是怀亦公主。”
“想不想听听这其中的故事?”秦之豹看着许一凡,一脸贼兮兮的问道。
说不好奇,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许一凡跟齐若兮是朋友,事关齐若兮老娘,他怎么可能不好奇,只是,好奇是好奇,可看到秦之豹那贱兮兮的样子,许一凡又开始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于是,他不动声色的端起酒杯,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说道:“爱说不说,不说拉倒。”
原本还想许一凡提问,他好来回答,从而进行装逼的秦之豹,顿时吃瘪不已,悻悻的摸了摸鼻子,最后,叹了口气,说道:“唉。。。。。。你这样就没意思了啊。”
许一凡斜撇了秦之豹一眼,没有说话,只是自顾自的喝酒,这更让秦之豹感到兴致索然,而汤芮看到这一幕,笑了笑,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有意思,很有意思。
见许一凡真的不打算提问,秦之豹也不是那种憋得住的人,闷闷的喝了一杯酒之后,就开始讲述他知道的事情。
第四百零八章 突如其来的恩怨纠葛
一切还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二十多年前,先帝还健在,而炎武帝还只是皇子,而怀亦公主李钰凝也才十多岁。
大炎王朝以武立国,以儒治国,对于儒家十分的推崇,每一代皇室成员,都要进入纵横书院求学,大部分都是男子,但是,也有少部分女子也会进入纵横书院求学。
李钰凝是长公主,先帝对其格外的宠溺,不单单是先帝,当时先帝的皇后对这个大女儿也格外的宠溺,而李钰凝从小的天赋就极好,人长得也漂亮,才情俱佳,是京城当时有名的才女。
不过,女子再如何的有才,终究是女子,政权方面的事情,跟她们无关,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她们的悲哀。
当时,在京城,有一个豪门大族,就是廉家,廉家既从政,又从商,还从军,可以说,无论是政界,还是军界,亦或者是商界,廉家都是有一定成就的。
廉家前前后后出过两个宰相,六个尚书,还有多个六部侍郎,最巅峰的时候,三代人同朝为官,可见廉家的实力之雄厚,而在军界,虽然廉家没有出过大将军,但是,将军出过不少,而且都是有职有权的正牌将军,而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杂牌将军,在军界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至于商界,虽然跟那些世家无法匹敌,但是,廉家跟他们的关系都极好。
只是,任何一个家族,尤其是大家族,往往都逃不过盛极必衰的结局,而廉家也是如此。
五百年前,因为九子夺嫡事件,廉家虽然是中立派,但是,也暗中下注过,在事后,新任皇帝登基之后,也遭到了清算,只是清算的不过分而已。
当时,廉家的几个重要的官员,先后或主动致仕,或被动致仕,亦或者是被外放做官,总而言之,当时的廉家,在政界上遭到了很大的打击,不过,相对于当时不可一世的翁家来说,廉家的下场已经算是极好的了。
没有哪个皇帝,愿意看到哪个家族,在政商军三界都拥有很重的话语权,而廉家做到了,接着那件事,除了政界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之外,在军界也不例外,只是,相对于政界的温和,军界就不同,有不少实权将军被降职,或者丢到了偏远的地区镇守。
打击最小的还是廉家在商界的影响力,不过,政商往往是不分家的,廉家又不是专门从事商界的,廉家之所以在商界有很高的地位,主要还是基于他们在政界和军界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减弱之后,自然而然在商界的影响力也大幅度降低了。
自从这件事发生之后,廉家都变得无比低调起来,之后的近三百年的时间,廉家都没有重回巅峰,不是不能,而是不想,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廉家很懂。
本来,如果廉家一直这样低调下去,也没有什么,可是,一百多年前,皇宫内发生了一件秘闻,牵扯和涉及了很多人,其中就有廉家,具体是什么事儿,暂且不知,只知道是跟后宫的一位娘娘有关。
这件事发生之后,朝堂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动荡,有不少人丢了乌纱帽,甚至掉了脑袋,而他们的罪名跟这件事无关,而是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渎职,比如贪腐,都是一些诸如此类,不痛不痒的问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事,很多人倒霉了。
原本低调无比的廉家,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已经积蓄多年,完全可以重回巅峰的廉家,在这次变故当中,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廉家在军界的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全部被清除干净,而在政界上,一些关键位置的人,或被调离,或被外放,而廉家在政界的影响力,更是一落千丈。
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的,廉家在政界和军界相继出事儿之后,其在商界也遭到了各大世家的围攻,损失惨重。
那一次变故,让廉家辛辛苦苦积攒了三百多年的底蕴,彻底的伤筋动骨了,而为何会这样,没有人说的清楚。
正所谓人走茶凉,廉家在繁荣的时候,哪怕是他刻意低调的时候,锦上添花的人络绎不绝,可是,当廉家跌入谷底的时候,别说雪中送炭了,有不少人趁机落井下石。
就这样,廉家在京城的地位和影响力一落千丈。
有传闻说,廉家之所以会遭此横祸,是触及到了皇帝的逆鳞,也有人说,是因为廉家手伸的太长,触及到了不良人的逆鳞,更有人说,廉家之所以倒霉,是因为他们得罪了房家,至